第一章做人低調做事高標(3 / 3)

13、一切都追求盡善盡美

亨利·謝拉德是底特律中學的希臘語教員。他所擁有的財產足以使他可以不幹任何事情而不必為生活發愁,他從事這一行隻是因為喜歡。查裏16歲投到他門下學習,並接受兩年的教育。在工作中謝拉德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他總是跟教育部門和其他教師過不去,因為他不肯妥協。在教育上,他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這些理想的方式。不管遇到多大困難,他也想走自己的路。他最喜歡用的教學方式是使人丟臉、威嚇,給人一個意想不到的難堪。然而,在學生受罰前,謝拉德會給學生一個充分的機會,去達到謝拉德的要求,但要100%的正確。倘若再犯錯誤,他就不客氣了。有一天,謝拉德嚴肅地注視了查裏和他的同學們很長時間。然後,他用極溫和的語調說:“這麼說,你們想學希臘語了?但是我希望你們知道你們麵臨的是什麼。我有言在先:我可是一個不滿足於一般好的人。我不喜歡好的學生,隻喜歡最優秀的學生。”就這樣,查裏開始了一生中有決定意義的兩年學習生活。有時,為了糾正一個重音上的錯誤,查裏寫滿一黑板句子後,自己全部擦掉,再重寫一遍,別人被迫寫10遍的東西,查裏卻要寫20遍,在回家路上,查裏常常在許多包裝紙上抄滿希臘語句子!謝拉德用藍鉛筆改正查裏和他的同學們每天交上去的卷子,在出現嚴重錯誤的地方寫上十分不客氣的評語。他從不忽略一行。查裏想像不出他是怎樣做到這些的。然而,年複一年,他毫不猶豫地一直這樣做。當查裏把作業做得無可挑剔的時候,謝拉德並沒有表揚他,而是讓他繼續努力,爭取有更好的表現。學了希臘語後,查裏決定學寫作。在學希伯來語、阿拉伯語和社會學時,查裏都努力用這種方法學,並嚴格按謝拉德的要求做事。謝拉德離開校園後,查裏就再也沒有見過他。直到現在,半個世紀過後,查裏還是根據他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衡量別人,他說:“任何值得做的事,都值得做好,任何值得做好的事,都值得做得盡善盡美。”對於每一個人,對每件需要做的事情,都要達到盡善盡美。不是最好的計劃,就可以不去讀它,隻有最好、最完善的,才是被期望與接受的。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隊,隻有好的工作計劃才能逐步地靠近自己的目標。

14、追求品質零缺陷

麵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企業必須建立顧客利益至上的思想,完全滿足客戶的需求和期望,這就要求任何公司產品的質量都不允許出現半點瑕疵,對產品的品質追求“零缺陷”。因為“差不多就好”,對產品質量進行妥協,都可能對顧客造成百分之百的損失,而這對公司信譽造成的損失更是巨大的。“差不多就好”是我們在工作中經常抱有的一種心態,而“零缺陷”則意味著我們每一次都要滿足工作過程的最高要求。“零缺陷”是克勞士比最先提出的思想,他要求員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零缺陷”的思想是一種新的科學思維方式,是一種積極心態,是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唯一途徑,也是一個人提高個人能力和公司整體素質,最大限度地發揮公司整體功能,弘揚公司企業文化的契機。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隻有追求產品的“零缺陷”,才能被大眾所接受。日常生活中,我們購買電視機、電冰箱等商品時所用的挑剔眼光,就是“零缺陷”的眼光、就是“零缺陷”的標準,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用“零缺陷”的思想來指導我們的工作,檢查我們的工作呢?隻有將“零缺陷”的思想與我們所倡導的精細的工作作風有機地融合起來,才能走出“差不多就行”、“馬馬虎虎”的思想和工作誤區。實際上,“零缺陷”表達的是一種決不向任何不符合最高要求的做法妥協的決心。它要求人們努力工作,把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情來做,達到“零缺陷”的境界。推行“零缺陷”管理思想是歐美企業界當前的一項日常工作,他們追求的產品質量標準都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為了實現“零缺陷”,組織或個人必須符合顧客要求,預防缺陷產生,保證交付一次合格;因為“零缺陷”是預防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檢驗過程是在過程結束後,缺陷已經產生,而把壞的從好的裏麵挑出。檢驗隻能反映事情的發生,是事後把關,不能產生質量。而預防則可防止某些缺陷發生,隻有預防,才能產生質量。盡管預防要發生一些費用,但整體上仍是較便宜的經營之道。隻有通過事前預防措施的細致周到,發動員工對照顧客需求找出存在的差距,使員工建立一種“不害怕任何錯誤、不接受任何錯誤、不放過任何錯誤”的零缺陷心態,自動自發地找差距、挖隱患、挑毛病、揭問題、查原因、找根源,層層把關、步步提高,把問題一次性地解決在企業內部,不給客戶製造任何麻煩、不留任何隱患,高起點才會有高成果、高效率和高效益。要建立預防性的管理模式,就必須按照公司製定的標準,規範管理行為,使公司的質量體係得到有效的運行。克勞士比有這樣的名言:“通過預防缺陷可以使你致富。”在企業的生產環節中,采取預防性措施,對質量進行管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控製,二是操作。所謂的控製主要是指管理、計劃、經營、設計等企業內部的各個環節。所謂操作是指一種產品在製造過程中的各個工序或流程。應當講控製是管理階層和設計的工作,操作是工人工作的各個環節。在一個企業裏,必須將控製和操作兩個方麵的工作做好,才能夠製造出“零缺陷”的產品。

15、追求細節的完美

在產品和服務越來越同質化的今天,細節的完美是企業競爭的製勝一招。有一家公司的牆上貼著這樣一句格言:“苛求細節的完美”。如果每個人都能恪守這一格言,我們的自身素質無疑會有大幅度的提高,也會避免很多失誤與歎息。個人如此,一個企業更是這樣。管理市場運作、管理銷售團隊、管理財金事務都要有這種苛求細節完美的精神,起點低不要緊,關鍵是認真對待每一件小事,把尋常的事做得不尋常的好。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隻有樹立這樣的高標準,才能使每項工作和每個人有最快最大的進步。希爾頓飯店的創始人、世界旅館業之王康·尼·希爾頓就是一個苟求細節完美的人。康·尼·希爾頓要求他的員工:“大家要牢記,萬萬不可把我們心裏的愁雲擺在臉上!無論飯店本身遭到何等的困難,希爾頓服務員臉上的微笑永遠是顧客的陽光。”正是這小小的永遠的微笑,讓希爾頓飯店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一家企業的副總凱普曾入住過希爾頓飯店。那天早上剛一打開門,走廊盡頭站著的服務員就走過來向凱普先生問好。讓凱普先生奇怪的並不是服務員的禮貌舉動,而是服務員竟喊出了自己的名字,因為在凱普先生多年的出差生涯中,在其他飯店住宿時從沒有服務員能叫出客人的名字。原來,希爾頓要求樓層服務員要時刻記住自己所服務的每個房間客人的名字,以便提供更細致周到的服務。當凱普坐電梯到一樓的時候,一樓的服務員同樣也能夠叫出他的名字,這讓凱普先生很納悶。服務員於是解釋:“因為上麵有電話過來,說您下來了。”吃早餐的時候,飯店服務員送來了一個點心。凱普就問,這道菜中間紅的是什麼?服務員看了一眼,然後後退一步做了回答。凱普又問旁邊那個黑黑的是什麼。服務員上前看了一眼,隨即又後退一步做了回答。她為什麼後退一步?原來,她是為了避免自己的唾沫落到客人的早點上。也許你會覺得這些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在商業社會中,是否注重細節的完美就體現在這些小事上。因為我們每個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構成的。把每一件事做到極其完美的程度,必須付出你的所有熱情和努力。完美的細節體現出一種專業化的品質,而隻有具備了專業化訓練和精神的人,才能鑄造完美的細節。在工作中,我們不僅需要自動自發的精神,更需要苛求細節完美的精神,我們的產品不允許有任何的瑕疵,在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僅僅滿足於盡力而為,而要全力以赴地追求產品的完美無缺。我們常說要追求卓越,其實卓越就是苛求細節的具體表現,卓越並非高不可攀,也不是遙不可及,隻要我們認真從自己做起,從日常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並把它做精做細,都可以達到卓越的狀態。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在功成名就之前,早已默默無聞地努力工作過很長一段時間。成功是一種努力的積累結果,更是苛求工作細節的最佳詮釋。在實際工作中,不論你是一名老總還是普通員工,唯有把“每一件尋常的事做得不尋常的好”,苛求細節的盡善盡美,才是走向成功的最佳途徑。如果凡事你都沒有苛求完美的積極心態,那麼你永遠無法達到成功的頂峰。

16、永遠超過老板的期望

在工作中,如果你完成的每一項工作都達到了老板的要求,那麼很好,你可以稱得上是一名稱職的員工,你不會失業,或許還可以得到晉升,但你永遠無法給老板留下深刻的印象,永遠無法成為老板的重點培養對象,也永遠無法在公司中達到你事業的頂點。隻有超過老板對你的期望,你才能讓他的眼睛一亮,才能讓他在遇到一些高難度工作的時候想起你,給你一個鍛煉的機會。當你和一批新員工一同跨入公司時,老板對每個人的期望都是一樣,這時有些人達不到老板的要求,大部分人能剛達到老板的要求,隻有極少數人能超過老板的要求。那些不能達到要求的人將很快被淘汰,大部分人將繼續自己平淡的工作,而那極少數人將會被單獨叫進老板的辦公室,老板會在正常工作之外給他們分配一些挑戰性的工作,隨著老板對他們的期望越來越高,給他們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他們也能在這種環境中迅速成長。一家外貿公司的老板要到美國辦事,且要在一個國際性的商務會議上發表演說。他身邊的幾名要員忙得頭暈眼花,甲負責演講稿的草擬,乙負責擬訂一份與美國公司的談判方案,丙負責後勤工作。在該老板出國的那天早晨,各部門主管也來送行,有人問其中一個甲:“你負責的文件打好了沒有?”甲睜著那惺忪睡眼說道:“今早隻有4個小時睡眠,我熬不住睡去了。反正我負責的文件是以英文撰寫的,老板看不懂英文,在飛機上不可能複讀一遍。待他上飛機後,我回公司去把文件打好,再以電訊傳去就可以了。”誰知轉眼之間,老板駕到。第一件事就問這位主管:“你負責預備的那份文件和數據呢?”這位主管按他的想法回答了老板。老板聞言,臉色大變:“怎麼會這樣?我已計劃好利用在飛機上的時間,與同行的外籍顧問研究一下自己的報告和數據,別白白浪費坐飛機的時間呢!”甲的臉色一片慘白。到了美國後,老板與要員一同討論了乙的談判方案,整個方案既全麵又有針對性,既包括了對方的背景調查,也包括了談判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和策略,還包括如何選擇談判地點等很多細致的因素。乙的這份方案大大超過了老板和眾人的期望,誰都沒見到過這麼完備而又有針對性的方案。後來的談判雖然艱苦,但因為對各項問題都有細致的準備,所以這家公司最終贏得了談判。出差結束,回到國內後,乙得到了重用,而甲卻受到了老板的冷落。作為一名優秀的員工,不管是在時間,還是質量上,任何時候都要超過上司的期望,提前準確地把事情做好,因為你也許不一定會明白自己的拖延會給公司帶來多大的麻煩和損失。成功的人士都會謹記工作期限,並清晰地知道,在所有老板的心目中,最理想的任務完成日期是:昨天。真正優秀的人總比常人多走一步路,及格是遠遠不夠的。有一位公司經理已經70多歲了,還經常來往於世界多個國家,處理各項事務,而且樂此不疲。他總是告訴年輕人說,他還可以做得更好,正是這種精神成就了他的事業。一名傑出的員工應該與這位經理一樣,不但要求自己滿意、別人滿意,而且要超過別人對自己的期望,並隨著企業和自身的發展把內心的標準提得越來越高,不斷求取新知識,不斷成長,不斷改進。因為一個總能在“昨天”完成工作的員工,一個總能把工作做得比老板預想的更好的員工,將會征服任何一個時代的所有老板。

17、每天都要提高1%

“每天提高1%。”這是一位經理人時刻告誡自己的一句話。隻有每天不斷地進步與突破,你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一個人要有偉大的成就,必須天天有一些小成就,因為大成就就是由小成就不斷累積的結果。假如你每天都沒有進步,沒有成就,那麼在心理上你可能永遠都不會認同自己,沒法獲得必勝的信心。音樂大師們每天都必須拿出時間進行練習,為了保持現有水平,他們便不得不付出大量的時間,一位古典音樂家坦言:“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妻子知道。三天不練,聽眾知道。”對於一個企業而言,每天提高1%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比如製作某種小型器具,你一小時能生產100個,把效率提高1%後,每小時就能生產101個。開動機器,說幹就幹!你不需要對生產方法進行根本性變革,也無需有超人般的生產速度,隻需稍微加把勁。當你實現這一目標後,你會發現幾乎任何事情要提高1%的效率都不難做到,而這少許的努力將產生不菲的回報。把效率提高1%需要你更有效地利用時間,那麼怎樣安排更科學合理呢?——將起床時間提前1%。你想尋求一種能提高個人辦事能力的簡便有效方法嗎?那麼就請你每天提前一個小時起床上班。提前的這一個小時不會使你感到困倦,相反會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少浪費1%的時間。盡力避開浪費時間的活動,比如參加那些專業協會、社區聯防隊、誌願者團體等,你一定要肯定其確有價值而且自己感興趣才行。不要去參加那種自始至終你都是一個盲目地跟從者的會議,即使你在該組織中擔任領導職務,那樣隻會浪費你和別人的時間。——讓思考速度提高1%。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樣,思考也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它可以被傳授,被學會,可以被實踐和發展。——多獲取1%的能量。在實施全套提升體能計劃之前,工作中注意以下兩點:午飯不要過飽,否則會使你恨恨欲睡;應試著“少食多餐”。——較高的工作效率隻能保持一兩個小時,這是集中精力工作的最佳時間長度。研究表明,全神貫注於某種活動90~120分鍾後,精力便難以繼續集中。這時你需要休息一會兒,以便於體內進行生化反應,恢複體能。——在工作時不要飲酒。酒精會使你睡眼惺忪,影響思維能力。工作午餐時,可以要一杯檸檬汽水或冰茶,而非葡萄酒或雞尾酒。每天提高1%的威力是無窮的,隻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力,堅持到“第28天”以後,你進步的程度會讓自己都感到驚訝。一個人,如果每天都能提高1%,就沒有什麼能阻擋他抵達成功,成功與失敗的距離其實並不遙遠,很多時候,它們之間的區別就在於你是否每天都在提高你自己,假如今天的你與昨天的你相比沒有進步的話,那麼你就會被競爭無情地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