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2 / 3)

當然,我並不完全反對化妝品。

但我卻相信最能滋潤女性肌膚的是蘋果,秋天一到,蘋果下樹,一直吃到來年三月,細看你身邊的女士,長期吃蘋果的,臉色總是紅潤生光,據說現代物理學能用一種特殊照相機照下每個人周身的光譜,每個人的光譜不一樣,一個健康的人,周身有一千多個穴位發光,閃爍出一種類似彩虹的金光,而一個有疾病的人,拍下的照片有一輪灰色的烏雲圈,不知你信不信,反正你不信,我信。蘋果,性平,不熱不涼,促進消化道的吸收與健康,一個健康的人自然神彩飛揚,紅光滿麵,這便是我將蘋果列入化妝品的理由。

過了四月是五月;

過了五月是六月。

四、五、六,這都是花季,花兒與少年,於我都相去已遠,當作家仍難脫女人的通病,有同性同行不辭千裏而來時,仍是先侃服飾,侃發型美容,倘若有佩戴珠寶首飾者在座也一一展覽一次。有個詞很好用來為自己辯護,叫做雅人難免俗事。這俗,歸根結底是女性這性別所致,女人對“美”有一種生性的敏感,希望自己鮮亮一些,幾乎任何女性(不分職業,不論職務高低)都有這種願望。

可以說女人一生都在追求美。

有位好友曾在一次相聚時談到:一個女人20歲不漂亮,怪爹媽;40歲不漂亮,怪自己。初聽這話蹊蹺,後來一細想。有道理,從來說青春少女是美的象征,然而20歲時漂亮與不漂亮,責任不在她自身,責任在爹媽。因為所謂先天,所謂遺傳的特征到這個年齡時才從沉睡狀態一一蘇醒,一個年青女子之所以美,是因為她所載的遺傳密碼如種子發芽抽枝後進入花季一般全部破譯出來,而且是一次嶄新的破譯,所以美。美在少女,其實根是父母,是父母的造化,這倒是一句大實話。而到了30━40歲時,一個女性各方麵,從生活閱曆,學識,對生活的領悟都日趨成熟,比如說,她不再為自己身高不夠1.65米煩惱,她會顯示自己一種小巧的美;她不再因為買不到合身的時裝懊喪,她完全可以選擇一身休閑衫,瀟灑又大方。如果到這年紀仍不能找尋到屬於自己的那種美,這多半自身修養出了點毛病,所以隻能怪自己。

俗話說:三分人才,七分打扮。20歲的少女時裝美,不時裝也美,因為青春美。有些姑娘卻容易受時尚左右,染上“流行色”。反而弄出個千人一麵來,叫人看著不是個滋味。而3、40歲的女性如果仍是一味時髦,會弄得旁人啼笑皆非。比如說這些年傳媒一再宣揚“曲線美”,1、20歲的少女弄出飄飄揚揚的披肩發,緊身的上衣和低腰緊臀的牛仔褲,盡管有些自我虐待,可是因為青春的線條展示,不會讓人看來難受。可是我們有些明明是到了可以被人稱為“老人家”的,4、50歲的女人也拚命跟風,立馬上美容院抽脂,麵部和肚皮等四處地抽脂之後,你會突然發現,哇噻,她的臉一夜之間,怎麼會出現那麼多的皺紋?然後你去想想吧,有了一把年紀的女人,披著長發,當然是灰白的,枯草一般的,(幸虧有局油彌補),有的還紮出一少女般的馬尾巴,明明身體的各個部位已經鬆弛,鬆弛未必就不是美?鬆弛如果配上寬鬆大方的衣服也是一種成熟的美,她偏不,也想弄些少女一般緊身“寫真”,讓人怎麼看怎麼不舒服,真是要多難看便有多難看。這種時候你能說她這般地折騰是為了美容嗎?這裏便會引出一個話題,什麼是美,難道隻有時尚和流行才是美,如果這樣給美下定義,那麼美的含義就變得十分單調狹義了。女性追求美,當然是因為既取悅他人,也取悅於自己,那麼當然應該追求一種自我完善。而不是追求時尚和流行。往往成熟的女性美與自身修養有著極大的關係,不斷充實和完美自身的內涵與外貌,讓自己有一種充實的愉悅。就如同一朵花,它的美是從生命中自然洋溢出來,難道不是強過任何複製出來的假花?

冰心有句名詩,"嫩綠的芽兒/和青年說/“發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兒/和青年說/“貢獻你自己!”/深紅的果兒/和青年說/“犧牲你自己!”(見《繁星》),這就是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美的含義不一樣,這才使得我們的世界變得美麗而豐富。

花季裏有陣陣花香撲鼻,難免不拈花惹草,花季寫花,難免不想到少女,《莊子》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吹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對《莊子》的這一段文字中“綽約”一詞曆來的注釋有:

《釋義》引李頤注為“柔弱”貌;司馬彪注為“好貌”;〈成疏〉依李說,陳鼓應綜合李頤與司馬彪兩說,注為“輕盈柔美”,於是自古至今注“綽約”為“柔弱”已成定論。

其實“綽”這個字並不僻生,在我們現代漢語中,“綽”為寬綽,“綽綽有餘”,“綽有餘裕”形容寬裕,用不完;“約”有約束、拘束、製約的意思;綽約,從字義來看,應該是寬綽、緊束之意,用現代的語言也就是指“神人”著裝寬大或者緊束都如同少女,同樣我們可以從中感覺到著裝寬大或緊束相對年青女子總是相宜的,也都是很美的,這很符合莊子的思想,而“綽約”一詞是如何被誤解為“柔弱”的呢?

我們隻好作這樣的推測,因為曆來服飾與女性有著較為密切的聯係,大概後來的注釋者覺得少女著裝過分寬鬆或緊身都很美,而且是“神人”一般地美,當然是一種妙不可言的,不可指責的,而且先賢者有語錄為證。而少女們真的如此著裝,是否會有傷風化呢?於是注釋者便作了這般處理,其間的微言大義當然是不言而喻了。

談到詩的美容作用,你不會說更離譜了吧。

其實詩很具備美容功能,現在的青年母親一懷孕就講究胎教,要聽好聽的音樂,商店裏就出售“胎教音樂”磁帶,它的功能自然是美容,不僅僅讓當母親的心裏美滋滋的,連剛剛懷上的胎兒也具備舉世無雙的美貌。讀詩和聽音樂是極相似的,在春雨連綿的日子裏,假如你讀一首宋代女詩人李清照的詞: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讀了這樣的詞,雨天不再令人發愁,雨中綠肥紅瘦呢。還發什麼牢騷?這是使你進入一種審美的情態,進入審美情態能使女性轉憂為喜,化愁為樂,當然有利於心理健康,一個內心經常充滿喜悅,生活中充滿歡樂的女人自然青春常在。讀詩是如此,寫詩更是如此,寫詩能使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成為審美活動的對象,這時,這辛酸苦辣便從你內心深處解脫而移植到詩裏,人之大痛苦莫大過於不可能有兩次生命,而寫詩或欣賞詩的確使人有了兩次生命:一次是現實的,另一次是藝術的審美的。我說的這些,你信不信?倘若不信,你可以試一試,就這樣美容:

蘋果與詩。

健康

眼下,“健康”二字飛滿天。打開電視機,迎麵撲來的廣告詞字字句句都是為了您以及您太太及兒女的健康,有的關懷是從齒到胃,有的關懷是從頭到腳,有的關懷你的體麵,有的關懷難言之隱。總之,原來用於親友之間的溫馨關懷都可以用電視廣告語言取替了。這種人工製作的關懷固然溫暖,然而,一個人真正要保持健康的身體並不靠鋪天蓋地的關懷廣告。根據我個人經驗,一個人的健康的體魄與健康的心理關係極大。

女兒今年上初中,新開設生理衛生課。每上一次課,她幾乎都能在放學回來後,在餐桌邊談出她種種的疾病“症狀”。老師教過了肝炎一課,她便以為自己有肝炎,教過了“心理障礙”一課,她便以為自己有心理障礙,這時你無論如何地解釋是沒有用的。我想起有人告訴過我,醫科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上醫務室看病是最積極最頻繁的,剛剛接觸醫學,恨不得每學一章“疾病”,都能夠讓自己的五髒六腑對號入座,把自己折磨得精神疲憊體無完膚,方肯罷休。當然,這樣的情形不會延期到大學二年級的。到他們學成了醫生,對於疾病早已司空見慣,搶救高危病人,也見怪不怪了。由此看來,一個人有沒有疾病,能不能戰勝疾病,健康的心理因素是十分重要的。

我不是說相信精神勝利法,而健康的心理一說與精神勝利法完全是兩碼事。健康的心理包括一個人能否正常地與周圍的人相處;能否不斷的作自我調整適應一個新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能否擁有足夠的意誌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能否擁有一個真實的健康的愉快的人生。目前的醫學研究成果越來越證實了人的精神活動愉快或者煩惱或者憂鬱都直接幹擾著腦垂體和內分泌這一類物質的活動。最近回家聽父親說,(當然他的這個結論肯定是從哪一張報紙的權威人士所寫的文章中看來的而不是他的個人專利。)胃是人的第二張臉,腳是人的第二副心髒。意思是人的喜怒哀樂不僅從臉上表現出來,同時會引起胃部的不適反應,而天氣一冷,腳十分敏感,腳一暖和過來,心髒也就不那麼難受。十指連心看來有些局限,不僅手的十指連著心,連腳的十趾也連著心。為了保證心理上的健康,西方人不僅僅常常去教堂向牧師傾訴、懺悔,還出現了不少的心理醫生和心理谘詢診所。據說谘詢的一種主要方式便是讓病患者傾訴,以減輕心理負擔。

說來也十分好笑,前不久查出我的血壓偏高,醫生便告誡我,不要吃這個,不要吃那個,注意低鹽低糖低脂肪。這麼一說,我回到家頓時沒了口味,懶得做飯,吃了一點早餐剩下的綠豆湯。又記起醫生教導我們多吃芹菜降壓,弄了一大盤涼拌芹菜,結果真弄出毛病來,這時我又記起醫生的教導,服降壓藥會有胃部不適反應,誤以為惡心嘔吐都是藥物所致,殊不知這一切都是心理因素所致。

我相信這個說法,人的健康一半靠自己,一半靠藥物;人的壽命一半靠命運,一半也是抓在自己手中的。在95年北京的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我見過一個標語叫做“健婦健家健社會”,可見一位健康的婦女(她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健康、愉快的心理)對於家庭和社會是多麼的重要。遺憾的是至今還沒有廣告商從這個角度宣傳:健婦健家健社會,當太太真好。

人有很多時侯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就拿住房子來說,房子越蓋越高,上夠不著天,下落不了地時,就發現自己突然成了盆景,好端端在大樹林中的一棵樹,被移植於花缽之中,住現代高層建築物的感覺,便是被移植於花缽之中的感覺。

不能怪盆景嬌生慣養,正如不能怪住在高樓大廈的人易染上各種富貴病一樣。有時,植物動物人類會出現相通或相似的現象,一棵樹,好好的,在樹林生長,哪裏會有盆栽的花木這般嬌生慣養?它野生野長的,枝葉茂盛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呢。人,也是一個道理,我們正在日複一日為自己建造一個脫離大自然的盆缽,我們也正在自投羅網一般地享受自己創建的日益豐富的現代物質文明。於是一個不該出現的問題出現了,我們的肌體器官如同盆栽植物一般,需要關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