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是發達國家資本的第三門徑,而發達湖南銻業,又是發達我國礦業的第一要素,所以湖南銻業與國際貿易的關係,尤其密切,因為湖南銻礦,在質的方麵說,比較全中國及全世界好,在量的方麵說,又比較全中國及全世界多,湖南銻礦,既有這兩個特點,所以湖南銻業,不僅是引起了全中國礦商的注意,同時又引起世界實業家的注意,即於現在湖南產銻的區域,外人所投的資本,不下數十百萬,而所設立的煉銻公司,亦不下數十所,就可以證明湖南銻業的重要。
大凡國際貿易的成立,一方麵在消費者的需要,一方麵在生產者的供給,需要多,則生產量必加多,而後才能免掉供不應求的恐慌,需要與供給,能夠平衡,則國際貿易即可以成功,現在且看湖南銻業是不是具有這兩種條件:
第一個條件就是供給。湖南產銻的區域,分湘中,湘西,湘南三區,湘中就是平江,醴陵,益陽,新化,安化,寶慶,茶陵,新寧等縣,湘西就是沅陵,辰谿,漵浦,芷江等縣,湘南就是安仁,常寧,東安,郴州,宜章,衡山,祁陽,永明,新田,資興,桂陽等縣。湘中以新化,安化,寶慶,益陽出產最富,產額占湖南全省銻礦百分之九十,為世界最著名的產銻地,湘西產額雖不及湘中,然銻藏甚富,湘南惟東安產額最大,產量較之湘西為多,民國二年,我國銻產已占全世界總額百分之五十四,而湖南產額則占全國百分之八十三,及歐戰發生,世界各國,因製造軍備,需銻極多,我國銻業,受此影響,大形發達,產額益增,至達世界產量百分之八十五,而湖南銻產,又占全國百分之八十以上,沙關礦產出口統計十七年份(一)純銻全年輸出一萬六千一百七十二噸,(二)生銻全年輸出二千九百五十噸零八分,(三)銻養全年輸出二千二百五十七噸零四分。照這個統計看來,湖南銻產的豐富,已可以想見了。若加以整頓和改良,未開采者設法開采,已開采者設法增加其生產速度,則湖南銻業將為我國出口貨之大宗,而更進一步的操縱全世界銻業,亦屬意中事,由此可見湖南銻業已可供給全世界而有餘,在國際貿易中,盡可占重要的地位。
第二個條件是需要。上麵是言供給,現在再講需要,銻礦在國際貿易中的需要怎樣呢?就美國紐約講:紐約十七年份一月至八月純銻生銻進口統計為六六五二點六五噸,平均每月進口為六三一點五八噸。這就是說紐約在八個月中每個月需要銻六百三十一噸零五分八厘。再就湖南純銻生銻出口數目來講:民國十六年純銻出口數目為一萬七千四百一十四噸,生銻出口數目為二千六百七十四噸。民國十七年純銻出口數目為一萬六千一百七十二噸,生銻出口數目為二幹九百五十噸零八分,兩年間純銻生銻合計為三萬九千二百一十噸零八分,這就可以證明國際間對於銻產的需要,就湖南一省言,兩年間已達到三萬九千二百一十噸零八分了。
在供給方麵說:湖南銻額,已占全世界百分之八十,在需要方麵說:國際間對於湖南銻產的需要,在歐戰時曾達到最高度,歐戰後國際間的需要似乎減少,然近年來銻礦在湖南的出口數目已南一萬一千餘噸增加至一萬七幹餘噸。由此就可見湖南銻業與國際貿易的關係了。所以要發達湖南銻業,必須提高湖南銻業在國際間之地位,要提高湖南銻業在國際間之地位,必須提倡國際貿易。
五、如何發展湖南銻業及增高我國在國際間之經濟地位
湖南銻礦在質與量的方麵說,已為世界人士所注意,誠為我國發達國家資本的惟一要圖,所以要發達國家資本,就先要發展湖南銻業及提高我國在國際間之經濟地位,但是要怎樣才能發展湖南銻業呢?又怎樣才能提高我國在國際間之經濟地位呢?
要知道怎樣去發達湖南銻業及提高我國在國際間之經濟地位,就要知道湖南銻業不能發達及我國在國際間之經濟地位不能提高之原因。湖南銻業不能發達及我國在國際間之經濟地位不能提高之原因:第一是沒有團體的組織,第二是洋商操縱,第三是供過於求。
湖南銻業既沒有團體的組織,又沒有巨大資本,複無銀行抵借可以周轉,一遇價跌,爭先販售,以致市價更形低落,影響了全市金融,礦商時有破產的危險,如是就發現礦山停采,煉廠停爐,工人失業的現象,待經過較長的時間,產額減少,積貨售空,而價值才能恢複,然又遇“洋商操縱”,任意提高價格,市價忽又暴漲,市價暴漲,則投資的加多,而產額又因之增高,於是而又發生“供過於求”的現象,這種現象發生,市價忽又暴落,使礦產交易陷於絕境,漲跌循環,社會金融,趨於不穩,所以銀行錢莊,不敢投資於礦產抵押,長此以往,礦商危險,更不堪設想,若不設法救濟,則湖南銻業就永遠沒有發達的機會了。
湖南銻業不能發達的原因,既於上述,由此,我們就知道救濟的方法,第一就是組織團體,第二就是改良生產。因為有團體的組織,則不致被洋商操縱,而發生市價忽漲忽跌的危險,改良生產,則貨物的價格增加,而不至於發生供過於求的現象。
救濟的第一個方法,既是組織團體,但是團體的名稱,組織,和性質又怎樣呢?這就說到國際貿易處的本身來了。國際貿易處,是政府與礦商共同組織的一個商業團體,性質不用說,當然是官督民辦了。(請參考國際貿易處提案及組織大綱)。國際貿易處成立後,所有湖南銻類,概歸該處專賣出口,運往歐美各大商埠,用銀行抵押的方法,直接銷售,並予歐美各大商埠,及中國上海漢口等處各設分處,以便轉運靈通,銷售便利,一方麵可得真確的市價,使市價與社會金融,得長久之平穩,市價與社會金融,既得長久之平穩,則銀行錢莊,當樂於投資,而礦商藉可活潑,社會經濟,亦為之鞏固。
一方麵可免洋商操縱,而利權不至外溢,價格又沒有暴漲暴跌的危險,一方麵又可以增加政府的稅收,國際貿易處成立,價格既得長久之平穩,洋商又不能從中壟斷,則湖南銻業所得之盈利必增多,以所得之盈利,而為政府之稅收,再以增加之稅收,而為公益事業,則湖南的工商業,當有發達的機會了。
其次,改良生產,要改良生產,第一是開采方法的改良,第二是冶煉方法的改良,開采方法與冶煉方法改良以後,則生產品自然良美,而價格又自然增加,價格增加,則湖南銻業自然發達。不過作者還要聲明一句:價格增加,是生產品改良以後自然的趨勢,但增高不能超過於歐美各國礦山開采之成本,如英國政府之管理橡皮事業,維持價格,成效卓著,就是一個例子。至於開采方法與冶煉方法要怎樣改良,就有待於專家。作者恕不作詳細的答複。
綜合來說:要發達湖南銻業,第一要組織團體,即成立湖南國際貿易處,第二要改良生產,就是改良開采的方法和冶煉的方法,國際貿易處成立以後,則一方麵可以維持市價,一方麵可以免除洋商的操縱,再一方麵可以增加政府的稅收。改良生產以後,則生產品自然良美,而價格可以增加。如此,則湖南銻業發達,國際貿易亦因之而增高其地位,湖南銻業在國際貿易中之地位既增高,則我國在國際間之經濟地位亦可以增高了
不過,作者還有一個聲明,就是國際貿易處絕對的不是托拉斯,在性質上說:托拉斯是私人企業,國際貿易處,是官督民辦,在組織上說:托拉斯是資本家的組合,國際貿易處,是政府與礦商的組合,在利益上說:托拉斯是企圖發展個人資本,與社會上不但是沒有多的利益,而且有時影響了社會金融的前途,國際貿易處是發達國家資本,所得的盈利,歸政府與礦商平均分派,雙方麵都作公益事業的用途,如發展湖南工商業及創辦建設或礦業銀行,兩者的分別甚多,作者恐閱者誤會,不過大概作簡單的分析罷了。
六、結論
國際貿易的利益,及與湖南銻業的關係,國際貿易處之成立及其成立的原由,作者已向閱者,作簡單的說明了。同時創辦國際貿易處的提案,已經前湖南省府魯主席滌平及前劉建設廳長召圃向省政府五十六次常會提出通過,而現今省府何主席鍵,亦極力讚成,熱心提倡,嗣因政局的變更,以致遲延至今,沒有實現。現在東南大局,既已抵定,訓政伊始,對於建設的工作,尤其是對於經濟建設的工作,當為目前勵精圖治的要圖,而國際貿易處,尤應趁早成立,以圖提高我國在國際間之經濟地位,而達到廢除不平等條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