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園載記》隻寫到中共“三大”及中央執委會,時間截止在1927年,並未涉及後來有爭議的六屆四中全會。對羅章龍開除黨籍的問題,毛澤東在生前一直沒有改變看法,1971年8月17日的談話中還堅稱“羅章龍,右派,另立中央,分裂黨,也沒有得逞。”但是,對羅章龍離黨後的表現,毛澤東經了解還是給予肯定的。1949年10月14日,毛澤東曾就羅章龍來信複電湖南省委:“湖南大學教授羅仲言即羅章龍來信申訴他自被開除黨籍後17年中從事教育和著述工作的成績,說他並無危害黨和革命的行為,請派人至湖南大學調查是否確實屬實電告。”(見《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我們沒有見到湖南省委的調查報告,從羅章龍後來的處境看,大概不會有什麼問題,即便在“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文革”中,他也是雖驚無礙。羅章龍到京後,他的學生和友人多次欲替他澄清曆史問題,羅章龍總是加以製止,他對這一複雜的曆史事件持自然態度,“曆史問題自由曆史評說吧”,而對已故的戰友同事,逢組織調查則持積極配合的態度,力求給人留下公正、準確的文字證明。接受采訪,他不談自己的事。當來人問得緊了,則說:“細節不是重要的,主要看方向對錯。我的事以後再說吧。”在北京,他沒有為自己的事找過有關部門,隻是到曾經出生入死的地方走了一遭:文津街(原吉安夾道)、長辛店、北大紅樓、來今雨軒、北師大、高君宇墓等,所看之處,歲月滄桑,物是人非,羅章龍把他的深深感慨化為長歌一曲,其《椿園詩草》收入“紀念大革命時期諸英烈詩”58首,對戰友的情懷躍然紙上。
最後的日子
羅章龍於1995年2月3日12時25分在北京逝世,終年99歲。訃告稱其“因病醫治無效”而逝,家屬則認為羅老“無疾而終”。遵照羅老生前留言和家屬意見,喪事從簡,不舉行追悼會,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人民日報1995年2月22日轉發新華社2月21日電文600字,簡要概述了羅章龍的生平,惟獨回避了被開除黨籍這一影響其一生的要害問題。2月21日9時,在北京醫院一小型告別室內,有關部門領導人及親友百餘人為羅章龍送別30分鍾,李瑞環委托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汝岱,王兆國委托劉延東代表中央統戰部參加送別,此前,李鐵映委托秘書電話慰問,這種安排,表示某種特殊的規格,大約頗費了一番心思。在前門西大街一普通住宅樓內,羅章龍住了17年的房間裏,惟一的一個花籃是王鶴壽送來的,這也許表達了革命同誌間的某種真情吧!
【參考資料】:
羅章龍:《椿園載記》1984年三聯書店內部發行。
羅章龍:《椿園詩草》1987年嶽麓書社出版發行。
無文:《西京兵變與前共產黨人》2000年香港銀河出版社出版。
楊建民:《羅章龍漢中城固六年記》刊《金秋》雜誌1995年第4期。
李彥春:《羅章龍的晚年》刊《羊城晚報》1995年3月16日、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