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了解之同情 14.《說“冶遊”》
承許道相先生讀拙稿《“桃花得氣美人中”——虞山訪柳如是墓》,並以“冶遊”一詞相榷。許先生查“抗戰前版”《辭海》,看到含“冶遊”一詞的兩個例句,一為《樂府詩集》裏的《子夜四時歌》:“冶遊步春露,豔覓同心郎。”一是李義山《無題》:“見我佯羞頻照影,不知身屬冶遊郎。”此版《辭海》釋“冶遊”為二義:一、“少女春遊”“尋覓豔侶”;二、“後因謂狎妓為冶遊”。許先生說“這兩個解釋”,用於我的文章“皆不合”。當然,如果“冶遊”一詞僅有此二義,特別是第一義隻能指“少女春遊”“尋覓豔侶”,則我文章中用此詞,不僅“不合”,而且完全是誤用。
問題是這本“抗戰前版”的《辭海》,對“冶遊”一詞的解釋頗成問題。
僅就所舉的兩個例句而言,這本“抗戰前版”《辭海》對“冶遊”一詞的解釋尚不能說有誤。但如果把“冶遊”一詞的第一層意涵,普世化地理解為就是指“少女春遊”和“尋覓豔侶”,而沒有其他的意涵,就大錯而特錯了。《樂府詩集》晉宋齊辭《子夜四時歌》的《春歌》共二十首,舊版《辭海》所舉含“冶遊”的例句見於第九首。其實《子夜四時歌》裏還有兩處有“冶遊”一詞。《夏歌》第十六首:
赫赫盛陽月,無儂不握扇。
窈窕瑤台女,冶遊戲涼殿。
炎熱的夏天,沒有誰能夠離開扇子,婀娜多姿的女子,在大而清涼的殿堂裏嬉戲。此處的“冶遊”,是嬉戲玩耍的意思。《秋歌》第二首:“清露凝如玉,涼風中夜發。情人不還臥,冶遊步明月。”寫一位寂寞的女士,夜裏被一陣秋天的涼風吹醒,由於所愛之人沒有回來,隻好一個人趁著月光到外麵漫步。這首詩裏麵的“冶遊”,是戶外散步的意思。另外《樂府詩集》卷四十八《清商曲辭·西曲歌》中的《采桑度》第二曲,也有“冶遊”一詞:
冶遊采桑女,盡有芳春色。
姿容應春媚,粉黛不加飾。
這首詩是說春天的采桑女子,不用施粉黛化妝,姿容也如同春天一樣嬌媚;而邊采桑邊嬉戲玩耍的動人情景,同樣像春天一樣美好。詩中之“冶遊”,顯然也是嬉戲玩耍的意思。此可見“冶遊”這個詞,意涵的範圍並不很絕對,殿堂裏可以嬉遊、月光下可以漫遊,采桑女子的嬉戲打鬧逗趣,也可以稱做“冶遊”。原來以為隻能在春天的環境下使用,現在發現夏天和秋天使用一下也無妨。可見把“冶遊”一詞相對於“狎妓”的第一層意思,僅僅理解為“少女春遊”或“尋覓豔侶”,無論如何是不正確的。
解放後的新版《辭海》,對“冶遊”第一意涵的解釋,就比較明確恰當:“同遊冶。野遊,春天或節日裏男女出外遊玩。”解“冶遊”為“野遊”甚好,因為“冶”“野”相通,更能見出這種戶外遊玩的恣意暢情。沒有單指少女遊春,男性也包括在內了;也不一定尋覓豔侶,遊玩即可;不僅春天,節日出遊,也可以稱“冶遊”。這樣,這個詞的詞義就寬泛多了。從前的辭書有個缺陷,一是釋義有時過於簡單(問題還不算太大,釋義過繁反不成辭書,要看具體詞語),一是引錄例句常常互相因襲。比如“冶遊”一詞的兩個例句,《辭海》《詞源》均抄自《佩文韻府》,實際上局限了對詞義的解釋。
現有辭書中,釋義妥切而例句超越已往辭書窠臼的,是羅竹風先生主編、1994年出版的《漢語大詞典》。其釋“冶遊”一詞,例句比新、舊版《辭海》增加了很多。先看釋第一義增加的一些有意思的例句。
宋晏幾道《浣溪沙》詞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