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最古樸的城市:西安(1 / 3)

正文 第十五章最古樸的城市:西安

1.西安風情知多少

八百裏秦川文武盛地,五千年文明光耀全球。這秦川即是位於陝西中部的渭河平原(也可稱關中平原),因陝西古為秦地,故此謂之秦川。

西安就位於渭河平原的中部,東望潼關,西眺寶雞,南依秦嶺,北臨渭河。

談西安,不能不談文化與曆史。身為十三朝古都,西安曾確為中國古代文化的中心,而今日所見西安之一山一水、一磚一瓦,皆可視為古時文化積澱所成。比如潼關,不少人肯定讀過張養浩的《山坡關·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再比如看到秦嶺,讓人不禁想起韓昌黎之千古絕唱: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至於渭水,發生的故事更多,最為著名的恐怕是封神演義,它的第二十四回就是《渭水文王聘子牙》。

而古意尤為盎然者,則為西安之城牆——它是中國保存最完整、最大的古代城牆。此城麵南背北,以青磚築就,四周環以護城之河。東南西北牆之軸心部位開四大門,於大門之側間距數百米再開小門,門皆命以極古典之名稱,如朱雀門、南廓門、玉祥門、明德門、尚德門等等。各大門之上築以雕梁畫棟之城樓,各城牆轉角處再築角樓,守軍於其上可極目遠眺,早察敵情。牆與河之間尚有環城公園,間有亭台樓閣、花草樹木;樹木多蒼老虯勁,無不顯示一番長長的曆史……每到西安,一見這古城牆,便讓人的心登時沉靜下來,渾身內外浸透了古意。到春節之時,城門前之道旁會掛上一色的紅燈籠,而城樓之飛簷角上也會懸起古時的營燈,一串串地隨風飄動,不禁讓人錯覺這是塞外邊城。

冬日雪夜,城牆角下會開設露天舞場,旋轉的彩燈映著晶瑩的白雪,不斷閃動著忘情在這雪地裏隨音樂而律動的男女青年,此情此景,恐怕是在淮海路上的Rojam裏麵Hip-Hop的人們難以體味的。

城的中心部位,是舉世文明的鍾樓。其建築之精美、氣勢之宏大,就不必多說了。在鍾樓西北方不遠處,隔著鍾鼓樓廣場,是略小些的鼓樓。朝鳴鍾而暮擊鼓,此所謂晨鍾暮鼓。甚至不必親臨那裏,隻需要略略想象一下,就可以體會得到那該是多醉人的一幅圖景。

在城西南,則有大雁塔,蓋為著名高僧唐三藏的藏經之所。塔外經幢林立,其間香煙繚繞,經聲陣陣,磬魚聲聲,人的心想不靜下來都難。附近還有一條仿古街,以青磚鋪就,清涼且幽靜。兩旁皆是仿唐建築——鬥拱飛簷、朱門青瓦、木柱鏤窗,多有複製古玩出售,價格頗為便宜,更有茶館酒肆,皆以古式陳列,小坐片刻,讓人頓生思古之情。

西安古跡之多,確實罕見。城內除城牆鍾鼓樓大雁塔外,更有小雁塔、大清真寺、碑林、陝西省博物館、大明宮遺址等等;再往東去,則有灞橋之柳、驪山、華清池、人盡皆知的兵馬俑、號稱天下第一險的東嶽華山;往南去,則有道教聖地終南山、翠華山、湯浴等等;往西去則是另一古都鹹陽(古跡亦是眾多);往北不遠即是中華人文始祖黃帝之陵……真可謂讓人目不睱接,遊不勝遊。

西安的路是頗特色的。因古為皇城,所以路極為規整,全是正南正北或正東正西走向的,且筆直不彎,少有斷頭路,所以有人戲說在西安想迷路都難。路的命名也是極有意思的。自鍾樓向四方各伸出四條大街,即名為東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和北大街。一出大門,即變成關正街,比如南大街出了城門,即叫作南關正街。一些路名與各個城門的名稱是相對應的,比如通過朱雀門的那條大街就是朱雀大街,正對著尚德門的就叫尚德路,再衍生出尚儉路等。很多大街轉角之處都有圍欄,但絕不似其他新興城市那般統統欄以明晃晃的不鏽鋼或鐵格子,而多以石灰石、大理石甚至漢白玉雕成,柱頭上或雕以龍紋、或刻以雲牙、或飾以獅首、或狀以涼亭,與那古老的街道和名稱交輝相映,融為一爐。

西安的小吃眾多,號稱達數千種。其中最為有名的是號稱“天下第一饃”的羊肉泡饃。饃是什麼很難解釋,可以粗淺地認為未經發酵的、烘烤製的麵餅,表麵脆黃,韌而香。食前備一大碗,兩個饃,自己動手將饃掐成黃豆大之小塊置於碗中,再交於店家,他會澆上長時間熬製的、香濃可口的羊肉湯再還給你。當然,也不獨有此一種食法,還有用機製饃的,可讓人免去掐饃的勞動;有煮饃的;還有加入其他菜蔬的,比如黃花木耳雞蛋之類。食前必有一份辣醬與糖蒜奉上,食後再有一碗清湯用以除膩利口。也有很多南方朋友不是太習慣吃這北方的食物,但因為此饃名氣之大,實在讓人無法忍受不吃它的誘惑,所以總還會吃上一碗的。西安泡饃館眾多,幾乎隨處可見,其中最負盛名者乃是位於西大街的老孫家,據說其內一口專用於燉羊肉湯之大鐵鍋為鎮家之寶,三百餘年來日夜煎熬而從未斷過火——如此,光這一口鍋就足以讓食客們蜂擁而至了。

因為小吃眾多,故西安的夜市極為發達。及入夜,小吃街邊紅燈高懸,各路小吃各顯神通,以色味香形誘得路人圍坐。小吃甚是便宜,盡可開懷大吃。因西安附近有兩大啤酒廠(一為寶雞啤酒,一為西安漢斯,現為青啤所收購),故有大量桶裝生啤供應,大口吃肉、大杯喝酒,實為人所向往也!在這喧囂的街道上,夜色裏飄動著各種誘人的味道,紅燈映照著各色美食,吵鬧也好,嘈雜也罷,都於這幾千年的古城中讓你盡心感受——如果你有機會,西安是一定要去的,哪怕不看古跡,隻是為了吃的原因!

2.西安人性格探析

如果用武俠人物比喻城市的話,杭州更像任盈盈,清雅絕倫秀外慧中,有時候還會發點小脾氣,莫名其妙地就給你來上一場雨;而北京呢,這是一個追逐夢想的城市,來自五湖四海的才俊為了理想來到這裏,在成功的刹那人們往往感到一種活著的疲憊。這讓人想起同樣為了理想犧牲了愛情,在終南山孤獨終老的王重陽。至於西安,應該把她比做《歡樂英雄》裏的郭大路。

據古龍說:“郭大路是一個很大路的人。”古龍所說的大路意思是指普普通通大大咧咧馬馬虎虎,給人一種非常舒適的感覺。

西安人的性格受曆史沿襲、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的影響,有著鮮明的特征:

從曆史的角度看,西安曆史悠久,前後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時光不僅給西安留下了無數的地上地下寶物,也讓生活在這皇天後土上的人滋養了一種“王者之氣”。反映到性格特征上就是“宏闊開放、大氣敢為”。要麼不做,要做就“咥”大活,“咥”實活。負麵影響反映為大事幹不來,小事又不願做,服務意識差,安貧樂道。

從地理位置說,西安處中國中心,自古“號稱陸海,為九洲膏腴”,“八水繞長安”,八百裏秦川,氣候適宜,山水環繞,居住安全,長期無大災大難的安居生活,使西安人缺少危機感。表現出來的性格特征是“寬仁質樸、忠厚老實”。負麵影響則是“小富即安、封閉保守”。

從傳統地域文化分析,西安自秦以來尚武好勇。秦人在100多年的征戰中,形成了用武力征服各國的強悍作風,“秦地人好鬥”。在心智模式上,比較率直,講究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繞彎子,崇尚簡單。在語言表達上,四聲較多。反映到性格特征上是“剛勁敢為、強毅自信”。負麵影響,容易衝動,率性而為。地方戲秦腔吼出的是一腔豪氣,地方小吃“羊肉泡饃”則泡出的是一片實情。

從現時地域文化看,建國後,西安經過幾次大的遷移調整,形成了高校雲集、科研院所眾多、航天航空兵器等軍工企業遍布的新格局,外來人口和多元文化的衝擊,使西安人的性格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批文化層次較高、敢於創新、勤於思索的年輕人成為新西安人的代表。

如何看待西安人的性格,對今後如何塑造西安城市精神很重要。

第一,聰明不精明。

西安人聰明大氣,自古就是。現在的西安人也都瞄的是高精尖的大產品,送“神舟上天”,測衛星運行,造導彈,做飛機,樣樣行。西安在新經濟實力的排行榜上位居全國第六。西安高新開發區自創立之日起就一直名列全國前列。但是許多西安人不夠精明,做事不屑於細節,嫌“潑煩”。你可以為西安人在一天內開工多項道路建設項目的氣概所折服,也不得不為每天的出行難而抱怨。同上海人實施夜間修路的考慮相比,西安人少了些細致精明。在同外地人的交往中,西安人防範意識差。可是現在市場經濟玩的就是製度條文,玩的就是瑣細,這讓聰明的西安人撓起了頭。

第二,大氣不和氣。

漢唐時期,西安人迎接四方客商,接納和包容各民族文化藝術、宗教信仰,其大氣開放為世人所稱道。現如今,西安人依舊淳樸、豁達,什麼文化、什麼菜係、什麼人,都可以在這裏立足發展。西安人請客吃飯,再窮也不會吝嗇,哪怕今天吃光了,明天自己啃幹饃,也要充大。西安人在足球場上的表現,更讓人回腸蕩氣,可以容忍自己的球隊一敗再敗,依舊熱情不減地鼓與呼。但一旦自認是“假球”、“黑哨”則可能拳腳相加。其寬懷大度令人叫絕,其簡單衝動、一點也不和氣讓人歎惜。中國是禮儀之邦,西安是文明古都,倡揚西安為“君子之都”是可行也是可為的。

第三,實在不靈活。

西安人實在,幹事認真,執行政策不走樣。這在“誠信缺失”的現今,是需要發揚光大的美德。西安人撿到失物,會千方百計尋找失主,甚至不遠千裏送上門,不會考慮自己的得失,令許多外地人讚歎。但西安人有時辦事不夠靈活,尤其在政策、項目等問題上習慣於“等、靠”,殊不知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天上不會掉餡餅,項目都是爭來的。西安人的實在如果加上靈活,誰會不願意和你做生意呢?

但願有著輝煌曆史的西安人能夠正視自己性格,以圖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