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妹子對男人之高標準嚴要求也是出了名的。她們找男朋友像買衣服一樣挑剔,並且酷愛名牌。一不順心,換男朋友就像換衣服;即便結婚之後,想換個把老公,那也是三下五除二似的幹脆利落。據說長沙的離婚率近年來連創新高,那當然是女權運動卓有成效的直接體現。聯想到廣州土著女人的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長沙妹子的南征,將有力地推動廣州地區的婦女解放運動。
自古湘女多情。所謂多情,有柔情,有熱情,有癡情……在沈從文先生的小說和散文裏,湘西女子的癡情和湘北女子的柔情總是令人感動不已。而長沙妹子似乎熱情有餘,柔情不足;癡情的長沙妹子就更加少見。所以,長沙妹子是不能代表湘女的。
總之,長沙妹子給我的總體感覺是:好看,吃起來開胃,但是不好消化,跟湖南人最愛吃的辣椒一樣。
對以上歪論,真正的長沙妹子是嗤之以鼻的。
源自“湘女多情”的美譽,外人看長沙女性自然是柔情萬千、溫順靜怡的。但長沙女人與外界的高評似乎稍有出入,真正的長沙妹子是什麼樣呢?
長沙妹子的第一個特點,很會“享樂”!
長沙的經濟在全國大城市排起來算不上前茅,但長沙的商業(特別是服裝銷售)和餐飲業紅火得很。有香港朋友說,想不到長沙的娛樂場所比香港和深圳還紅火,真怪啊!不用驚訝,看看娛樂場所擠滿的美女就知道,是她們帶旺了長沙的娛樂業乃至整個經濟圈啊!
說來享樂也是種學問。天下人誰不想享樂呢,但別地的女孩們就無法與長沙妹子相比。你該奇怪享樂是要掏錢的,長沙妹子哪來那麼多票子?
好,這問題提得好,該扯到她們的第二個特點了。
長沙妹子的第二個特點,那就是多情。
“湘女多情”這詞兒是全國出了名的,原本是褒義詞,現在卻好像成貶義了。一說起湘妹子,男同胞們就色迷迷地笑。有的長沙妹子為了滿足五花八門的享樂性消費,僅靠父母的“無私奉獻”是行不通的,不得不另謀經濟來源,那就是變著法子多談男朋友。“一拖三”、“一拖五”、“一拖幾”等等戀愛專用術語,都是某些長沙妹子的創作。意思是一個妹子同時與三五個甚至數個男孩拍拖。這些說法,跟古代那個“左鄰有錢,白天就在左鄰家吃飯;右鄰長得帥,晚上就在右鄰家睡覺”的笑話不同,而今一些精明過人的長沙妹子,交往的男朋友基本上不分帥醜,關鍵是要錢多又大方。
看長沙美女,有時會眼花繚亂。不是因為她們漂亮而是因為不明白誰是她們的“真命天子”。上午看到三妹子跟瘦子王五在“平和堂”買衣服,下午又看到她和胖子趙六在黃興路步行街買靴子,到了晚上再看到三妹子緊緊摟著個鷹勾鼻在鳳凰城跳舞……
長沙妹子的第三個特點是死要麵子。
有點子虛榮心可以原諒,但虛榮心膨脹到某些長沙妹子那種程度,簡直是哭笑不得。本省的外地人進長沙,長沙妹子一般是不屑於交往,萬一交往了也時刻露出自己的優越感來,一百二十個不把外地人放在眼裏。她們喜歡對外地人的穿著評頭論足,一副惟我獨尊的樣子。外地人說話沒長沙腔,長沙妹子會不厭其煩地“更正”——如益陽人說“辣椒”,吐詞很重,她們勢必一次次當眾嘲笑,以突出自己高人一等。
一個長沙妹子要是高中畢業,她一般會說自己大學文憑;要是她自考終於過關,她會說自己正準備考研究生,乃至想出國衝出湖南走向世界;要是昨天中午自己掏錢在四方坪吃了三塊蘭花幹子,她會告訴你某某請她吃了寧鄉蛇——你明白真相也千萬莫“檢舉揭發”,否則她一輩子不認你。
這些小把戲,既顯出長沙妹子的無知可笑,又恰恰顯示出她們真的可愛。還有,長沙妹子喜歡跟男人一樣高談闊論,不懂也硬要裝懂胡亂發表見解,“天上的事情曉得一半,地上的事情通通明白”,這情形也許普天之下的女孩裏麵隻長沙妹子才有,也正是她們死要麵子的集中表現。
長沙妹子的第四個特點是“饞”。
這本是女性之天然,並無傷大雅的。然長沙妹子卻有不一般之處,大凡酒家開張,蜂擁而至的大都是年輕妹子。長沙小吃出名,尤其是讓外地人稱奇的“口味蝦”,在長沙妹子吃來別有意趣,路邊吃、大堂吃,津津有味。這些年,宵夜風行,長沙妹子更是趨之若鶩,不信,淩晨二三點的辰光可以到玉樓東去數數妹子有多少。長沙作為消費城市,且消費水準在全國居高不下,與長沙妹子的饞息息相關;長沙小食品市場的火爆,恰逢其時其人。
長沙妹子的第五個特點是“烈”,較之辣更上一層樓。
烈,本是樁好事,可以不吃虧,不失節。然放於日常生活中,是長沙妹子眼裏容不得別人,見別人好,不行;見別人差,也不行。尤其在利益發生衝突或偶有摩擦的時候,長沙妹子是無理不饒人,有理更不饒人。這種烈還表現在脾氣上,長沙妹子的脾氣且不說點得著火,但火氣很旺,往往三言兩語就知底蘊,識相點,到此為止。若搭上火,則連綿不絕,罵得你狗血噴頭,再澆你一盆洗腳水。更進一層,這種烈融入記仇記恨之中,更是了不得。“相逢一笑泯恩仇”對一些長沙妹子而言是天堂裏的事情,人世隻有添仇加恨。長沙妹子喜排場,講檔次,好虛榮,在小字中榨個大字來,是烈的另一麵。打個比方說,人家女孩子看天空,見藍天白雲,很合心情。長沙妹子則看到是那朵白雲為什麼要擠我這朵白雲,我要擠扁擠散它。
長沙妹子的第六個特點是油,就是油滑。
長沙妹子的嘴巴甜時如蜜,酸時比醋,辣時好比朝天椒,苦時像藥,真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再添上油滑二字,著實風雲多變幻,如同長沙的天氣一樣,說熱就熱,說冷就冷。同一句話,長沙妹子說來則少了女人味,且擲地有聲,充滿匪氣、霸氣。
以上六點若有不妥請多見諒。
要說長沙妹子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烈字可矣。惹人疼惹人愛的妹子喲,我這廂得罪了。妥與不妥,想來不礙事的。
事實上,娶上長沙女人做老婆,其實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原因很簡單:
省心。
不用擔心她會被別人欺負,被人吃豆腐。長沙女人不怕事,管他人多人少,衝上去討回公道再說。不用擔心她會經不起各種誘惑的考驗,對她們來說,一次不安的浪漫抵不上時時心安的平淡。
省力。
她是那樣精明,將家打點得有條有理,遇上損害家庭利益的事情,她會比男人衝得更前。而且她們性格爽朗不藏心事,快樂或不快樂,都會馬上攤開來,不用男人費心揣摩。
省錢。
在長沙少見專職的主婦,女人無論是婚前還是婚後都是自立的,與男人共同賺錢,與男人共同承擔家用。她們雖然現實,卻並不功利,一旦愛上便相信有情飲水足,哪怕住在租來的房子裏,也毫無怨言。
但是別以為可以使嬌小的長沙女人變做依人小鳥,她們其實是小尖椒,沒有甜糯的聲音與性格,不習慣她們火辣辣的性格的男人,常常會被辣得火冒三丈眼淚橫飛,而慢慢適應之後,才會知道她們與長沙的檳榔辣椒一樣,入口辛辣,卻有著無窮回味,然後成癮,欲罷不能。
4.長沙人的悲哀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城市的人自有其獨特的優缺點,當然長沙人也不例外,我們在這裏要說說長沙人骨子的悲哀,希望長沙人不要見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希望不勞而獲的投機文化
長沙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染上了懶散且虛榮的怪毛病。一方麵很多長沙人希望能夠出人頭地、事業有成,另一方麵又總是希望天上掉餡餅,能夠不勞而獲或者靠什麼後台使自己能一夜成名。
看一看長沙媒體的火爆你就知道了,為什麼類似於《超級男聲》、《絕對男人》、《星姐》和最近搞的《明星學院》能夠風靡全長沙,因為所有長沙人都樂滋滋地坐在電視前麵觀摩明星是怎樣練成的,長沙人的投機文化恰恰是這些節目能夠經久不衰的肥沃土壤。因為很多人都想通過一次機會迅速成功、成名。這種節目常常在步行街上麵搞選拔賽,選手們操著卡拉OK的嗓子在街上秀歌,火爆到了極點。
很多外地人對長沙的媒體羨慕不已,弄不明白長沙一個這麼小而且不怎麼發達的城市怎麼居然能夠弄出這麼牛的媒體來,現在應該明白了吧。也許有人說這種機會可以鍛煉人呀,不過如果你認為花裏胡哨比腳踏實地更加重要的話我們也就不反對了。
自認為長沙是大城市的井底之蛙文化
小的時候罵人常常開口就是“你這個鄉裏人”,估計很多大城市都有這種罵法。不過長沙人是否有資格罵這句話就值得懷疑了。一個隻有武漢三分之一大小的城市,幾乎沒有很大型的工業(三一重工、遠大空調尚且就算比較好的工業企業吧,但是也就這麼兩個),也沒有出色的商業,真不知道長沙人怎麼能夠這麼沾沾自喜。好在這麼兩年長沙辦第五屆城市運動會,狠狠地徹底把城市建設翻新了一遍,一時間長沙城幾乎像搞戰後重建一樣,拆得稀巴爛,然後建設了沿江花園、步行街等等現代城市的東西。
老實說,從縱向來講,長沙是比以前漂亮多了,這是怎麼都不該批判的,但是,這居然就讓長沙人更加神氣了,“我們長沙現在發展好快呀,怕是很少有別的城市有這麼發展的好的了。”仿佛長沙現在成了中國的大都市了,說這些話的大多數是沒出去過的長沙人,其實人家外地發展的速度可比長沙快多了而且基礎也好多了。
痞子文化
如果說武漢是小市民文化,那麼長沙就是痞子文化了。不了解長沙的讀者也許無法知道痞子文化到底是個什麼樣子,舉些例子說說吧。
坐在長沙的公共汽車上,你隨時都可以看到不給老人和抱著小孩的人或者孕婦讓位子的情況,當然要說明的是在其他地方也有這種情況,但是在長沙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坐在車上幾乎10次有8次看到。
這還不算,10坐車至少有9次車上有人抽煙,而且絕對沒有人製止,因為製止是沒有用的。要是你實在受不了了,對一個抽煙的大伯說:“師傅,麻煩你先把煙掐掉,下了車再抽好嗎?”大伯準會狠狠地瞪你一眼說:“我不抽煙就要睡覺。”如果你敢小聲說:“真是沒有素質。”大伯會扯著喉嚨喊:“老子就是沒有素質,怎麼樣?”痞子就是這個樣,你是講不清楚道理的。
說這些或許隻是一麵之詞,其實上長沙人還是熱情、好客、聰明、精明、能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