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最傷感的城市:南京(3 / 3)

有人說,南京是一個文化過剩的城市。同樣是六朝古都,南京卻沒有遺留絲毫帝王將相的霸氣,揮灑不去的是凝結在這個城市的風流佳話。這個城市曾經造就過顧愷之、李煜、吳承恩、吳敬梓、曹雪芹等名士,但是更多時候,提起南京,我們想到的是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陳圓圓等“秦淮八豔”和史湘雲、薛寶釵這樣的“金陵十二釵”。

當然在我們的記憶中還有那位唱“玉樹後庭花”的寵妃張麗華和伴隨李後主寫“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小周後。南京的女人似乎注定並不適合成為武則天那樣的女強人。因為那曾經夜夜笙歌的十裏秦淮早就氤氳了這個城市的潮濕與纏綿。而由這萬古多情之水孕育的南京女人也就注定有別於曆史上的其他女人,所以有人說南京的女人總有一種想讓人征服的氣質,是那種讓男人英雄氣短,拋棄江山也在所不惜的氣質。

正如南京這個城市既有江河湖水這樣大開大闔的景象,又有溪澗幽穀這樣娓娓道來的景致作襯托的精致完美,南京的氣候亦是變換迥異,夏天熱得像個大火爐,冬天冷得似個電冰箱。所以南京女孩子從外貌上來看也既有江南的清秀風韻,又不乏健康爽朗的笑容,她們健康圓融,穩重大方,說起話來乖巧,走起路來輕巧,笑意盈盈,款款而來,神情從容而淡遠,卻不失風韻。也許因為這樣,在好談女人地域差異的深圳,南京女人的名聲似乎出奇的好。

與其他地方的女人相比,南京女人少了幾分高傲,多了幾分質樸;少了幾分木訥,多了幾分靈透;少了幾分粗陋,多了幾分清秀,所以還是很容易在人群中被辨認出來。她們不野心勃勃,可是會創造和享受平淡、愜意的生活,因為她們總能感覺到現實生活之外的心靈世界。畢竟六朝古都的人文淵藪和秦淮這條在中國文學史上流光溢彩的河流,使南京女人自古便名聲在外。所以鍾山靈秀、秦淮燈火所孕育的南京女人,自然而然地成就了她們的清秀和空靈。

南京女人被稱作大蘿卜,這是南京女人該嗔罵男人的地方,南京男人的大蘿卜作風帶壞了南京女人,使得這塊本來風月情濃的寶地風月味少了許多,外地人來南京,對南京女人說:“大蘿卜”,南京女人就火不打一處來,可細細一想,這大蘿卜也是自家男人們給外界造成的印象呀,就有點心虛,叫不出聲。

大蘿卜作風下的南京女人依舊水靈清秀,然而嘎嘣脆,大大咧咧,這種比喻有時南京女人聽來,心裏還不免美滋滋,哪一個地方的女人稱得上這樣的美譽呀?———蘇州女人太過小巧玲瓏;揚州女人太過嫵媚,杭州女人心眼太多,隻有南京女人,一接觸,舉手投足間的清爽樣,稱得上這個大蘿卜的美譽。

大大咧咧的南京女人,不僅可以成為好妻子、成為好母親,而且可以成為好朋友。南京的女人實在,沒什麼心眼,想壞也壞不到哪裏去。南京女人隨心所欲,年齡越大,對自己越沒克製,越不在乎。年齡不斷地長,她們身上的優點和缺點便不斷地放大和發展。南京女人從總體上來說,缺少的就是含蓄,也沒什麼太多的幽默。南京女人不會因為丈夫不能掙大錢就看不起他,也不會逼著自己的丈夫去做官。南京女人就是成了女大款或官太太,本性也未必就改了多少。

美女如雲、靚女亮相、淑女遍地,南京似乎離這些已越來越遠了,但時不時南京總能冒出一兩條新聞來,以提醒一些現代化的都市:真正的美女還在南京。別的不說,就這一回世界精英模特大賽,奪冠的還是南京女人,確切的說隻有14歲的南京準女人黃欣燁,這是南京的秦淮月光下造就的又一個神話了。

做南京女人,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仿佛月光下的大蘿卜,晶瑩剔透。

譬如說“秦淮八豔”,又譬如說“金陵十二釵”,別處也有佳人美女,像西施、像王昭君,像楊貴妃,但是這些曆史上的美女佳人,時間上隔得太遙遠,都是上千年前的事跡,空間上也顯得孤零零的,東一個,西一個,都是空前絕後,獨此一家,別無分店,不像南京這地方,要出美女,不僅是離今天挨得最近的大明朝大清朝,而且就跟搞批發似的,一掰手指就是八個,一張嘴就是十二個。

說美人和說英雄不一樣。英雄容易說,但沒人說得清秦淮八豔究竟如何美麗,沒人說得清金陵十二釵怎樣絕色。形容一個女子如何漂亮,無非國色天香,沉魚落雁。可是人們偏偏隻記住了秦淮八豔這幾位。

秦淮八豔有別於曆史上的其他美人,也許在於她們不像中國曆史上其他的美人那樣,專門是為帝王準備的。她們不承擔亡國禍水的罪名。在愛情方麵,她們享有較別人更多的自由。她們有選擇的權利,換句話說,一般的男人可以愛她們,她們也可以愛上一個普通的男人。秦淮八豔和西施相比、和趙飛燕相比、和武則天相比,更多一些平民百姓的人情味。當然,秦淮八豔的真正意義,關鍵在於她們有不做亡國奴的骨氣,在於她們很好的文化素養和不同凡響的政治見識。外在的美可遇,內在的美難求,時窮節乃現,隻有到了國破家亡的最後關頭,才能看得出一個人的節操。

秦淮八豔是一麵鏡子,桃花扇底看前朝,通過這八位不同凡響的風塵女子,人們看到的是中國文化的頹敗,是中國男性知識分子的虛偽和裝腔作勢。像錢牧齋和侯方域,都是名噪一時的大才子,這些才子都是先唱高調,最終卻失節投機,走到他們平日所鼓吹的理想的反麵去了,爬得太高,跌得就重。倒是秦淮河邊的八位小女子,轟轟烈烈地唱了一曲正氣歌,活活羞煞男子漢大丈夫。

5.南京——外地人的天堂

南京是外地人的天堂。南京的外地人,是個很有趣的人文景觀。和國內所有的大城市一樣,南京骨子裏也是一個移民的城市。南京的外地人不會因為自己生活在別人的地盤上,就感覺到那種遭排斥的歧視。

南京人自己對南京就沒有什麼歸屬感,對於地道的南京人來說,自己是不是南京人都不重要,更不用說別人是不是南京人了。

南京的外地人不會產生自己不是主人的自卑。南京這個城市裏沒什麼主人,因此也就相應沒什麼客人。在南京這塊風水寶地上,並不流行“客隨主便”這句話。

南京的外地人,大都是江蘇人,就素質來說,因為積聚了一個省的精華,都是些事業上的佼佼者。不是人物不會到南京來混,不是人物在南京也混不下去。南京的外地人同樣也很難對南京有一種歸屬感。童年和少年的記憶永遠是最重要的,無論他們在南京呆了多久,他們都不會認為自己是南京人。

地道的南京人應該是從外地人到南京定居後的第二代開始算起。南京的外地人,是未來南京人的祖先。

蘇南和蘇北的外地人,對南京有著兩種不同的心態。蘇南富裕,在南京的蘇南人,常常有一種迫不得已的感覺。他們在南京定居,在這裏養兒育女,享受著南京的空氣,卻從骨子裏壓根兒看不起南京人。南京的蘇南人常常會覺得南京人土、覺得南京人粗氣、覺得南京人不會吃也不會穿。

在南京的蘇南人可以充分享受優越感。因為覺得別人不怎麼樣的潛台詞,其實就是覺得自己很怎麼樣、很了不起。南京的蘇南人仿佛是中國的上海人。他們既比地道的南京人聰明,也比地道的南京人能幹。他們如果去上海灘混,就是徹底的受歧視的外地人,可是在南京這座寬容的城市裏,他們沒有被南京人看不起,反而倒過來反客為主,看不起南京人。

在南京的蘇北人和蘇南人不一樣,蘇北窮,很多蘇北人都是靠苦讀書才混到南京來的。到南京來之不易,因此他們不會像南京的蘇南人那麼囂張,那麼不把土著的南京人放在眼裏。他們的態度要含蓄得多,也溫和得多,他們的特點是喜歡互相照應、互相幫助,雖然南京人不欺生,但是他們都小心翼翼地做好了這方麵的準備。不說是拉幫結派,然而蘇北人確實是心比較齊,心齊力量就大。南京的蘇北人深悟團結就是力量的古訓,他們含辛茹苦地在南京混,有意無意地便織成了很巧妙的關係網。

南京的蘇北人和蘇南人不一樣的重要區別在於:蘇北人並不是迫不得已才來到南京,他們並不是以一種挑剔的態度生活在這座城市裏。他們不是到這座城市裏來享受優越感的。南京的蘇北人從整體上來說要比南京的蘇南人有出息得多。他們沒有那種公子落難小姐遭殃的委屈情結,他們不聲不響地來到這座城市,不僅打算在這裏常住下去,而且充滿了要征服這座古老城市的野心。他們的天下是實打實地打出來的,他們對於南京的貢獻要比南京的蘇南人大。

如果以長江來劃分南北的話,那南京既不屬標準的南方,也不是標準的北方,正應了句老話:一橋飛架南北,南北皆不搭杠,屬於典型的半吊子。可有的人說了:這樣的南京好,兼收南北兩地風土人情,能納五湖四海之士。確實南京人不欺生不排外是全國出了名的。不管怎麼樣,南京都是外地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