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最奢華的城市:上海(3 / 3)

上海男人最會哄女人開心。上海的“現代青年”都學著“洋派”,所以一年到頭的節日,都是他們“秀”的機會。玫瑰花陣啦,連心鎖陣啦,一套一套可以哄得女人團團轉。

上海男人逛街,肯幫女人拎包,一家子出門,肯抱小孩讓太太坐著。上海男人肯做“小男人”,還會自嘲“妻管嚴”。

上海男人肯在每個月僅有的零用錢裏卡出來過年給妻子買首飾。

上海男人藏私房錢,到時候用來調節婆媳關係。

就連上海的出租車司機也有一堆“女人經”。那些司機的老婆大都不上班的。的哥們便有一肚子的苦水,一路可以倒過來。倒到最後,豪情萬丈地說:想想女人也蠻作孽(可憐),一個人在家裏不要忒懨氣(寂寞)喔,多賺些錢,以後我就好多陪陪老婆了。

或許受了西方文明的影響,上海男人喜歡將自己打點得像個紳士,而不是將自己裝扮得像個武士;上海男人講究品位格調,比如:一件名牌西裝,穿在深圳男人身上,也許隻能穿出闊氣和財氣;而穿在上海男人身上,便可能穿出教養,穿出風度,穿出紳士。那些餐餐在巷尾排檔解決,卻日日西裝纖塵不染、頭發抹得光亮,“省在肚裏,花在身上”的男人也是一種標準上海男人。據說能從口袋裏同時掏出手帕和紙巾的男人肯定也是上海男人。上海男人不喝酒不抽煙也已成趨勢,在這個方麵經常被人斥為“矯情”,也就是做作的意思。但是,這一點在女人中間非常受用。

在深圳女人眼裏呢,上海男人讓深圳女人格外心動的是他們對生活的認真。在她們眼中,上海的男人勤快,既能入得廚房又能出得廳堂,據說男人係圍裙做家務就是從上海開始的。

而且上海男人顧家。這可是最能打動女人心的,每到晚上五六點,上海男人總要打電話回家向老婆請示彙報是否回去吃飯。據上海男人說,這也是國際時尚潮流,如今在歐美,特別是矽穀,那些高級白領都這麼做。備受女人推崇的還有上海男人的價值觀:家庭第一,工作第二,自己第三。

上海男人是合格的丈夫,據說,北京女孩的擇偶標準,第一是上海男人。

上海男人好在哪裏?最常見的一句評語是:不打老婆!今日,上海女性有句順口溜:一等男人怕老婆,二等男人罵老婆,三等男人打老婆。

“跪搓板”這句上海閑話,婦孺皆知,它的主語是男人,絕非女人。據說現在的上海男人,別說打老婆,就是罵,也是在心裏,臉上卻依然不溫不火,所謂大丈夫喜怒不形於色,這是上海男人的涵養。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不少上海男人說一口上海普通話,戴一副秀才眼鏡,係一條方格圍裙,忙裏忙外,做菜做飯,早上送孩子上學,晚上接孩子回家,周末去菜場討價還價,然後帶著女兒去練琴去上補習課。偶爾有空,一手牽小孩,一手擁嬌妻,一起去丈母娘家。

如今,聽說有的上海年輕女人,已經不會燒菜了,老公加班寧願吃盒飯,人稱“福氣太太”,但如果上海丈夫不會燒菜,將被老婆罵煞。

現在上海時興買房子,老公就是包工頭,畫設計圖紙,買裝潢材料。為了家,上海的新好男人,就像一副“全怪路子”,一百樣全帶,真是拳打腳踢。

有個笑話,說一群太太聚在一起爭誇自家裏的狗如何聰明,聰明得能接電話,聽懂人話。有人不信,一位太太馬上往家裏撥號,狗跳上桌,按上免提鍵,聽到“汪”的一聲,代表“喂”;再問“誰在家”,狗又是“汪”的一聲,代表一人,即男主人;“他在做啥?”狗這回變調了:“荷、荷、荷”直喘粗氣,意思是說:男主人正在幹活呢!

據港報報道,中國有些城市的男人,現在很“瀟灑”,晚上宴聚KTV裏捎帶泡妞,號稱“外麵彩旗飄飄,家裏紅旗不倒”。一首新版的“好漢歌”為證:

“一等男人家外有家;二等男人家外有花;三等男人歌廳酒吧;四等男人下班回家。”

不過,許多上海老公卻甘居“第四等”,其餘三等,一般的上海老公想都不想,更談不上羨慕。據說上海老公很顧家,婚前,再豪放再粗獷再廣交四海,一結婚往往鴿子失棚,朋友拗斷。

再高貴的上海男人,哪怕經理、廠長、老板,在單位,一夫當關,牛氣衝天,舍我其誰?回到家裏則是低頭阿三:小囡老大,老婆老二,自己老三,自稱紅頭阿三。

上海好男人的標準,過去是“五員大將”:身份黨員、職業海員、工資百元、相貌演員、身體像運動員。

現在,據說已進化成“多項全能”,有“十字令”為證:“一張文憑、二國語言(中英文)、三室一廳、四季名牌、五官端正、八麵玲瓏、九(酒)煙不沾、十分老實。”

這些標準,一看就知是上海女人想出來的,但女人們歡喜,就成男人做人處世的目標,這是上海女人的狡猾,也是上海男人的雅量。

正所謂一句老話: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

1997年1月7日,台灣作家龍應台在《文彙報》發表了《啊,上海男人》一文。文中寫道:“上海男人竟然如此可愛:他可以買菜燒飯拖地而不覺得自己低下,他可以洗女人的衣服而不覺得自己卑賤,他可以輕聲細語地和女人說話而不覺得自己少了男子氣概,他可以讓女人逞強而不覺得自己懦弱,他可以欣賞妻子成功而不覺得自己就是失敗。上海男人不需要像黑猩猩一樣砰砰捶打自己的胸膛、展露自己的毛發來證明自己男性的價值。啊,這才是真正海闊天空的男人!我們20世紀追求解放的新女性所夢寐以求的,不就是這種從英雄的迷思中解放出來的、既溫柔又坦蕩的男人,原來他們在上海。”

5.上海女人的“嗲”與“作”

說上海女人的魅力,當然離不開兩個字,一個是“嗲”,一個是“作”。

上海女人的嗲不僅僅是在上海方言的溫婉上,更在於她們適時的甜蜜上,這些恐怕隻有男人可以領略。上海女人的嗲和蘇杭地區的又有區別,後者是由於當地方言的關係,即使是罵人聽起來也溫文爾雅,而上海女人的嗲,則是一種內在的,通過語言和肢體等各方麵所表現出來的。之所以很多上海男人隻鍾情於上海女人,也正是因為這種嗲的魅力,是上海女人獨具的。

說完嗲,就一定要說一下作,也許不一定每個上海女人都嗲,但是基本上所有的上海女人都很作。作,廣義上說,是耍點小性子,鬧點小情緒,發點小脾氣,搞點小花頭。但是,這隻是作的表達方式,作要分為大作和小作,大作即真的生氣,但是小作則不然,小作是上海女人的小手段,她們通過作,獲取男人的甜言蜜語,或者小禮物、鮮花,或者別的什麼,而男人們哄了半天,在她們破涕一笑之際感受到了一些甜蜜趣味,生活也在這樣的小吵小鬧,小哄小騙之下變得生動起來。

上海女人世故風情

上海女人實在很會打扮,或可愛,或俏麗,或素雅,或摩登,真是應有盡有,寥寥幾筆,她們便已將自己出落得楚楚動人。上海女人的品位上海女人的美,就在她們看似清清淡淡、簡簡單單的打扮之中。

相較於其他地方的女人,上海女人比較時髦,比較漂亮,比較精明,也比較有嬌滴滴的小女人味。因此,很多男人似乎對上海女人特別有興趣,在歡場中一擲千金,甘當火山孝子。在商場中一諾千金,表示男子氣概,而在感情上一頭栽進去,俯首甘為女子牛。

外地人看上海女人嬌滴滴,很大原因是受語言影響,上海語係屬於吳儂軟語,特色即是嬌、軟、糯、甜、嗲,如果再加上刻意做作,濕答答,粘糊糊,甜蜜蜜,再拖上個軟軟的尾音,那些多情種子立即就感覺“她真喜歡我了”從而暈眩。

但真以為她們那麼嬌、那麼甘為小女人可就錯了。看她們擠公車、擠電梯,“讓讓我小女人好吧!”掛在嘴上,在男人堆裏通常是無往不利的。但真要不讓她,“儂那這麼沒有男子氣概”,還算是很客氣的,後麵連珠炮發起來,隻怕比鹽水蜂炮火力還足。

要知道“女人能頂半邊天”是毛澤東看上海女工時說的,“颯爽美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光場,中華兒女多奇誌,不愛紅妝愛武裝。”也是看上海女民兵時提的。“文革”後期上海女知青下放到生產建設兵團,那種吃苦耐勞、忍辱負重,連北方大漢都不得不刮目相看。可見上海女人並非真的那麼嬌滴滴,發起雌威來可不會輸給花木蘭。

作為中國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上海洋化早,趕時髦之風已有二百年曆史,教育發達,受教育機會多,氣質自然也就起了變化。尤其是要麵子、愛美,盡管家裏擠得身體都轉不開,但隻要出門,保證衣衫光鮮。

上海九十年前就被稱為“十裏洋場”,龍蛇混雜,光怪陸離,什麼樣的人都有。上海女孩在這樣的大環境熏陶下,在長輩的教導下,成熟得很早,也特別世故。她們很早就學會了如何按照年齡出牌,如何累積財富,所以上海女孩成熟而不外顯。

大多數的上海女人都很現實,即使在終身大事上也同樣精打細算。外表當然重要,但絕不是首選,首選是“立升”(實力)。包括含金量、學曆、職位、家庭背景、有無親戚在國外、是否出過國、人是否老實可靠等。了解清楚再通過量化確定是“績優股”,還是“潛力股”之後,才會以身相許。這就是上海女孩的實際。溫莎公爵式的愛情,北方妞可以感動得淚流不止,上海女孩則多半把他當天方夜譚看。

北方女子出嫁時不少是哭哭啼啼的,但上海女子出嫁總是笑嘻嘻的,因為她們經過再三挑選,感到滿意才嫁。即使不是含金量足的績優股,但有上進心、肯努力、老實可靠的潛力股,就算時運不濟沒有發達,至少也有人陪她逛街,幫她帶孩子,幫她洗衣、拖地、買菜、淘米燒飯了。

能夠博得上海女人青睞的外地男人,往往是高學曆、高收入、舉止不僅僅文明而且優雅,他們不僅豪邁,而且很有風度,他們不僅可以談古論今,而且同樣具有小資情調。上海人對外地人的最高評價就是,你看上去像我們上海人。

上海當然也有長相惡劣、舉止粗陋的,上海女人也不是盡善盡美的,上海人中有句話,一流的美女嫁到歐美日本,二流的嫁給港澳台胞,三流的嫁給內陸的大款。

所以,上海女人的“嗲”與“作”,總是讓男人銷魂蝕骨!

上海女人的美在這座城市綻放

上海的男人有福,因為上海的美女太多了,鮮花朵朵迷人眼。

有一則佚事,說有一華僑子弟,擇偶要求極苛刻:身材要高挑;臉蛋要漂亮(且特別放出話來隻要鵝蛋臉型的,圓臉免談);要會講英文;要會做生意;還要會喝酒會社交應酬。熟人感慨萬分:“兜裏有幾個錢就燒包,這樣的姑娘上哪兒找去?不過……”話鋒一轉,“上海或許有……”

上海的夏季,或許是女人們最美麗的季節吧。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娉婷身姿,無不絢麗奪目。從她們翩翩的長發,緊束的腰身,尖細的高跟鞋,淡掃的娥眉,薄施的粉黛中讀出,上海女人的品位是精致。難怪人們說“上海是一座女人的城市”。

上海女人的美,是清爽的,優雅的,美得韻味悠長。街上嫋嫋娜娜地走著,背影仍惹來許多意猶未盡的眷戀的目光。豆蔻少女,穿一襲黑衣,可以是沉靜;花甲老嫗,著鮮色的裙裾,可以是端莊。上海女人,在這個城市裏,把她們的美,淋漓盡致地綻放。

上海女人的美,如一道亮麗的風景,因了深邃文化底蘊的浸淫,平添了讓其他城市的女人們不可企及的風姿。

重慶女人的美,美在“豔”;廣州女人美,美在“素”;北京女人的美,美在“朗”;而上海女人的美,則美在“雅”:眼波流轉,朱唇微啟,在吳儂軟語的娓娓鶯聲裏,已讓人在香風中微醉。

上海女人,美得有個性,有主見,絕對不會因潮流的趨向而刻意模仿。牡丹有牡丹的富貴,蘭花有蘭花的嫵媚,菊花有菊花的婀娜。那麼,我就做那一株小草吧,用那一抹綠意,點綴這座女人的城市。

上海女人是靈山秀水

上海女人精於生活,懂得花錢,很會過日子。她們也精於做女人,很會耍溫柔手段,懂得在或硬或軟之間,掌握男人,而且是要當家的。

說到時尚、打扮,那就更出風頭了,出門總是帶點婉約的風情,但絕不誇張、前衛。可能是中國女人裏麵穿得最漂亮、得體的。

再說,在上海生活習慣了,見過世麵,不管能力怎樣,眼界是很高的。

總之,上海女人是“靈山秀水”,擅長場麵功夫,又知道分寸,不會吃虧,樣樣都會想到你前麵去。

上海的女人眼光極高,除涵蓋著文學、藝術、時裝、香水、音樂等時尚的藝術之都巴黎之外,她們什麼地方也不看在眼裏。在亞洲的“十裏洋場”、“東方明珠”的氣韻縈繞下,她們的自我感覺非常良好,優越感極強,她們的身上沾滿說不清道不明的大都會味道。她們在淮海路的梧桐樹下閑逛,挑選著歐美各國名牌;每天同說著英語、日語、法語的老板周旋;她們從張愛玲和張曼玉那裏學習精致、窈窕、修飾和作秀;她們每個月賺一兩千美金……當然感覺很好。在這個全中國人羨慕的城市裏有一點點位置,當然感覺到優越。

女人是上海的風景,在這個城市裏,演繹著許多風景的故事。這座美麗城市的風韻,叫做“Lady

First”。這樣優雅的風尚,流行在各行各業各個角落,女性在這裏能發揮她們最好的才華。上海女孩的秀外慧中,在職業的神聖光環下演繹出成熟幹練、雷厲風行。在上海,政府部門的女官員是有魅力的,企業的職業女經理是有魅力的,IT行業的女程序員是有魅力的,更別說時尚媒體的女記者、女編輯以及女性的廣告人了,她們本來就星光閃爍,是上海引為驕傲的流行前線。

生活在上海,緊張而又從容。緊張的是人生,從容的是心境。上海,就如一位前途不可限量的妙齡女郎,正充滿自信地憧憬未來;上海小姐也是一種城市精神的象征,在黃浦江獵獵的風中輕舞飛揚。屬於上海的美麗究竟是什麼?縱然心中有100個答案,也無法描摹它的魅力之萬一。對美的追索,從此成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