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新征程(下)(3 / 3)

有人說,現在最苦最累的是學生,而高三的學生又是最中之最。但高三的老師呢?其實,高三的學生僅僅被判有期徒刑,而高三的老師卻是被判無期徒刑啊!

教育發展到今天這個樣子,不知道算不算悲哀?

教育是教育“人”的過程,而不是製造“考試機器”的過程。教育應該是“有情”的教育,而不是“無情”的分數考試考核製度。教育應是一片小草豐饒、樹木繁茂可容納各種鳥兒的森林,而不是小小的,企圖將所有的小鳥都變成一種模樣的鳥籠。我們也許算得上犧牲品了,但我們不應該讓後來者繼續在籠子裏傻待著,孩子們受的教育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他們應該被告知,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他們應該在一個健全的環境下被教育,而不是在如今被扭曲的教育下盲目地成長。

在這種教育製度下,無辜的不僅僅是學生,還有我們辛勤耕耘的老師。從狀元熱,到高考分數線的無情,我所看到的是一個狂熱與冷酷交織的教育,在這裏,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或許同樣都為此而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一路走來,回首往事,慶幸的是,我在最後的一次豪賭中賭贏了;心痛的是,我的許多優秀的同齡人卻落榜了;感動的是,悲傷與幸福、痛苦與歡樂都有老師、父母伴著我們;而最希望的是,未來的教育會給孩子們一片自由的天空,會教給他們做人、思考和獨立生活,而不再是考試的技巧。

能否適應考試,獲得好成績,不僅取決於學生的文化水平,更取決於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情況。它需要學生具備較高的知識文化水平、堅強的意誌和自覺果斷的心理能力。在所有的考試中,對年輕人來說,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試就是高考了。如果麵臨高考時,出現考試綜合症,“一考定終生”,考試的失敗將帶來個人和家庭的終生遺憾,使優秀人才從此名落孫山,一蹶不振。對於我自己而言,我在高中時期的學習好壞與情緒好壞有很大關係。

我的孩子所在的學校是東州第一中學,班級一直是個活潑的團結的班集體。但是,到了高三,他變了。他後來在一篇作文中寫道——

大家學習時都在默默地學,考試時都在默默地考,等模擬考試分數下來時,更是屏住呼吸大氣都不敢出,生怕把分數嚇少了。我猛然地感覺到,自己的周圍不那麼喧鬧了,而是更加寂靜了,甚至靜的像黑夜,像一潭死水。於是從高一、高二到高三有一個明顯的變化,不是教室、天氣的變化而是一種氛圍在變。而後者的本質又是同學們的心理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在大家垂下的眼瞼裏,沒有陽光的影子;在大家封閉的心屋裏,沒有歡笑的痕跡。但,也許,寂寂暗夜裏與心靈對話,希望之火依然熊熊燃燒。

這裏,濃濃的火藥味,一觸即發。這裏濃濃的妒忌氣息,幾乎讓人窒息——壓抑在彼此之間,揮之不去。曾有過一個實驗,科學家強迫一隻猴子日夜不睡,可憐的生靈變得精神敏感、暴躁易怒、幾乎瘋狂。有一段時間,當我拖著滿身疲憊走進這裏,麵對著一張張麵有菜色的臉,感受著一顆顆敏感的心,領略到人人玩命的瘋狂時,我不止一次地驚悸過,腦海裏不止一次地掠過這樣的字眼:自虐、地獄,地獄與天堂僅一步之遙啊,但多少人如同那猴子般陷入毫無安全感的恐慌中無法翻身?若不是有一個信念在支撐著我們,有多少人已經崩潰?

在這個無聲的世界裏人人的心裏都會有一種山雨欲來的“悶”,於是你是否感到與同學的關係似乎有一種微妙,與老師、父母之間也發生許多許多的衝突,甚至同自我關係也變得緊張了?你是否發現自己會對其他人產生更多的誤會?你是否因此想找點事情或者東西來發泄一番?是的,正因為心裏悶才去發泄;要不誰吃飽沒事想什麼“發泄”!問題是該如何“發泄”自己的情緒,如何調節自己的心理?

那是一段怎樣的日子啊,那又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今日的我再回首,也隻能這樣說:沉默是它的全部內容。

我從來認為,教育是道,而不是技術。我在教學中盡量回避談論教育技術,因為我深知每個父母和教師身上都是百藥齊全,隻要給予“道”的提示和點撥,大家一定能創造出無限精彩的教育技術,以及適合自己孩子的生動的教育策略,做到“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毆逸天看看時間不早了,想用“總結”般的話說——

“中國人,可以不信仰上帝,但不能沒有自由。自由才是你們生存意義和生命尊嚴的守護者,才是能使中華民族永遠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的指路明燈。讓你們把自由當做信仰吧!它能燃亮生命,讓你們找回失去已久的真實人性,把創造與夢想的能力還給大家,讓你們成為追求幸福的生命主體。隻有每一個人都擁有尊嚴、選擇、健全以及發展與幸福,才會帶給國家民族以真正富強的希望,並使祖國成為真正的民主樂土。從而讓自由甘霖滋潤民族枯竭的靈魂,這個民族將擺脫千年孤寂,沐浴文明之光,而重新煥發勃勃的無限生機!”

大家鼓起了熱烈的掌聲……

在木樓外麵,清澈的溪水,潺潺地流過,漫過腳麵,也流至窗前的草地,多情而纏綿。就這樣,在永嘉場的天空下,木福苑的小院裏,一場抽象而重要的研討熱烈的討論就這樣,暫告段落……研討會結束的那天,大家到木樓外野遊。突然,在高空,在遠方,在頭頂,雲開霧散,大羅山顯露出一個角落,展示它美麗的外表:清秀的山峰在陽光下耀眼奪目。而在山腳下的河泥蕩則現出別樣的風姿。

河泥蕩,顧名思義是由河泥衝積起來的水湖。永嘉場是海洋性氣候,每逢台風到來,隻有藍田陡門一處可以入海,洪水一時難以排澇。這樣每臨台風水澇時候,從大羅山雙嶴、瑤溪、青山以及黃石山等山洪暴流,還有內塘河的水流,一齊兒向河泥蕩衝瀉而來。河泥蕩成了一片蘆葦叢生、碧水蕩漾的大水湖。

返回的路上,項從德對歐逸天說:“我沒有特別深刻的思想,我隻想說,幫助別人就是我一生的信仰,能幫助別人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快樂。”歐逸天猶豫著說:“善良和助人為樂是一種品質,也許也能夠成為一種信仰。”項從德說:“看到那些生命垂危的病人躺在床上急需用血,你能無動於衷嗎?看到別人摔倒了,你能坐視不管嗎?”

歐逸天笑著說:“你很執著,這跟信仰非常類似、或者是一種本能。一個又冷又黑的夜裏,美國中部鄉村的一條道路上,一位老太太的汽車拋錨了。由於這裏人煙稀少,她等了半小時,才終於有一輛車經過。開車的男子見此情況便下車幫忙。幾分鍾後,汽車修好了。老太太問男子要多少錢?他回答說:‘我這樣做,並不是為了錢,而是助人為樂。’但老太太堅持要付些錢作為報酬。男子謝絕了她的好意,並建議她將錢給那些比他需要的人,然後他們各自上了路。老太太來到路邊一家咖啡館,一位懷孕的女招待給她一杯熱咖啡,並問她為什麼這麼晚還趕路。老太太就將剛才發生的事情講述給她聽。女招待聽後感慨道:‘這樣的好人真是難得。’老太太問女招待為什麼工作那麼晚,女招待說為了迎接孩子的出世,而需要第二份工作——夜晚兼職當咖啡館的女招待。老太太聽後,執意要女招待收下200美元的小費。女招待說:‘我不能收下那麼多。’老太太堅持說,你比我更需要它!女招待回到家,把這件事告訴了丈夫。結果很讓人驚訝,她的丈夫就是那位好心的幫助修車的男子。

“也許真的是善有善報。事實上,具有愛心的人終將幸福。

“愛心作為人性的一線光芒,對於孩子的成長又有什麼幫助呢?不言而喻。”送走歐逸天,項從德回到家。讓他欣慰的是,現在不僅兒子理解了自己的行為,身邊的同事、朋友也都受其感染,主動加入到獻愛心的行動中來。他在日記中寫道:“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進來,當弱勢困難群體能得到整個社會的關愛時,我們這個社會將會更安寧、更溫馨、更和諧。”

幾天後,項從德在報紙上讀到,大陸首善程廣標到台灣捐款行善,竟然在機場受到少數人抗議示威,弄得程廣標很傷心,數度哽咽。項從德真是感慨良多。他突然又看到報紙上報道,感動社會的十大人物已經揭曉,“項從德”三字赫然名列其中。不過,他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他的眼前浮現出災區孩子們一雙雙晶瑩的渴望的眼睛;白蕊那美麗而純潔的臉龐以及飛機舷窗外延綿的千山萬水。他知道今後的日子裏也許會有更多的人誤解他的行動,但是他已經毫不在乎了。不過,讓他似乎看到一道亮麗教育曙光的一則媒體報道消息映入他的眼簾——南向科技大學(SUSTC)被定為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破土誕生!它承載著探索中國培養創新人才模式的重任。學校以理、工學科為主,兼有部分特色文、管學科;在本科、碩士、博士多層次上辦學,一步到位按照亞洲一流標準組建專業學部和研究中心(所),借鑒世界一流大學辦學模式,建成類似加州理工學院和洛克菲勒大學那樣小規模高質量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朱清時院士出任創校校長……也就是說,想進入該校隻要素質具備,不用高考也能進!

此時此刻,不知怎的,項從德想到了安徒生的《天使的問題》——

傳說人都有一個不滅的靈魂。人活著的時候,靈魂就藏在人的身體裏,人死了以後,靈魂就離開人體,但永遠不會死亡。也就是說,當人的生命終結時,靈魂就和肉體分離,等待著天空的天使或者地獄的使者魔鬼的到來,根據一個人活著的時候是行善還是作惡來決定人是入天堂,還是下地獄。

當靈魂離開肉體時,人的一生所做過的事都會重演,人就可以省察出自己的一生是如何度過的,同時,也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別的生命化作的靈魂。

一個做個許多好事的人,死後他的靈魂會長出一對透明的翅膀,他的身體會輕盈地漂浮起來,隨著翅膀的力量飛上天空。在那裏,美麗的天使安琪兒會出現,在天使的幫助下,人的靈魂會進入天堂的大門。

一個靈魂升天了,在天空中,他看到了無數閃亮的星星,卻不知道天堂的路該怎麼走。在這時,天使出現了,天使引著他一塊兒飛呀飛呀。一路上,他看到許多靈魂也和他一樣向著同一方向飛,他們飛過大海,飛過森林,在一個很大的廣場上,他們看到那裏正在舉行化裝舞會。忽然,他們發現參加舞會的人並不是十分友好的在一起,而是一會兒在一起歡歌舞蹈,一會兒大打出手,他罵我一句,我踢他一腳,互相說著惡毒的語言,目光中充滿憤怒和仇恨。飛著的靈魂停下來觀看,還沒有十分靠近他們就感到腿被刺了一下似的疼痛起來。

靈魂很奇怪,問天使:“他們在幹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彼此傷害?”

天使說:“他們總是喜歡指責別人,傷害別人,為一點小事爭論不休。自己不是也受到了他們的傷害嗎?千萬別做這樣的人,他們這些靈魂即使不下地獄,也很難進天堂,隻好在外邊遊蕩,直到他們明白了自己的行為是不好的,並且下決心改正過來。”

靈魂似有所悟地點點頭,他說:“原來是這樣,我以前也有過類似的行為,幸虧及時改正了。”靈魂隨天使來到天堂的大門口,那兒有守門的天使把守著,一位守門天使問道:“你想進入天堂嗎?”

靈魂說:“是的,我需要怎麼做?”

守門天使說:“你隻要回答我幾個問題就行了。說說你對世上的一切罪惡和犯有罪惡行為的人的看法。”

靈魂說:“我譴責並憎惡所有的罪惡和罪人,而且,我會用自己的力量和他們作鬥爭。”

守門天使說:“你知道怎麼去鬥爭嗎?”

靈魂說:“我用憤怒的火焰和正義的劍。”

守門天使搖搖頭,說:“不能僅僅用這樣的武力去征服鬥爭,還要學會用仁愛之心去感化他們,世上沒有比博愛和仁慈更大的力量了。”

靈魂領悟地點點頭。這時,天堂的門開了。

項從德從此篇文字中悟到:每個人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用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唯有關懷,才能把自己變成一支細膩的鑰匙,進入別人的心中,了解別人。

麵對罪惡,不能僅僅用冷暴力去征服鬥爭,還要學會用熱心腸之仁愛心去感化他們。

世界上沒有比博愛和仁慈具有更大的力量了。

項從德於是決定發奮寫作,他想用文藝作品來啟悟人。

他為了把自己的心聲告訴大家,並能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寫了一首歌詞《請您做好人》,並花10萬獎賞作曲者——一旦歌曲好聽且傳唱,即付給曲作者10萬獎金(有政府公證處公證監督執行)。

歌詞是這樣的——

不需要人人當英雄;

不需要您千辛萬苦地;

把自己為難;

隻要您不傷害他人;

隻要您多說些和氣的話;

力所能及地給別人幫忙;

哪怕隻是一點點;

厚德能載物;

樹起人生的信仰之旗;

做個實實在在的好人;

好人有好報呀;

讓大家活著充滿溫暖;

不需要人人當烈士;

不需要您千方百計地;

想事跡流傳;

隻要您不損害他人;

隻要您多做些慈善的事;

力所能及地給別人幫忙;

哪怕僅僅那幾樁;

好人有好報;

握緊旅途的愛心之棒;

做個快快樂樂的好人;

請您當好人呀;

讓世上人類充滿希望;

世上的人兒啊;

請您做好人呀做好人呀;

讓整個世界處處變成人間的天堂;

人間的天堂;

此外,他還想籌集巨資拍攝100集名為《救災》的電視劇,以此號召大家多多參加各類慈善活動,與社會的精神文明活動,為建設美好的和諧的社會獻出應有的光與熱!

他決計——定期舉行道德教育研討會;開辦心靈問題谘詢室;創辦愛心慈善培訓學校,創辦一張《慈善》報,宣傳社會正氣,促進社會和諧……

他感到自己的此生此世,注定奔走在救災的道路上,不管是自然災難還是人為災難,不管是出大力還是出小力,不管這道上還會有能預計的和不能預計的坎坷與不平,他必將義無反顧!

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