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個性品質篇 第十九章、自信自愛,成功的第一秘訣(1 / 3)

第四輯、個性品質篇 第十九章、自信自愛,成功的第一秘訣

美國著名的成功學奠基人和勵誌導師馬爾騰說:“你成就的大小,往往不會超出你的信心的大小。不熱烈地堅強地希求成功,期待成功,而能取得成功的,天下絕無此理。成功的先決條件就是自信——缺乏自信,就會大大減弱自己的生命力。”自信的人,才能超越內心的恐懼,勇往直前。一個自信的人,才能永遠保持勇往直前的狀態;一個自信的人,才能將精力專注地投放在理想目標上;一個自信的人,才能在困難麵前無懼無畏,堅持到最後的勝利。

《隻有一份寶藏——嗬護生命的教育》一書中有這樣一句經典的闡述:“隻教給人知識,而沒有教給人自信心的教育稱不上成功的教育,知識有老化的時候,自信卻能讓心靈永遠不老化。”良好的自信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標誌,自信是孩子走向成功的第一秘訣,更是立誌成就大事業的孩子所必須具備的素質。因此,教師們不應隻把教育停留在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上,而應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此外,唯有自愛,才能賦予我們實現個人價值的張力,才能樹立起自己的人生理想。自愛是自信的前提,它與自信就如孿生姐妹,相互促進彼此對於生活的熱忱。正是這兩種感情,鼓動著人們內心各種美好的願望和喜好,讓我們的生活充滿希望和活力。

在我的字典中沒有“不”字,這個字隻存在於愚人的字典裏。

——拿破侖

【學海泛舟】

拿破侖被人稱為奇跡創造者。他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年-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及百日王朝的皇帝、軍事家、政治家,曾經占領過西歐和中歐的大部分領土,使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為廣闊的傳播,法蘭西共和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法國人民的驕傲。

拿破侖從小就好強善鬥。小時候,他個子雖瘦小,卻常常揍他的哥哥約瑟夫,然後“惡人先告狀”,總能讓自己逃脫母親的責備,從而使哥哥遭受母親的訓斥。正是由於拿破侖的好鬥勇猛,父親在他10歲時將他送到軍官學校學習。拿破侖初到軍校時,由於身材矮小,樣貌醜陋,備受同學的歧視。他沒有別的辦法來改變自己的處境,隻有與他們打架和拚命在學業上追求卓越。他雖勢單力薄,卻從不屈服,加之他令人驚歎的學業表現,同學們不得不對他敬畏三分。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拿破侖積極投入這場革命。1793年,麵對王黨分子的瘋狂反撲,拿破侖被派往參加圍攻土倫的戰役。在這當中,他巧用炮兵,身先士卒,表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與勇氣,由此不斷受到提拔,並一再創造軍事上的輝煌。他曾先後出征意大利和埃及,多次創造以少勝多的戰績。拿破侖在早年生活中,相信自己勝過相信上帝。於是有了“在我的字典中沒有‘不’字,這個字隻存在於愚人的字典裏”之說。

在短短的五年內,拿破侖由一個默默無聞的炮兵上尉躍升為一個統率數十萬大軍的將領,靠的全是自己的戰功,而不是任何人的提攜。1799年11月9日,拿破侖發動了霧月政變,解散了共和國的督政府,把權力交給自己為首的三位臨時執政。拿破侖對國內加強中央集權,修訂法律,控製輿論,擴充軍備;對外征戰不斷,擴張領土。

1800年,英、俄、奧等國組成反法同盟,拿破侖親率兩萬兵馬,擊退了反法同盟,英國不得不簽訂《亞眠合約》,承認拿破侖在歐洲占領的疆土。拿破侖的聲望再次升到了極點,被國民推舉為法蘭西共和國終身執政人。然而,拿破侖的夢想是成為法國的始皇,當教皇庇護七世拿起皇冠準備戴在拿破侖頭上時,他突然接過皇冠,自己戴在頭上,這一舉動震驚了人。拿破侖膽敢在加冕時自戴皇冠,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他依舊豪情萬丈地說:“我不知道有什麼極限,隻向往一個由我來統治的世界帝國。”

拿破侖的一生讓我們看到,自信,才是英雄主義的本質。正是自信,使拿破侖不斷挑戰命運;也是自信,使拿破侖夢想統治世界。雖然拿破侖最後以失敗收場,但他自信拚搏的一生,令無數後人所敬仰。

【智慧心語】

一位哲人說的好:“誰擁有自信誰就成功了一半。”自信心強的人,能領導、支配群眾。拿破侖璀璨的一生,源於他飽滿的自信心。當然,也有更多的人看到,拿破侖最後敗於自己的過分自信。因此,如何培養孩子恰如其分的自信心,促使孩子充滿信心去麵對困難,努力完成自己的願望,而不至於淪為誇大的自戀與自負呢?

第一,尊重和信任孩子。

尊重孩子,使他切實地體會到自己是有能力有價值的。信任孩子,讓孩子積極地投入到有意義的活動中,真實地感受自己的能力。將關注點聚焦在孩子出色的表現方麵,而不是過分地強調孩子的不足。這種讓孩子體驗自己的能力感和重要性的方式,能很好地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第二,確立與孩子的興趣和能力相匹配的目標。

父母的責任在於充滿信任地期待孩子做得越來越好,但不是拔苗助長、急於求成。因此,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們確立每一個階段的小目標。千萬不能從作為父母的最高期望出發,來訂立孩子的目標。因為一旦目標不切合孩子的實際能力,就容易使孩子產生挫敗感,喪失信心。當然,也不能因過分寵溺孩子而放低要求,把目標定得過於簡單,孩子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目標,隻會使他們變得輕率和自傲。

第三,敏銳地察覺並及時地肯定孩子的優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中活動是十分投入,十分自信的,所以家長要了解孩子的特點,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並經常給予表揚和肯定,這是孩子充滿自信、不斷進步的力量源泉。千萬不要固執地強調孩子的不足,讓孩子產生自卑感。

第四,鼓勵孩子接受挑戰,戰勝困難。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任務,對孩子自信心的提高並無太多益處。反而在跨越困難的時候,孩子才能由衷地肯定自己,獲得自信。

第五,父母以身作則,訓練孩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很難想象缺乏自信的家長如何能培養出自信心十足的子女。父母能夠充滿希望地看待未來,充滿自信,孩子就會深受感染,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修養,做好孩子的典範。

一個自信的人,才能永遠保持勇往直前的狀態;一個自信的人,才能將精力專注地投放在理想目標上;一個自信的人,才能在困難麵前無懼無畏,堅持到最後的勝利。

唯一讓人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羅斯福

【學海泛舟】

富蘭克林·羅斯福一直被視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是20世紀美國最受民眾期望和愛戴的總統,也是美國曆史上唯一連任4屆總統的人,從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時為止,任職長達12年。他曾贏得美國民眾長達7周的高支持率,創下曆史記錄。他是身殘誌堅的代表人,也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當羅斯福還是參議員時,智慧、幹練、瀟灑英俊、胸懷寬廣、深孚眾望。然而,天妒奇才,無情的災難降臨在這位天之驕子身上。1921年8月,羅斯福帶全家在坎波貝洛島休假,在撲滅了一場林火後,他跳進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質炎症。高燒、疼痛、麻木以及終生殘疾的前景,並沒有使羅斯福放棄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堅持不懈地鍛煉,企圖恢複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用以療病的佐治亞溫泉被眾人稱之為“笑聲震天的地方”。他總是笑嗬嗬地對周圍的人說:“我還要走路,而且我還要走進白宮。”

競選總統的時候,政敵們常用他的殘疾來攻擊他,但是他總能以出色的政績、卓越的口才與充沛的精力將其變成優勢。首次參加競選,他就對助選人員說:“你們布置一個大講台,我要讓所有的選民看到我這個患麻痹症的人可以‘走到前麵’演講,不需要任何拐杖。”當天,他穿著筆挺的西裝,麵容充滿自信,從後台走上演講台。他每邁一步,都讓美國人深深感受到他的意誌和十足的信心。他通過發言人告訴人們:“一個州長不一定是一個雜技演員。我們選他並不是因為他能做前滾翻或後滾翻。他幹的是腦力勞動,是想方設法為人民造福。”正是這樣一種堅忍達觀和無所畏懼的自信,使羅斯福成為美國政治史上唯一一個連任四屆的偉大的總統。

在羅斯福首次上任總統之初,經濟大蕭條的風暴正席卷美國,到處是失業、破產、倒閉、暴跌,到處可見美國的痛苦、恐懼和絕望。羅斯福依舊表現出他那壓倒一切的自信,他告訴人們:唯一令我們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這種難以名狀、失去理智和毫無道理的恐懼,麻痹人的意誌,使人們不去進行必要的努力,從而將前進變成退卻。新總統的決心和輕鬆愉快的樂觀態度,才重新點燃了美國民眾同心同德的熱情,最終戰勝了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