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生死之間
哲人說,我永遠不後悔做過的事,隻後悔沒做過的事。
和冰雪一起融化、和太陽一起燃燒,就是這類人簡單質樸而崇高的生命意義。因為生命是宇宙間最值得欣賞的因素。
自出世那天起,我們就開始把活著當成一種自然、當成一種慣性,總是自鳴得意地把死亡這個客觀存在物剔出在生命的本我之外。於是我們就輕而易舉相信了生命表象中那旺盛的部分,而不去弄清楚生命本身潛伏的那些死亡危機。猝不及防地被死亡棒殺的人,其中有好多是那種胡亂拋撒生命成本而輕視死亡威脅的人。無論我們承認不承認,在這些生命被棒殺的過程中,我們或許還曾為之幫凶而渾然不覺。就好比我們對他人總是習慣於贈予這樣或那樣的讚美詞,而從不主動去幫人檢索他生命中的過錯一樣。
死亡是不可輕言的話題,但無疑是生命的一部分。一味地繞道迂回、避而不談、捂著蓋著,早晚會成心魔。閱讀一下索甲仁波齊的《西藏生死之書》、閱讀一下《相約星期二》、閱讀一下瑪裏琳·約翰遜的《先上訃告後上天堂》,這類關於生死之間的剖析與直麵,不由得不讓你我佩服。佩服他們的睿智、大度、坦白、幽默和巧妙的迂回。這類閱讀會讓你我明白:死亡不僅僅是生命的裏程碑,同樣也是一種日常。把生死之間的話題偶爾拿出來曬一曬,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實上,生活過程必須由東西來填滿,不是現實物質的,就是精神的,甚至可以是毫無章法和規律的物質和精神的雜拌。但說到底,人生在世,活了個精神。精神健康,精神長存;精神頹敗,死亡蒼白。因此,人性而真實、充實而樂觀、輕鬆幽默而活潑的精神如真理,真理就鑲嵌在你我生活的過程中。與此相比,死亡並不能令人畏懼。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耳邊不斷地甚至是頻繁地聽到相知相熟的人中少壯辭世的消息;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們開始以“爺爺”、“老爺爺”對我們進行稱謂而令自己大吃一驚,這讓步入中年的人們時不時就陡生莫名的傷感。
有一個朋友得了癌症,他知道家裏已經無力支付高額的治療費用,就斷然拒絕用藥和化療,並且阻止朋友們為他募捐,那種麵對現實的從容超過了所有教科書中關於生與死的示範。他說,我無論做什麼,陪伴我的,其實隻有我自己。很多朋友不理解,說他雖不珍惜生命,可是那種不願再給社會和他人製造麻煩的精神,對誰都應該臨終教育,那種感受刻骨銘心。對於他來說,輕鬆過完生命中最後一段時光不是更好嗎?很多時候生活就是這樣,有的人貪生,有的人卻求死。生命就是這樣,像一朵最終湮滅的演化,隻給無關痛癢的看客留一點喟歎。藏族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話,說人生就像打哈欠。因其短暫,轉瞬即逝,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是多麼達觀的人生態度嗬!實事上的確如此,生命是個過程,過去的不會再來,結果會怎樣,沒人說得清楚。“我得,我幸;我失,我命。”徐誌摩的話點透了人生的真諦。
為有一個幸福的生命過程而努力,這種努力比任何結果都更有意義。因為,你為自己的理想努力過。
也曾有哲人說,有了死亡,人們向往的一切東西,名聲、金錢、地位等等都成了渺小的事情。這曾是很多人在清貧中的安慰,他們覺得即使今天死了,地球照樣旋轉。
這實在太不對了!
我認為,正是因為有了死亡,那一切才如此重要甚至神聖,否則人們可以無所事事無限等待,為一個幸福的過程而努力就成了一句毫無意義的空話。可事實上對於每一個具體的人來說,存在就是一個意義、一個重大的事情。所以,幸福樂觀地生活,並不是有錢人的專利。
那些因為對於死亡一無所知而走向死亡的,可悲可歎。他們浪費了自己作為生命的最佳資源,也給至愛親朋們留下太多的遺憾。
而那些偏偏是在清醒地朝著死亡的門檻邁過去的,這號人屬行為的故意,明知是火,偏飛蛾般撲將過去。倘若給這號人排排隊,其隊列斷然十分壯觀、不一而足:搶劫犯、強奸犯、詐騙犯、故意殺人犯、吸毒者、販毒者、行凶鄉裏者、販賣人口者、打砸搶燒者、懶漢、貪官、汙吏、惡意洗錢者、執法犯法者……人生太過計較,會有什麼幸福而言?
有類人值得敬畏但一般人絕不會效仿。這類人為了他們心中的大愛,他們選擇加速邁向自己生命的大限。這些人平常看起來可能很卑微——雜亂的頭發、襤褸的衣衫,可能還是環境文明的大礙,但隻要你留心,就不難讀懂他們被生活拉成一張滿弓的脊梁以及它所附注的含義:沉重而崇高。
歲月一如急救車,載走的,豈止死亡?
和冰雪一起融化、和太陽一起燃燒,就是這類人簡單質樸而崇高的生命意義。因為生命是宇宙間最值得欣賞的因素。
生命的孕育、誕生和成長是一種令人無比激動的過程;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希望;生命中的那些成功與失敗、榮譽與恥辱、高尚與卑下、純真與蕪雜,都是一本內容不同的書,或是一幅風格迥異的畫。沒有誰會拒絕生命,放棄自己生命的人若非出於一種大義便是他的心已先死亡。
仔細想想,生命的構成並不是那些血脈和筋骨,它們隻組合了一具肉體。生命的構成是時間,無聲無息的時間帶來了生命又帶走了生命。生命的每個日子都有其內在的美。可我們在太世俗的生活空間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過著公式化的日子衍生著無盡的麻木。這種麻木,誰能說不是對生命的漠視呢?
每個人都應該知道:活著,就是一首好詩。
欣賞生命吧,讓我們的心有一個沉默的時候,笑看生命中那些愉美的瞬間,體味那種無以名狀的感動。在秋夜,靜聽秋蟲的低吟;在冬晨,歡呼漫天的飛雪;在夏天,為幾隻知了而童心大發;在春天,為整個世界被喚醒而鼓舞。生命給了我們清新的早晨和怡人的黃昏;生命給了我們激蕩的音樂和憂傷的詩歌。甚至,生命給了我們一個雨季,讓我們懷念那個打著油紙傘、結著丁香般幽怨的姑娘……生命給了我們許多,所以生命是值得我們欣賞的呀!
欣賞和愛護自己的生命吧,這實質上是在欣賞愛護多姿的你自己!
由此我們發現,藏族人可真是充滿了智慧啊!
他們把生與死看成了輪回——關鍵在於過程。
聞名於世的人生輪回理論著力渲染了人的生死輪回、循環往複、永無盡期的情形。除非一個人能夠修煉成佛,是絕難逃過曆次輪回的。
拉薩的哲蚌寺就保留有這樣幾幅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