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手和腳

手,被尊為貴;腳,被貶為賤。

腳對手說:“你多麼高貴,總是陪著主人出入各種重要的場所,會麵握手言歡,分別揮手再見。人們把許多美麗的詞語都獻給了你,靈巧、白皙、柔嫩……”

手反駁道:“別說了,我整天裸露在寒風霜雪之中,而你卻在重重包裹之中享盡清福,高級襪子、鋥亮的皮鞋,足下風流全被你占盡了。”

腳冷笑:“我占盡風流?哈哈,我是馱著你去占風流的。誰不知道你會調朱弄粉,關鍵的時候總是你露一手。”

手反唇相譏:“露一手哪有你插一足厲害?成敗利害,往往在你腳下毀了……”

手和腳爭爭吵吵,難分勝負。後來它們商定手足同時著地,共同負擔身體的重量,以免二者再有這麼大的分歧。

突然腦袋訓斥道:“胡鬧!你們難道想讓我也退化嗎?”

手和腳無言以對,沉默良久,又各司其職。

手和腳本是一對好兄弟,他們理應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地在大腦的指揮下為主人服務。可它們卻互相猜忌、嘲弄,竟然異想天開地要重新分工,真是天大的笑話。

人如果四足著地豈不成了動物?不好好團結協作卻搞內訌,隻會使大家共同降低一個檔次。

蟬與八哥

八哥出產在南方。南方人用網把它捉住後,訓練調教,教它說話。日久天長,它就會模仿人話了,可是它隻能學說幾句,一天到晚說來說去,還是那幾句話。

蟬在院子裏叫,八哥聽見了,便嘲笑它。

蟬對八哥說:“你會模仿人說話,這很好;可是你所說的那些話,其實等於沒有說,哪裏比得上我,能叫出自己的意思呢!”

八哥說:“你雖叫的是自己的意思,但終日隻有一句‘知了’,其實你又知道什麼呢?還不如我多向人學習的好呢。”

八哥和蟬這兩個不學無術的家夥居然聚在一起相互嘲笑,這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學習一定要有虛心的態度和勤奮的意誌,否則就隻能像八哥和蟬那樣,拾人牙慧卻還沾沾自喜。

忠告

鷹王和鷹後從遙遠的地方飛到遠離人類的森林。它們打算在密林深處定居下來,於是就挑選了一棵又高又大、枝繁葉茂的橡樹,在最高的一根樹枝上開始築巢,準備夏天在這兒孵養後代。

鼴鼠知道後,大著膽子向鷹王提出警告:“這棵橡樹可不是安全的住所,它的根幾乎爛光了,隨時都有倒掉的危險。你們最好不要在這兒築巢。”

“哼,真是怪事!難道老鷹還需要鼴鼠來提醒?你們這些躲在洞裏的家夥,竟然膽敢跑出來幹涉鳥大王的事情!”

鷹王不理會鼴鼠的勸告,立刻動手築巢,並且當天就把全家搬了進去。不久,鷹後孵出了一窩可愛的小家夥。

一天早晨,外出打獵的鷹王帶著豐盛的早餐飛回家來,卻發現那棵樹已經倒掉了,它的鷹後和子女都已經摔死了。

看見眼前的情景,鷹王不禁大放悲聲:“我是多麼不幸啊!我把最好的忠告當了耳邊風,命運給了我這樣嚴厲的懲罰。我從來不曾料到,一隻鼴鼠的警告竟會是這樣準確。”

“輕視從下麵來的忠告是愚蠢的。”謙恭的鼴鼠回答道,“你想一想,我就在地底下打洞,和樹根十分接近,樹根是好是壞,有誰還會比我知道得更清楚呢?”

鷹王自恃眼光銳利,本領強大,所以根本沒把鼴鼠的忠告放在眼裏,以致鑄成了大錯。

一個明智的人不管自身多麼優秀也從不忽視人們好心的勸告,因為它們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個道理,廣泛地采納群眾的意見才能把事情做得圓滿。

懦弱的鯊魚

曾有人做過實驗,將一隻最凶猛的鯊魚和一群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子裏,然後用強化玻璃隔開。最初,鯊魚每天不斷衝撞那塊透明的玻璃,但始終不能過到對麵去。雖然實驗人員每天都放一些鯽魚在池子裏給鯊魚吃,但它仍想到對麵去,嚐試那美麗的滋味,它仍然每天不斷地衝撞那塊玻璃,用盡全力,但每次總是弄得傷痕累累,有好幾次都渾身破裂出血。持續了好一些日子,鯊魚終於不再衝撞那塊玻璃了,對那些斑斕的熱帶魚也不再在意,好像它們隻是牆上會動的壁畫。實驗到了最後的階段,實驗人員將玻璃取走,但鯊魚卻沒有反應,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區域遊著,它不但對那些熱帶魚視若無睹,甚至當那些鯽魚逃到那邊去,它也立刻放棄追逐,說什麼也不願再過去了。

鯊魚是最凶猛的海洋生物,可是在多次碰壁後卻也不敢再輕舉妄動。

人又何嚐不是如此,任何打擊帶給人的傷痛都是難以平複的,傷痛越多,就會對生活越發心存芥蒂,最終隻會變成那隻懦弱的鯊魚,永遠隻在一個區域裏遊弋。

蝙蝠的詭辯

鳳凰做壽的時候,森林中的百鳥都來祝賀,惟獨蝙蝠沒有來。鳳凰責問它說:“你處在我的管轄之下,怎麼可以這樣傲慢呢?”蝙蝠說:“我有腳,屬於走獸,朝賀你有什麼用?”另一天,麒麟也過生日,蝙蝠仍然沒有去。麒麟也責問它,蝙蝠回答說:“我有翅膀,屬於飛禽,幹嘛要來向你朝賀?”後來麒麟和鳳凰見了麵,說到蝙蝠的事,便相互感歎道:“現在真是世風日下,竟然生出這樣一些不禽不獸的家夥,真拿它沒辦法!”

雖然在這則故事中,蝙蝠是被批判的對象,我們卻也不得不為它巧妙的托辭而點頭。不管是做禽還是做獸,如果都擔負著被統治的包袱,那麼,做一個被罵作“不禽不獸”的“家夥”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在社會中太過固定地依附於一個群體有時候也是一種悲哀,適當的疏離和後路是必要的。這並不是叫大家吃裏扒外,而是強調應該保持自身一定的獨立性。有時,做一隻蝙蝠會為你帶來意外的驚喜。

人生之重

有一個人老是覺得人生不堪重負,於是便去請教哲人,想尋求解脫。哲人讓他在肩上背一個簍子,然後每走一步就撿一塊石頭放進去,看看是什麼感覺。

他走了一段以後,對哲人說:“真是越來越重了。”哲人說:“這跟生活是一樣的,我們每個人剛來到這個世界上時,背上的簍子都是空的,然而我們每走一步都會從世界上撿一樣東西放進去,所以才會越來越重。”

“那怎麼才能使它減輕呢?”那人問。

“愛情、家庭、友誼、工作哪一樣您願意舍棄呢?”哲人反問,那人低頭不語。

“所以,當你感到生活沉重時,你應該慶幸自己不是總統,因為他背上的簍子比你的重多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生活的確是一副重擔,因為它承載的東西太多太多,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責任將會壓在我們的肩上,使人疲憊不堪。然而,我們所能做的就隻有勇敢地挑起它,勇敢地肩負起生活的使命,或許可以在閑暇時苦笑著安慰自己一句:“幸好我不是總統。”

攻心有術

北魏泰常初年,一個叫做翟猛雀的人驅使百姓進入嶇山,謀劃叛亂。太宗命令張蒲和長孫道生前去討伐。長孫道生主張派兵鎮壓,張蒲不同意。他說:“普通百姓之所以跟隨翟猛雀,並不是因為願意造反,而是翟猛雀強迫威逼的結果。如果現在派兵討伐,封死道路,老百姓見無路可逃,便會索性抗拒官兵,奮戰到底。如果我們先派使者去勸降,並保證隻要及時投降便不追究責任,他們一定會願意歸降的。”道生聽從了張蒲的意見,果然,百姓們都跑出了深山,翟猛雀無法,隻好攜從親信倉皇逃走。

心理是人類最重要的一個突破口,無論是戰場上的克敵製勝,商場中的鬥智鬥勇,還是日常與人交往的技巧,攻心術都是一個十分巧妙並且有效的辦法。隨著社會的發展,心理學越來越成為一個重要的學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從人的心理入手,是打開一切問題大門的鑰匙。

了解對方的心理,采用攻心之術,隻要施法得當,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死關頭

1912年4月14日,載著2200多人的巨大的“泰坦尼克”號客輪在冰海中遇難,船身開始下沉。人們慌亂地離開輪船,婦女和兒童首先上了救生船。這時,一名婦女大聲央求道:“請給我空出個地方!我的兩個孩子在那隻救生船上,我必須和他們在一起!”有人回答:“這裏沒有地方了!”孩子們聽到媽媽的聲音,傷心地哭泣著。一位陌生的年輕婦女坐在孩子們身邊,她從容地站起來說:“我這兒有座位!坐我的位置吧!我沒有結婚,沒有孩子!”說著,她離開了救生船。

不久輪船沉沒了,這位年輕的婦女和船上1500多人不幸遇難。她是誰?據說叫伊文思小姐,乘船要回自己在波士頓的家,關於她的情況,人們隻知道這麼多。

生死關頭的表現是一個人的靈魂最完整、也是最深刻的展示。人可以在平時裝作道貌岸然,作一切偽善的舉動,而一旦到了這樣的關鍵時刻,一切偽裝便都不攻自破。我們可以說,在死亡麵前表現出極大的勇氣和從容的人,才是一個可以稱得上崇高的、真正意義上的人。

曇花一現

主人房間裏除插有塑料花外,還養有曇花。主人每次回家先看上塑料花一眼,然後就去侍弄曇花。他太想看到曇花開放的一瞬間,那可是“曇花一現”呀,有幾個人能看到?

這幾天,花期臨近,主人廢寢忘食、全心全意、寸步不離地侍候,沒想到連日來的疲乏勞累,竟使他心力交瘁,倒在沙發上沉睡過去。就在這時,曇花花蕾乍裂,悄然含芳吐豔。曇花多麼企盼這一刻主人能醒過來,看看自己開放的花朵,然而主人沉睡如故。

曇花開放後片刻即花冠凋落,花萼低垂,曇花的開放畢竟隻是一瞬間!她為主人錯過這次機會而惋惜。

“哈哈,沒想到費盡心機,還是無人欣賞。”塑料花看到這情形,心裏痛快極了,“真是難為主人了,這麼多天辛勤的伺候,竟然無緣一睹芳顏。我雖比不上你金貴,可我天天開放,花朵已經曆史性地定格,主人想什麼時候欣賞都可以。哪像你,偏偏是那稍縱即逝的一瞬,況且還是夜深人靜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