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2 / 3)

青島

2007年8月10日,我們乘坐由貴陽飛往青島的HLL7319航班,飛往我向往已久,號稱“東方瑞士”、“帆船之都”、“音樂之島”的北方海濱城市青島。由於天氣原因,航班晚點3個多小時,本應在19點左右到達青島的航班,降落青島時已是午夜22∶30分。飛機即將降落時,天邊電光頻閃,令人心生恐懼,產生不安。盡管如此,飛機還是安全降落了。迎接我們的是瓢潑大雨。上了接站的三菱吉普車,在大雨中行駛約一小時後,到達預訂的香榭麗舍大酒店,進了預訂的豪華商務套間,舒適的房間布置和寬暢的裏外套間,使旅途的勞累竟減去一半。

好在11日上午雨停了。我們在朋友的陪同下,首先遊覽了青島市的開發區,重點遊覽了“五四”廣場和音樂廣場。“五四”廣場以雄偉壯觀的火炬為標誌,火炬火紅耀眼,引導遊人潮湧而去。“五四”廣場是紀念五四運動修建的。火炬麵向大海,背臨青島市委大樓。廣場彩旗飄揚,氫氣球高懸巨幅標語迎風招展。地上的草坪、花卉、樹木,周圍的高樓大廈,眾星捧月般地把“五四”廣場圍在中央。空氣中潮濕的海腥味,瓜果的甜香味,各種小吃,特別是魚、蝦、蟹的誘人香味,把海濱城市的特色向遊人盡情展現、肆意渲染。

音樂廣場把“琴島”的美名再次向遊人展現。音樂廣場與“五四”廣場相鄰。未進音樂廣場,先聞雄壯嘹亮的合唱聲。低頭尋路,發現腳下踩著小提琴、小號等樂器。原來,通向音樂廣場的路上,每隔三五步,就有用大理石拚成的各種樂器圖案,引領遊人進入形似巨大帆船的音樂廳,碩大的人造鋼琴穩坐一旁。參加合唱的是青島市民,有年輕力壯的青年男女,有退休人員,有六七歲的兒童,十三四歲的少年,更有八十歲的白發老嫗,九十歲的白發老翁……他們合唱時神情專注、賣力,甚至陶醉,令人感動,立刻使人感到音樂無國界,歌曲人人唱的音樂世界。

再到音樂廣場走走看看,目光立刻被音樂偉人的雕塑所吸引,在一片花紅草綠中,聶耳的塑像挺立中央,身旁還有一棵英姿勃發的榕樹為他遮風擋雨。塑像前邊的平台上有用大理石鑲嵌的五線譜,令人遐想,耳邊仿佛響起了“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的《義勇軍進行曲》的旋律。緊靠聶耳塑像不遠處,是世界音樂偉人貝多芬的塑像。遊音樂廣場,遊人們的第一件事是和音樂偉人合影留念。

青島市的雕塑公園,也是遊人必去的景點。雕塑公園在“五四”廣場和音樂廣場的東邊,大約相距十多公裏,是一座新建的大型文化公園,坐北朝南,瀕臨大海。海邊怪石嶙峋,密如石林,組成雕塑公園的一大景觀;遠望是洶湧的大海,耳聽海濤,眼觀怪石,目光及至鬱鬱蔥蔥的霧凇、草坪、花壇,竟不知身在何處,異國他鄉?直到目光及至“中山裝”的巨大雕塑,才明白是在祖國北方的海濱城市青島。還看到一幅巨大的眼鏡雕塑,不明其義。

雕塑公園未遊完,大雨已使遊人止步。無奈,隻好在路邊一個名叫“紅與黑”的咖啡館避雨品茗。望著竹簾似的大雨,看著被雨水洗禮的樹木、花草,另有一番品茗的情趣。由於館名“紅與黑”,不禁又讓人想起了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筆下的人物:於連的個人奮鬥,德瑞拉夫人的萬種風情……沒曾想在遠隔北京千裏之外的青島與朋友品茗竟是這般的情景,這般的心曠神怡、悠閑自得,這般的有趣,這般的閑適,這般的享受。看著茶具中用嶗山綠茶泡出的瓊漿、晶瑩杯中的淡綠玉液,不由使人心情透亮,用當代人的時尚語——我們是在喝心情。

12日,我們去了青島老城遊覽。開發區在西邊,老城在東邊。沿途我們觀賞了青島老城的大街小巷,重點遊覽了“花石樓”和“小青島公園”。

“花石樓”坐落在美麗的江泉灣畔,它又名“提督行宮”,始建於1930年,係西歐古典式建築,屬“青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解放後,有多位國家領導人在這裏下榻。是一幢珍貴的建築藝術品。

“花石樓”是座城堡式建築,共六層。據介紹,它是用同一塊石頭建造的,取石的位置就在“花石樓”旁的不遠處。所以“花石樓”的顏色是清一色的,整體感非常強,似用一塊巨石雕刻而成的。

“小青島公園”是伸在海中的一個小島,形似一把小提琴——深臥海水中的棧橋仿佛琴頸,回瀾閣好似琴頭,湧動的波浪如琴弦,所以說青島是“琴島”,是再貼切不過的了。在島上可以觀看各個國家的艦艇,看到對岸的高樓、掩映在綠樹叢中數不清的尖頂“紅帽”,觀看碧綠的海水,高遠的藍天……常在書中和雜誌上看到用“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概括青島的風貌,身臨其境後倍感真實、貼切。

此次遊青島,真是碰上了好時候。第十七屆青島國際啤酒節8月11日舉行開幕式;因為雨大,未能觀看。但12日我們參觀了啤酒節,啤酒城會場。會場有啤酒品飲、啤酒嘉年華、飲酒大賽、藝術巡遊,文藝演出、經貿展示等,有幸領略了國際啤酒節的盛況。還參觀了8月15日即將舉行的國際帆船賽的場地。

在青島市遊玩了兩天,13日我們去了膠州,領略了黃島開發區的風采,感受了黃島金沙灘的韻致。在那裏與原來共過事的朋友相聚,是另一種感受。說來我們已是分別近20年後的相聚,真是當年青絲飄,再聚鬢染霜,感慨良多。感慨歲月的易逝、人生的易老、友誼的永恒、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生活的富足……

哦!難忘的東方瑞士、帆船之都、音樂之島——青島!

感受盛唐

2009年7月18日~25日,趁外孫女陽陽放暑假隨同父母去貴陽看望爺爺奶奶,老伴抽空帶我去西安、安康、石泉、漢中、平涼、蘭州等地休閑度假。

18日下午,我們乘坐從北京飛往西安的航班到達鹹陽機場,入住西安市的曲江賓館。

曲江賓館位於西安市的高新開發區,附近有遊人必去的“大唐芙蓉園”和“唐城牆遺址公園”等人文景觀。

說起曲江,曆史源遠流長。

曲江,曾是我國曆史上久負盛名的皇家園林,興建於秦漢,繁盛於隋唐,曆時1300年之久,被譽為中國古典園林的先河。秦時,曲江稱“陔州”,意為臨水的長州。漢時建有皇帝行宮“宜春苑”,因其水曲折,形似廣陵之江,故有曲江的美稱。唐時,被辟為皇家園林,引鍾南山的水源,修葺擴充出千畝水麵,建有芙蓉園、杏園、紫雲樓、漢武泉、青龍寺、大慈恩寺和大雁塔諸多景觀,樓台亭閣綿延不絕。這裏,柳岸曲折,樓台高聳,煙柳明媚,既是皇帝下榻的行宮,又是皇帝賜宴百官,觀賞萬人暢遊曲江的盛況之地;既是古代文人雅士郊遊聚會的去處,又是他們描景抒情的勝地。文人雅士留下了兩千多首描繪曲江的名詩佳作。曲江,也是當時唐代長安最具魅力、風雅之所在,是建築、繪畫、詩歌、宗教等彙聚“盛唐氣象”的典型代表。現如今,又是西安市的高新開發區,道路寬闊,綠化整齊,是集科技大廈、寫字樓、住宅小區、仿唐建築、園林景觀為一體,代表西安市經濟發展的標誌性區域。

入住曲江賓館的第二天清晨六點,我們便去“唐城牆遺址公園”散步觀景。

“唐城牆遺址公園”位於西安市高新開發區唐延路與灃惠路之間的帶形綠化地內,距我們入住的曲江賓館步行隻須十多分鍾,是一座沒有圍牆的開放式公園,南北長3.7公裏,寬120米,是新建的一座公園。因為用各種不同的花草樹木與仿唐建築及迥異的路徑,如石板路,石子拚圖路,彩磚路,水泥路等分割成不同風格的景觀。遠遠的,就能看到各種奇形怪狀的巨石星羅棋布地散落於園內,走近細看,原來巨石上刻著唐詩,把奇石美、書法美、詩意美融為一體,真叫人眼目一新,為之慨歎。

巨石上刻有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有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有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有白居易的《琵琶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麵。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誌。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複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我聞琵琶已歎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長恨歌》也赫然入目:“……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六軍不發無奈何,婉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麵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