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書法是公園獨特的一大景觀。喜好書法的人們,拿著和自己高低不差上下的大毛筆,提著小水桶,以水作墨,以大地為紙,練習書法,同時也不乏練習畫畫的。這裏吸引了眾多的眼球,吸引了不少圍觀者。那種寫字時的揮灑自如,筆鋒的狂舞柔勁,字體的飛揚飄逸,引來陣陣喝彩。
引起圍觀者喝彩的不僅是書法、繪畫,還有獨唱、獨舞、琴聲等。
公園成了人們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相互學習交流的課堂;成了人們賞花、觀景、培養情趣、怡心悅目的場所。
總之,從公園這一個小點、一個小角反映了國家的強大、經濟的繁榮、社會的和諧、人民的安居樂業。感受社會的和諧、享受生活的多彩,已成為中國老百姓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
初雪
俗話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要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可以說是我退休後的生活寫照。
要說退休後的生活,我一點也沒有覺得失落、無聊、寂寞,反而覺得充實、豐富、有趣。可以靜下心,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想幹的事,原來想做卻因為上班無暇顧及的事。
要說退休後的生活充實、豐富、有趣,養寵物是功不可沒的。退休後,女兒為我買來一隻特別可愛,聰明,活潑的玩具型小貴賓犬,它可是要我風雨無阻地每天三次地遛它。遛它的時間,已經成了它的生物鍾,也成了我的生物鍾。這不僅使我心境從容地,有閑情逸致地觀景看月,感受春的明媚、夏的火熱、秋的豐碩,冬的靜謐,也使我常常回憶自己走過的人生曆程、生活道路,並用文字一篇一篇地記錄下來,寫成博文,發到網上。用網絡上的語言來說是孤芳自賞。
在遛小狗的過程中,我感受了歲歲年年人相似,年年歲歲景不同。
2008年的秋末冬初,我感受了秋葉的盡情綻放,肆無忌憚地喧鬧。秋風晨霜將秋葉染得萬紫千紅,有淡黃的、明黃的、橘紅的;有淡粉的、品紅的、紫色的;有淡綠的、豆綠的、墨綠的……有的在初升的陽光下靈動閃光,有的在高高的枝頭炫耀晃動,有的有空中飛舞飄揚,有的在大地上靜臥,有的隨秋風奔跑,滿地的彩葉,渲染出季節的絢麗多姿,撩撥得我情不自禁地寫了一篇《落葉》,此後期待著2009年秋葉的繽紛,再次地感受它們的靈動和美麗。
2009年的秋末冬初,各種花草樹木還沒有來得及綻放季節的多姿多彩便被早到的晶瑩白雪覆蓋,展現出另類奇異的景致。
11月1日清晨不到七點,我的“生物鍾”(寵物小狗)就讓我走出家門。霧濛濛的天空,涼冰冰、輕飄飄的小雪花,似有似無地飄著。空氣清新濕潤,頓時,讓人腦清目明,周身地清爽。不一會兒,輕飄的雪花變成了有重量的小雪粒,越來越密集,灑落得越來越急,打在臉上涼冰冰地麻,很快,地上變白了,我急忙抱起小狗回家。剛到家,站在晾台上看雪,原來的雪粒,已成了絮狀和羽狀的大片雪花,越下越大,越來越密集,甚至連成一片,腦際浮現出“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詩句,真是一場從未見過的大雪。瞬間,天地間白茫茫的一片。這是2009年第一場早到的雪,我有幸細細地感受和觀察了它。這場雪一直下了七個小時,下午兩點鍾,雪停了,感歎天氣預報的準確。正好那天預報,雪要下到下午兩點鍾。
大雪剛停,天空還飄著零星的小雪花,人們便急急忙忙地出外拍雪景。媽媽們領著寶貝們,穿著色彩豔麗的衣服,讓寶貝們站在雪地裏拍,她們抱著拍,坐在玩具彩車裏拍;大姑娘、小夥子一邊嬉戲打雪仗,一邊相互拍照;我們也帶著外孫女、小狗去拍雪景,見到雪,外孫女興奮異常,雙手捧起潔白的雪,細細地看,然後又搓成雪球,投擲遠處,她還玩樹枝上的積雪,我們緊按快門,給她搶拍,後來她又抱著小狗拍……看她愛不釋手地玩雪,真怕凍壞了她的小手……
一陣對人、對景、對雪的拍攝後,這才認真觀賞雪後的景致。那天的雪,大約有10多厘米厚,墨綠色的冬青和翠綠的三葉草被白雪覆蓋,沒有被白雪蓋住的三葉草,像綠色的翡翠星星點點地在白玉中閃光眨眼;冬青戴著雪白的厚厚的棉帽,露著墨綠色的臉,褐色的腿,感覺好溫暖;銀杏、白蠟、水杉、黃櫨等樹被晶瑩白雪壓低了頭,默默地注視著大地,被白雪吸引得一動不動……正是由於我退休了,才有從容的心境和閑情感受初雪,感受不同季節的不同美景,欣賞到這白玉翡翠的景致,享受季節帶來的美景。
學會感恩
大自然是文人墨客筆下寫不完的華章,也是我們寫作時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素材源泉。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都以其獨特的“語言”為我們詮釋著生命的內涵,讓人為它們感動,有一種無法抗拒地想寫它們的衝動。說來人的思維也是無法捉摸的東西,有時候會生出一些莫名的感動,繼而還產生出一些想感恩的欲望。我的這些感動和欲望是在2008年的國慶長假中產生的。當時我正在被稱為我國花園城市深圳市的一座公園漫步。讓我感動的是這座公園人行道兩旁的一種開白花的小蘭草引起的。
一般來說,生長在地裏的植物既是大自然的傑作,又是人為的栽培,是自然生長,再平常不過的了。
唯獨那些生長在公園人行道兩旁的小蘭草在那一刻引起了我莫名的感動,繼而生出些想感恩植物的欲望。我隨即環顧四周,小草的默默無聞,似乎讓人視而不見;引人注目的玫瑰仰著高傲的頭;生長在南國的三角梅,炫耀著亮麗的風姿,牽引著人們的目光;碩大的茶花、扶桑陽光一樣燦爛,笑臉迎人;生機勃勃的榕樹,搖曳著寬大葉片的棕櫚樹﹑一片玫瑰色的紫荊樹,須讓人仰視才得以看到它們的全貌,它們是公園的主角,是組成公園的主景植物。而那些生長在人行道兩旁,高出地麵不足一尺,形似韭菜,開著白花的小蘭草,卻讓我莫名地感動。如果不是花朵迥異於韭菜花,把它說成是韭菜,絲毫不會被別人嘲笑為無知。我情不自禁地彎下身注視它們,它們由六瓣白色的花瓣組成,中間有長約兩厘米的明黃色花蕊,清淡優雅,小巧玲瓏,幽幽的清香沁人心脾、惹人憐愛。遠望,一片潔白,在清風的吹拂下猶如一片蝶群在翻飛,動人極了。突然間,我被它們感動了。
真的,我們應該感恩植物,是它們美化了我們的生活,裝扮了我們的城市,帶給我們愉悅的心情,造就了玩不夠遊不完的美景勝地……當然,我們更應該感恩大地,不論是渺小的小草還是高大的樹木,它們都在大地母親的懷抱中生長,是大地供給它們養分;更應該感恩為我們創造美景的園藝師、建築師、保潔工,一切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的人們。
在我們享受高品質生活的同時,一定要學會感恩,這樣你才會用一種珍惜、愛護的心情對待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用感恩的心對待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