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2 / 3)

我在現在的住宅小區居住已經快十年了,沒有與任何一個鄰居有任何交流溝通。自從2005年,養了小狗,認識了不少的“狗友”,偶爾也能搭訕幾句,打個招呼。當然那些狗友中有老年人,也有青年人。小狗之間的友好也使狗主人友好起來,慢慢地有一句無一句地聊,間或也打問一兩句,久而久之,就有點想溝通交流的欲望。

最使我感觸深的是2008年秋遇到的一位“狗友”,她是一位年輕女性,從事醫務工作。她家的“妞妞”(雌性)和我家的Peter(雄性)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我家的Peter一出自家的單元門,就直奔“妞妞”家的單元門口等,一見到“妞妞”出來,就熱情地迎上前,跑著追趕,轉著圈地上下聞,奔前跑後地獻殷勤。每次遛完,都要把“妞妞”送到它家的單元門口,直到“妞妞”進了單元門,看不見了,才很不甘心地跟我回家。

有一次,“妞妞”的主人邀請我和Peter去她家做客,這是我事先沒有料到的,我也毫不客氣,接受了她的邀請,帶著Peter去了她家,她特別客氣地給我泡茶拿水果。我們一邊喝茶一邊聊天。她說出了我早已深有感觸卻從來沒有說出的感受:“現在的鄰裏街坊都活得特自我,內心特封閉,很怕別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況和從事的職業,見麵冷漠無視,想主動打個招呼,覺得人家還在提防著……我覺得你挺隨和,沒有拒人千裏之外的感覺。”平平淡淡的幾句話,把當代人與人之間的心理活動,鄰裏關係一語道出。由此我感受到了人們內心想溝通、想交流的欲望還是十分強烈的。其實,有的時候,一句輕輕的問候,一個溫柔的眼神,一個注視的目光,都反映了人們內心想溝通、想交流的欲望,隻是人們互不了解,不知他人的想法,隻好封閉自己。

我遇到的那位年輕“狗友”的邀請,讓我從內心深處很感動。現在我們成了好朋友,有時可以相互串門、聊天。雖然我們年齡差距大,但是想與人溝通、交流的欲望是相同的。

生活觀

不知道“徒然草”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但看到一篇以《徒然草》命名的文章時,還是很有興致地讀了它。開頭即被它吸引:“人心是不待風吹而自落的花。以前的戀人,還記得她情深意切的話,但人已離我而去,形同路人。……有種舊垣今又來,彼姝安在哉?唯見萋萋處,寂寞堇花開。這種寂寞的境況,誰說沒有呢?”

“賞月的時候,萬物也隨之更加感人。有人說:‘沒有比月亮更富有情趣的了。’也有人分辯說:‘最有情趣之物,該是露珠吧?’這樣的爭論也很有趣。然而萬物各有其天然的情趣。”

“酬謝他人,窮人不要用出錢的方式,老人不要用出力的方式。明白自己能力的限度,做不到的就放棄,是聰明的表現。”

“學藝之人,在技藝未達精熟時,深藏不露,暗自苦練,學成之後,才現身於眾。這實在是令人豔羨的做法。”

“為人處世,要想沒有過失,最好的辦法是以誠相見。與人交往時,最好恭敬少言。不管男女老幼,這樣的人最受歡迎。眾人都討厭的,是那種臉上一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得意樣,說話旁若無人的人。”

讀了《徒然草》這篇文章,覺得內容和題目沒有任何關係。原來這是一個日本法師吉田兼好的生活觀,對我們也很有益處,我們不妨學學他的生活觀。

生活多彩

近幾年,我們的黨一再強調和諧社會,我們的人民在努力地創建和營造和諧社會,國外的媒體在不斷地觀察和報道我們的和諧社會,我作為中國的普通老百姓在感受和諧社會。

每年的春天,我都要和家人、朋友去公園感受春天、欣賞春天、享受春天。

三年前,和一位經常出國的朋友去陶然亭公園感受春天的鶯飛燕舞,花紅柳綠,碧波蕩漾。隨意地走走看看,看到不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穿著不同款式、不同質地的衣服,喜氣洋洋地自娛自樂。有跳交誼舞的,有唱歌舞劍的,有玩太極柔力球的,有踢毽耍三節棍的,有拉二胡吹口琴的,有跳健身舞的,有賞花觀景的,有碧波蕩舟的,有坐在休息椅上聊天的,有對花對景攝影的……

沿湖周圍的垂柳在春風的吹拂下輕擺柔軟腰身,在明鏡似的湖水中偷看自己的倩影靚貌;紫丁香、白丁香奮力地吐著幽香讓空氣芬芳清新;櫻花、桃花、沉魚落雁般地向遊人展示它們的美麗;小草默默地向人們奉獻生命的綠色;鶯、燕、鳥呢喃鳴叫與人比賽歌喉;環衛工人把公園打掃得纖塵不染……人們在這種美景中陶醉了,盡情釋放工作中的勞累疲憊,舒緩工作中的精神壓力,享受大自然的恩賜,心情的輕鬆愉悅,放飛心中的理想和希望……在這陽光明媚的春天裏,在這怡心的美景中,在這生命的享受裏你能不感受到社會的和諧、生活的多彩?!

“中國的老百姓真會享受!”我情不自禁地發出讚歎。“國外的公園也就這樣!我去過巴黎的公園。”朋友感慨道。我們就這樣走著、看著、說著、評論著。

要說對我們社會的和諧、生活的多彩感受深切,還是在2008年。這年的春節我到過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旅遊,膚淺地、粗略地感受了一下不同社會、不同國度、不同自然環境、不同文化背景國家的社會經濟、人民生活。

俗話說,有比較才能有鑒別。

泰國是資本主義社會,土地的私有十分突出,城市的建設政府不能統一規劃,在高樓林立的市區能見到私人墓地,沒有開發的荒地隨處可見。他們的公園都是私人公園,如我們遊覽過的東芭樂園,見到的都是國外遊客,歐洲人居多,很少能看到本土人的自娛自樂。

馬來西亞吉隆坡的“雲頂”被稱為世界最負盛名的“家庭休假地”,也是遊客居多,大部分是中國人和阿拉伯人,也很少見本土人在這裏自娛自樂。

新加坡作為亞洲四小龍的國家之一,是一個以旅遊業為主的國家,國家小,城市潔淨,自然環境得天獨厚,但各個景點公園也都是國外遊客,很少見本土人在這裏自娛自樂。

當然衡量一個國家社會的和諧,生活的多彩,不是以公園是否有自娛自樂的人為標準,但我作為中國的一個普通老百姓,是在公園這個公眾雲集地感受到了我們國家的和諧社會、多彩生活。特別是經過了各個不同時期的比較後。

要說三年前我感受了陶然亭公園遊人的喜悅、環境的優美、國人自娛自樂的陶醉,那麼2008年的人間四月天,我除了再一次地感受陶然亭公園市民的自娛自樂,又感受了景山公園牡丹的天香國色;中山公園鬱金香、丁香的芬芳;北海公園的碧波蕩舟;頤和園的長廊,海棠花的獨具魅力;圓明園的愛國主義教育……當然也更深切地感受了各個公園國人的自娛自樂,更感受了親情之心,師生之情,朋友之誼,因為我們早就有個約會——相約2008年的人間四月天。我們更感受了相聚的喜悅,生命的給予,生活的多彩。

如今的公園已成了人們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傳統文化的平台,這裏有唱革命歌曲的、有京劇、越劇、滬劇等曲目愛好者的獨演、清唱……在這裏可以感受到不同時期的文化氛圍。聽著革命歌曲,似乎回到了艱苦的戰爭年代,回到了激情燃燒的歲月,感受到自己曾經的青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