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女子的定義是,她若走進人群之中,如同遺世獨立、突兀存在會讓他人立時感覺空氣的變化。而普通人一走進人群,如同水滴彙入海洋,不見痕跡。這定義不免偏執,卻很分明,並且和五官無關。”
“植物一樣的人是好看的。他們經曆獨特,但所言所行,絲毫沒有浮誇。待人真誠實在,有種粗率的優雅。他們的人生觀是開闊而堅定的,自成體係與世間也無太多瓜葛。”
“少女像牆頭薔薇一樣絢爛天真,是人間的春色。成熟後的女子,就當接近樹的篤定靜默。她們的存在,是對活色生香世間的恩惠。她們稀少而珍貴。”
之所以對安妮寶貝筆下的美女——植物女子有感,是因為在2006年8月的一次聚會中看到的一位女性。
她是同事的妻子,30多歲。我們是第一次見麵。見到的她是素麵朝天,穿著打扮十分平常,特別是在不少衣著華麗、唇紅齒白的其他女性中間,她眼神中的那種自信,渾身散發出的自然美,從內心透出的淳樸美使我至今難忘。從那次聚會後,我們再也沒有見過麵,但她的平常、她的素麵、她的自然淳樸,至今在我心中清晰可見。我想,這可能就是安妮寶貝筆下的植物女子吧。我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詞來描述我對她的印象,看了安妮寶貝的植物女子,我感到我找到了描寫我感覺的詞——植物女子。
閑暇
退休後的幾年,除了日常家務,我以寫博客的方式重新尋求精神的寄托。早在上高中時,就特別喜歡文學。每每到學校閱覽室擴展知識麵,總被美的散文所吸引。40多年過去了,至今還清晰記得當時讀過的一篇散文——《迎春花》,它一直在我心底金燦燦地閃光,至今未減光華,細細想來,是它,成就了我的愛好。每每讀到華章精句,都要抄寫在本上,至今不輟。工作後,做了一名中學教師,當班主任,備課、上課、忙家務、帶孩子,無暇顧及自己的愛好。上世紀90年代初,被改革大潮所激勵,加上離開學校,工作相對單純,也有一些閑暇時間,曾先後寫過一些散文,並陸續在報刊上發表,又激起了寫作欲望。無奈工作來回調動,生活環境不斷改變,擱筆已有十多年了。如今退休在家,生活又是如此的豐富多彩,社會又是如此的和諧,也有一定的閑暇時間,便又重拾愛好。特別是網絡提供了平台,寫博客成了時尚的全民運動,我也加入到寫博客的行列中,寫寫和諧社會、多彩生活、愉悅心情,記錄這個時代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讓一滴水反映出大海的波瀾,讓一片秋葉反映出整個秋天的豐碩。
落葉
我們的住宅小區是一個鬧中取靜的小區。小區院內有許多名貴的樹木,如銀杏、水杉、黃櫨、欒樹、紫薇、丁香,還有小紅楓、雞爪槭、金銀木、榆葉梅、連翹、絨毛白蠟等。
日月輪回,四季更迭,花草樹木依照自身的規律春發、夏長、秋凋、冬落,一年一度,從未改變。而與它們生活在同一空間的人們也習以為常,熟視無睹。春天,享受著它們的芬芳豔麗;夏日在它們身邊乘涼;秋天看著它們的葉片變色;冬天來臨,望著它們的秋葉凋零飄落,不知不覺地享受著它們為我們營造的四季美景。
自從我們家養了Peter(小狗)以後,我每天早、中、晚地在小區院內遛它,這為我留意、觀察小區院內花草樹木的變化提供了充裕的時間和從容的心境。住宅小區栽種的花草樹木的名稱,就是在此期間認識的。諸如風尾蘭、三葉草、平枝枸子、碧桃、薔薇、珍珠梅、美國地棉等。
時間久了,看慣了它們,熟悉了它們,也開始習以為常,視而不見了。唯獨2008年的深秋和初冬,我突然對落葉情有獨鍾。每每看到零星飄落的秋葉,都要注視它們,有時還揀幾片仔細看看,拿回家用濕毛巾擦拭幹淨,夾在書裏。這是學生時代常有的行為。有時抬頭仰望秋葉,看到不同的樹種,葉片有不同的顏色。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銀杏的明黃、小紅楓的豔紅、黃櫨的紅黃相間。
初冬的銀杏葉,黃得亮麗、黃得純粹、黃得柔美、黃得撩人,甚至黃得讓人不想再看別的秋葉。它們在初升的陽光照耀下,閃著金燦燦的光,扇形的葉片秀美靈動,在清冷的風中搖曳,美得輝煌、美得壯麗、美得讓人心醉。此時,真有點希望它們永遠也不要凋零飄落的強烈願望。
今天是立冬的第十三天清晨——11月19日,我照例去小區院內遛Peter,遠遠地看見綠色的草地上多了許多金黃色的大圓,走近一看,原來是銀杏的落葉以樹幹為圓心在草地上鋪了厚厚的一層,心中一陣失落。抬頭一看,樹枝上隻飄零著不多的葉片。一夜之間,它們竟全部飄落,再看地上的落葉,它們是那麼靜美、那麼從容、那麼舒心、那麼無怨無悔地靜臥在樹幹周圍。這一刻,我的心弦被它們強烈地撥動了、震撼了!我突然明白和理解了落葉的情懷:它們是為自己第二年的新生無怨無悔地離開母體;它們為了母體的強壯無怨無悔地甘做營養品;它們為了大地的肥沃無怨無悔地投入……銀杏的落葉是這樣,所有的落葉都和銀杏葉有著同一情懷,這就足以讓我們人類為落葉的情懷震撼和感動了。
由於它們的撥動、震撼和感動,又讓我想起了童年時與落葉有關的故事。
在我的記憶中,落葉在我們的家鄉用處是很廣的。有的落葉可以作家畜的飼料,有的落葉可以作炕洞的柴火,有的落葉還可以當茶葉泡水喝……
記得在家鄉,深秋季節,樹葉就開始變黃並零星飄落,初冬時大部分樹落葉紛紛。這時,母親就半夜起床,帶著我們去掃落葉,以備冬季家畜的飼料和炕洞的柴火。在我們那裏,有一種叫紅沙果樹的落葉,可以泡茶水喝,到了它們落葉的時候,母親就讓我提著籃子去揀它們的落葉,揀回來後,用針線穿成一串一串的,掛在屋簷下晾曬,等幹透以後,保存起來,到第二年的麥收季節,用來泡茶水喝,既敗火又解渴。茶水要提前泡好,晾涼再裝瓦罐裏,提到田間地頭,等到幹活幹到又熱又累又渴時,美美地喝上一口,其清冽甘甜,即刻浸潤肺腑、清香沁人心脾。用那種落葉泡出的茶水甘甜、清香,是現今的茶葉無法比擬的。那是留在童年心底的清香甘甜。幾十年了,我再也沒有喝過那麼清冽、甘甜、香味悠長的茶水。
感謝撥動我心弦的落葉,又讓我聞到了童年的茶香。
移花
同事高有盆君子蘭,實屬上品,葉片寬厚,花朵碩大,豔麗無比。盆內早已長出的四株幼苗,生機勃勃,眾星捧月般地圍著母親。同事們七嘴八舌地向花主人索要幼苗培育。
那天,我也忙前忙後地幫忙,意思是再明白不過了。同事高是養花的內行,他說幼苗要先找到和母根的分枝處慢慢剝離,在眾同事的幫助下,高從盆內倒出了“母子”,原來裏邊還有兩株未出土的幼苗,它們黃嫩、柔弱,使人不忍心碰它們。同事們戲稱它們是“早產兒”。我不失時機地要了一株“早產兒”,結果花主人將兩株“早產兒”都給了我。我將兩株“早產兒”小心翼翼地移入盆內,一同事找了一個塑料袋並剪了個通氣孔套到盆上,說是給“早產兒”的“保溫袋”。我常常從通氣孔裏觀看“早產兒”的長勢。一個星期過去了,一同事驚喜地叫道:“‘早產兒’的腦袋變綠了!身子長直了!”大家又是一番觀看。兩個星期後,我發現“早產兒”的頭頂住了“保溫袋”。現在,兩個“早產兒”在健康茁壯地成長。透過同事們對“早產兒”的關注,體現了人們關心弱小,追求美好,熱愛生活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