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女人,世界屋脊上新鮮的太陽——青藏風景線係列之二(1 / 3)

第二篇女人,世界屋脊上新鮮的太陽——青藏風景線係列之二

這是實實在在的,帶著阿爾頓曲克草原牧草氣味的道理:沒有女人的世界不是完整的世界。青藏線上少了女人是拴不住男人的心的。

不是現在,而是在建國初,修築青藏公路的總指揮慕生忠將軍就有了這個認識。作為相當一級的領導人他是開悟比較早的。那時候,築路大軍全是靠成千上萬隻駱駝拉人運物,挺進世界屋脊的。沒有青藏公路之前,青海到西藏是一條“駝路”。使慕老頭非常傷腦筋的是,公路修了還不到一半,拉駱駝的人就大量逃亡,他們卷起鋪蓋回老家了,原因很簡單,這些從內地來的駝工們擔心公路通了讓自己在高原上紮根,老家還有妻室兒女呢!

娘的,誰法定的妻室兒女非得在內地,高原的水土就不能生兒育女?

幕老頭又罵人了。

於是,這位昔日解放西藏的將軍,今日領導築路的總指揮,不得不分出相當的精力做“拴心留人”的工作。他客客氣氣地到駝工們的帳篷去串門,聊家常,知道誰娶了婆姨,就勸人家把家帶到格爾木來住。大家見總指揮“來者不善”就把娶婆姨的事隱瞞了。隻有一個從寧夏宋的老實巴交的回族漢子馬珍說了實話,告訴慕生忠自己有婆姨。慕老頭一聽,眼裏閃出了光彩。他又進一步了解到這個馬珍是個黨員,當過武工隊員,解放後還當過幾天區長。慕老頭對馬珍說:

“夥計,把婆姨搬來吧,格不木需要多建幾個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家。”

“我不傻,這鬼地方,連兔子都不來拉屎,誰願帶家誰帶去。”

慕生忠把臉一拉,說:

“讓誰帶?你是共產黨員,就是要帶這個頭。格爾木將來要變成美麗的大花園的!”

馬珍無話可說了。黨員這兩個字眼最聖潔不過了。

馬珍動身回家搬妻前,慕生忠以酒相送,說:“夥計,咱這一代人是昆侖山的先人。你把婆姨接來好好幹,一定要幹出個兒子來,長大建設格爾木,你今年三十歲了吧,如果連個兒子都幹不出來,算什麼本事?我替你想好了,生下老大叫納赤台,老二叫昆侖。來,為你的兒子幹一杯!”

高原上來一個女人就這樣難!這還是在格爾木,後來被人稱為“小上海”的地方。

“青藏高原是女人不能去的地方!”

這話在高原上流傳了幾十年。1990年夏天,當我重返青藏線站在昆侖山口的這個海拔3124米的地方時,我又真真切切聽到一位在昆侖山裏工作了幾十年的倉庫領導這樣說。

但是,隨之他又搖了搖頭。

是的,他不能自圓其說,我也不能自圓其說。當初,有人把青藏高原稱為“魔域”和“生物禁區”的時候,那是包括男性在內的,任何人都難以在這裏長期生活。後來呢,男性們踏進了這塊“禁區”,不但住下了,而且在改造著它。沒有禁住男人,現在又要禁女人。禁得住嗎?

我可以肯定地說:就在這位倉庫領導的腳下,昔日埋葬過女人的屍骨,現在仍然回響著征戰青藏的女性們的笑聲。

女人柔嫩的肩膀與男人一起扛著昆侖山,一起掂著雪水河。從某個意義上講,她們奮戰高原的價值大於男性。她們可以反過來自豪地說:女人到了不準男人去的地方!

在青藏高原上的每一個女人,都是一顆新鮮的太陽,一道美麗的曲線,都流溢著高原人的力度、強度,還有美的誘惑。

人們認識青藏線人是從女人開始的。昨天、今天概莫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