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與它們相近的農人都知道,豐收的季節不僅要收割,還要招回離散的魂。
開鐮之前,他們要祭祀守護農田的白石頭。這塊白石頭叫“阿媽色多”,意為金石頭媽媽,傳說是龍女的化身,春天安放在地間,秋天搬回家裏,十分神聖與珍貴。他們在白石上撒些由青稞製成的青稞酒與糌粑,煨起神“桑”,由年高德劭的老農出來,用歌聲與白石頭對話:“請吃吧,阿媽色多!請吃吧,金石頭媽媽!我們今天開鐮了,請告訴青稞地裏的神靈,有頭的藏起頭,有腳的縮起腳。不藏頭,不縮腳,我的右手拿著鐵的家什來了,左手叉著五個手指來了,到時候頭挨刀,腳砍斷,弄出個犛牛大的傷疤我就不管了……”
向白石頭交待過之後,老農又拉開嗓子麵向田地吟唱:“田地嗬,你有時間等,我沒工夫候。在春天和夏天,我們給你吃得不算壞,喝得不算壞,日後還要請你吃得更好,喝得更多,送肥澆水,就像服侍老爺喝酒一樣勤快!今天我們割青稞,像酒徒喝酒一樣徹底,像獵狗捕獵一樣凶狂,像愛喝白的人喝酸奶子一樣貪婪,像愛喝紅的人喝牛血一樣玩命,像山羊躍過山岩,黑貓跳過水槽,白馬馳過淺灘一樣快捷……”老農吟唱完畢,從腰間取下吉祥鐮刀,自三個方向割下一束青稞穗,捋少許顆粒,向著天空、大地、江河拋撒,祭奠一切神祇,宣告開鐮收割。農人得令,拉開行距,揮舞鐮刀,奮力前進。
秋收結束之後,要舉行招回青稞魂的儀式。
“魂”,藏語稱為“央”,兼有“靈魂”、“精神”與“福德”之意。藏族人認為,萬物皆有“央”,你若想得到某種東西,光得其身遠遠不夠,必須得到“央”。格薩爾大王東征西討之時,掠奪各王國與部族的珠寶和財物,他不僅要劫奪珠寶、財物本身,更要得到它們的“央”,將它們徹底據為己有。而收割的最後時刻,就要將青稞的“央”招回去,不讓它流散在任何地方。老農一手持鐮刀,一手抓住農田裏最後一束沒有割倒的青稞,領頭大聲唱誦,如同一種神詩。他唱一句,眾人和一句,聲音洪亮,氣氛熱烈。
恰古曉,央古曉!
祈福氣嗬,招靈魂!
從天上神域招來青稞魂,
從人間讚域招來青稞魂,
從地下龍域招來青稞魂,
從上部阿裏三圍招來青稞魂,
從前藏後藏四如招來青稞魂,
從下部多康六崗招來青稞魂,
從甘丹寺旺波山招來青稞魂,
從哲蚌寺護法神殿招來青稞魂,
從色拉寺馬頭明王那裏招來青稞魂,
從紮耶巴崖上招來青稞魂,
從桑耶寺德登普招來青稞魂,
從卡拉雪山護法女神那裏招來青稞魂,
……
從活佛化緣的寶缽裏招來青稞魂!
萬物有靈有魂,那它們是否也有愛亦有恨?有人說:花兒的翅膀要到死亡才懂得飛翔,無愛無恨的土壤才會再萌芽開花。
我渴望站成一株沉默的植物,麵向大海無聲而立,植根生出花朵的土壤。誰言無愛亦無恨才會萌芽開花,而我卻如此想與海接近,與愛接近。
我對達娃卓瑪說:“我想要成為一朵花,被你親自摘下,凋謝在你的手中。”
她微微一笑,用燦若星辰的眼眸凝視我,發出世間最動聽的吟唱:
“你若是花,便是凡塵最美的蓮花……”
你若是花,便是凡塵最美的蓮花。
一如蓮華,在泥不染,比法界真如,在世不為世汙。
二如蓮華,自性開發,比真如自性開悟,眾生諾證,則自性開發。
三如蓮華,為群蜂所采,比真如為眾聖所用。
四如蓮華,有四德:一香、二淨、三柔軟、四可愛,比如四德,謂
常、樂、我、淨。
蓮花。蓮華。
我為蓮花生而生,是凡塵最美的蓮花。我站起來,搖搖晃晃,對酒當歌。伊人已去,此地空餘。伊說:“若非死別,決不生離。”不過一句空口誓言。
我臨窗而立,皎潔的月亮今夜黯然失色,不複以往的鮮麗。夜雨豐沛溫柔,如同情人的呢喃,但在我的眼中,唯有一片淒涼。她憐憫地撫摸我的容顏,冰冷、潮濕。我看到許多人的臉,有阿爸,阿媽,家鄉的孩童與老人……有曲吉,有拉藏汗,有桑結嘉措,有五世班禪……最後凝聚成一個人慈悲寬憫的蒼顏,他無聲地注視著我。
五世達賴,我的前世。
我問:“你可知我有多不願成為你,成為任何一個人……哪怕是高高在上的佛爺,我也不願意。”我漸漸語無倫次,“因為你,我失去了親人、族人、朋友,失去了所有應得的快樂與自由……我甚至忘了我自己是誰,淪為這世間麻木遊走的行屍走肉。我失去了愛人,失去了童年,失去了家……沒有人能挽回我的這些失去,佛也不能。”
我絮絮叨叨地控訴,老人悲憫地望著我。他同情我麼?成為另一個他,到頭來卻不如他。
我再一次失去了心愛的人。
達娃卓瑪,她大概回到天上,做她的“雲卓拉姆”去了……又或者,她回到家鄉瓊結,在一個與世無爭的地方,嫁人,生子,平靜地過完餘生。她一聲不響地走了,我們還說好要一起看上元之夜的月亮與煙花。
月亮依舊,煙花落盡。
“孩子,你的一生注定命運多舛。你所有的苦與痛,並非白白承受,這是佛祖對你的考驗,助你成佛。這世間,每一個人都活得不易,無論是渺小的凡人,抑或是高高在上如你一般,皆有說不盡的苦。但是時光的輪軸依舊轉動不息,它不會因你遭遇的困苦與艱難就此停歇。不會。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佛祖締造出的一個境象,譬如親人、愛人,他們圍在你身邊,但永遠不是你。他們隻作為你求佛路途的陪襯,而不是固守你心中的永生。永生,隻有一條路徑,那就是佛的恩典。”
“你執著於諾桑法王與雲卓拉姆的故事,卻不知,諾桑王子即為善財,他是釋迦牟尼佛百世輪回之前的一次生命,而雲卓拉姆,便是悅意仙子。你所信奉並且感念的愛情,不過是佛的一次喻示。你看到兩個相愛的人曆經千辛萬苦追求真愛與永遠,其實是追求佛法真理的一個過程。你看到的是佛法衍生的境象。”“癡兒,癡兒……”我仿佛聽見佛祖的歎息。是,我是天生的情癡,一日日不死心,心中的光明滅了,仍要去尋黑暗的火種,點燃永生。
倘若永夜不變,我也要拉住一個人的手,與她共度。
在看得見你的地方,
我的眼睛和你在一起。
在看不見你的地方,
我的心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