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每年農曆臘月初八北方農村普遍熬製的“臘八粥”,竊以為那是粥中之王,是粥之集大成者。諺曰:“誰家的煙囪先冒煙,誰家的糧食堆成尖。”是故,到了臘八這一天,家家起五更熬臘八粥。臘八粥兼收並蓄,來者不拒,凡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紫米黍米(又稱黃米,似小米而粒略大、性黏者也)雞頭米薏仁米高糧米赤豆芸豆綠豆江豆花生豆板栗核桃仁小棗大棗葡萄幹瓜果脯杏杜蓮子以及其他等等,均溶彙於一鍋之中,熬製時已是滿室的溫暖芬芳,入口時則生天下糧食幹果尺入吾粥,萬物皆備於我之樂,喝下去舒舒服服、順順當當,飽飽滿滿,真能啟發一點重農愛農思農之心。說下大天來,我們十多億人口中的八九億是在農村呀,忘了這一點可就是忘了本,忘了自己是老幾嘍。
閩粵膳食中有一批很高級的粥,內置肉糜、海鮮、變蛋、乃至燕窩魚翅,食之生富貴感營養感多味感南國感,食之如接觸一位戴滿首飾的貴婦,心向往之讚之歎之而終不覺親近。這大概反映了我土包子的那一麵吧。
當然,不是說稀粥至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眼界的開闊,我們的餐桌上理應增添許多新鮮的、富有營養的飲食,飲食習慣上的保守是不足取的。其實講到吃東西我是很能接受新鮮事物包括各種東洋西洋土著乃至特異食品的。諸如日本之生魚片、美國之生牛肉、法國之各色(包括發綠發黑發臭者)計司(乳酪)、俄羅斯之生魚子、伊斯蘭國家之各種羊肉羊脂、我國白族喜吃之生豬肝生豬皮,以及生蠔生貝、桂皮味之冰激淩蘋果排、各種冷飲熱飲天然人工含酒精含咖啡因或不含這些玩藝之液體食品,均在下小小胃口的受用之列。這一點使我深覺自豪,這一點使我時而自吹自擂:鄙人口味,就是富有開放性兼容性嘛。我喜歡嚐試新經驗,包括吃喝,這樣,活得不是更有滋味嗎?對於身體健康不是更有利嗎?
但是,我對稀粥鹹菜似乎仍然有特殊的感情。當連續的宴請使腸胃不勝負擔的時候,當過多的海鮮使我這個北方人嘴上長泡、身上起蕁麻疹的時候,當一種特異的飲食失去了最初的刺激和吸引力、終於使我覺得吃不消的時候,當國外的訪問生活使我的腸胃不得安寧的時候,我會向往稀粥鹹菜,我會提出“喝碗粥吧”的申請,我會因看到榨菜絲、雪裏蕻、醬苤菜、聞到米粥香味而歡呼雀躍,因吃到了稀粥鹹菜而熨貼平安。不論是什麼山珍海味,不論是什麼美酒佳肴,不論走到哪個地方,在不斷嚐試新經驗,補充新營養的同時,我都不會忘記稀粥鹹菜,我都不會忘記我的先人、我的過去、我的生活方式,以及那哺育我的山川大地和純樸的人民。我相信我們都會吃得更美好、更豐富、更營養、更文明、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