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育兒妙法 第12節孩子憑什麼耍霸
成成、小軒、寶弟在積木區一起搭建“國王的城堡”,寶弟一副盛氣淩人的模樣,指定每人負責的部分。從打地基,築城河、城牆……,頗為壯觀的城堡已明顯可見。
這時,蜜兒走過來問:“我可不可以一起玩積木?”寶弟卻一把推開她,大叫:“所有的積木都是我的。”又怒目地叱責成成:“我已經告訴過你,城堡的屋頂要最後才蓋,你為什麼不聽話?”說完,粗魯地把屋頂部分的積木扔在地上。成成愣了一下,說:“我不玩了!”起身,帶著蜜兒悻悻然離去。
寶弟轉而側身,向一旁玩沙包的兩位小朋友粗暴地咆哮:“你們小心一點,不要丟到我的城堡。”玩沙包的孩子也不甘示弱,故意湊得更近玩沙包,氣得寶弟拿起積木做要砸人勢,小軒卻嚇得哭了起來……
您是否曾領教過這股“驕兒症候群”的衝擊?許多父母感歎:現在的孩子實在很難管教。據幼兒工作者的觀察,近幾年來,孩子不管在物質的占有或人際的互動上都比較強悍、易怒,想怎樣就怎樣,想要什麼就非得到不可,否則吵鬧不休,甚至動手打人,對於大人的教導常是情緒性的反抗。
也有幼兒園老師反應,每天總要花好多時間解決孩子們的紛爭。以前,孩子比較有輪流分享的胸襟,現在的孩子想得到的東西,一刻也等不得。為解決孩子搶玩具的爭吵,園方除特別設計學習分享的課程外,還可能必須多添購玩具、書籍。
雖然,在幼兒人格發展上,二三歲是所謂“自我中心時期”。此時孩子不受約束,我行我素,拗起來有理說不清。這是因發展上的限製,屬正常現象。但隨著年齡增長,四五歲的孩子在認知發展上已漸漸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事情,而為何現在行事蠻橫的小霸王卻愈來愈多?“驕兒症候群”有如流行病在有幼兒的地方蔓延?
現代孩子天生霸道嗎?還是爸媽沒教好?雖說不要太早給孩子貼上惡霸的標簽,但也不應一味放任孩子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造成孩子的驕橫霸道。在您考慮該對孩子的霸行如何反應前,有必要先了解這個行為的背後因素,才能對症下藥,尋求適當的輔導方式。
一、子女少,父母過度袒護
許多幼教工作者都有相同的感慨:“現在的父母都太寵孩子了!”因為孩子生得少,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寵愛的小寶貝,父母總是盡其所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便認為自己要什麼就該有什麼,沒機會了解“施”與“愛”的意義,缺乏享受權利就需盡義務的責任感,因此容易成為任性、自我中心的小霸王。研究表明,父母過度的嗬護,使孩子成為一個完全的接受者,缺乏責任感,無法自製,才會表現出霸氣。
二、雙薪父母的補償
一位幼教老師認為:雙薪家庭的父母,因陪孩子的時間少,為彌補孩子,總是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或順孩子的意,造成孩子視“愛”為理所當然。另外,有些父母上了一天班後,下班回家最怕孩子吵,精靈的孩子便利用爸媽的這個弱點,以哭鬧使目的得逞。父母缺乏原則,常屈服於孩子無理的哭鬧,而對孩子有求必應,也是造成孩子霸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