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育兒妙法 第12節孩子憑什麼耍霸(2 / 2)

三、祖父母的溺愛

年輕的父母都上班,隨之而來的是許多祖父母負起了照顧孩子的責任。俗話說“兒子是生來管的,孫子是生來寵的”,祖父母對愛孫的過度縱容更助長了現代孩子的霸勢。

四、父母對民主教育的誤解

以往嚴峻的教育方式確實給了許多父母不合理的權威。時至今日,在自由、民主教育的主張下,專製、獨裁的父母已不複多見,但驕縱霸道的“小皇帝”卻愈來愈多。

也有幼教老師發現,現在孩子要求父母時頤指氣使,非常不懂禮貌,而大人非但不以為忤,還百般遷就,說是崇尚民主、不願太約束孩子。這個現象反映出父母對“民主、尊重”有許多曲解。

研究者認為,這樣誤解民主,使孩子不清楚生活的準則,隻好不斷地找麻煩,試探父母的忍耐極限。

五、父母的縱容

有些孩子在群體裏一副唯我獨尊的模樣:獨占所有玩具,其他人想玩,還得經他同意,硬要安排什麼人玩什麼玩具……。一旁觀看的家長竟也頗得意地說:“我的孩子具有領袖氣質,我尊重他的先天氣質。”

當孩子表現出自私且一意孤行的行為時,若父母還沾沾自喜地認為孩子很聰明,無疑將強化孩子的霸行。

六、有樣學樣

一位幼教老師提及,班上有個孩子說話都是命令式語法,如:我要牛奶、讓路、走開……。和孩子的家長溝通後發現,家長也是這談話聲調……。

孩子是反映父母行為的鏡子,如果平時就彼此以霸氣的口吻交談,對孩子也是命令式的強勢管教,例如安排孩子學這學那、該吃多少飯、該穿什麼衣服、不準……,在耳濡目染下,孩子便學會了這種語言。

雖然父母管教孩子需要適當的威信,但父母的威信是隨著平時一致的教養原則,讓孩子自然感受到的,並不需特別強調。

七、視聽媒體的錯誤示範

曾有研究證實,看過暴力影片的孩子,若沒有適時加以解說,比較會以粗暴的方式表達情緒。

特別是影片廣告中,常以打人、摔東西、撇頭故作不屑狀來突顯主角獨樹一幟的個性,孩子看了以後,出於對偶像的盲目崇拜與認同,會在有意無意間表現相同的電視語言或動作。例如,一不高興便摔東西,還有模有樣學著廣告台詞說:“隻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父母當時也許隻覺好笑,說不定還會隨口而出:“真像!”但這樣的反應在無形中認同了孩子為所欲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