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主要領導 4(1 / 3)

第五章 主要領導 4

凍災降臨,劉克服倍覺寒冷,預感不妙。

這年冬天本地天氣怪異,入冬之後一直氣溫偏高,到處驚呼暖冬,從氣象專家到賣冰棍的,都要求追查罪魁禍首。專家罵二氧化碳,百姓罵娘,說是“人不按本子,天不按甲子”。卻不料臘月將盡,春節將臨之時,一股強勁寒潮猛烈南襲,本地氣溫驟降十餘度,頓時天寒地凍,山區居然出現降雪,為本縣有氣象記錄以來所僅見。

強寒流影響本縣一星期時間,一星期裏劉克服寢食難安。凍災第一天,本縣北部山區國道一座橋梁的橋麵結冰,一輛客車行駛打滑失控,被身後一輛載重卡車頂撞,衝斷橋欄落入橋下水中,客車司機和前排兩位旅客當場身亡,後邊二十餘人受傷,其中重傷六位。所幸橋不算太高,加上冬季少雨,河水較淺,否則傷亡更其慘重。事故發生後,國道交通梗阻,大量車輛滯留於途,時值春運高峰時期,無數返鄉過節旅客被困在車裏,進退不得,饑寒交迫,情勢非常嚴峻。市縣兩級官員和相關部門領導迅速趕到現場,救死扶傷之外,趕緊疏導交通和旅客。不料難以奏效,當夜氣溫再降,雨加雪一起落下,橋麵結冰更趨嚴重,本地公路工程人員從未碰過冰雪,對橋梁路麵冰凍處理缺乏經驗和手段,采取各種除冰措施,包括大錘敲打,澆油放火,效果均不理想,交通阻塞越發嚴重,情況越發困難。

劉克服那幾天一直待在現場。他是一方主官,這種時候調兵遣將,非得老大不行。劉克服把縣領導和機關幹部大量調往現場,分段包幹,送飯送水,安排照料滯留旅客,救助老人小孩和傷病員。另外抽調一批幹部下到鄉鎮,參與鄉鎮抗災。縣直部門幾乎抽空,劉克服仍不放過,想盡辦法繼續調人調車調錢,傾全力而上。隻留一處例外,人車錢一樣都不動,這就是內河水壩和行政服務中心那邊。

那時候抗災現場人力物力吃緊,陳銘想把湖窪地的施工隊和機械先調過來應急,劉克服沒有同意。

“抗凍不隻要衣服,還得求房子。”劉克服說,“讓那些人在湖窪地少穿兩件衣服,多出點汗,抓緊蓋房子吧。這也是支援抗災。”

那時他已經有預感了,天時不對,形勢不妙,天寒地凍,冷風刺骨,不是尋常景象。他一邊寸步不離,盤踞在抗災前方,一邊接二連三電話催促,鞭打快牛,逼留在湖窪地蓋樓建房的那些人全力以赴,加快進度,於寒風中揮汗苦戰,用一種搶建方式,力爭提前落成。

所謂命比人強,人算不如天算,他終究沒能抗過命運。

一個多月後,湖窪地行政服務中心工地的施工機械戛然收聲。經全力突進,辦公大樓及附屬土建工程量都已經過半,此刻突然一起下馬。

意外生變,肇事者首推老天爺奉獻的這場冰凍之災。

本縣受災嚴重。寒風肆虐之際,被阻滯於國道上的車輛和旅客引發上下關注,吸引無數眼球,讓大家疲於奔命,但是比較起來,隻算凍災奉獻的一份附加禮品。真正傷筋動骨,帶來災難性影響的是遍及全縣,烙入骨髓,影響長達一周的寒冷。本縣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鄉村大量種植亞熱帶經濟作物,出產香蕉、菠蘿、龍眼、荔枝等水果,是省內有名的水果大縣。亞熱帶作物多怕霜畏寒,例如香蕉最不經霜。以往本縣香蕉種植區隻分布於沿江平原一線,地勢高的地方易受凍害,無法種植。近十幾年來情況變了,所謂全球變暖,氣溫持續升高,霜日在本地變成罕見稀客,香蕉等亞熱帶經濟作物種植區漸漸從沿江平原擴展到山區全境,成為山區農民一大收入來源,本縣一大產業支柱。哪裏想到突然來了一場強勁凍災,持續時間雖隻一周,影響已經綽綽有餘,全縣山區平原盡被掃蕩,香蕉等亞熱帶草本作物基本死光,荔枝龍眼等木本作物也未能幸免,整株整株枝葉發黑,成片成片有如火烤,漫山遍野,全軍覆沒。

凍災發生第四天,經全力搶救,國道阻滯情況緩解,車輛開始通行,劉克服匆匆從通行現場脫身,轉赴基層鄉間,陷進了無邊無際的冰凍災害現場。下鄉視察,放眼看去滿目淒涼,慘不忍睹,彙總上來的全縣災情統計更是觸目驚心。

這時劉克服接到一個電話,來電者為姚育玲,姚經理,陸金華的女下屬。

“劉書記有空嗎?”姚育玲說,“陸老板想請你吃飯。”

劉克服問陸老板準備在哪裏請?加拿大還是大家拿?或者在香港?姚育玲說此刻陸老板確實不在本市,但是他一直注意這邊的消息,知道劉書記那裏死了一地香蕉龍眼,很操心。劉書記準備什麼時候跟陸老板吃飯,陸老板立刻就會飛過來。

劉克服問:“他打算捐一筆救災款嗎?”

姚育玲發笑,說劉書記怎麼成了討債鬼?劉書記搞新城區,那麼多工程,那麼大地盤,沒容陸老板插一根針。老天爺有意見了,下了場雪,劉書記才又想起了陸老板。

劉克服追問:“這麼說陸老板沒打算捐款讚助?”

“隻要劉書記開口,陸老板什麼不做?”

劉克服這才表態,說看起來陸老板姚經理還有誠意。其實他沒指望陸老板拿錢讚助,縣裏受災,一靠自救,二靠上級,善款當然歡迎,以自願為原則。救災有如救火,此刻情況吃緊,一時顧不了其他,感謝陸老板想念,吃飯另找時間吧。

“劉書記的辦公大樓還蓋嗎?”

“受幾天凍,你們的企業就不辦了嗎?”

姚育玲笑,說劉書記真厲害。

隔天,紀全洲到了本縣。

紀副書記前來基層視察,指導抗災。紀全洲已經在全市各縣跑了一圈,這場凍災範圍廣大,全市城鄉不同程度受災,有四個縣災情嚴重,本縣屬其中之一。凍災初起,國道梗阻當天,紀全洲已經親臨過現場,時隔不久,他再次前來。

劉克服與陳銘陪紀全洲跑了一天。當晚紀全洲召集縣委縣府兩套班子成員開會,聽取彙報,研究各抗災具體事項,會後住在縣賓館。隔天一早,紀副書記匆匆動身,前往鄰縣繼續視察。按照慣例,劉克服與陳銘把他送到國道口上。

他在上車後突然提出順道先去一個地方看看,然後再走。

“去湖窪地。”他說。

劉克服和陳銘陪同前往。到工地時還不到八點,機關還未上班,這裏已經轟隆轟隆,到處是機器聲,升降機上上下下,汽車來來去去。

現場指揮人員解釋,工地正在倒樓板,馬不停蹄,已經連續加班兩晝夜。

紀全洲對劉克服和陳銘問了一句話:“你們還有腦子嗎?”

兩下屬麵麵相覷。

紀副書記是強勢領導,批評起來倒也細致。他把書記縣長指責在一塊,表現得不偏不倚。陳銘與他是姻親,所以格外得這麼講,實際上大家心裏都明白,此刻他隻問劉克服。劉克服是不是沒腦子了?

劉克服回答:“是我的責任。”

劉克服承認是自己做的決定,卻絕口不說明自己的腦子是怎麼回事,也不表示此刻自己將如何表現得更有腦子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