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分鍾後,禮堂的二樓全部清空。兩個抵抗者被強力製服後,其家人聽從勸告,放棄對抗,旁觀者及其他滯留人員終於服從安排,迅速轉移到車上。大卡車冒雨駛出湖窪地,前往市政府大樓安置。市政府大樓盡管是座老樓,已經有些年紀,卻占有地利,位居龍首山上。龍首山是縣城的製高點,再大的洪水也淹不上去,隻要不發生八級以上地震,大樓保證不塌,可保災民安全。
劉克服又去了湖窪地農貿市場,該市場位於湖窪地邊緣地帶,是災民的另一個臨時安置點。跟二中禮堂相比,這裏情況好點,是新建築,框架結構,比較安全。
他在農貿市場接到了市政府副秘書長江平的電話。
“你那個湖窪地情況怎麼樣?”江平說,“老板很關注。”
江平所稱的老板即紀全洲,副書記兼常務副市長。紀副書記很了解本縣,知道這裏有個湖窪地,情況恐怕不太妙,所以讓江平打電話詢問。
劉克服告訴江平,此刻全縣大雨大風,縣城湖窪地已經出現內澇。但是問題不大,情況都在控製之中。
“需要什麼幫助嗎?”江平詢問。
劉克服感謝。他估計本市沿海幾個縣受台風影響比他這裏要大,讓領導格外操心。他這裏目前還行,自己還能對付,有問題他會及時處理並報告。
“紀老板說,他們都不在,就靠你了。”江平道,“咱們再聯係。”
紀全洲看來有些不太放心。除了對風雨災害不放心,顯然他也擔心此間領導力量不足,書記縣長兩巨頭眼下都在外邊,由副書記劉克服頂著,又沒有市領導督陣。本市屬下各縣區都確定有若幹市級領導掛鉤,遇有天災,掛鉤領導都會坐鎮縣裏抗災。本縣應遠書記是市人大副主任,已屬市領導,還另有一位副市長掛鉤。不巧應遠不在,該副市長又剛接受一次癌症手術,還住在省城醫院裏。紀全洲所謂“他們都不在”指的就是這些情況。
劉克服讓江平報告紀全洲,這裏不會有問題,請領導放心。
“我們知道沿海縣情況更危急,我們這邊不要緊,不牽扯領導精力。”劉克服說。
“那好,就這樣。”
劉克服以為這就了事了,哪裏想到沒那麼容易,兩小時後,紀全洲於如注大雨中駕臨本縣。來了一個紀副書記已經不得了了,哪想到他還隻算陪同,有一個更大的領導隨風雨而至,居然是林景瑞,省長。省長到本市指揮救災,此刻由紀全洲領路,不吭不聲直撲過來。
劉克服在他們到達前十分鍾才接到江平電話。江平告訴他,他們的車已經開過本縣縣城外的大橋,馬上就進入縣城。
劉克服不禁失聲:“怎麼不早說一句?”
江平笑,讓劉克服等一等自己去問領導。
“我馬上趕過去。”劉克服說,“可能要一點時間。”
“你在哪裏?”
劉克服還在湖窪地,這裏已經一片澤國。車不能走了,他在一條船上。
劉克服請江平帶領導到縣賓館休息一下,他會讓縣委辦主任先過去接待,自己也會盡快趕到那邊向領導彙報,聽取指示。江平答應了。
“江秘你老人家千萬關照,一定領他們去賓館,別往其他地方走。”
江平並不老,比劉克服大不了幾歲,稱“老人家”隻是套近乎。一聽劉克服如此巴結,不由得江平奇怪,問劉克服為什麼,是有些什麼不敢讓領導看到?劉克服苦笑,承認確實有一些領導不宜,尤其是大領導不宜。拜托了,見了麵再細說。
所謂怕什麼來什麼,真是一點不錯。兩小時前江平打電話詢問災情,劉克服煞費苦心,報稱本縣沒問題,不似沿海各縣那般嚴峻,為什麼?隻怕領導親自前來關心。鬧災不是表彰剪彩,不需要高朋滿座。大風洪水,牆倒樓塌,滿目殘破,給領導留下如此美好印象,不要也罷。加上書記縣長此刻不在場,以劉克服的身份,負責做事可以,多嘴多舌不行,所以隻求領導去關心他人。哪裏想到人家這般厚愛,直撲進門,居然還是省市大領導聯袂駕到,劉克服頓時手忙腳亂。
半小時後劉克服匆匆趕回龍首山,那時已經來不及了。
林景瑞紀全洲沒有在賓館恭候劉副書記接見,他們直接去了縣政府大樓,進了大樓裏的防汛抗旱指揮部。江平知道劉克服有些情況,他幫了忙,力請領導到賓館歇一陣子,人家不聽。省長林景瑞是第一次到本縣,情況不熟悉,市裏紀全洲對這裏卻是了如指掌,這人性格強悍,下屬哪裏擺布得了。一進縣城,不聽江平多嘴,紀全洲帶著省長直奔政府大樓而去。
也算劉克服活該,是他臨時決定把湖窪地災民轉移,情急之下顧不著另找地點,直接先安置到縣政府的大會議室。這會議室不在別地方,恰在政府大樓的頂層。災民拖家帶口,有大有小,有老有少,不像公務員好管,暫避此地,多有不便,免不得這裏叫那裏嚷,找這個要那個,樓上樓下跑來跑去,弄得到處有聲,大領導下車一看,哪有不吃驚的。
“搞什麼名堂?”紀全洲惱火,“這是政府還是菜市場?”
劉克服還在湖窪地的船上漂呢。跟在領導屁股後邊團團轉的縣委辦主任趕緊報告情況。一聽說是災民臨時轉移到這裏了,領導不再批評,當即決定上樓去看望慰問災民,於是直接去了頂樓。頂樓大會議室裏當時一片狼藉,滿地坐著人,到處丟著災民的箱包細軟,東一個西一個全是方便麵盒和礦泉水瓶,政府各部門緊急抽了十幾位男女幹部到這裏,穿梭災民之中,倒水送藥,調解糾紛,聽取需要,提供幫助,大會議室亂哄哄真像個難民營,牆上空中的彩帶彩燈顯得格外滑稽。
劉克服趕到龍首山時,領導已經慰問完災民,進了防汛指揮部。
“那邊出什麼事了?”紀全洲追問。
劉克服報稱目前沒出大事。湖窪地地勢低,基礎設施差,一雨就澇,剛才離開時已經一片大水,倒了些房子,但是未發現人員死亡。由於經常受澇,縣鎮街幹部和居民群眾抗災經驗豐富,情況不對拔腿就跑,千方百計往高處去,都知道怎麼辦。沒什麼大問題,領導放心。
“政府會議室成了難民營,還沒問題?”
劉克服承認轉移災民到政府大樓是他臨時決定的。災民本安置在縣二中禮堂,早年他在那個學校教過書,知道是個老家夥,怕它撐不住,所以安排再轉移。剛才他從湖窪地回來時,二中已經進水,禮堂被水圍困,但是沒有倒塌跡象。因此他可能是過度反應,不過還是小心為好,保險為要。
林景瑞問:“人都撤出來了嗎?”
劉克服報告,基本都撤到安全地點。
“沒有問題嗎?”
劉克服咬緊牙關:“沒有問題。”
兩位大領導看過災民,問過情況,卻沒有離開,當晚坐鎮於本縣縣城,密切觀察台風動態,直接指揮抗災。一宿風雨大作,劉克服守在指揮部裏,徹夜未眠,忐忑不安。兩巨頭在側,虎視眈眈,這時要是出事可就壞了。
還好沒出大事。淩晨後風雨勢頭漸減,劉克服鬆了口氣。
紀全洲問他:“現在確定沒問題了?”
劉克服表示不敢鬆懈。
情況向好,領導也顯得親切隨和些了。劉克服陪吃早餐時,林景瑞臉上有了笑容,居然問起劉克服的個人事項,他顯然已經聽說了一些情況。
“有一個兒子是嗎?還好吧?”他問。
劉克服彙報:他兒子在本縣一中就讀,成績不錯。孩子的母親前些年不幸車禍身亡,這幾年主要靠外婆和大姨帶,她們很疼孩子。
林景瑞指著紀全洲交代:“這個你們要關心他。”
不是關心劉克服的兒子誰帶,是關心劉克服找老婆,續弦。紀全洲告訴林景瑞,這件事不必上級領導操心,讓劉克服自己解決。關鍵是眼睛要亮一點,不要挑花了。狐狸精不能要,刻毒鬼不能要,貪財亂政的尤其要提防。
林景瑞決定去下邊鄉鎮了解抗災情況,用罷早餐大家立刻動身。出門上車時,劉克服打開一輛越野車門,請林景瑞和紀全洲上這輛車。
“越野車底盤高,下鄉抗災好跑。”他說,“臨時給領導換個車,保險一點。”
這輛車掛的是武警牌照,為縣武警大隊的車輛。兩位領導上了越野車,江平坐助手位陪同。劉克服自己則上了領導的轎車,跟在越野車後邊。同車的還有隨同省長前來的省政府副秘書長於森,劉克服與這位領導是初識。當天出行除動用武警越野車和省長轎車,還安排一輛警車開道,縣委辦主任坐警車打頭,整個出行安排特別是乘車安排盡為劉克服精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