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當官當副 5(1 / 2)

第四章 當官當副 5

作為停職幹部,劉克服還得接受處理。

合水渡發生意外,兩社差點爆發械鬥,經多方努力,事態終於平息。劉克服奉命處置該案,關鍵時刻冒了點風險,事後證明措施正確。但是救一次急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該他麵對的他跑不掉,並沒有一筆勾銷,例如擅自決定挪用專款,處理王毅梅失職時態度曖昧,以及參與行政區劃變動時的種種行為。

市裏派來的調查人員基本實事求是,他們就事論事,沒有添油加醋。形成的材料跟劉克服見麵,劉克服沒有異議。幾位調查人員更多的是在幫他澄清情況,根據他們的材料,劉副縣長有些工作失誤,存在認識差距,問題不是太大,有些具體情況,應當於今後改進。

劉克服不知道這個結果是否符合初衷。當初紀大個嚴厲斥責,很有殺雞教猴的意味,確實是想砍落一個烏紗帽,警示全縣領導幹部不得屁股重於腦袋,必須服從指揮。事情查到後來,火力漸漸減弱。所謂雷聲大雨點小,這件事會不會不了了之?劉副縣長這般忍辱負重,在合水渡拚命為領導排憂解難,搭救了人家碩果僅存的一個侄兒,紀副書記會不會就此手下留情?

市裏一位同僚給劉克服打來電話,說聽到傳聞,一些領導對劉克服有看法,認為他雖然能做點工作,在新區建設這件事上起的作用不好,就現有調查情況,恐怕還不必嚴厲處分,但是不宜繼續待在縣裏,調整一下工作為妥。領導正在考慮怎麼安排。

劉克服立刻找了縣委書記應遠,表示難以接受。目前聽到的隻是傳聞,他很擔心。估計上級處置他之前會征求縣委書記意見,書記可以幫他說上話。應遠聽了劉克服的申訴,口氣很輕,問了一句話:“調整一下不好嗎?”

劉克服回答,這樣離開很丟臉,感覺很難受。

應遠說:“人有時需要另一塊天地。”

劉克服表態,他寧願挨個處分,不甘心這樣離開。他是市區人,大學畢業分配來當教員後,已經認準一輩子在本縣過了。這裏有他的家,妻子蘇心慧死在這裏。

提及蘇心慧,應遠也黯然:“小蘇可惜了。”

他答應幫助。

幾天後,劉克服專程到市裏求見紀全洲,表達個人訴求。明知第一惡很恐怖,談不好可能更糟,事到臨頭,硬著頭皮還得去找。

紀全洲聽了申訴,不開尊口,隻問:“就是你個人這個事嗎?”

劉克服說:“還想談另一件事。”

是關於合水鎮。劉克服說,新區方案已經基本確定,合水鎮將劃歸新區,包括合水渡的大社小社,目前已經沒有疑問。合水鎮劃出去後,本縣不再需要去管兩個村子間的糾紛,它們卻不會消失,反可能越發激化,因為新區初建,可能管不過來。紀副書記是市領導,也是合水鎮人,不會願意家鄉總是風波不斷,結子越結越多。

紀全洲問劉克服,合水渡的事情眼看不歸他們縣了,為什麼還要講?

劉克服稱放不下,合水渡是他的一個坎子,不講心裏過不去。合水渡事情屢發,總是牽扯所謂“大小眼”,涉及公平。這一說法不管對不對,已經成為現實症結。紀副書記曾問他是不是自命眼科醫生,他也曾想試試,現在檢查,自己沒做什麼,充其量隻算救火隊員。他非常希望自己不是救火隊員,是眼科醫生。在合水渡幾次應急救火,雖然沒有解決要害,體驗卻越發深,總靠救火隊不是辦法,那裏需要救火隊,更需要眼科醫生。眼下確實需要一個辦法,或者說,需要找個合適的人去治那裏的症結。他鬥膽向領導推薦一個人,可能行。

“誰?”

王毅梅。劉克服建議把王毅梅調到合水鎮工作,直接重用為鎮黨委書記。王毅梅是小社人,讓她到那裏主政,她不會傷害自己的鄉親。小社人會認為受到重視,他們的利益會得到保護,雙方的落差感會減小,有助於協調和消除隱患。王毅梅有工作經驗,原任嶺兜鄉長,本來已經準備轉任書記,資曆能力都可以勝任。她本人可靠,頭腦也夠,不會也不可能倒過來倚小欺大。這人素質不錯,足以信賴,這一次風波中,如果沒有她及時趕到,很可能會是另外一種結局。

紀全洲看著劉克服不出聲。

劉克服說,他這個想法也跟應書記談過。縣裏沒法辦。合水鎮已經決定劃歸新區,近期幹部不出不進,這是規矩。王毅梅本人是合水鎮人,通常不能在本籍地任主要領導。加上她本人去年受處理,眼下隻是計生局的主任科員,縣裏無法做這個安排。所以他直接向紀副書記推薦,建議根據特殊情況做特殊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