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當官當副 3
合水渡兩個小社青年因盜竊香蕉被大社人打死,引發抬屍堵橋阻礙交通事件。最終劉克服借其當年處理小學校糾紛的影響,再次以“兩個眼睛一樣大”方式化解了事件。事後不久,紀全洲駕臨本縣,在縣級領導幹部會議上高調提及,說到了劉克服。這一次是先表揚,再嚴詞訓斥,真是語重心長。
紀副書記說劉克服值得表揚,但是不需要多表揚,為什麼?大家是什麼身份?領導幹部,這種時候,哪怕讓你去死,你也不能有二話。幹得好是應該的,幹不好是不應該的。這回誰沒幹好?合水鎮當地領導處置不力,反應遲緩,沒在第一時間阻止事件發展。還有女鄉長王毅梅,關鍵時刻經不起考驗,不能擺正位置,把自己的私家情感置於大局利益之上,可惡。
“這裏邊誰沒有侄兒?”他問,“因為死個侄兒就鬧情緒,不認職責,不聽召喚,不服從命令,指揮不動,這種幹部有什麼用?不撤還行?”
紀全洲有資格說這個話,他自家恰好也曾死過一個親侄兒,死罪當斃,該領導態度堅決,絕無二話。
這一天紀副書記到縣裏開會,主題並不是表揚劉克服批評王毅梅,為香蕉園事件做總結表彰。他隻是借題發揮,拿它當引子,為另一件事做足鋪墊。這件事同樣牽扯到合水渡,需要強調服從命令,所以紀副書記聲色俱厲,拿表揚和撤職作他的關鍵詞。
這是件什麼事呢?區劃調整,事關大局,本縣合水渡正麵臨切割。
劉克服所在的這個縣地處內地山區與沿海平原過渡地帶,縣東南合水鎮一帶與市區和鄰縣接壤,舊稱三縣地。市裏出於中心城市經濟發展需要,經上級同意,決定從相鄰縣區各劃出若幹地域,增設一個區級行政單位,由市直管,合水鎮將劃出本縣版圖,歸屬新區。合水鎮是個大鎮,擁有大片平原和水麵,曆來以種植經濟作物為主,因接近市區,工貿比較發達,經濟狀況較好,是本縣數一數二的富庶鄉鎮。把這個鄉鎮劃出去,縣裏很多人不能接受,有人開玩笑,將其比之為當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的割讓台灣。這種比喻雖屬不當,卻也表露大家心裏的懊喪和不甘。
紀全洲是市裏負責協調新區建設的領導。紀大個身份高,既是副書記,又兼副市長,手握大權,可以協調各方,做出相關決定。他的個性強悍,處事堅決,號稱第一惡,誰都怕他,有利破除新區設置過程中的種種障礙。他又是本縣合水鎮人,他來負責,本縣與合水鎮的事情好擺平。紀全洲經驗豐富,他到縣裏開大會,一上來給個下馬威,表揚劉克服服從大局,嚴斥王毅梅不服從命令,以撤職警示,會場上都是領導幹部,誰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當天劉克服為受表揚對象。沒過多久,他就摔在合水渡這個坎子上。
事情還是發作於合水小社。與上回爭榮譽學校的方式相同,該村村民聯名上書,蓋了數頁手印,把上書狀寄往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領導機關,提出了一個特殊要求,反對將本村隨合水鎮全鎮劃往新區,要求單獨留在本縣行政區域裏。
紀副書記大為惱火,下令追查,如發現哪個官員背地裏做手腳,鐵定嚴懲。
這裏頭有些情況。
市裏籌組新區,提出劃合水鎮並入新區之後,本縣作為下級,大的方麵必須堅決服從,決策過程中,在還沒有拍板定案之前,也有權根據自身情況,對與本地利益攸關事項提出意見建議,供上級決策參考。行政區劃調整是大事,主要領導親自掌握,書記縣長直接過問,副書記陳銘和一位分管民政事務的副縣長配合處理。劉克服作為常務副縣長,具體的不歸他管,重大事項卻要參與研究。在縣裏頭頭討論時,劉克服提出了一個建議,主張大處服從,小處爭取,同意把合水鎮交出去,但是把其中的兩個行政村留下來,並入相鄰的本縣另一個鎮。留下的兩個村就是古合水渡邊的合水大社與合水小社。劉克服的這一主張得到了縣裏頭頭們的讚成,認為可以一試。
合水渡兩個村人口地盤都不算大,其中小社相對還窮,為什麼縣裏想留?因為兩村地位比較特別,它們位居江畔,扼於舊日合水渡的渡口邊。渡口早已廢棄,並無交通利益,不需要特別考慮,留這兩村主要考慮的是取水,合水渡為當地重要水源地。
合水渡一帶彙流的兩條河流水質有別,自北向南的一條稱“青溪”,出自山區,水量豐沛,水質較好。自西而東的一條從丘陵出,水質略差,顏色顯黃,被稱為“黃溪”。二十多年前市裏於合水渡投建引水工程,取水地點設在彙流處之上,取的是青溪的優質水。所取水被導入引水渠,出合水鎮後分為兩支,一支向市區供水,一支則流向本縣另兩鄉鎮,是當地數萬人口飲用、數萬畝土地灌溉的主要水源。水利向稱命脈,淡水在世界範圍內已成稀缺資源,縣裏出於保障轄下兩鄉鎮居民飲水灌溉出發,希望把取水地留在自己轄區內,今後掌控得住,不必受製於人,從一縣角度考慮無可厚非。
但是水源區劃給新區,等於市裏直接管住,對市區當然更有利。因此縣裏的主張不為認同,市裏相關協調部門認為,新區承擔對城區供水任務,水源地歸進來為妥,縣裏兩個鄉鎮的飲用灌溉需要,可以由市裏協調解決。
雙方意見不一,紀全洲下令:“可以聽聽當地意見。”
紀副書記很有經驗,也高明,他心裏有數,不急著強做決定,隻要求分別開開座談會,聽聽合水鎮及相關村當地幹部群眾的意見。這意見還用聽嗎?基本一邊倒,支持劃歸新區,特別是鎮村幹部。區級財政一般較縣級為好,各種待遇較縣裏為高,不說別的,村級主幹的經濟補貼差別就很大。劃給新區之後,比照目前市郊標準,村主任的補貼頓時可以多近一倍,大家何樂不為?
於是意見基本確定,縣裏的提議被否決,合水鎮還擬整體劃歸新區。
這時忽然枝節橫生,合水小社村民變卦了,聯名上書,反對劃入新區,要求留在本縣。紀副書記非常惱火,認為不正常,背後可能有人搗鬼。如果是縣裏官員試圖通過這種方式打民意牌,對上級施加壓力,性質就嚴重了,紀大個哪裏允許。
一天下午,臨下班前,應遠給劉克服打電話,問他走了沒有?劉克服告訴他自己還在辦公室。應遠說:“過來吧,頂樓。”
劉克服頓時心情沉重。
他去了辦公樓頂層,乒乓球室裏隻有應遠一個人,獨自練發球。劉克服在屋角落櫃子裏找出自己常用的那把拍子,握在手裏比了兩下,兩人各自站好,開始練球。來回推擋幾下,書記即發覺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