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地依靠那些關心你的人,耐心地對待你脆弱的情感,盡全力去想明白現實與情感孰輕孰重,並且寓信念於行動。每一次努力都會讓你學到寶貴的知識,積累強大的力量。當你知道自己的人生早有規劃,知道你的價值、目標和命運並不是由你遭遇了什麼來決定,而是由你如何應對來決定時,那麼你就一定會找到安寧。”
信念與行動的關係就像思想與身體的關係一樣,信念指導著行動,行動讓信念得以落實。沒有行動的信念與空想沒有任何差別。而受到挫折的行動,還需要在信念的支持下,經過反思與回顧,改變方向,繼續前行,最終達成更好的效果。
意外後的行動
尼克·胡哲經常全國旅行去演講,由於太過頻繁被美國大使館限製回到美國,這對尼克來說是個突然的打擊,因為尼克常居地就在美國,而且他在美國也安排了次數不少的演講活動。怎麼辦?尼克盡快行動起來,發動他的員工打電話、發電郵與短信,一小時內發動了一百五十個人開始為他的簽證問題四處活動,三小時後,簽證限製被取消了!尼克可以重新返回美國了,這真是奇跡,而尼克認為這都是寓信念於行動的力量。光憑信念還遠遠不夠,你必須要付諸行動。
當你碰到這種問題,這種突發的問題,比如簽證被拒,或是飛機停飛時,你會怎麼辦?也許你的第一反應是憤怒,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這麼不合理的事情會發生?為什麼我經常碰到這樣的蠢蛋?憤怒完全控製了你,你在情緒裏不平、焦慮、狂躁,你的腎上腺激素不斷分泌,然後你的身體被完全包裹在這種不安的感覺裏。
但是你還有一種選擇,這種選擇就是尼克做的選擇,尼克把注意力冷靜地轉移到解決問題上來,他明白成為一個憤憤不平的人除了折磨自己,不會有別的用處。所以“我祈禱上帝的幫助,然後寓信念於行動”。尼克不僅擁有信仰,而且相信不去采取行動的信念,那都是空想。很多人問尼克為什麼他能克服困難,保持如此樂觀的心態,尼克認為好的心態取決於是否能從糟糕的情緒中轉移注意力,關注自己的信念,並為信念而采取行動。
遭遇危機
2010年12月,尼克·胡哲的公司出現了財務危機。這次危機來勢洶洶,出現在尼克工作太過拚命、旅行太過頻繁的時期,他的精神、智力、情感都處於疲憊的狀態。尼克絕望的程度甚至超過了財務危機的嚴重程度,他整天憂心忡忡,這種萎靡不振的狀態持續了三個月,他不想起床,不想吃飯,精神與心智到了即將崩潰的地步。
這是成年後尼克遇到的最大的挑戰,開始的時候尼克確實是恐懼與畏縮的,像我們許多人一樣,麵對自己的失敗恨不得躲起來。然後尼克依然把此次困難作為他最大的學習機會,通過一次次的反省與思考,尼克終於找到了他失敗的原因——缺少謙卑和信念。在全球演講、出DVD及做音樂光盤等看似一帆風順的進程中,尼克的自我逐漸膨脹起來,他沒有時間坐下來反思一下各種財務的安全性,而去一味地追求速度,最後背上了5萬美元的債務。
在增員與擴大經營的時候,尼克一意孤行,沒有征詢更多經營者的意見,這是自大戰勝了謙卑。而在發現公司資金問題時,生出的負疚和慚愧也讓他不斷質疑自己的價值、目標和未來,更讓他迷失了自己的信念體係。當危機已成定局以後,尼克不停地反省深思,才從畏縮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尼克發現其實這些年自己已經處於一個自大的狀態,追求成績,追求認可,追求速度,掌聲與鮮花讓他膨脹了起來,覺得自己是個Superman,並給自己定下了難以企及的目標,甚至在實施這些目標時,大包大攬,沒有去發揮顧問與公司團隊的作用。用尼克的話講,他喪失了謙卑的美德。同時,這次危機也是尼克曾經麵臨的最大的功課之一,所有的難題、失敗,其實都是提供了一個上好的學習機會,讓他從人生的課題中學到寶貴的經驗,並繼續堅定他的信念。現在的尼克,更加成熟與穩重,更加珍視團隊,並將自己人生中的這一反麵教材與我們進行分享,讓我們從他的經曆中,體味到謙卑的美德與信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