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尼克爺爺法則:機會的衡量與選擇(1 / 1)

“你必須衡量各種選擇,並細心評估,看看哪些是能夠帶你到目的地的踏腳石,哪些又會讓你失足跌倒。你也會碰到那種可以帶給你短期好處,卻不符合你的長期目標的機會。別忘了,今天你做了什麼樣的決定,就會帶給你什麼樣的明天。年輕人不太了解這一點,所以常常在還沒想清楚這個人是否適合長久在一起時,就快速跳進一段親密關係裏。”

生活是一門藝術,需要高超的領悟與平衡的選擇。當機會紛遝而來的時候,你是照單全收還是審慎選擇?當事業家庭兩豐收的時候,你是拚命掙錢還是歸隱家庭?你的每一個選擇,都將決定你的命運,做一位成熟的人,享受圓滿的人生。

尼克爺爺法則

在尼克事業處於上升期的時候,各種機會紛遝而來,曾經有兩部電影負責人請尼克去擔任主角。一部讓他扮演一個滿口粗話、老是嚼著煙草的家夥,劇本設定這家夥大部分時間被裝在一個麻袋裏,被別人背在背上到處跑。另一個片子的主角“沒有四肢的威爾”一開始是個脾氣壞的“小怪物”,在破爛的馬戲團表演餘興節目,後來被好心人介紹到一個厚道的馬戲團成了高空跳水明星。

猜猜尼克選了哪一部?尼克說了,他可不希望他的孫子某一天找到一個電影DVD,裏麵的尼克爺爺臉上淌著煙草汁說些不三不四的話,他希望孫子認識的他是一個自重、充滿愛和激勵人心的人,所以他接下了第二部的片約,扮演了那個剛開始心裏滿是怨恨和絕望,但是最後克服了痛苦與怨恨,從帶刺的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威爾”。最後這部由尼克擔綱的《蝴蝶馬戲團》獲得了“門柱影片計劃”的大獎。

對放在麵前的機會,尼克的選擇很簡單,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一概不要。為了更形象地確定自己是否在目標體係內,他建立了“尼克爺爺”法則:我的孫子是會為我的這個決定感到驕傲,還是覺得他們的爺爺根本就是未老先衰、腦袋有問題?

多麼有趣的法則!當不同的機會擺在你麵前,需要你選擇與判斷時,你也可以建立這樣的法則,想象一下你的後代或是你的家人是否會喜歡你的選擇,或是直接向身邊的朋友溝通詢問,跟他們討論一下正反麵觀點,聽聽他們的意見。

如果你是個目標與價值觀特別明確的人,那就更簡單了,找出一張紙,把每個機會的正反麵之處一一列出,再與你的價值觀、原則進行對照,想象一下如果你接受了這個機會,你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如果你拒絕這個機會,你又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哪一種人是你真正想做的人,然後再做決定。你的決定也許會獲得回報,也許會付出代價,所以審慎地決策,不管是靠自己,還是與朋友商量,都很重要。

有時候,還需要後退幾步,不要被一時的激動衝昏了頭腦,盡量把它放在你的人生藍圖裏去決策。如果你還沒有長遠的計劃或藍圖的話,就多體會一下自己的直覺,如果直覺告訴你這值得去做,那就放心去做吧。

平衡的藝術

尼克·胡哲有一次與佳苗去拜訪他的超級偶像,92歲的葛培理,人稱“美國國師”的牧師。這位牧師在反思他的人生時,說希望當初自己能多花一些時間來陪伴他的家人,多做些事來展現自己對上帝的愛與信念。這同樣啟發了尼克,因為他已經不再是一名單身漢,不能像以前一樣在工作上投入所有的精力,他要把時間勻給他的妻子和他未來的孩子們,他的健康不僅對自己很重要,對家庭更加重要,平衡這個詞,也進入了尼克的人生字典。

平衡,是生活的一門藝術,在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有不同的詮釋。

年幼的孩子很容易陷入上學—放學—興趣班的教育循環裏,沒有玩耍與人生教育的時間,適當的平衡可以幫助孩子有一個更加健康的成長環境,而不是成為隻會考試的書呆子。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常常會有加班熬夜、超級透支、不累不睡的習慣,殊不知,如果不急刹車停下這種沒日沒夜長期疲勞的狀態,死神可能已經悄悄來臨。這兩年“過勞死”的數量極度上升,不僅包括30多歲的企業一把手,甚至有20來歲的年輕職員,他們在扮演“超人”的途中出現了夭折。那些處於中年危機的職場人,一方麵為工作兢兢業業,另一方麵為家庭辛苦經營,他們更缺乏休憩的空間與時間,去放鬆心靈,嗬護身體。還有那些回歸家園的老年人,能否從對子女的過度關注,轉向對自己身心的關注,這些都是需要平衡的技巧。

不平衡,往往發生在過分要求自己去滿足大腦中的種種計劃,而犧牲身體的狀況。人都是凡夫肉胎,大腦可以瞬間處理各種信息並發出指令,身體的勞作卻有一個循序漸進,並放鬆休整的過程。在信息化時代裏,計算機可以24小時不停機,但是人的身體不行,五髒六腑的運行遵循的是大自然休養生息的規律。

疲勞、困倦、焦慮、慢性疾病、抑鬱、缺乏興趣等,都是身體發出的危險信號,這個時候,需要靜下心來聽一聽身體需求與大腦之間的矛盾,靜能生慧。然後,用你的智慧與身體和解,調節一下你的人生節奏,進入一個更為和緩與舒暢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