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真無知在那個年紀真是個福氣。我並不知道自己跟別人不同,也不知道人生路上有各種挑戰等著我,我甚至不認為我們會被賦予處理不來的事。我向你保證,每一個你自認無能為力之處,其實都有祝福,裏頭有著足夠的能力,帶你迎接挑戰。上帝為我配備了驚人的決心與其他恩賜,很快地,我證明即使沒有手腳,我依然行動敏捷,並具備良好的協調性。”
在尼克·胡哲的成長過程中,尼克的父母心中充滿了驚嚇,隻有軀幹的尼克,是個到處滾動與衝撞的小家夥。對於父母來講,沒人告訴他們要如何照顧這樣的嬰兒,撫養尼克,像是在黑暗的隧道裏摸索,經曆著種種挑戰,有淒涼無望的時候,但是隻要繼續前行,也會有充滿驚喜的時候。
可愛的小左腳
童年的尼克是個英勇無畏的冒險家,不管三七二十一,在房間裏到處滾動。很快,他就發現他身上最好用的,當數他那隻小小的左腳了,通過小左腳,他能夠滾、踢、推,還能撐住自己。最重要的,那對小左腳上有兩個趾頭,雖然連在一起,但是尼克的父母決定動個小手術將其分開,這樣它們可以當指頭來用,可以翻頁、握筆,果然,手術後大有用處。兩歲半的時候,小尼克可以操控他的第一部遙控車了,現在尼克一分鍾能打四十三個字,尼克還用小左腳操作電腦、智能手機和自己的特製輪椅!
很多熱愛尼克的人們,同樣熱愛他的小左腳,因為尼克用他的小左腳,走遍了世界二十多個國家的學校、體育館、孤兒院、會場,給全世界需要希望與信念的人都帶來了驚喜。
對懵懂無知的小尼克來講,世界就是個冒險樂園。無知者無畏,他隻是通過本能,學著去嚐試,自主地開發自己的潛能,並學會了跌倒後用頭頂著地麵再站起來。對尼克的父母來講,除了盡量保護他,給他提供更便利的環境外,他們還利用成年人的經驗,幫助小尼克用僅有的兩個腳趾頭做更多的事。
也許你的狀態很糟糕,也許相比較而言,你擁有的確實比別人少了很多,可是生活還要繼續,就像呼吸仍在繼續一樣。當你活著,你除了一遍又一遍地陷在自己堆積的問題裏,你還要繼續做點什麼不是嗎?孩童的好處是他的本能促使他去行動,而成年人的悲哀在於,大量的經驗會限製本能的行動力。尼克有一種無畏行動的本能,哪怕動作不太漂亮,哪怕摔個跤,但是越是行動,就越能找到解決方案不是嗎?在跌跌撞撞中,尼克把他的小左腳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那麼,你的“小左腳”呢?你擁有的寶貝呢?你能把注意力從問題轉移到你擁有的東西上嗎?用你的才華、精力,無畏地行動起來,創造你獨特的人生。
像尼克一樣遊泳
當尼克還是個嬰兒時,尼克的父母怕他因為沒手沒腳在水裏浮不起來。爸爸便在浴缸中幫他洗澡的時候,把他托起來,教他憋氣,慢慢地尼克發現隻要在肺裏保留一點空氣,他就能浮起來,而且他會用唯一的小左腳做推進器,遊得可快了。以至後來尼克一看到水就要撲進去,成了遊泳狂。再後來他還學會了跳水、潛水、玩滑板,非常了不起!
丹尼爾,是尼克在演講中認識的一個小男孩,同樣沒手沒腳,他的父母以尼克為榜樣,堅定了照料丹尼爾的決心與希望。尼克的父母也給丹尼爾的父母提供了很多的指導與幫助。丹尼爾開始學講話時,最先說出的就是“像尼克一樣遊泳”,尼克激動得不行,想不到沒手沒腳的也可以幫助到別人,成了別人的榜樣。
這個世界,確實是為大部分有手有腳的人設計的,但並不意味著沒手沒腳的人就無法享受一樣的快樂,隻要你有探索的信心。像尼克父母一樣,從擔心到教會尼克憋氣,驚喜就是這樣,在你沒有預感的時候發生了,原先頭腦中認為不可逾越的障礙,在各種嚐試下,居然就超越了。所以,如果在經驗主義的世界裏遇到了阻礙,與其坐在那裏胡思亂想、唉聲歎氣,用一個想法替代另一個想法,不如真正“下水”試一試,相對於與頭腦裏的各種想法做鬥爭,行動起來,也許會別有一番天地。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生命的真理,並不是停滯在思考的層麵,而是實踐在行動的層麵。宇宙中的各種奇異的生命都在爭相綻放,你也需要用行動來綻放你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