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遭遇難以控製,有些事情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你可以阻止的。你能選擇的不是放棄,而是繼續努力爭取更好的生活。我希望你知道,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有答案,事情發生總有理由,而最後,結果會是好的。”

1982年12月4日,尼克·胡哲降生在澳大利亞的一家醫院,他是媽媽杜什卡·胡哲與爸爸鮑裏斯·胡哲的第一個孩子。這位被爸爸媽媽殷切盼望的孩子,一出生就沒有四肢,這引起了父母極大的恐慌、傷心以及躲避,但是這對虔誠的基督徒父母最終還是接納了他,他們決定不再糾結於為什麼上帝會給他們這樣的孩子,而是決定給他全部的撫養與照料。

我的寶寶怎麼了

杜什卡·胡哲懷上尼克的時候是25歲,她曾經當過助產士和小兒科護士,知道孕期該注意什麼,在超聲波產檢的時候也沒有異常。可是當產後看不到尼克時,她預感到情況不好,問醫生:“我的寶寶怎麼了?”醫生回答說:“你的寶寶有海豹肢症。”這意味著四肢畸形或四肢不全,杜什卡當時就嚇呆了。醫護人員把尼克帶到杜什卡身邊讓她抱抱,她說:“把他帶走,我不想碰他,也不想看到他。”

這種反應是正常的,當你辛苦地十月懷胎卻生下一個殘疾的孩子時,很多人一時半會都難以接受這個事實,因為相對於正常的孩子來說,四肢皆無的孩子是極其少見的。對母親來說,她一下子從常規的生活被一個殘疾兒子帶入一個罕見的、無助的狀態。這樣的孩子到底意味著什麼?我有能力照顧他嗎?他能長大嗎?長大了他能獨立嗎?別人會歧視他嗎?如果我們走了,他該怎麼辦?問題接踵而來,無法接應,生活一下子進入了死角,很多父母會在這種情況下選擇遺棄孩子。

如果你遇到這樣的境況,你會怎麼想?

上帝對他有個特別計劃

在經過震驚、痛苦、呆滯、哀傷、恐懼以後,包括無數次對上帝的質問:“上帝怎麼會讓這種事發生?”杜什卡·胡哲與鮑裏斯·胡哲決定從這種幾乎沒有答案的糾結與愁苦裏走出來,他們害怕無力照顧這樣的孩子,思考過是否放棄尼克,送由別人收養。但是最後,他們相信這個孩子的誕生總有他的理由,決定承擔起全力扶養尼克的責任。

感謝尼克父母做出的這個決定,以及此後二十年精心的照料與無條件的愛護,為尼克有機會成為聞名全世界的勵誌演講者,成為無數人悲傷、絕望、無助、抑鬱中的啟明燈與引航人,奠定了基礎。

做一個假想,如果人類大多數都是沒胳膊沒腿的,隻有極少數人有手有腳,那麼尼克與很多殘疾兒的誕生就不是難題,他們都是正常的小孩,因為世界本身就是為無手無腳的人類而設計的,而那些突然有手有腳的孩子反而會成為少數派,進入特殊的機構進行撫養,或是由於環境不允許而被疏於照料。所以世界主要是為大多數人準備的,卻給少數派造就了巨大的障礙與難題。相對於四肢俱全、明眼人、有聽覺的人、交流順暢的人等,四肢全無、盲人、聾人、智力障礙者、孤獨症患者就成了少數派,他們麵臨著融入這個主流世界的種種困難與挑戰。

在這個障礙前,尼克的父母選擇了不放棄,沒有因為成為少數派的父母而放棄,而是從容地相信,“上帝對他有個特別計劃”,每位小生命都值得去愛。這種無條件的愛護,不是基於你健不健康、聽不聽話、符不符合目前大多數人的價值觀與衡量標準,而是確定你值不值得愛。這種無條件的愛,僅僅基於你是一個生命,是降生在這個家庭的生命,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而平等的,都值得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