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了表後,周局長發表了簡短的講話,他首先充分肯定了高振民主政以來北湖市國稅局的工作成績,在組織收入、機關作風建設、征管基礎、以及扶貧建整等方麵都做出了成績,取得了經驗,得到了地方黨政的高度肯定,有的也在全省國稅係統做出了表率作用,北湖國稅工作的主流是好的,省局黨組對以高振民同誌為首的北湖市局黨組的工作是基本滿意的,接著話鋒一轉,說目前北湖市國稅局的工作仍然處於一個比較困難的時期,各個部門、各級幹部都要切實加強領導,吸取一係列事件的教訓,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幹好本職工作,共渡難關,要少議論多幹事,確保全年收入任務不打折扣,確保稅收信息化和征管質量全麵提高,確保幹部隊伍再不能出任何問題。老局長語重心長,林文建聽得出是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老局長也是一年後換屆到期了的人,何嚐不希望在自己晚年的政治生命中平安度過。
會議結束時,周局長和高振民一行陪著竺司長,老局長招呼著林文建攏來,親切地把他介紹給竺司長,指著他和高振民說:“他們兩個和……唉,都是我當年在稅校當校長時的得意門生,如今都各有成就了。”老局長此時想起了奚若蘭,心裏驀然生出感慨。林文建大方地叫了聲:“竺司長好。”竺司長看上去非常和藹可親,握著林文建的手說:“真是年輕有出息。”林文建笑著回答說:“都已經過四十了。”竺司長說:“你這年紀在中央可算是才出茅廬正當年呢。”“是啊,是啊。”周局長在一旁熱情地幫著腔,大家就這麼說說笑笑,看似無序地走出會議室,其實都是在遵守著一種潛規則,周局長陪著竺司長走在最前麵,高振民緊隨其後,其他的就這麼先後而有分寸地跟著。
林文建心裏一直惦記著奚若蘭,昨晚老校長的一番話,使他寢食難安,他想向周局長提前告假,去江州陪陪奚若蘭,周局長說:“你再堅持半天吧,散會後我們一起去江州。”聽了周局長善解人意的一番話,林文建也不好再說什麼。
總局考察組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找現任的黨組成員和基層分局的局長們座談了解情況,聽取對高振民工作和生活方麵的情況,談話的人中,以市局現有黨組成員的意見相對重要,不過,林文建估計對高振民反感的意見不會出現,這些人他都比較了解,素質不致於低到那種程度,何況高振民在一些主要問題上還是過得硬的。
現在大家關注的焦點是,如果高振民走了,誰來主政?考察組來了後,各種各樣的議論都有,林文建一概置若罔聞,晚上他也仔細想過一番,是方軍?他覺得不大可能,如果有可能,他在高振民未來時就有機會,何況他已是快五十歲的人了,年齡上早已過了線。是他自己?他可從未想過有如此奢望,能做到副局長,他已經無所求了,其他的一切順其自然。如果硬要作出個結論的話,他猜想到時很可能是省局再派幹部下來。奚若蘭的不幸使他把生死都看淡了,何況官位這些身外之物。
他就這麼胡思亂想著,方軍推門進來,看到林文建正在沉思,便開玩笑說:“哈哈,打擾你了,老弟又在出思想啊。”
“哪來那麼多思想啊,出思想是一把手的事,老兄。”林文建回答。
“一把手?一把手已經光榮進京了,人家從省城下來的就是不一樣,眼界比我們高幾個檔次,一個筋鬥就翻到了北京,不得不佩服啊。”方軍感慨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