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紅塵輪回
總局人事司竺司長來到北湖,陪同的是省局局長周仕達。
林文建做夢也沒想到,高振民調北京的消息會這麼快得到確認,看來吉部長說得沒錯,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的消息當然不會有錯,春江水暖鴨先知啊,隻是林文建沒多大興趣,不上心而已。風起於青蘋之末,上次奚若蘭在電話中就告訴過他,平時方軍、何其樂他們的小道消息也並非空穴來風。
高振民從主政北湖市局到現在,也就一年多時間,在危機四伏、局勢跌宕的情勢下,他依然能夠平步青雲,的確功力不凡。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古人說得一點也不假。
周局長陪竺司長下榻在銀杏賓館,這是黃小麗離開北湖市去了南方後,林文建第一次來賓館,小廊回合,物是人非,顯得有些冷清,全然沒了往日那種溫馨的氣氛,就像一個家,有沒有女人到底是不一樣的,女人在,哪怕寂靜也感覺是一種生氣。
吃完飯閑聊的時候,老校長拍了拍林文建的肩膀:“唉,若蘭這孩子……”老人無言,輕輕一歎。林文建問到奚若蘭病情的近況,康複的希望到底幾何?老校長告訴他,癌症到了化療階段,說明已經在擴散,化療太殘酷了,把人摧殘得不成樣子,老校長怕林文建心裏難受,沒有繼續說下去。
“若蘭命苦,身邊沒有任何親人,老校長,您是看著她成長的,她一直視您為慈父,無論如何得請組織盡全力治療呀。”林文建的口氣近乎是哀求。
“你和她都是我最器重的學生,我當然會盡力的,但願天遂人願啊。”老校長說完,朝林文建擺了擺手,老校長是個堅強的人,他不願讓自己的學生看到他脆弱的一麵。
第二天,全市國稅係統副局長以上領導幹部大會在銀杏賓館召開。
周局長親自主持會議,人事司的竺司長和省局李處長坐在主席台上,老局長略顯蒼老而沉穩的聲音在大廳的上空回蕩,與會的每個人都全神貫注,在中國,人的事就是頭等大事,其它任何會議也無法與此相比,雖然從表麵上看,還有很多會議遠比這重要,比如蒼生社稷,比這更重要吧,但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國情決定了的,無可替代和救藥。
竺司長簡單講了一下意思,說是代表總局黨組對高振民同誌就任副廳級幹部進行考察,高振民同誌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二十五年來,從機關到基層,從普通幹部到領導崗位,政治上成熟,工作能力較強,具有開拓進取精神,工作業績突出,符合中央關於提拔年輕後備幹部的條件,請同誌們實事求是地進行評議,同時,也歡迎大家向組織反映高振民同誌的問題和情況,我們將認真聽取意見,客觀公正地進行考察,目前僅僅是考察階段,情況帶回去後總局黨組還要研究,之後再進行公示,期間有一個過程,所以考察並不代表確定,更不代表任命。
竺司長講得很具體也很藝術,李處長就考察測評的方法作了具體說明,換在平時,這都是奚若蘭的事,林文建還記得上次奚若蘭來北湖進行市局班子正常年度測評時,他坐在下麵,奚若蘭在台上正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講著現代版的《 西行漫記 》,他不經意地望了她一眼,奚若蘭就有點走神,那般微妙隻有他倆才心有靈犀。
李處長講完,下麵的議論多了起來,誰都知道中國的官場到了考察這一步,隻要沒有收到明顯的違法亂紀行為舉報,基本上就等於定了,這是不爭的事實。有的直說看不懂,沒想到高局長會這麼快就榮升京官,幾年時間就實現了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無法實現的理想,看來當官真的是一門天大的學問,城區分局的劉宏宇局長就坐在林文建的後麵,與高振民同屬於少壯派,言談中明顯帶著一股興奮,說高局長德才兼備,調到總局是水到渠成、實至名歸。
考察組給每個與會者發了一張民主推薦表,像公務員考核一樣,大致分為德、能、勤、績幾個方麵,絕大部分人拿起筆就勾,知道這是走過場;個別的填得很慢,顯得很是慎重;有的左觀右望,好像拿主意不定。林文建很快就填好了,他將表放在桌子的右角上,抬頭望了一眼,不經意間發現方軍正有意無意地盯著自己,他趕忙瞥開了雙眼,這個時候誰互相看一眼都是敏感的,此刻他的心情很坦然,依他的本性,他固然不屑於高振民為官采取的種種手段,但人能往高處走,他從內心深處由衷地表示祝賀,在這方麵他從來就是個大度的人,心胸寬廣,但他覺得這一切都來得有些過於突然,屬於情理之中的意料之外。北湖市國稅係統曆盡劫波,剛剛度過風口浪尖,許多事剪不斷、理還亂,有的還未作出結論,偏偏這時候高振民要走了,想起來真是有點不合時宜,林文建之所以這樣想,完全是出於公心,他自己從未想過要在北湖市局主政,他在這方麵不是沒有欲望,但不會去刻意而為之,這點與高振民有本質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