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大難臨頭(1 / 3)

28 大難臨頭

金德敖被批捕後,他的妻子找過高振民,可高振民像應付郭誌昌一樣應付說:“新官難理舊事,同情歸同情,法律麵前實在是無能為力,老金隻有把問題講請楚了,爭取政府寬大處理,才是唯一的出路。”金德敖的妻子看到高振民講的都是些官場套話,知道於事無補,於是轉過頭來還是找章健夫,前後兩次,她哭著對章健夫說:“章書記,老金是您一手提拔和栽培的,他在裏麵托了夢給我,說隻有章書記您才能救他,他讓我來找您,求您救救他吧,隻有您能救他了,我們不會忘記您的。”

章健夫讓金德敖的妻子哭得心裏很煩,板著麵孔說:“這個案子是省局直接插手的,連檢察院也介入了,唉,德敖恐怕是難逃此劫了,我也無能為力啊。”

金德敖妻子對章健夫與遊大利的事基本清楚,金德敖平日在外麵威風八麵,但在妻子麵前屬老鼠,嚴重懼內,戰友那天送密碼箱的事當天晚上躺在床上就一五一十地向老婆作了彙報,老婆聽後點點頭,首先肯定他坦白交待的態度,接著爬起來繞著密碼箱轉了三圈,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必定站在一個偉大的女人,沒有我的付出,你能天賜祥雲當上局長成就今天的大業嗎?你如今掉到錢堆裏了,你們男人有錢就變壞,現在這隻箱子,就像個勾引男人的風騷娘們兒,香水有毒啊,老娘本著對領導幹部愛護的態度來保管,你可不要拿好心當驢肝肺……”老婆喋喋不休的念叨就像催眠曲,剛開始他還敷衍地應付著,也不知道老婆說到第幾章第幾頁,就睡過去了。

現在,她一聽章健夫過河拆橋、大難臨頭各自飛,於是也立刻翻了臉,冷冰冰地說:“好吧,章書記,德敖的事並不是他一個人的事,他犯了事對誰都沒好處,你倆是一根繩上的螞蚱,打斷骨頭連著筋。”說完便頭也不回地走了。

看來這女人多少知道海源公司的實情,素質雖低,但性格剛烈,不好對付,章健夫心想。他隱隱感到危機正在向他逼來,如一隻驚弓之鳥,坐立不安。

為防止弄巧成拙,他想到了要情人黃小麗出麵,與金德敖的老婆談談,是他章健夫不能為而非不願為,畢竟女人之間溝通起來方便些。

黃小麗找到了金德敖的妻子,一番連哄帶騙,總算是暫時穩住了局勢,可省局調查組和檢察院是吃幹飯的嗎?還有遊大利和金德敖在關鍵時候靠得住嗎?所有的這一切都是未知數,都不可預測,章健夫越想越害怕,他的情緒像一曲哀樂,靜靜地體味著人性的冷漠。

這天,省局調查組的人找市局黨組成員核實金德敖的情況,包括高振民在內,所有的黨組成員都接受了調查組的談話,林文建的心情很複雜,每一句話都會關係到一些人的個人聲譽甚至政治前途,盡管他並未涉足其中,可官場上的關係千絲萬縷,錯綜複雜,往往一句話不小心便生出誤會或是嫌隙,調查組的工作進展到這一步,根據經驗,預示著案件即將收網,問題的真相要水落石出了。

下午林文建陪高振民來到平山縣局,今天是每個月納稅申報的最後一天,不少納稅人正在緊張地辦理納稅申報手續,辦稅大廳裏有點忙,但忙而不亂,運轉得有條不紊,以致於高振民他們到來時,幹部們絲毫沒有察覺。看到局裏的工作並沒有因為葉性茂的突然出事而帶來太多的負麵影響,高振民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人的潛能一旦得到激發,就會釋放出無窮的力量,北湖的國稅幹部到底還是有覺悟的。

從辦稅大廳出來,高振民他們上樓來到主持工作的汪副局長辦公室,穿過走廊時,林文建看到葉性茂的辦公室依然貼著“局長室”幾個字,感到有些刺眼,讓人引起不愉快的聯想。那天葉性茂的遺體被拉到火葬場時,他生前的牌壇好友替他燒了紙糊的別墅小車外加一副真麻將,有朋友認為意猶未盡,說葉局長生前倚紅偎翠,快活風流,到了陰間同樣不能獨守空房,孤單寂寞,提議燒幾個紙做的二奶三奶四奶陪葬,正好湊起一桌麻將,於是又糊了間小屋子,上麵寫著局長室,葉性茂手裏拿著諸葛亮搖的羽毛扇,裏麵幾個穿紅著綠的女子栩栩如生。林文建告訴汪副局長,把局長室幾個字撤掉,辦公室先留著,到時候來了新局長再作調整。

平山縣局班子成員參加了下午林文建主持的會議,對葉性茂事件統一了三點意見並形成了會議紀要,但高振民對會議提出的將葉性茂之死定性為因公出差的建議未予采納,他說作為一個基層領導幹部,包養情婦、作風腐化墮落、私自駕車外出,正因為人已經死了,組織上才未予追究,如果還定性為因公死亡,是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的,對組織、對曆史都無法交待,人民群眾知道了也不會答應。林文建聽了,覺得拋開高振民與葉性茂的私人恩怨不說,就事論事,高振民說的在理,定性為因公與因私,有很大的不同,牽涉到撫恤金、補貼甚至以後子女的就業安排,處理不好的話就會留下後患,因此也就表態同意他的意見,但考慮到葉性茂的工作經曆與家庭因素,林文建提議對老葉的家庭提高一次性補貼的標準,增加兩萬元錢,畢竟他的家人是無辜的,一個女兒還正在上大學,老葉魂歸離恨天後,經濟上說不定就陷入了困境。

林文建是個比較實事求是的人,做人做事最基本的準則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這點從他要侄兒明剛處理禮卡捐款給村上學校的事就可以看出。那晚侄兒明剛來到家裏,把他捐款的收據送來,林文建說早幾天帶兒子回村裏時,看到了學校門口的石碑,幸而自己製止得早,否則的話會弄得很難堪。明剛說:“當時連碑文都請村裏的老先生寫好了,是叔您再三堅持,村裏才不得不放棄,縣教育局了解您的義舉後,也配套拔了五千元,球場修好那天,村上在學校開了大會,鄉裏幹部都來了,鄉親們念記叔的大恩大德,家家戶戶放了好多鞭炮。”林文建說:“何來恩德可言謝,為父老鄉親做點事是應該的,何況這是自己受禮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