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筆下沽名(1 / 3)

24 筆下沽名

南安寺是北湖市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刹,依山傍水,寺內茂林修竹,古木幽深,曆來是香客們求神拜佛的勝地。昨天逢陰曆初一,由於千百年來沉澱的名氣,香客如雲,信徒們燃放的煙花鞭炮和冥錢紙幣紛紛揚落在禪寺的庭院,一大清早,寺院的主持懷法大和尚就吩咐眾僧把禪寺裏裏外外打掃了一番,因而整個院落在雨後更顯得清爽和雅靜。

黃小麗開著車,陪著章健夫來到南安寺,章健夫與懷法大和尚是老朋友了,進得禪寺,懷法大和尚親自引著章健夫來到後堂喝茶,這後堂古柏參天,深幽清雅,懷法吩咐弟子沏了茶,章健夫接茶於手,輕輕抿了一口,緩緩說道:“曹源一滴,七十餘年,受用不盡,蓋天蓋地。”

懷法大和尚雙掌合十,說:“寒舍茅廬,豈敢與曹源相比,施主言重了。”又說:“與佛有因緣,並非即得入佛門,因心成佛,得以化諸因緣,於是真佛。”

“方丈唯佛與我,弟子十分敬仰。”

兩人就佛論佛,談得十分投緣。黃小麗聽不懂,隻在一旁靜靜地坐著。正聊著間,章健夫忽地歎了口氣,皺著眉頭打住了,似有無限心事。懷法大和尚乃得道高僧,對世事自然洞若觀火,見此情景,起身在房內踱了兩圈方步,雙眼微閉,說道:“施主喜好皆真,不無二樣,與佛澄明,與心俱靜,既來得寺院,施主請便就是了,阿彌陀佛。”說完便飄然離去。

章健夫任懷法大和尚獨自離去,也不說什麼,交待黃小麗去請了三炷高香,倆人出了茶廳來到正殿如來佛像前,章健夫手棒高香,雙眼微閉,嘴裏默念有詞,三叩首後,在蒲團邊緣跪膝九拜,十二分的虔誠,燒完香後,黃小麗問章健夫:“這香真的能達成人的心願?”

“與佛結緣,心誠則靈。”章健夫說。

“那好,我剛才真的是誠心了,我許了一個心願,祈求老天保佑你這次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平安渡過眼前這劫。”黃小麗說完,眼裏閃出一絲淚花,章健夫聽了,想起自己落難,總希望得到別人的慰藉和幫助,在焦急和無助的時候,他不敢把這樣的事情和家人親戚朋友談,唯一可以談的人就是黃小麗了,可他又不願叫黃小麗跟著他擔驚受怕,他還希望自己在這個女人麵前,始終保持著強勢的形象,保持著女人對自己的敬佩,唉,也許自己這一輩子真的該愧疚眼前這個女人,他歎了口氣。

遠處,鍾磬之聲驚起幽眠庭院深處的宿鳥,啼聲戚戚仿佛在哀歎章健夫前途未卜。

省局把國稅知識大比武的時間定在下周,高振民從平山回來後就召開了全市副局長以上領導幹部大會,他再三強調,要站在建設學習型機關的高度來認識這次大比武考試的重要意義,精心組織,認真學習,考出一流的成績,考出北湖的水平,特別是平山縣局,廣大幹部要調整好心態,以積極的態度對待考試,決不能因為金德敖的“股份門”事件而受到影響。高振民說話的語言很時尚,像陳冠希的豔照門和周正龍的老虎門一樣,把金德敖的事件形象地喻為“股份門”,幽默了會議一把。他提出一個口號:日學一小時,周記一萬字,月讀一本書。說要把這“三個一工程”作為北湖市國稅局創建學習型機關的品牌,隆重地宣傳和推介出去。

林文建回到辦公室,何其樂拿著一本《 神州稅務 》雜誌進來,說是關於機關作風建設的經驗材料已經在國家級的《 神州稅務 》雜誌上發表了,林文建拿過來看看,確實是登出來了,隻不過署名是北湖市國稅局局長高振民,文章很長,有七頁,四千多字,發的位置也相當不錯,前麵還加了一段編者按:機關作風建設是當前政治體製改革的重要內容,行風建設好壞直接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北湖市國稅局高振民同誌對機關作風建設的實踐和調查,深入細致,既體現了一個領導幹部紮實的求實作風,也對當前困惑我們的一些關於黨風行風的問題,作出了正確的回答,請各地尤其是國稅係統的領導幹部認真學習。

“不錯,”林文建笑道,“這是個很有分量的東西,高局長看了說不定會獎勵你們。”

“謝謝林局長肯定。”何其樂望著林文建說:“剛才《 神州稅務 》雜誌編發這個稿子的黃編輯來電話說,今年是國稅係統人事作風改革試點年,想在這個刊物上發稿很難,很多稿子都有一定的傾向性,一般稿件是不會發的,特別是領導幹部的署名文章,沒有國稅總局分管的負責同誌點頭,是不能發的,這也說明這個稿子國家稅務總局的領導看過了,也就說明國家稅務總局的領導同誌對高局長是很看重的,同時還說明……。”

“不要說了,哪來那麼多說明?你也想得太多了。”林文建打斷了何其樂的話。

“也許是我想得太多了,不過,林局長,還有件事……”

“什麼事?”林文建頓了一下,說:“你不說我也猜得出,一定是關於廣告讚助的事吧。”林文建未卜先知。

“林局長果然神機妙算,這個刊物的主編說最好請我在北湖給他們搞一點讚助,可以作為刊物的理事單位,以後發稿就享受優先,我認為,從長遠的眼光來看,辦好這件事對宣傳北湖國稅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