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後性空靈。”第五回裏把她的結局預告得很清楚:她“哭向金陵事更哀”。所有這些女子,都跟金陵有關係,但是她最後的情狀,似乎是在往金陵方向移動的過程裏悲慘地殞命。

關於王熙鳳,我能貢獻給大家的獨家見解主要就是這些。

下麵來說巧姐。巧姐憑什麼進入金陵十二釵正冊?不少讀者覺得她前八十回戲份兒特別少,印象很模糊,不理解為什麼她跟她母親兩個人都被排進正冊裏。依我想,曹雪芹的用意,是加入一位輩分明確比其他各釵低的女子,可以使對賈氏家族青春女性的命運展現更有立體化的效果。當然,從表麵上看,正十二釵裏的秦可卿跟巧姐一輩,巧姐是賈母重孫女,秦可卿是重孫媳婦,但是,前麵我已經講了那麼多,秦可卿的表麵身份後麵,有太多的疑點,太多的秘密,而巧姐是賈璉鳳姐的親女兒,這是沒有疑問的。

巧姐最後的命運,第五回的判詞和《 留餘慶 》曲交代得很清楚,大家基本上都能看懂,就是因為當年她母親善待了劉姥姥,種下善緣,因此家族敗落後,劉姥姥一家救了她。她最後的歸宿,應該是嫁給了劉姥姥的外孫板兒,雖然住在荒村野店,每天還得紡織謀生,過去那富貴奢華的小姐生活一去不返,也屬紅顏薄命,但跟慘死的姑媽、母親等相比,那算幸運多了。她和板兒的姻緣,在第四十一回有非常容易明曉的伏筆,大姐兒——巧姐是後來劉姥姥給她取的名字——原來抱著一個大柚子玩,忽然看見板兒抱著一個佛手,就要那佛手,於是後來大人們就讓兩個孩子互換了柚子和佛手。脂硯齋有幾條批語,說:“小兒常情,遂成千裏伏線。”又說:“柚子,即今香圓之屬也,應與緣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兒之戲,暗透前後通部脈絡。”所謂佛手指迷津,也就是《 留餘慶 》裏所說的那些意思:“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巧姐這個角色,許多讀者都覺得把她寫得太小,那麼八十回後,故事的時間跨度不可能很大,她到賈家敗落時,往多了說也不過六七歲,她能經曆那些遭遇,比如被賣入娼門,以及被解救後嫁給板兒等等嗎?而且板兒在那時候也應該沒有多大,往多了說不過十多歲,曹雪芹這樣寫,是否屬於情節設計不合理?我覺得還是合理的。第一回香菱被拐子拐走,也還隻是個四五歲的女孩,那個時代,那種社會,拐子把男孩子拐去,也許很快就能出手賣掉;女孩子呢,他會先養起來,養得稍大,再賣給人家當童養媳或丫頭。有的妓院,也會買尚年幼的女孩,先當小丫頭使喚,大了再逼著接客。巧姐年紀雖小,被騙被拐被賣的可能性卻非常之大,特別是在家族敗落的過程裏,而劉姥姥及其他人將她解救出來,盡管她和板兒都不大,把她先作為童養媳收養,在那個時代和那種社會裏,是一點也不出格,非常普通的做法。

巧姐命運之謎,在於究竟誰是“狠舅奸兄”,狠舅是鳳姐兄弟王仁,諧音就是“忘仁”,這應該沒有什麼疑問,奸兄呢?高鄂續書,把賈芸當作奸兄,這是天大的錯誤。第二十四回,寫到賈芸時,脂硯齋有多條批語,讚他“有誌氣”“有果斷”“有知識”,說他“孝子可敬,此人後來榮府事敗,必有一番作為”——當然是指好的、正麵的作為。我在關於妙玉的最後一講裏提到的那個靖藏本,這一回前更有一條獨家批語,說“醉金剛一回文字,伏芸哥仗義探庵”。前麵已經引過脂硯齋關於小紅到獄神廟安慰寶玉的批語。賈芸、小紅後來是一對夫妻,他們是大膽自由戀愛而結合的,鳳姐對他們兩個都有恩,八十回後,作者會寫到他們去安慰、救助鳳姐、寶玉。至於賈芸探庵,探的哪個庵?櫳翠庵?饅頭庵?目的何在?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那是一種仗義的行為,不會是奸詐的行徑。

那麼,奸兄會是誰呢?有人去猜賈薔,也無道理。賈薔和齡官的愛情,不說可歌可泣,可圈可點吧,那也足能和賈芸、小紅的愛情媲美;賈薔跟鳳姐的關係一貫很好,替鳳姐教訓賈瑞,他是一員戰將,而且他後來經濟自立,榮國府解散戲班子以後,齡官沒有留下,應該是被他接去,兩人共同生活了。他不可能在八十回後,成為坑害巧姐的奸兄。那麼,奸兄究竟是誰?奸在哪裏?你別著急,我將在下一講裏,從從容容地告訴你。

巧姐的原型,就是賈璉、王熙鳳兩個原型的獨生女兒,這本來沒什麼好討論的,但是,在多達六種的古本《 石頭記 》裏,第二十九回寫榮國府浩浩蕩蕩地去清虛觀打醮,卻有一句分明是“奶子抱著大姐兒帶著巧姐兒”,這不大可能是抄書人抄錯了,應該是曹雪芹某一時期原稿上的句子。這麼說,賈璉王熙鳳實際上並不是隻有一個女兒,而是有兩個,大的那個,自己能走路的,是巧姐兒。但是巧姐這個名字,根據書裏的情節流動,是直到第四十二回劉姥姥才給她取的,按說去清虛觀打醮時,即使有那麼個大點的女兒,也應該還沒有巧姐這個稱呼。我的看法是,生活真實裏的賈璉王熙鳳原型夫婦就是有兩個女兒,因此,王熙鳳原型不生男孩的家庭危機才會深重,賈璉原型偷娶二房的決心才會那麼堅定。第二十九回寫得早,曹雪芹就按生活的真實寫出了他們有兩個女兒,後來,他調整文稿,覺得寫兩個女兒很麻煩,就合並為了一個,就是四十一回裏請求劉姥姥給取名字的那個巧姐兒。

我堅持認為,曹雪芹基本上把《 紅樓夢 》完成了,但是,卻沒能將全稿通盤修改好,不但還剩一些“零件”沒來得及裝上,更有許多“毛刺”沒有剔盡。這裏順便再舉出一些例子:

第七十一回大寫賈母八旬大慶,明寫正日子是八月初三,季節背景描寫跟前後情節流動吻合,但是,第六十二回,探春有段話卻是這麼說的:“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個月,月月有幾個生日。人多了,便這等巧……大年初一也不白過,大姐姐占了去……過了燈節,就是老太太和寶姐姐,他們娘兒兩個趕得巧。三月初一是太太……”賈母生日究竟是什麼時候?我感覺,探春的話,倒說的是生活真實裏李氏的那個真實的生日,被曹雪芹很自然地寫了下來。但是,從生活到小說,他又故意把賈母生日安排在秋天,就在那個秋日的八旬慶典之時,爆發出寧、榮兩府和黑油大門裏邢夫人那家之間的連鎖衝突,又導致賈母發狠查賭,滾雪球般地釀成抄檢大觀園,秋風蕭瑟,寒冬逼近……他寫得很精彩,但是,沒來得及把前麵探春的話改得一致起來。

第七十五回,賈母強打精神過中秋節,在凸碧山莊大家圍大圓桌坐下,賈母居中,左邊是賈赦、賈珍、賈璉、賈蓉,右邊是賈政、寶玉、賈環、賈蘭,結果還有半桌空著,賈母就歎息人少,後來就把圍屏後邊的迎、探、惜叫過來一桌坐。大家注意到沒有,在座的沒有賈琮,賈琮是賈赦的兒子,賈璉的弟弟,也就是賈母的一個長房孫子呀。在第二十四回,他正式登場,邢夫人還責備他黑眉汙嘴,後來他還出現過幾次,五十三回祭宗祠時,他和賈璉一起獻帛,這樣一個嫡親的孫兒,怎麼會在中秋團聚時缺席?賈母歎人少,多他一個不就略有安慰嗎?難道僅僅因為其形象不雅,就連月餅也不允許來一起分吃?這寫得很怪。也在這一回,賈赦誇賈環的詩寫得好,說出很蹊蹺的話,他說:“以後就這麼做去,方是咱們的口氣,將來這世襲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襲呢!”書裏前麵寫得很清楚,他本人襲著一等將軍,賈政因為是弟弟就都沒資格襲爵,他如果死了,應該是賈璉來襲,可能再降一等,賈璉死了,可以輪到賈琮,再怎麼也輪不到賈政的兒子來襲呀,何況,就是由賈政兒子襲,前頭還有個寶玉呢,賈赦怎麼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呢?

也在這一回,更前麵一點,寫賈珍在寧國府搞射鵠子活動,賈赦、賈政聽說了,下麵就有一句,請注意是怎麼寫的——兩處遂也命賈環、賈琮、寶玉、賈蘭等四人於飯後過來,跟著賈珍習射一回,方許回去。你不覺得奇怪嗎?這四個人裏寶玉最大,卻排在第三位。再推敲“兩處遂也命”的含義,則賈環、賈琮是賈赦那邊命令過來的,寶玉和賈蘭是賈政命令過來的,甚為明白。賈環算是賈赦那邊的,怪嗎?但是,如果他真是賈赦那邊的,那麼,前麵引的,賈赦那個說他有資格襲爵的話,卻又好懂了。賈琮射鵠子時候在,同一回文字裏,中秋大團圓又無蹤影,更讓人納悶。前麵講到過,這一回裏本應該有三首中秋詩,但一直沒有填上,脂硯齋在回前注明“缺中秋詩,俟雪芹”,估計這一回寫得比較早,跟第二十二回缺燈謎詩一樣,曹雪芹沒來得及補上,就去世了。跟這回連續的第七十六回,賈母對尤氏說:“可憐你公公已是二年多了。”賈母省去“去世”二字是很符合她說話方式的,但從寫賈敬吞丹死去的第六十三回看過來,情節在季節中的流動是連續的,賈敬死了並不到二年,類似這樣的前後矛盾的“毛刺”還可以挑出很多,我就不一一羅列了。這也說明,曹雪芹寫這部書,不是定稿一回再去寫下一回,他是跳著寫,跳著定稿的,而全部書稿還沒來得及將其前後矛盾的地方完全調整修訂妥帖。

雖然曹雪芹沒能完成修訂《 紅樓夢 》的工作,後來又迷失了八十回後的文稿,但是,這部書卻跟現在保存在法國巴黎盧浮宮的古希臘雕塑——米羅的維納斯一樣,具有驚人的殘缺之美。

那麼,現在我的原型探究,就金陵十二釵正冊而言,隻剩下一釵,就是李紈了。有人說,李紈是正冊十二位女子裏惟一沒有缺點,作者下筆時也隻有褒筆沒有貶筆的一位女性,真是這樣的嗎?我的看法與此大相徑庭,而且,我還要告訴你,上麵涉及到的那個問題,就是誰是巧姐的那個“奸兄”,也得通過對李紈的探究揭開謎底,對此你感到莫名驚詫嗎?那麼,好,請您繼續聽我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