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九 貨殖列傳 第六十九(1 / 3)

卷一百二十九 貨殖列傳 第六十九

索隱論語雲:“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廣雅雲:“殖,立也。”孔安國注尚書雲:

“殖,生也。生資貨財利。”

老子曰:“至治之極,鄰國相望,①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必用此為務,挽近世塗民耳目,②則幾無行矣。

注①正義音亡。

注②索隱挽音晚,古字通用。

太史公曰: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之味,身安逸樂,而心誇矜埶能之榮使。俗之漸民久矣,雖戶說以眇論,①終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

注①索隱上音妙,下如字。

夫山西饒材﹑竹﹑穀﹑纑﹑①旄﹑玉石;山東多魚﹑鹽﹑漆﹑絲﹑聲色;江南出錻﹑梓﹑②薑﹑桂﹑金﹑錫﹑連﹑③丹沙﹑犀﹑檋瑁﹑珠璣﹑齒革;龍門﹑碣石④北多馬﹑牛﹑羊﹑旃裘﹑筋角;銅﹑鐵則千裏往往山出澙置:⑤此其大較⑥也。皆中國人民所喜好,謠俗被服飲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農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寧有政教發征期會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賤之征貴,⑦貴之征賤,各勸其業,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豈非道之所符,⑧而自然之驗邪?

注①集解徐廣曰:“紵屬,可以為布。”索隱上音穀,又音雊。穀,木名,皮可為紙。纑,山中紵,可以為布,音盧。紵音佇,今山閑野紵,亦作“苧”。

注②索隱南子二音。

注③集解徐廣曰:“音蓮,鉛之未煉者。”索隱下音蓮。

注④正義龍門山在絳州龍門縣。碣石山在平州盧龍縣。

注⑤索隱言如置澙子,往往有之。正義言出銅鐵之山方千裏,如圍澙之置也。

管子雲:“凡天下名山五千二百七十,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三千六百有九。山上有赭,其下有鐵。山上有鉛,其下有銀。山上有銀,其下有丹。山上有磁石,其下有金也。”

注⑥索隱音角。大較猶大略也。

注⑦索隱征者,求也。謂此處物賤,求彼貴賣之。

注⑧索隱道之符。符謂合於道也。

周書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財匱少而山澤不辟①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貧富之道,莫之奪予,②而巧者有餘,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於營丘,地舄鹵,③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魚鹽,則人物歸之,繈至而輻湊。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閑斂袂而往朝焉。④其後齊中衰,管子修之,設輕重九府,⑤則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歸,位在陪臣,富於列國之君。是以齊富強至於威﹑宣也。

注①索隱下音辟。辟,開也,通也。

注②索隱音與。言貧富自由,無予奪。

注③集解徐廣曰:“舄音昔。舄鹵,鹹地也。”

注④索隱言齊既富饒,能冠帶天下,豐厚被於他邦,故海岱之閑斂囏而朝齊,言趨利者也。

注⑤正義管子雲“輕重”謂錢也。夫治民有輕重之法,周有大府﹑玉府﹑內府﹑外府﹑泉府﹑天府﹑職內﹑職金﹑職幣,皆掌財幣之官,故雲九府也。

故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生於有而廢於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富者得埶益彰,失埶則客無所之,以而不樂。夷狄益甚。諺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昔者越王句踐困於會稽之上,乃用範蠡﹑計然。①計然曰:“知□則修備,時用則知物,②二者形則萬貨之情可得而觀已。故歲在金,穰;水,毀;木,饑;火,旱。③旱則資舟,水則資車,④物之理也。六歲穰,六歲旱,十二歲一大饑。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⑤末病則財不出,農病則草不辟矣。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末俱利,平糶齊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積著⑥之理,務完物,無息幣。⑦以物相貿易,腐敗而食之貨勿留,無敢居貴。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⑧財幣欲其行如流水。”修之十年,國富,厚賂戰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飲,遂報強吳,觀兵中國,稱號“五霸”。

注①集解徐廣曰:“計然者,範蠡之師也,名研,故諺曰‘研﹑桑心筭’。”

駰案:範子曰“計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氏,字文子,其先晉國亡公子也。

嚐南遊於越,範蠡師事之。”索隱計然,韋昭雲範蠡師也。蔡謨雲蠡所著書名“計然”,蓋非也。徐廣亦以為範蠡之師,名研,所謂“研﹑桑心計”也。範子曰“計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氏,字文,其先晉之公子。南遊越,範蠡事之”。吳越春秋謂之“計倪”。漢書古今人表計然列在第四,則“倪”之與“研”是一人,聲相近而相亂耳。

注②索隱時用知物。案:言知時所用之物。

注③索隱五行不說土者,土,穰也。

注④索隱國語大夫種曰“賈人旱資舟,水資車以待”也。

注⑤索隱言米賤則農夫病也。若米鬥直九十,則商賈病,故雲“病末”。末謂逐末,即商賈也。

注⑥索隱音張呂反。

注⑦索隱毋息弊。久停息貨物則無利。

注⑧索隱夫物極貴必賤,極賤必貴。貴出如糞土者,既極貴後,恐其必賤,故乘時出之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者,既極賤後,恐其必貴,故乘時取之如珠玉。

此所以為貨殖也。元注恐錯。

範蠡既雪會稽之恥,乃喟然而歎曰:“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國,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①浮於江湖,②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③之陶④為朱公。朱公以為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乃治產積居。與時逐⑤而不責於人。⑥故善治生者,能擇人而任時。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此所謂富好行其德者也。後年衰老而聽子孫,子孫修業而息之,遂至巨萬。⑦故言富者皆稱陶朱公。

注①集解漢書音義曰:“特舟也。”索隱扁音篇,又音符殄反。服虔雲:“特舟也。”

注②正義國語雲句踐滅吳,反至五湖,範蠡辭於王曰:“君王勉之,臣不複入國矣。”遂乘輕舟,以浮於五湖,莫知其所終極。

注③索隱大顏曰:“若盛酒者鴟夷也,用之則多所容納,不用則可卷而懷之,不忤於物也。”案:韓子雲“鴟夷子皮事田成子,成子去齊之燕,子皮乃從之”也。蓋範蠡也。

注④索隱服虔雲:“今定陶也。”正義括地誌雲:“即陶山,在齊州平*(陽)**[陵]*縣東三十五裏陶山之陽也。今南五裏猶有朱公頉。”又雲:“曹州濟陽縣東南三裏有陶朱公頉,又雲在南郡華容縣西,未詳也。”

注⑤集解漢書音義曰:“逐時而居貨。”索隱韋昭雲:“隨時逐利也。”

注⑥索隱案:謂擇人而與人不負之,故雲不責於人也。

注⑦集解徐廣曰:“萬萬也。”

子贛既學於仲尼,退而仕於韂,廢著①鬻財於曹﹑魯之閑,七十子之徒,賜最為饒益。原憲不厭糟噯,②匿於窮巷。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夫使孔子名布揚於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

此所謂得埶而益彰者乎?

注①集解徐廣曰:“子贛傳雲‘廢居’。著猶居也。著讀音如貯。”索隱著音貯。漢書亦作“貯”,貯猶居也。說文雲:“貯,積也。”

白圭,周人也。當魏文侯時,李克①務盡地力,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我取,人取我與。夫歲孰取穀,予之絲漆;繭出取帛絮,予之食。②太陰在卯,穰;③明歲衰惡。至午,旱;明歲美。至酉,穰;明歲衰惡。至子,大旱;明歲美,有水。至卯,積著率④歲倍。欲長錢,取下穀;長石鬥,取上種。能薄飲食,忍嗜欲,節衣服,與用事僮仆同苦樂,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故曰:“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蓋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其有所試矣,能試有所長,非苟而已也。

注①索隱案:漢書食貨誌李悝為魏文侯作盡地力之教,國以富強。今此及漢書言“克”,皆誤也。劉向別錄則雲“李悝”也。

注②索隱謂穀。

注③正義太陰,歲後二辰為太陰。

注④正義貯律二音。

猗頓用盬鹽起。①而邯鄲郭縱以鐵冶成業,與王者埒富。

注①集解孔叢子曰:“猗頓,魯之窮士也。耕則常饑,桑則常寒。聞朱公富,往而問術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當畜五牸。’於是乃適西河,大畜牛羊於猗氏之南,十年之閑其息不可計,貲擬王公,馳名天下。以興富於猗氏,故曰猗頓。”索隱盬音古。案:周禮鹽人雲“共苦鹽”,杜子春以為苦讀如盬。盬謂出鹽直用不煉也。一說雲盬鹽,河東大鹽;散鹽,東海煮水為鹽也。正義案:

猗氏,蒲州縣也。河東鹽池是畦鹽。作“畦”,若種韭一畦。天雨下,池中鹹淡得均,即畎池中水上畔中,深一尺許*(侫)*[坑],日暴之五六日則成,鹽若白礬石,大小如雙陸及*(暮)**[澙]*,則呼為畦鹽。或有花鹽,緣黃河鹽池有八九所,而鹽州有烏池,猶出三色鹽,有井鹽﹑畦鹽﹑花鹽。其池中鑿井深一二尺,去泥即到鹽,掘取若至一丈,則著平石無鹽矣。

其色或白或青黑,名曰井鹽。畦鹽若河東者。花鹽,池中雨下,隨而大小成鹽,其下方微空,上頭隨雨下池中,其滴高起若塔子形處曰花鹽,亦曰即成鹽焉。

池中心有泉井,水淡,所作池人馬盡汲此井。其鹽四分入官,一分入百姓也。

池中又鑿得鹽塊,闊一尺餘,高二尺,白色光明洞徹,年貢之也。

烏氏□①畜牧,及觽,②斥賣,求奇繒物,③閑獻遺戎王。④戎王什倍其償,與之畜,⑤畜至用穀量馬牛。⑥秦始皇帝令□比封君,以時與列臣朝請。而巴*(蜀)*寡婦清,⑦其先得丹穴,⑧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

⑨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韂,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台。夫□鄙人牧長,清窮鄉寡婦,禮抗萬乘,名顯天下,豈非以富邪?

注①集解韋昭曰:“烏氏,縣名,屬安定。□,名也。”索隱漢書作“臝”。

案:烏氏,縣名。氏音支。名□,音踝也。正義縣,古城在涇州安定縣東四十裏。□,名也。

注②索隱謂畜牧及至觽多之時。

注③索隱謂斥物賣之以求奇物也。

注④集解徐廣曰:“閑,一作‘奸’。不以公正謂之奸也。”索隱案:閑獻猶私獻也。

注⑤索隱什倍其當,予之畜。謂戎王償之牛羊十倍也。“當”字漢書作“償”也。

注⑥集解韋昭曰:“滿穀則具不複數。”索隱穀音欲。

注⑦索隱漢書“巴寡婦清”。巴,寡婦之邑;清,其名也。

注⑧集解徐廣曰:“涪陵出丹。”正義括地誌雲:“寡婦清台山俗名貞女山,在涪

注⑨索隱案:謂其多,不可訾量。正義音子兒反。言資財觽多,不可訾量。

一雲清多以財餉遺四方,用韂其業,故財亦不多積聚。

漢興,海內為一,開關梁,弛山澤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傑諸侯強族於京師。

關中自汧﹑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裏,自虞夏之貢以為上田,而公劉適邠,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豐,武王治鎬,故其民猶有先王之遺風,好稼穡,殖五穀,地重,①重為邪。②及秦文﹑*(孝)**[德]*﹑繆居雍,隙③隴蜀之貨物而多賈。④獻*(孝)*公徙櫟邑,⑤櫟邑北卻戎翟,東通三晉,亦多大賈。*(武)**[孝]*﹑昭治鹹陽,因以漢都,長安諸陵,四方輻湊並至而會,地小人觽,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南則巴蜀。巴蜀亦沃野,地饒潖﹑⑥薑﹑丹沙﹑石﹑銅﹑鐵﹑⑦竹﹑木之器。南禦滇僰,僰僮。西近邛笮,笮馬﹑旄牛。然四塞,棧道千裏,無所不通,唯曪斜綰轂其口,⑧以所多易所鮮。⑨天水、隴西、北地、上郡與關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為天下饒。然地亦窮險,唯京師要其道。⑩故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觽不過什三;

注②索隱重音逐隴反。重者,難也。畏*(言)*[罪]不敢為奸邪。正義重並逐拱反。言關中地重厚,民亦重難不為邪惡。

注③集解徐廣曰:“隙者,閑孔也。地居隴蜀之閑要路,故曰隙。”索隱徐氏雲隙,閑孔也。隙者,隴雍之閑閑隙之地,故雲“雍隙”也。正義雍,縣。岐州雍縣也。

注⑤集解徐廣曰:“在馮翊。”索隱上音藥,□櫟陽。

注⑥集解徐廣曰:“音支。鞕支也,紫赤色也。”

注⑦集解徐廣曰:“邛都出銅,臨邛出鐵。”

注⑧集解徐廣曰:“在漢中。”索隱言曪斜道狹,綰其道口,有若車轂之湊,故雲“綰轂”也。

注⑨索隱易音亦。鮮音尟。言以所多易其所少。

注⑩正義要音腰。言要束其路也。

昔唐人都河東,①殷人都河內,②周人都河南。③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國各數百千歲,土地小狹,民人觽,都國諸侯所聚會,故其俗纖儉習事。楊、平陽陳④西賈秦、翟,⑤北賈種、代。⑥種、代,石北也,⑦地邊胡,數被寇。人民矜懻忮,⑧好氣,任俠為奸,不事農商。然迫近北夷,師旅亟往,中國委輸時有奇羨。⑨其民羯羠不均,⑩自全晉之時固已患其僄悍,而武靈王益厲之,其謠俗猶有趙之風也。故楊、平陽陳掾其閑,⑾得所欲。溫、軹⑿西賈上黨,⒀北賈趙、中山。⒁中山地薄人觽,猶有沙丘紂淫地餘民,⒂民俗懁急,⒃仰機利而食。丈夫相聚遊戲,悲歌□慨,起則相隨椎剽,⒄休則掘頉作巧奸冶,⒅多美物,⒆為倡優。女子則鼓鳴瑟,跕屣,[二0]遊媚貴富,入後宮,篃諸侯。

注①集解徐廣曰:“堯都晉陽也。”

注②正義盤庚都殷墟,地屬河內也。

注③正義周自平王已下都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