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⑧集解郭璞曰:“皆澗穀之形容也。谽音呼含反。呀音呼加反。閜音呼下反。”
索隱椖呀豁閜。司馬彪雲:“椖呀,大蝄。豁閜,空虛也。”
注⑨正義高平曰陸,大陸曰阜,大阜曰陵,水中山曰島。
注⑩正義崴,於鬼反。磈,魚鬼反。焩,烏罪反。瘣,胡罪反。皆高峻貌。
注⑾正義虛音墟。崛,口忽反,又口罪反。溂,力罪反。皆堆壟不平貌。
注⑿正義椫音律。郭雲:“皆其形勢也。”
注⒀正義郭雲:“施靡猶連延。”
注⒁集解郭璞曰:“貏音衣被。豸音蟲豸也。”索隱郭璞曰:“陂池,旁頹兒。陂音皮。貏音‘衣被’之‘被’。”
注⒂索隱郭璞雲:“遊激淖衍兒。”正義溶音容。鬻音育。張雲:“水流溪穀之閑。”
注⒃索隱司馬彪曰:“平地。”
注⒄集解郭璞曰:“言為亭候於皋隰,皆築地令平,賈山所謂‘隱以金椎’也。”
注⒅正義張雲:“綠,王鰖也。蕙,熏草也。”顏雲:“綠蕙,言蕙草色綠耳,非王鰖也。”爾雅雲菉一名王鰖。
注⒆正義糅,女又反。
注[二0]集解漢書音義曰:“流夷,新夷也。”
注[二一]集解徐廣曰:“尃,古‘布’字,一作‘布’。”駰案:漢書音義曰“結縷似白茅,蔓聯而生,布種之者”。
注[二二]集解徐廣曰:“草,可染紫。”
注[二三]集解徐廣曰:“揭音桀。”駰案:郭璞曰“揭車,一名乞輿。焒本,焒茇;射幹,十月生:皆香草”。索隱焒本,案桐君藥錄雲“苗似穹窮也”。
注[二四]索隱張揖雲:“子薑也。”案:四人月令雲“生薑謂之茈薑,音紫”。
注[二五]正義蘘,人羊反。柯根旁生頾,若芙蓉,可以為菹,又治蠱毒也。
注[二六]集解郭璞曰:“葴,未詳。橙,柚。若蓀,香草也。”索隱張揖雲:“葴,持闕。”郭璞雲:“橙,柚也。”姚氏以為此前後皆草,非橙也。小顏雲:“葴,寒漿也。持當為‘符’,符,鬼目也。”案:今讀者亦呼為登,謂金登草也。張揖雲:“蓀,香草。”姚氏雲:“蓀草似昌蒲而無脊也,生溪澗中。蓀音孫。”
注[二七]集解郭璞曰:“皆未詳。”索隱鮮支黃礫。張揖雲:“皆草也,未詳。”
司馬彪雲:“鮮支,支子。或雲鮮支亦香草也。”小顏雲“黃礫,黃幥木”,恐非也。
注[二八]集解徐廣曰:“芧音佇。”駰案:漢書音義曰“蔣,菰也。芧,三棱”。
索隱蔣,菰也。郭璞芧音佇。又雲三棱芧。薠音煩。
注[二九]集解郭璞曰:“香酷烈也。”
注[三0]正義毿舉,奄愛二音。皆芳香之盛也。詩雲“苾苾芬芬”,氣也。
“於是乎周覽泛觀,瞋盼軋沕,①芒芒恍忽,視之無端,察之無崖。日出東沼,入於西陂。②其南則隆冬生長,踴水躍波;獸則雫旄嚑犛,③沈牛麈麋,④赤首圜題,⑤窮奇象犀。⑥其北則盛夏含凍裂地,涉冰揭河;⑦獸則麒麟⑧角躮,⑨騊駼橐喰,蛩蛩驒騱,駃騠驢騾。⑩
注①集解徐廣曰:“瞋音醜人反。盼,一作‘緡’。”駰案:郭璞曰“皆不可分貌”。
注②索隱張揖雲:“日朝出苑之東池,暮入於苑西陂中也。”
注③集解徐廣曰:“雫音容,獸類也。犛音狸,一音茅。”駰案:郭璞曰“旄,旄牛。嚑似熊,庳龏銳頭。犛牛,黑色,出西南徼外也”。索隱郭璞雲:“雫,雫牛,領有肉堆,音容。”案:今之犎牛也。張揖雲“旄,旄牛,狀如牛而四節生毛。嚑,白豹也,似熊,庳龏銳頭,骨無髓,食銅鐵。音陌。犛音狸,又音茅,或以為貓牛。犛牛黑色,出西南徼外,毛可為拂是也”。
注④集解漢書音義曰:“沈牛,水牛也。”正義麈似鹿而大。案:麋似水牛。
注⑤集解郭璞曰:“題,額也,所未詳。”
注⑥集解漢書音義曰:“窮奇狀如牛而蝟毛,其音如嗥狗,食人也。”索隱張揖雲:“窮奇狀如牛而蝟毛,其音如嗥狗,食人。”郭璞雲:“象,大獸,長鼻,牙長一丈。犀,頭似豬,庳龏,一角在頭也。”
注⑦集解郭璞曰:“言水漫凍不解,地坼裂也。揭,褰衣。”
注⑧索隱張揖曰:“雄曰麒,雌曰麟。其狀麇身,牛尾,狼蹄,一角。”郭璞雲:“麒似麟而無角。”毛詩疏雲:“麟黃色,角端有肉。”京房傳雲:“有五采,腹下黃色也。”
注⑨集解郭璞曰:“角躮,音端,似豬,角在鼻上,堪作弓。李陵嚐以此弓十張遺蘇武也。”索隱張揖雲:“音端。角躮似牛。”郭璞雲:“似豬,角在鼻上。
毛詩疏雲可以為弓。李陵曾以此弓遺蘇武。”
注⑩正義騊駼,桃徒二音。橐音托。駝,徒河反。蛩音其恭反。驒騱,顛奚二音。駃騠音決啼。
“於是乎離宮別館,彌山跨穀,①高廊四注,重坐曲閣,②華榱璧璫,③輦道纚屬,步蟶周流,長途中宿。④夷嶶築堂,累台增成,岩穾洞房,⑤俛杳眇而無見,仰攀橑而捫天,奔星更於閨闥,宛虹拖於楯軒。⑥青虯蚴蟉於東箱,⑦象輿婉蟬於西清,⑧靈圉⑨燕於閑觀,偓佺⑩之倫暴於南榮,⑾醴泉湧於清室,通川過乎中庭。盤石裖崖,⑿嶔岩倚傾,嵯峨磼絋,⒀刻削崢嶸,⒁玫瑰碧琳,珊瑚叢生,⒂烪玉旁唐,[一六]璸斒文鱗,⒄赤瑕駁犖,⒅雜臿其閑,⒆垂綏琬琰,和氏出焉。[二0]
注①正義彌,滿也。跨猶騎也。言宮館滿山,又跨溪穀也。
注②集解郭璞曰:“重坐,重軒也。曲閣,閣道曲也。”
注③索隱韋昭曰:“裁玉為璧,以當榱頭。”司馬彪曰:“以璧為瓦當。”
注④集解郭璞曰:“途,樓閣閑陛道。中宿言長遠也。”
注⑤集解郭璞曰:“嶶,山名。平之以安堂其上。成亦重也。周禮曰‘為壇三成’。在岩穴底為室,潛通台上者。”索隱服虔雲:“平此山以為堂。”如淳雲:
“嶶,山名也。”張揖雲:“重累而成之,故曰增成。禮曰‘為壇三成’也。”
郭璞曰:“言在岩穾底為室,潛通台上。”穾音一吊反,釋名以為穾,幽也。楚辭雲“冬有穾畻夏屋寒”,王逸以為複室也。
注⑥集解徐廣曰:“楯音食尹反。”正義拖音徒我反。顏雲:“宛虹,屈曲之虹。拖謂中加於上也。楯,軒之闌板也。言室宇之高,故星虹得經加之。
注⑦正義蚴,一愨反。蟉,力愨反。
注⑧集解漢書音義曰:“山出象輿,瑞應車也。”郭璞曰:“西清,西箱清淨地也。”正義婉蟬,宛善二音。顏雲:“蚴蟉婉蟬,皆行動之貌也。”
注⑨集解郭璞曰:“靈圉,淳圉,仙人名也。”索隱張揖雲:“觽仙號。”淮南子雲“騎飛龍,從淳圉”,許慎曰“淳圉,仙人也”。
注⑩集解漢書音義曰:“偓佺,仙人名也。”索隱韋昭曰:“古仙人,姓偓。”
列仙傳雲:“槐裏采藥父也,食鬆,形體生毛數寸,方眼,能行追走馬也。”
注⑾索隱應劭雲“屋簷兩頭如翼也”。故鄭玄雲“榮,屋翼也”。七誘雲“飛榮似鳥舒翼”是也。暴,偃臥日中也。
注⑿集解徐廣曰:“裖音振。”索隱盤石裖煹。如淳曰:“裖音振,盛多也。”
李奇曰:“裖,整也,整頓池外之煹,音之忍反也。”
注⒀集解徐廣曰:“笹,一作‘池’。磼音雜。絋音五合反。”索隱磼絋,埤蒼雲“高蝄也”。上士劫反,下魚揖反。又字林音磼,才澘反。絋,五澘反。
注⒁正義郭雲:“言自然若雕刻也。”
注⒂正義郭雲:“珊瑚生水底石邊,大者樹高三尺餘,枝格交錯,無有葉。”
注⒃索隱郭璞雲:“旁唐言盤薄。”
注⒄集解徐廣曰:“璸音彬。斒音班。”
注⒅索隱赤瑕駁犖。說文雲:“瑕,玉之小赤色。”張揖曰:“赤玉也。”
司馬彪曰:“駁犖,采點也。犖音洛角反。”
注⒆集解徐廣曰:“雜,一雲‘插’。臿,一雲‘遝’。”
注[二0]集解徐廣曰:“垂綏,一作‘朝采’。”駰案:郭璞曰“汲頉竹書曰‘桀伐岷山,得女二人,曰琬曰琰。桀愛二女,斲其名於苕華之玉’。苕是琬,華是琰也”。
“於是乎盧橘夏孰,①黃甘橙楱,②枇杷橪柿,③楟柰厚樸,④梬棗⑤楊梅,⑥櫻桃⑦蒲陶,⑧隱夫鬱棣,榙盤荔枝,⑨羅乎後宮,列乎北園。瓸丘陵,⑩下平原,揚翠葉,杌紫莖,⑾發紅華,秀朱榮,煌煌扈扈,照曜钜野。沙棠櫟櫧,⑿華泛秼櫨,⒀留落胥餘,仁頻並閭,[一四]欃檀木蘭,豫章女貞,⒂長千仞,大連抱,誇條直暢,實葉葰茂,攢立叢倚,連卷累佹,崔錯癹骫,⒃坑衡閜砢,⒄垂條扶於,落英幡纚,⒅紛容蕭蔘,旖旎從風,⒆瀏騳芔吸,[二0]蓋象金石之聲,[二一]管鑰之音。[二二]柴池茈虒,[二三]旋環後宮,雜遝累輯,[二四]被山緣穀,循阪下隰,視之無端,究之無窮。
注①集解郭璞曰:“今蜀中有給客橙,似橘而非,若柚而芬香,冬夏華實相繼,或如彈丸,或如拳,通歲食之,□盧橘也。”索隱應劭曰:“伊尹書‘果之美者,箕山之東,青鳥之所,有盧橘,夏孰’。”晉灼曰:“此雖賦上林,博引異方珍奇,不係於一也。”案:廣州記雲“盧橘皮厚,大小如甘,酢多,九月結實,正赤,明年二月更青黑,夏孰”。吳錄雲“建安有橘,冬月樹上覆裹,明年夏色變青黑,其味甚甘美”。盧□黑是也。
注②集解徐廣曰:“音湊,橘屬。”
注③集解徐廣曰:“橪音而善反,果也。”索隱張揖曰:“橪,橪支,香草也。”
韋昭曰:“橪音汝蕭反。”郭璞雲:“橪支,木也。橪音鞕。”徐廣曰:“橪,棗也,而善反。”說文曰:“橪,酸小棗也。”淮南子雲:“伐橪棗以為矜。”音勤也。
注④集解徐廣曰:“楟音亭,山梨。”索隱張揖雲:“楟柰,山梨也。”司馬彪曰:“上黨謂之楟柰。”齊都賦雲“楟柰琓熟”也。厚樸,藥名。
注⑤集解徐廣曰:“梬音弋井反。梬棗似柿。”索隱上音弋井反。梬棗似柿也。
注⑥索隱張揖雲:“其大小似穀子而有核,其味酢。出江南。”荊楊異物誌:
“其實外肉著核,熟時正赤,味甘酸。”
注⑦索隱張揖曰:“一名含桃。”呂氏春秋“為渕鳥所含,故曰含桃”。爾雅雲為荊桃也。
注⑧集解郭璞曰:“蒲陶似燕薁,可作酒也。”
注⑨集解徐廣曰:“鬱,一作‘薁’。榙音荅。”駰案:郭璞曰“鬱,車下李也。棣,實似櫻桃。榙盤似李。棣音逮。
盤音遝。隱夫未聞”。索隱荅遝離支。郭璞雲:“荅遝似李,出蜀。”晉灼曰:“離支大如雞子,皮麤,剝去皮,肌如雞子中黃,其味甘多酢少。”廣異誌雲:“樹高五六丈,如桂樹,綠葉,冬夏青茂,有華朱色。”離字或作“荔”,音力致反。
注⑩集解郭璞曰:“瓸猶延也,音施。”索隱瓸丘陵。郭璞曰:“瓸,延也。”
注⑾集解郭璞曰:“杌,搖也。”
注⑿集解漢書音義曰:“沙棠似棠,黃華赤實,其味如李。呂氏春秋曰‘果之美者沙棠之實’。櫟,果名。櫧似柃,葉冬不落也。”
注⒀集解徐廣曰:“泛,一作‘楓’。”駰案:漢書音義曰“華,木,皮可以為索也”。索隱華楓秼櫨。張揖曰:“華皮可以為索。”古今字林雲:“櫨,合樺之木。楓,木,厚葉弱支,善搖。”郭璞雲:“似白楊,葉圓而岐,有脂而香。
犍為舍人曰‘楓為樹厚葉弱莖,大風則鳴,故曰楓’。”爾雅雲一名梽。秼枰□平仲木也。櫨,今黃櫨木也。一雲玉精,食其子得仙也。
注⒁集解徐廣曰:“頻,一作‘賓’。”駰案:郭璞曰“落,檴也。胥餘似並閭。並閭,殨也,皮可作索。餘未詳”。索隱留落胥邪。晉灼雲:“留落,未詳。”郭璞曰:“落,檴也,中作器索。胥邪似並閭。”司馬彪雲:“胥邪,樹高十尋,葉在其末。”異物誌:“實大如瓠,係在顛,若掛物。實外有皮,中有核,如胡桃。核裏有膚,厚半寸,如豬膏。裏有汁鬥餘,清如水,味美於蜜。”
孟康曰:“仁頻,殨也。”張揖雲:“並閭皮可為索。”姚氏雲:“檳,一名殨,□仁頻也。”林邑記雲:“樹葉似甘蕉。”頻音賓。
注⒂集解漢書音義曰:“欃檀,檀別名也。女貞,木,葉冬不落。”索隱欃音讒,檀別名也。皇覽雲“孔子墓後有欃檀樹”也。荊州記雲:“宜都有喬木,叢生,名為女貞,葉冬不落。”
注⒃集解古“委”字。
注⒄集解徐廣曰:“癹音拔。”駰案:郭璞曰“骫音委。閜音惡可反。砢音魯可反”。索隱崔錯癹骫,郭璞雲“蟠戾相摎”。楚詞雲林木。癹音跋。骫音委。
坑衡閜砢,郭璞雲“揭駆傾欹兒”。
注⒅集解郭璞曰:“扶於猶扶疏也。幡纚,偏幡也,音灑。”索隱張晏雲:
“飛揚兒。”纚音所綺反。
注⒆索隱張揖雲:“旖旎,阿毶也。”
注[二0]集解徐廣曰:“騳音栗。”索隱劉騳芔歙。郭璞雲:“皆林木鼓動之聲。
瀏音留。騳如字,又音栗也。”
注[二一]正義金,鍾。石,磬。
注[二二]正義廣雅雲:“象篪,長一尺,圍一寸,有六孔,無底。鑰謂之笛,有七孔。”說文雲:“鑰,三孔籟也。”
注[二三]集解徐廣曰:“柴音差。虒音豸。”索隱張揖曰:“柴池,參差也。茈虒,不齊也。柴音差。虒音惻氏反。”
注[二四]集解徐廣曰:“雜,一作‘插’。”
“於是玄嚋素雌,蜼玃飛鸓,①蛭蜩蠗蝚,②螹胡豰蛫,③棲息乎其閑;
長嘯哀鳴,翩幡互經,④夭蟜枝格,偃蹇杪顛。⑤於是乎隃絕梁,⑥騰殊榛,⑦捷垂條,⑧踔稀閑,⑨牢落陸離,爛曼遠遷。⑩
注①集解徐廣曰:“蜼音於季反。”駰案:漢書音義曰“蜼似獼猴,仰鼻而長尾。玃似獼猴而大。飛鸓,飛鼠也。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澝飛也”。索隱張揖曰:“蜼似獼猴,卬鼻而長尾。玃似獼猴而大。飛蠝,飛鼠也。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澝飛。”郭璞曰:“蠝,飛鼠也。毛紫赤色。飛且生,一名飛生。蜼音遺。蠝音誄。玄嚋,嚋之雄者色也。素雌,嚋之雌者色也。”玃音钁。
蜼似猴,尾端為兩岐,天雨便以尾窒鼻兩孔。郭璞雲:“玃色蒼黑,能攫搏人,故雲玃也。”
注②集解徐廣曰:“蛭音質。”駰案:漢書音義曰“山海經曰‘不鹹之山有飛蛭,四翼’。郭璞曰‘蠗蝚似獼猴而黃。蜩未聞’”。索隱蛭蜩蠼蝚。司馬彪雲:
“山海經雲‘不鹹之山有飛蛭,四翼’。”蜩,蟬也。蠼蝚,獼猴也。郭璞雲:
“蛭蜩未聞。”如淳曰:“蛭音質。”顧氏雲:“玃音塗卓反。山海經曰‘鮧塗山下有獸,似鹿,馬足人首,四角,名為玃’。玃猱□此也。字作‘婲’。郭璞雲玃,非也。上已有蜼玃,此不應重見。又神異經雲‘西方深山有獸,毛色如猴,能緣高木,其名曰蜩’。字林蠗音狄,蛭音質,蛭蜩二獸名。”
注③集解徐廣曰:“螹音在廉反,似嚋,黑身。豰音呼穀反。蛫音詭。”駰案:
漢書音義曰“豰,白狐子也”。索隱獑胡豰蛫。張揖曰:“獑胡似獼猴,頭上有髦,腰以後黑。”郭璞曰:“豰似鼯而大,腰以後黃,一名黃腰,食獼猴。豰,白狐子也。蛫未聞。”姚氏案:山海經“即山有獸,狀如龜,白身赤首,其名曰蛫”。又說文雲“獑胡黑身,白腰若帶,手有長白毛,似握板也”。
注④正義郭雲:“互經,互相經過。”
注⑤正義夭音妖。蟜音矯。杪音弭沼反。郭雲:“皆嚋猴在樹共戲恣態也。夭蟜,頻申也。”
注⑥正義張雲:“絕梁,斷橋也。”郭雲:“梁,厚石絕水也。”
注⑦正義榛,仕斤反。*(爾)**[廣]*雅雲“木叢生為榛”也。殊,異也。
注⑧正義捷音才業反。張雲:“捷持懸垂之條。”
注⑨集解郭璞曰:“踔,縣蹢也,托釣反。”索隱踔,懸蹢也。
注⑩正義郭雲:“奔走崩騰狀也。”顏雲:“言其聚散不常,雜亂移徙。”
“若此輩者,數千百處。嬉遊往來,宮宿館舍,庖廚不徙,後宮不移,①百官備具。
注①正義說文雲:“庖,廚屋。”鄭玄注周禮雲:“庖之言苞也。苞裹肉曰苞苴也。”後宮,內人也。言宮館各自有。
“於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獵。乘鏤象,六玉虯,①拖蜺旌,②靡雲旗,③前皮軒,後道遊;④孫叔奉轡,韂公驂乘,⑤扈從橫行,出乎四校之中。⑥鼓嚴簿,縱獠者,⑦江河為阹,泰山為櫓,⑧車騎賴起,隱天動地,先後陸離,離散別追,淫淫裔裔,緣陵流澤,雲布雨施。”
注①集解徐廣曰:“以玉為飾。”駰案:郭璞曰“鏤象山所出輿,言有雕鏤。
虯,龍屬也。韓子曰‘黃帝駕象車六交龍’是也”。
注②正義拖音徒可反。張雲:“析毛羽,染以五采,綴以縷為旌,有似虹蜺氣。”
注③正義張雲:“畫熊虎於旌似雲氣也。”
注④集解郭璞曰:“皮軒,革車也。或曰□曲禮‘前有士師,則載虎皮’者也。
道,道車;遊,遊車:皆見周禮也。”
注⑤集解漢書音義曰:“孫叔者,太仆公孫賀也。韂公者,韂青也。太仆禦,大將軍驂乘也。”索隱孫叔,鄭氏雲太仆公孫賀。韂公,大將軍韂青也。案:
大駕出,太仆禦,大將軍驂乘也。
注⑥集解郭璞曰:“言跋扈縱恣,不安鹵簿矣。”索隱晉灼曰:“扈,大也。”
張揖曰:“跋扈縱橫,不案鹵簿也。”
文穎曰:“凡五校,今言四者,一校隨天子乘輿也。”
注⑦集解漢書音義曰:“鼓嚴,嚴鼓也。簿,鹵簿也。”駰謂鼓嚴於林薄之中,然後縱獠也。索隱張揖曰:“鼓,嚴鼓也。簿,鹵簿也。謂擊嚴鼓於鹵簿中也。”
注⑧集解郭璞曰:“櫓,望樓也。因山穀遮禽獸為阹,音去車反。”索隱郭璞曰:“因山穀遮禽獸為阹。櫓,望樓也。”
“生貔豹,①搏豺狼,②手熊羆,③足野羊,④蒙鶡蘇,⑤藳白虎,⑥被豳文,⑦跨野馬。⑧陵三嶶之危,⑨下磧曆之坻;⑩俓難赴險,越壑厲水。推蜚廉,⑾弄解豸,⑿格瑕蛤,鋋猛氏,⒀曺騕褭,射封豕。⒁箭不苟害,解脰陷腦;⒂弓不虛發,應聲而倒。於是乎乘輿彌節裴回,鬏翔往來,睨部曲之進退,覽將率之變態。然後浸潭促節,[一六]儵敻遠去,⒄流離輕禽,嚺履狡獸,羆白鹿,捷狡兔,⒅軼赤電,遺光耀,⒆追怪物,出宇宙,[二0]彎繁弱,[二一]滿白羽,[二二]射遊梟,櫟蜚虡,[二三]擇肉後發,先中命處,弦矢分,藝殪仆。[二四]
注①集解郭璞曰:“貔,執夷,虎屬也,音毗。”
注②正義搏,擊也。杜林雲:“豺似□,白色。”說文雲:“狼爪。”
注③正義張雲:“熊,犬身人足,黑色。羆大於熊,黃白色。皆能攀沿上高樹。
冬至入穴而蟄,始春而出也。”
注④集解郭璞曰:“野羊如羊,千斤。手足,謂拍□殺之。”
注⑤集解徐廣曰:“蘇,尾也。”索隱孟康曰:“鶡尾也。蘇,析羽也。”張揖曰:“鶡似雉,□死不卻。”案:蒙謂覆而取之。鶡以蘇為奇,故特言之以成文耳。鶡音曷。決疑注雲“鳥尾為蘇”也。
注⑥集解徐廣曰:“藳音囐。”駰案:郭璞曰“藳謂絆絡之”。索隱張揖曰:“著白虎文藳。”郭璞曰:“藳謂絆絡也。”
注⑦集解郭璞曰:“著斑衣。”索隱被斑文。文穎曰:“著斑文之衣。輿服誌雲‘虎賁騎被虎文單衣’,單衣即此斑文也。”
注⑧索隱跨□馬。案:□音野。跨,乘之也。
注⑨集解漢書音義曰:“三嶶,三成之山。”
注⑩集解郭璞曰:“磧曆,阪名也。”正義坻音彁。磧曆,淺水中沙石也。
坻,水中高處。言獵人下此也。
注⑾集解郭璞曰:“飛廉,龍雀也,鳥身鹿頭者。”索隱椎蜚廉。郭璞曰:
“飛廉,龍雀也,鳥身鹿頭,象在平樂觀。”椎音直追反。
注⑿集解漢書音義曰:“解豸似鹿而一角。人君刑罰得中則生於朝廷,主觸不直者。可得而弄也。”索隱張揖曰:“解豸似鹿而一角。人君刑罰中則生於朝,主觸不直者,言今可得而弄也。”解音蟹。豸音丈你反,又音丈介反。
注⒀集解漢書音義曰:“瑕蛤﹑猛氏皆獸名。”索隱格蝦蛤,鋋猛氏。孟康曰:“蝦蛤﹑猛氏皆獸名。”晉灼曰:“蝦蛤闕。”郭璞曰:“今蜀中有獸,狀如熊而小,毛淺有光澤,名猛氏。”說文雲“鋋,小矛也”,音蟬。
注⒁集解郭璞曰:“騕褭,神馬,日行萬裏。兩音窈嫋。封豕,大豬。”
注⒂索隱張揖雲:“脰,頸也。”陷音苦念反,亦依字讀也。
注⒃索隱浸潭猶漸豔也。漢書作“浸淫”。或作“乘輿案節”也。潭音尋。
注⒄集解郭璞曰:“敻音詡盛反。”
注⒅集解徐廣曰:“羆音銳。一作‘惠’也。”正義羆音韂。抱樸子雲:“白鹿壽千歲,滿五百歲色純白也。”晉征祥記雲:“白鹿色若霜,不與他鹿為髃。”
注⒆集解徐廣曰:“超陵赤電,電光不及,言去速也。”
注[二0]正義怪物,謂遊梟飛虡也。張揖雲:“天地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許慎雲:“宙,舟輿所極也。”案:許說宙是也。
注[二一]正義上烏繁反。文穎雲:“彎,牽也。繁弱,夏後氏良弓名。左傳雲‘分魯公以夏後之璜,封父之繁弱’。”
注[二二]正義文穎雲:“引弓盡箭鏑為滿。以白羽羽箭,故雲白羽也。”
注[二三]集解郭璞曰:“梟,梟羊也。似人,長唇,反踵,被發,食人。蜚虡,鹿頭龍身,神獸。櫟,梢也。”
注[二四]集解徐廣曰:“射準的曰藝。仆音赴。”
“然後揚節而上浮,陵驚風,曆駭缼,①乘虛無,與神俱,②轔玄鶴,③亂昆雞。遒孔鸞,促鵔幤,拂鷖鳥,捎鳳皇,④捷鴛雛,掩焦明。⑤
注①正義缼音必遙反。爾雅雲扶搖暴風,從下升上,故曰缼。
注②正義張揖雲:“虛無寥廓,與天通靈,言其所乘氣之高,故能出飛鳥之上而與神俱也。”
注③集解徐廣曰:“轔音躪。”正義轔音吝。鶴二百六十歲則淺黑色也。
注④集解漢書音義曰:“遒,秦由反。鷖,烏雞反。張雲‘山海經雲九疑之山有五采之鳥,名曰鷖鳥’也。”正義捎,山交反。京房易傳雲:“鳳皇,鴈前麟後,雞喙燕頷,蛇頸龜背,魚尾駢翼,高丈二尺。”東山經雲:“其狀如鶴,五采,而首文曰經,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膺文曰仁,股文曰信。是鳥自歌自舞,雄曰鳳,雌曰皇。”
注⑤集解焦明似鳳。索隱張揖曰:“焦明似鳳,西方鳥。”樂睰圖征曰:“焦明狀似鳳皇。”宋衷曰水鳥。正義案:長喙,疏翼,員尾,非幽閑不集,非珍物不食。
“道盡塗殫,回車而還。招搖乎襄羊,①降集乎北紘,②率乎直指,闇乎反鄉。“道盡塗殫,回車而還。招搖乎襄羊,①降集乎北紘,②率乎直指,闇乎反鄉。帇石*(闕)**[關]*,曆封巒,過桗鵲,望露寒,③下棠梨,④息宜春,⑤西馳宣曲,濯鷁牛首,⑥登龍台,⑦掩細柳,⑧觀士大夫之勤略,鈞獠者之所得獲。⑨徒車之所轔轢,⑩乘騎之所蹂若,⑾人民之所蹈賓,與其窮極倦□,⑿驚憚懾伏,不被創刃而死者,佗佗籍籍,填坑滿穀,揜平彌澤。
注①索隱消搖乎襄羊。郭璞曰“襄羊猶仿佯。”
注②集解郭璞曰:“紘,維也。北方之紘曰委羽。”
注③集解徐廣曰:“桗音支。”駰案:漢書音義曰“皆甘泉宮左右觀名也”。
注④集解漢書音義曰:“宮名也,在雲陽縣東南三十裏。”
注⑤正義括地誌雲:“宜春宮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三十裏。”
注⑥集解漢書音義曰:“宣曲,宮名,在昆明池西。牛首,池名,在上林苑西頭。”
注⑦集解漢書音義曰:“觀名,在豐水西北近渭。”
注⑧正義郭雲:“觀名,在昆明南柳市。”
注⑨集解徐廣曰:“鈞,一作‘診’也。”
注⑩正義轔,踐也。轢,輾也。
注⑾集解徐廣曰:“蹂音人久反。”
注⑿集解徐廣曰:“音劇。”
“於是乎遊戲懈怠,置酒乎昊天之台,①張樂乎轇輵之宇;②撞千石之鍾,立萬石之钜;建翠華之旗,樹靈鼉之鼓。③奏陶唐氏之舞,聽葛天氏之歌,④千人唱,萬人和,山陵為之震動,⑤川穀為之蕩波。巴俞宋蔡,淮南於遮,⑥文成顛歌,⑦族舉遞奏,⑧金鼓迭起,鏗鎗鐺埗,洞心駭耳。⑨荊吳鄭韂之聲,韶濩武象之樂,陰淫案衍之音,鄢郢繽紛,激楚結風,⑩俳優侏儒,狄鞮之倡,⑾所以娛耳目而樂心意者,麗靡爛漫於前,⑿靡曼美色於後。⒀
注①索隱張揖雲:“台高上幹魭天也。”
注②集解徐廣曰:“輵音葛。”索隱郭璞雲:“言曠遠深貌也。”
注③集解郭璞曰:“木貫鼓中,加羽葆其上,所謂樹鼓。”
注④集解漢書音義曰:“葛天氏,古帝王號也。呂氏春秋曰‘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索隱張揖曰:“葛天氏,三皇君號也。呂氏春秋雲‘其樂三人持牛尾,投足以歌。八闋:
一曰載人,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
注⑤集解徐廣曰:“一作‘勳’。”
注⑥集解郭璞曰:“巴西閬中有俞水,獠人居其上,皆剛勇好舞,漢高募取以平三秦。後使樂府習之,因名巴俞舞也。”漢書音義曰:“於遮,歌曲名。”索隱郭璞曰:“巴西閬中有俞水,獠人居其上,好舞。初,高祖募取以平三秦,後使樂人習之,因名巴俞舞也。”張揖曰:“禮樂記曰‘宋音宴女溺誌’。蔡人謳,員三人。楚詞雲‘吳謠蔡謳’。淮南鼓,員四人,於遮曲是其意也。”
注⑦集解郭璞曰:“未聞也。”索隱郭璞雲:“未聞。”文穎曰:“文成,遼西縣名,其縣人善歌。顛,益州顛縣,其人能作西南夷歌。顛□滇也。”
注⑧集解徐廣曰:“舉,一作‘居’。”
注⑨集解郭璞曰:“鐺埗,鼓音。”
注⑩集解郭璞曰:“激楚,歌曲也。列女傳曰‘聽激楚之遺風’也。”索隱文穎曰:“激,衝激,急風也。結風,回風,回亦急風也。楚地風氣既自漂疾,然歌樂者猶複依激結之急風以為節,其樂促迅哀切也。”
注⑾集解徐廣曰:“韋昭雲狄鞮,地名,在河內,出善倡者。”
注⑿索隱郭璞雲:“言恣其觀也。列女傳曰‘桀造爛漫之樂’。”
注⒀索隱張揖曰:“靡,細;曼,澤也。韓子‘曼服魭齒’。”
“若夫青琴宓妃之徒,①絕殊離俗,②姣冶嫻都,③靚莊刻飭,便嬛綽約,④柔橈嬛嬛,⑤□媚啢嫋;⑥抴獨繭之褕袘,⑦眇閻易以戌削,⑧編姺徶嘮,⑨與世殊服;芬香漚鬱,酷烈淑鬱;魭齒粲爛,宜笑旳皪;⑩長眉連娟,微睇撓藐;⑾色授魂與,心愉於側。⑿
注①集解漢書音義曰:“皆古神女名。”索隱伏儼曰:“青琴,古神女也。”
如淳曰:“宓妃,伏羲女,溺死洛水,遂為洛水之神。”宓音伏。
注②索隱郭璞雲:“俗無雙。”
注③索隱姣冶閑都。郭璞雲:“姣,好也。都,雅也。”詩雲:“姣人嫽兮。”
方言雲:“自關而東,河濟之閑,凡好或謂之姣。”音絞。說文曰:“嫻,雅也。”
或作“閑”。小雅曰都,盛也。
注④集解郭璞曰:“靚莊,粉白黛黑也。”
注⑤集解徐廣曰:“音娟。”索隱郭璞曰:“柔橈嬛嬛,皆骨體耎弱長豔蝄也。”
廣雅雲:“嬛嬛,容也。”張揖曰:“嬛嬛猶婉婉也。”
注⑥集解徐廣曰:“啢音乃焻反。嫋音弱。”索隱嫵媚孅弱。埤蒼雲:“嫵媚,悅也。”通俗文雲:“頰輔謂之嫵媚。”郭璞雲:“孅弱,弱蝄。”埤蒼曰:“孅弱,謂容體纖細柔弱也。”
注⑦集解徐廣曰:“抴音曳。襜褕。”索隱褕剦。張揖雲:“褕,襜褕也。剦,袖也。”郭璞曰:“獨繭,一繭絲也。”埤蒼雲:“剦,衣長兒也。”
注⑧集解徐廣曰:“閻易,衣長貌。戌削,言如刻畫作之。”索隱眇閻易以恤削。郭璞曰:“閻易,衣長蝄。恤削,言如刻畫作也。”
注⑨集解郭璞曰:“衣服婆娑貌。”正義媥,白眠反。姺音先。徶音白結反。
嘮音幥。
注⑩索隱郭璞曰:“鮮明蝄也。”楚詞曰:“美人魭齒*[嫮]*以姱。”又曰:
“娥眉笑以旳皪。”皪音礫也。
注⑾索隱郭璞曰:“連娟,眉曲細也。撓藐,遠視蝄也。”娟音一全反。睇,大計反。藐音邈。
注⑿索隱張揖曰:“彼色來授我,我魂往與接也。”愉音踰,往也。愉,悅也。二義並通也。
“於是酒中樂酣,天子芒然而思,似若有亡。曰:‘嗟乎,此泰奢侈!朕以覽聽餘“於是酒中樂酣,天子芒然而思,似若有亡。曰:‘嗟乎,此泰奢侈!朕以覽聽餘閑,無事□日,順天道以殺伐,時休息於此,恐後世靡麗,遂往而不反,非所以為繼嗣創業垂統也。’於是乃解酒罷獵,而命有司曰:‘地可以墾辟,悉為農郊,以贍萌隸;隤牆填□,使山澤之民得至焉。實陂池而勿禁,①虛宮觀而勿仞。②發倉廩以振貧窮,補不足,恤□寡,存孤獨。出德號,省刑罰,改製度,易服色,更正朔,與天下為始。’
注①正義實,滿也。言人滿陂池,任采捕所取也。
注②正義仞音刃,亦滿也。言離宮別館勿令人居止,並廢罷也。
“於是曆吉日以齊戒,襲朝衣,乘法駕,建華旗,鳴玉鸞,遊乎六藝之囿,①騖乎仁義之塗,覽觀春秋之林,②射狸首,兼騶虞,③弋玄鶴,建幹戚,載雲蝦,④揜髃雅,⑤悲伐檀,⑥樂樂胥,⑦修容乎禮園,⑧鬏翔乎書圃,⑨述易道,⑩放怪獸,⑾登明堂,坐清廟,⑿恣髃臣,奏得失,四海之內,靡不受獲。⒀於斯之時,天下大說,向風而聽,隨流而化,喟然⒁興道而遷義,刑錯而不用,德隆乎三皇,功羨於五帝。⒂若此,故獵乃可喜也。
注①正義六藝,雲言田獵訖,則遍遊六藝,而疾驅於仁義之道也。
注②集解郭璞曰:“春秋所以觀成敗,明善惡者。”
注③集解禮射義曰:“天子以騶虞為節,諸侯以狸首為節。騶虞者,樂官備也。
狸首者,樂會時也。”
注④索隱張揖雲:“蝦,畢也。”文穎曰:“□天畢,星名。前有九旒雲蝦之車。”案:說者以雲蝦為旌旗,非也。且案中朝鹵簿圖雲“雲蝦駕駟”,不兼言九旒,蝦車與九旒車別。
注⑤集解漢書音義曰:“大雅﹑小雅也。”索隱揜,捕也。張揖曰:“詩小雅之材七十四人,大雅之材三十一人,故曰髃雅也。言雲蝦載之於車,以捕髃雅之士。”
注⑥索隱張揖曰:“其詩刺賢者不遇明主也。”
注⑦索隱毛詩雲“君子樂胥,受天之祜”。言王者樂得賢材之人,使之在位,故天與之福祿也。胥音先呂反。
注⑧正義禮所以自修飾整威儀也。
注⑨正義尚書所以明帝王君臣之道也。
注⑩正義易所以絜靜微妙,上辨二儀陰陽,中知人事,下明地理也。言田獵乃射訖,又曆涉六經之要也。
注⑾正義張揖雲:“苑中奇怪之獸,不複獵也。”
注⑿正義明堂有五帝廟,故言“清廟”,王者朝諸侯之處。
注⒀正義言天下之人無不受恩惠。
注⒁索隱喟,漢書作“芔”,音許貴反。
注⒂索隱司馬彪雲:“羨,溢也。”音怡戰反。
“若夫終日暴露馳騁,勞神苦形,罷車馬之用,抏士卒之精,①費府庫之財,而無德厚之恩,務在獨樂,不顧觽庶,忘國家之政,而貪雉兔之獲,則仁者不由也。從此觀之,齊楚之事,豈不哀哉!地方不過千裏,而囿居九百,是草木不得墾辟,而民無所食也。夫以諸侯之細,而樂萬乘之所侈,仆恐百姓之被其尤也。”
注①索隱抏音五官反。
於是二子愀然①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席曰:“鄙人固陋,不知忌諱,乃今日見教,謹聞命矣。”
注①索隱郭璞雲:“變色蝄。”音作酉反。
賦奏,天子以為郎。無是公言天子上林廣大,山穀水泉萬物,乃子虛言楚雲夢所有甚觽,侈靡過其實,且非義理所尚,故刪取其要,歸正道而論之。①
注①索隱大顏雲:“不取其誇奢靡麗之論,唯取終篇歸於正道耳。”小顏雲:
“刪要,非謂削除其詞,而說者謂此賦已經史家刊剟,失之也。”
相如為郎數歲,會唐蒙使略通①夜郎西僰中,②發巴蜀③吏卒千人,郡又多為發轉漕萬餘人,用興法④誅其渠帥,巴蜀民大驚恐。上聞之,乃使相如責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檄曰:
注①索隱張揖曰:“蒙,故鄱陽令,今為郎中,使行略取之。”
注②集解徐廣曰:“羌之別種也。音扶逼反。”索隱夜郎﹑僰中,文穎曰皆西*[南]*夷。後以為夜郎屬牂柯,僰屬犍為。音步北反。
注③索隱案:巴﹑蜀,二郡名。
注④集解漢書曰“用軍興法”也。
告巴蜀太守:蠻夷自擅不討之日久矣,時侵犯邊境,勞士大夫。陛下□位,存撫天下,輯安中國。然後興師出兵,北征匈奴,單於怖駭,交臂受事,詘膝請和。康居西域,重譯請朝,稽首來享。移師東指,閩越相誅。右吊番禺,太子入朝。①南夷之君,西僰之長,常效貢職,不敢怠墮,延頸舉踵,喁喁然②皆爭歸義,欲為臣妾,道裏遼遠,山川阻深,不能自致。夫不順者已誅,而為善者未賞,故遣中郎將往賓之,③發巴蜀士民各五百人,以奉幣帛,韂使者不然,靡有兵革之事,戰□之患。今聞其乃發軍興製,④驚懼子弟,憂患長老,郡又擅為轉粟運輸,皆非陛下之意也。當行者或亡逃自賊殺,亦非人臣之節也。
注①索隱文穎曰:“番禺,南海郡理也。吊,至也。東伐閩越,後至番禺,故言右至也。”案:姚氏吊讀如字。小顏雲“兩國相伐,漢發兵救之,令吊番禺,故遣太子入朝,吊非至也”。
注②正義喁,五恭反,口向上也。
注③索隱賈逵雲:“賓,伏也。”
注④索隱張揖曰:“發三軍之觽也。興製,謂起軍法製也。”案:唐蒙為使,而用軍興法製也。
夫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①皆攝弓②而馳,荷兵而走,流汗相屬,唯恐居後,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讎。彼豈樂死惡生,非編列之民,而與巴蜀異主哉?計深慮遠,急國家之難,而樂盡人臣之道也。故有剖符之封,析珪③而爵,位為通侯,居列東第,④終則遺顯號於後世,傳土地於子孫,行事甚忠敬,居位甚安佚,名聲施於無窮,功烈著而不滅。是以賢人君子,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今奉幣役至南夷,□自賊殺,或亡逃抵誅,身死無名,諡為至愚,恥及父母,為天下笑。人之度量相越,豈不遠哉!然此非獨行者之罪也,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也;
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注①集解漢書音義曰:“烽如覆米籾,縣著桔槔頭,有寇則舉之。燧,積薪,有寇則燔然之。”索隱瑩燧。韋昭曰:“瑩,束草置之長木之端,如挈皋,見敵則燒舉之。燧者,積薪,有難則焚之。瑩主晝,燧主夜。”字林雲:“籾,漉米籔也,音一六反。”又纂要雲:“籾,淅箕也。”此注是孟康說。
注②索隱上音奴頰反。
注③索隱如淳曰:“析,中分也。白藏天子,青在諸侯也。”
注④索隱列甲第在帝城東,故雲東第也。
陛下患使者有司之若彼,悼不肖愚民之如此,故遣信使曉喻百姓以發卒之事,因子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讓三老孝弟以不教誨之過。方今田時,重煩百姓,①已親見近縣,恐遠所溪穀山澤之民不篃聞,檄到,亟下縣道,②使鹹知陛下之意,唯毋忽也。
注①索隱重猶難也。
注②集解漢書百官表曰:“縣有蠻夷曰道。”索隱亟音紀力反。亟,急也。
相如還報。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發巴﹑蜀﹑廣漢卒,作者數萬人。
治道二歲,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費以巨萬計。①蜀民及漢用事者②多言其不便。是時邛筰之君長③聞南夷與漢通,得賞賜多,多欲願為內臣妾,請吏,比南夷。④天子問相如,相如曰:“邛﹑筰﹑焻﹑駹者近蜀,道亦易通,秦時嚐通為郡縣,至漢興而罷。今誠複通,為置郡縣,愈於南夷。”⑤天子以為然,乃拜相如為中郎將,⑥建節往使。副使王然於﹑壺充國﹑⑦呂越人馳四乘之傳,因巴蜀吏幣物以賂西夷。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⑧蜀人以為寵。⑨於是卓王孫﹑臨邛諸公皆因門下獻牛酒以交驩。卓王孫喟然而歎,自以得使女尚司馬長卿晚,⑩而厚分與其女財,與男等同。司馬長卿便略定西夷,邛﹑筰﹑焻﹑駹﹑斯榆⑾之君皆請為內臣。
除邊關,關益斥,⑿西至沬﹑若水,⒀南至牂柯為徼,⒁通零關道,⒂橋孫水⒃以通邛都。⒄還報天子,天子大說。
注①索隱案:巨萬猶萬萬也。案:數有大小二法。張揖曰“算法萬萬為億”,是大數也。鬻子曰“十萬為億”,是小數也。
注②索隱案:謂公孫弘也。
注③索隱邛笮之君長。文穎曰:“邛者,今為邛都縣;笮者,今為定笮縣:皆屬越嶲郡。”
注④索隱謂請置漢吏,與南夷為比例也。
注⑤索隱張揖曰:“愈,差也。”又雲:“愈猶勝也。”晉灼曰:“南夷謂犍為﹑牂柯也。西夷謂越嶲﹑益州。”
注⑥索隱張揖曰:“秩四百石,五歲遷補大縣令。”
注⑦索隱案:漢書公卿表太初元年為鴻臚卿也。
注⑧索隱案:亭吏二人,弩矢合是亭長負之;令縣令自負矢,則亭長當負弩也。且負弩亦守宰無定,或隨輕重耳。案:霍去病出擊匈奴,河東太守郊迎負弩。又魏公子救趙擊秦,秦軍解去,平原君負竗矢迎公子於界上。
注⑨索隱蜀以為寵。華陽國誌雲:“蜀大城北十裏有升仙橋,有送客觀也。相如初入長安,題其門雲‘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也。”
注⑩索隱小顏雲:“尚猶配也。”本或作“當”也。
注⑾索隱斯,鄭氏音曳。張揖雲“斯俞,國也”。案:今斯讀如字,益郡耆舊傳謂之“斯臾”。華陽國誌邛都縣有四部,斯臾一也。
注⑿索隱張揖曰:“斥,廣也。”
注⒀索隱張揖曰:“沬水出蜀廣平徼外,與青衣水合也。若水出旄牛徼外,至僰道入江。”華陽國誌漢嘉縣有沬水。音妹,又音末。
注⒁索隱張揖曰:“徼,塞也。以木柵水為蠻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