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一十七 司馬相如列傳 第五十七(1 / 3)

卷一百一十七 司馬相如列傳 第五十七

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少時好讀書,學擊劍,①故其親名之曰犬子。②相如既學,③慕藺相如之為人,更名相如。以貲為郎,事孝景帝,為武騎常侍,④非其好也。會景帝不好辭賦,是時梁孝王來朝,從遊說之士齊人鄒陽﹑淮陰枚乘﹑吳莊忌夫子⑤之徒,相如見而說之,因病免,客遊梁。梁孝王令與諸生同舍,相如得與諸生遊士居數歲,乃著子虛之賦。

注①索隱呂氏春秋劍伎雲“持短入長,倏忽縱橫之術也”。魏文典論雲“餘好擊劍,善以短乘長”是也。

注②索隱孟康雲:“愛而字之也。”

注③索隱案:秦密雲“文翁遣相如受七經”。

注④索隱張揖曰:“秩六百石,常侍從格猛獸。”

注⑤集解徐廣曰:“名忌,字夫子。”索隱徐廣﹑郭璞皆雲名忌字夫子。案:

鄒陽傳雲枚先生﹑嚴夫子,此則夫子是美稱,時人以為號。漢書作“嚴忌”者,案忌本性莊,避明帝諱改姓嚴也。

會梁孝王卒,相如歸,而家貧,無以自業。素與臨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長卿久宦遊不遂,而來過我。”於是相如往,舍都亭。①臨邛令繆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見之,後稱病,使從者謝吉,吉愈益謹肅。臨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孫家僮八百人,程鄭亦數百人,二人乃相謂曰:“令有貴客,為具召之。”

並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數。至日中,謁司馬長卿,長卿謝病不能往,臨邛令不敢嚐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強往,一坐盡傾。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願以自娛。”相如辭謝,為鼓一再行。②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③相如之臨邛,從車騎,雍容閑雅甚都;④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之,心悅而好之,恐不得當也。既罷,相如乃使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⑤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⑥卓王孫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殺,不分一錢也。”人或謂王孫,王孫終不聽。文君久之不樂,曰:“長卿第俱如臨邛,⑦從昆弟假貸猶足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當爐。⑧相如身自著犢鼻褌,⑨與保庸雜作,⑩滌器於市中。⑾卓王孫聞而恥之,為杜門不出。昆弟諸公⑿更謂王孫曰:“有一男兩女,所不足者非財也。今文君已失身於司馬長卿,長卿故倦遊,⒀雖貧,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獨柰何相辱如此!”卓王孫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注①索隱案:臨邛郭下之亭也。

注②索隱案:樂府長歌行﹑短歌行,行者曲也。此言“鼓一再行”,謂一兩曲。

注③集解郭璞曰:“以琴中音挑動之。”索隱張揖雲:“挑,嬈也。以琴中嬈之。”挑音徒了反。嬈音奴了反。其詩曰“鳳兮鳳兮歸故鄉,遊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豔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由交接為鴛鴦”也。又曰“鳳兮鳳兮從皇棲,得托子尾永為妃。交情通體必和諧,中夜相從別有誰”。

注④集解韋昭曰:“閑,讀曰“閑’,甚得都邑之容也。”郭璞曰:“都猶姣也。

詩曰‘恂美且都’。”

注⑤索隱郭璞雲:“婚不以禮為亡也。”

注⑥集解郭璞曰:“言貧窮也。”索隱案:孔文祥雲“徒,空也。家空無資儲,但有四壁而已,雲就此中以安立也”。

注⑦索隱弟如臨邛。文穎雲:“弟,且也。”郭璞雲:“弟,語辭。如,往也。”

注⑧集解韋昭曰:“爐,酒肆也。以土為墮,邊高似爐。”

注⑨集解韋昭曰:“今三尺布作形如犢鼻矣。稱此者,言其無恥也。今銅印言犢紐,此其類矣。”

注⑩集解方言曰:“保庸謂之甬,奴婢賤稱也。”

注⑾集解韋昭曰:“瓦器也。每食必滌溉者。”

注⑿集解郭璞曰:“諸公,父行也。”

注⒀集解郭璞曰:“厭遊宦也。”

居久之,蜀人楊得意為狗監,①侍上。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上驚,乃召問相如。

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諸侯之事,未足觀也。請為天子遊獵賦,賦成奏之。”

上許,令尚書給筆劄。相如以“子虛”,虛言也,為楚稱;②“烏有先生”者,③烏有此事也,為齊難;④“無是公”者,無是人也,明天子之義。⑤故空藉⑥此三人為辭,以推天子諸侯之苑囿。其卒章歸之於節儉,因以風諫。

奏之天子,天子大說。其辭曰:

注①集解郭璞曰:“主獵犬也。”

注②集解郭璞曰:“稱說楚之美。”

注③集解徐廣曰:“烏,一作惡。”

注④集解郭璞曰:“詰難楚事也。”

注⑤集解郭璞曰:“以為折中之談也。”

注⑥索隱音假借,與積同音。

楚使子虛使於齊,齊王悉發境內之士,備車騎之觽,與使者出田。田罷,子虛過詑①烏有先生,而無是公在焉。坐定,烏有先生問曰:“今日田樂乎?”子虛曰:“樂。”

“獲多乎?”曰:“少。”“然則何樂?”曰:“仆樂齊王之欲誇仆以車騎之觽,而仆對以雲夢之事也。”曰:“可得聞乎?”

注①集解郭璞曰:“詫,誇也。音托夏反。”索隱上音戈,下音□亞反。誇詫是也。

子虛曰:“可。王駕車千乘,選徒萬騎,田於海濱。列卒滿澤,罘罔彌山,①揜兔平原廣澤遊獵之地饒樂若此者乎?楚王之獵何與寡人?’④仆下車對曰:

‘臣,楚國之鄙人也,幸得宿韂十有餘年,時從出遊,遊於後園,覽於有無,然猶未能篃鷪也,又惡足以言其外澤者乎!’齊王曰:‘雖然,略以子之所聞見而言之。’

注①集解郭璞曰:“罘,罝也。音浮。”正義說文雲“罘,兔□也”。今幡車□也。彌,竟也。

注②集解徐廣曰:“轔音吝。”駰案:郭璞曰“龏,掎足。轔,車轢”。索隱龏麟,韋昭雲“謂持其一龏也”。司馬彪曰“龏,掎也”。說文雲“掎,偏引一龏也”。

注③集解郭璞曰:“鹽浦,海邊地多鹽鹵。鮮,生肉也。染,擩也。音而沿反,又音而悅反。擩之於輪,鹽而食之。鶩,馳也。音務。”索隱李奇雲:“鮮,生肉也。染,濡也。切生肉濡鹽而食之。”染或為“淬”,與下文“脟割輪淬”意同也。

注④集解郭璞曰:“與猶如也。”

“仆對曰:‘唯唯。臣聞楚有七澤,嚐見其一,未鷪其餘也。臣之所見,蓋特其小小者耳,①名曰雲夢。②雲夢者,方九百裏,其中有山焉。其山則盤紆岪鬱,隆崇嵂崒;岑岩參差,日月蔽虧;③交錯糾紛,上幹青雲;罷池陂汣,下屬江河。其土則丹青赭堊,④雌黃⑤白□,⑥錫碧⑦金銀,觽色炫耀,照爛龍鱗。⑧其石則赤玉玫瑰,⑨琳烪琨珸,⑩瑊攚玄厲,⑾鮖石武夫。⑿其東則有蕙圃⒀衡蘭,芷若⒁射幹,⒂穹窮⒃昌蒲,江離麋蕪,諸蔗猼且。⒄其南則有平原廣澤,登降汣靡,⒅案衍壇曼,⒆緣以大江,限以巫山。[二0]其高燥則生葴錺苞荔,[二一]薛莎青薠。[二二]其卑濕[二三]則生藏莨蒹葭,東薔[二四]雕胡,[二五]蓮藕菰蘆,[二六]庵獷軒芋,[二七]觽物居之,不可勝圖。[二八]其西則有湧泉清池,激水推移;外發芙蓉菱華,內隱钜石白沙。其中則有神龜蛟鼉,[二九]檋瑁[三0]□黿。其北則有陰林[三一]巨樹,楩錻豫章,[三二]桂椒[三三]木蘭,[三四]蘗離朱楊,[三五]樝□梬栗,[三六]橘柚芬芳。[三七]其上則有赤嚋蠷蝚,[三八]鵷雛孔鸞,騰遠射幹。[三九]其下則有白虎玄豹,蟃蜒貙豻,[四0]兕象野犀,[四一]窮奇獌狿。

注①索隱郭璞雲:“特,獨也。”

注②索隱赭詮音亡棟反,又音莫風反。裴駰雲“孫叔敖激沮水作此澤”。張揖雲“楚藪也,在南郡華容縣”。郭璞曰“江夏安陸有雲夢城,南郡枝江亦有雲夢城。華容縣又有巴丘湖,俗雲即古雲夢澤也”。則張揖雲在華容者,指巴湖也。

今安陸東見有雲夢城﹑雲夢縣,而枝江亦有者,蓋縣名取此澤,故有城也。

注③集解漢書音義曰:“高山壅蔽,日月虧缺半見。”索隱案:漢書注此卷多不題注者姓名,解者雲是張揖,亦兼有餘人也。

注④集解徐廣曰:“一作‘瑕’。”索隱張揖雲:“赭,赤土,出少室山。堊,白堊,,本草雲一名白墡也。”

注⑤正義藥對曰:“雌黃出武都山穀,與雄黃同山。”

注⑥集解徐廣曰:“音符。”駰案:漢書音義曰“白□,白石英也”。索隱張揖曰:“白石英也,出魯陽山。”蘇林音附,郭璞音符也。

注⑦正義顏雲:“錫,青金也。碧謂玉之青白色者也。”

注⑧集解郭璞曰:“如龍之鱗采。”

注⑨集解郭璞曰:“赤玉,赤瑾也。見楚辭。玫瑰,石珠也。”

注⑩集解漢書音義曰:“琳,球也。懡,石次玉者。琨珸,山名也,出善金,屍子曰‘昆吾之金’者。”索隱琨珸,司馬彪雲“石之次玉者”。按:河圖雲“流州多積石,名昆吾石,煉之成鐵,以作劍,光明昭如水精”。案:字或作“昆吾”。

注⑾集解徐廣曰:“瑊音古鹹反,攚音勒,皆次玉者。”駰案:漢書音義曰“玄厲,黑石可用磨者”。

注⑿集解徐廣曰:“石似玉。”駰案:漢書音義曰“鮖石出鴈門,武夫出長沙也”。

注⒀索隱司馬彪雲:“蕙,香草也。”本草雲:“蕙草一名蕙。”廣誌雲:“熏草綠葉紫莖,魏武帝以此燒香,今東下田有此草,莖葉似麻,其華正紫也。”

注⒁集解漢書音義曰:“衡,杜衡也。其狀若葵,其臭如監蕪。芷,白芷。

若,杜若。”索隱張揖雲“衡,杜衡,生下田山”。案:山海經雲“天帝之山有草,葉如葵,臭如蘪蕪,可以走馬”。博物誌雲“一名土杏,其根一似細辛,葉似葵”。故藥對亦為似細辛是也。蘭,張揖雲“秋蘭”。芷若,張揖雲“若,杜若;芷,白芷也”。本草雲“一名顡”。埤蒼雲“齊曰顡,晉曰虈”。字林曰“顡音昌亥反,又音昌裏反。虈音火嬌反”。

本草又曰“杜若,一名杜衡。”今杜若葉似薑而有文理,莖葉皆有長毛。古今名號不同,故其所呼別也。

注⒂索隱廣雅雲“烏蓬,射幹”。本草名烏扇。

注⒃索隱芎藭。司馬彪雲:“芎藭似矒本。”郭璞雲:“今曆陽呼為江離。”

淮南子雲:“夫亂人者,若芎藭之與栆本。”

注⒄集解徐廣曰:“猼音匹沃反。”駰案:漢書音義曰“江離,香草,蘪蕪,蘄芷也,似蛇床而香。諸蔗,甘柘也。猼且,蘘荷也”。索隱吳錄曰“臨海縣海水中生江離,正青似亂發,即離騷所雲者是也”。廣誌雲“赤葉紅華”,則與張勃所說又別。案:今芎藭苗曰江離,綠葉白華,又不同。孟康雲“麋蕪,蘄芷也,似蛇床而香”。樊光曰“矒本一名麋蕪,根名蘄芷”。又藥對以為麋蕪一名江離,芎藭苗也。則芎藭﹑矒本﹑江離﹑麋蕪並相似,非是一物也。諸柘,張揖雲“諸柘,甘柘也”。搏且,上音並卜反,下音子餘反。漢書作“巴且”,文穎雲“巴蕉也”。郭璞雲“搏且,蘘荷屬”。未知孰是也。

注⒅集解音移糜。

注⒆索隱司馬彪雲:“案衍,窳下;壇曼,平博也。”衍音弋戰反。

注[二0]集解郭璞曰:“巫山今在建平巫縣也。”

注[二一]集解徐廣曰:“葴音針,馬藍也。錺,或曰草,生水中,華可食。荔音力詣反。草,似蒲。”駰案:漢書音義曰“苞,藨也”。索隱葴析。音針斯二音。

孟康曰“葴,馬藍也”。郭璞曰“葴,酸漿,江東名烏葴”。析,漢書作“斯”,孟康雲“斯,禾,似燕麥”。埤蒼又雲“生水中,華可食”。廣誌雲“涼州地生析草,皆如中國燕麥”是也。

注[二二]集解徐廣曰:“薛音先結反。”駰案:漢書音義曰“薛,賴蒿也。莎,鎬侯也。青薠,似莎而大也。音煩”。

注[二三]索隱其庳濕。庳音婢。庳,下也。

注[二四]集解徐廣曰:“烏桓國有薔,似蓬草,實如葵子,十月熟。”駰案:漢書音義曰“藏,似薍而葉大。莨,莨尾草也。蒹,薕也。葭,蘆也”。索隱藏莨,郭璞雲“狼尾,似茅”。蒹葭音兼加。孟康雲“蒹葭似蘆也”。郭璞雲“蒹,躾也。似雚而細小,高數尺,江東人呼為蒹蒿”。又雲“葭,蘆也。似葦而細小,江東人呼為烏蓲”。薍音五患反。躾音敵。東薔,案續漢書雲“東薔似蓬草,實如葵子,十一月熟”。廣誌雲“子色青黑,河西語雲‘貸我東薔,償我白粱’也”。

注[二五]索隱雕胡。案謂菰米。

注[二六]集解徐廣曰:“生水中。”索隱郭璞雲:“菰,蔣也。蘆,葦也。”

注[二七]集解漢書音義曰:“奄閭,蒿也。軒芋,蕕草也。”索隱郭璞雲:“庵閭,蒿,子可療病也。軒芋生水中,今楊州有也。”

注[二八]集解郭璞曰:“圖,畫也。”

注[二九]正義郭注山海經雲:“蛟,似蛇而四龏,小頭細頸,有白嬰,大者數十圍,卵生,子如一二斛甕,吞人。鼉,似蜥蜴而大,身有甲,皮可以冒鼓。”

注[三0]正義似觜觿,甲有文,出南海,可飾器物也。

注[三一]集解郭璞曰:“林在山北陰地。”

注[三二]集解郭璞曰:“楩,□也,似梓。錻,葉似桑。豫章,大木也,生七年乃可知也。”正義案:*(溫)*活人雲“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別”。

注[三三]正義郭璞雲:“桂,似枇杷葉而大,白花,花而不著子,藂生岩嶺閑,無雜木,冬夏常青。”案:今諸寺有桂樹,葉若枇杷而小,光靜,冬夏常青,其皮不中食,蓋二色桂樹。

注[三四]集解駰案:郭璞曰“木蘭,樹,皮辛香可食”。正義廣雅雲:“似桂,皮辛可食,葉冬夏榮,常以冬華,其實如小*(甘)*柿,辛美,南人以為梅也。”

注[三五]集解徐廣曰:“蘗音扶戾反。”漢書音義曰:“離,山梨。朱楊,赤楊也。”索隱朱楊,郭璞雲“赤莖柳,生水邊”,爾雅雲檉河柳是也。

注[三六]集解徐廣曰:“梬音郢。”駰案:漢書音義曰“梬,梬棗也”。

注[三七]正義小曰橘,大曰柚。樹有刺,冬不凋,葉青,花白,子黃赤。二樹相似。非橙也。

注[三八]集解徐廣曰:“音劬柔。”正義蠷音劬,蝚音柔,皆猿猴類。

注[三九]集解郭璞曰:“鵷雛,鳳屬也。孔,孔雀;鸞,鸞鳥也。”漢書音義曰:

“騰遠,鳥名。射幹,似狐,能緣木。”索隱孟康雲“騰遠,鳥名”,非也。司馬彪雲:“騰遠,慐也。”郭璞雲:“騰慐,龍屬,能興雲霧。”張揖雲:“射幹,似狐,能緣木。”

注[四0]集解郭璞曰:“蟃蜒,大獸,長百尋。貙,似狸而大。”漢書音義曰:

“豻,胡地野犬,似狐而小也。”索隱郭璞雲:“蟃蜒,大獸,長百尋。”張揖雲:“貙,似狸而大。豻,胡地野犬,似狐而小,黑喙。”應劭音顏,韋昭一音岸。鄒誕生音苦奸反,協音,是。

注[四一]正義兕,狀如水牛。象,大獸,長鼻,牙長一丈,俗呼為江嚋。犀,頭似嚋,一角在額。漢書無此一句。

“‘於是乃使專諸之倫,手格此獸。楚王乃駕馴駁之駟,①乘雕玉之輿,靡魚須之橈旃,②曳明月之珠旗,③建幹將之雄戟,④左烏嗥之雕弓,⑤右夏服之勁箭;⑥陽子驂乘,纖阿為禦;⑦案節未舒,⑧即陵狡獸,轔邛邛,嚺距虛,⑨軼野馬而穐騊駼,⑩乘遺風而射遊騏;⑾儵眒淒浰,⑿賴動熛至,星流霆擊,弓不虛發,中必決眥,⒀洞胸達腋,絕乎心係,獲若雨獸,揜草蔽地。於是楚王乃弭節裴回,⒁翱翔容與,⒂覽乎陰林,觀壯士之暴怒,與猛獸之恐懼,徼□受詘,⒃殫睹觽物之變態。

注①集解漢書音義曰:“馴,擾也。駁,如馬,白身,黑尾,一角,鋸牙,食虎豹。擾而駕之,以當駟馬。”

注②集解郭璞曰:“以海魚須為旒旌,言橈弱也。通帛為旃也。”

注③集解漢書音義曰:“以明月珠綴飾旗。”

注④集解漢書音義曰:“幹將,韓王劍師。雄戟,胡中有橲,幹將所造也。”

索隱應劭曰:“幹將,吳善冶者姓。”如淳曰:“幹將,鐵所出。”晉灼曰:“闔閭鑄幹將劍。”應劭說是。方言雲:“戟中小孑刺者,所謂雄戟也。”周處風土記雲:“戟為五兵雄也。”橲音巨。案:周禮“冶氏為戈,胡三之”。注雲“胡其孑”也。又禮圖謂“戟支曲下為胡”也。

注⑤索隱烏號之雕弓。黃帝上仙,髃臣舉弓抱之而號,見封禪書及郊祀誌文。

韓詩外傳雲弓工之妻曰“此弓大山南烏號之柘”。案:淮南子雲“烏號,柘桑,其材堅勁,烏棲其上,將飛,枝勁複起,號呼其上。伐取其材為弓,因曰‘烏號’”。古史考﹑風俗通皆同此說也。

注⑥集解徐廣曰:“韋昭雲夏,夏羿也。矢室名曰服。”呂靜曰:“步叉謂之服也。”索隱案:夏羿,善射者。又服,箭室之名,故雲“夏服”。又夏後氏有良弓名“繁弱”,其矢亦良,即“繁弱箭服”是也。

注⑦集解漢書音義曰:“陽子,僊人陵陽子。纖阿,月禦也。”韋昭曰:“陽子,古賢也。”索隱服虔雲:“陽子,仙人陵陽子也。”張揖雲:“陽子,伯樂也。孫陽字伯樂,秦繆公臣,善禦者也。”服虔雲:“纖阿為月禦。或曰美女姣好貌。”又樂產曰:“纖阿,山名,有女子處其岩,月曆岩度,躍入月中,因名月禦也。”

注⑧索隱郭璞曰:“言頓轡也。”司馬彪雲“案轡徐行得節,故曰案節,馬足未展,故曰未舒之也”,亦*(曰未)**[為]*得也。

注⑨集解郭璞曰:“邛邛,似馬而色青。距虛即邛邛,變文互言之。穆天子傳曰‘邛邛距虛,日走五百裏’也。”

注⑩集解徐廣曰:“穐音銳。”駰案:郭璞曰“野馬,如馬而小。騊駼,似馬。穐,車軸頭”。索隱尭騊駼。上音韂。尭,車軸頭也。謂車軸衝殺之。騊駼,野馬。

注⑾集解漢書音義曰:“遺風,千裏馬。爾雅曰巂,如馬,一角。不角者,騏也。”索隱呂氏春秋雲:“遺風之乘。”古今注雲:“秦始皇馬名。”韋昭雲:

“騏如馬,一角。”爾雅雲:“巂無角曰騏。”非麒麟之騏。巂音攜。

注⑿集解徐廣曰:“淒音七見反。浰音力詣反。”駰案:漢書音義曰“皆疾貌”。

注⒀集解韋昭曰:“在目所指,中必決於眼眥也。”

注⒁集解郭璞曰:“或雲節,今之所杖信節也。”索隱司馬彪雲:“弭猶低也。或雲節,今之所言杖*(節)*信*[節]*也。”

注⒂索隱郭璞曰:“言自得。”

注⒃集解徐廣曰:“□音劇。”駰案:郭璞曰“□,疲極也。詘,盡也。言獸有倦遊者,則徼而取之”。索隱徼魹受詘。司馬彪雲:“徼,遮也。魹,倦也。

謂遮其倦者。”魹音劇。詘音屈。說文雲:“魹,勞也。燕人謂勞為魹。”徼音古堯反。

“‘於是鄭女曼姬,①被阿錫,②揄紵縞,③籃纖羅,垂霧縠;④襞積褰縐,紆徐委曲,鬱橈溪穀;⑤衯衯裶裶,⑥揚袘恤削,⑦蜚纖垂髾;⑧扶與猗靡,⑨羫呷萃蔡,⑩下摩蘭蕙,上拂羽蓋,錯翡翠之威蕤,⑾繆繞玉綏;⑿縹乎忽忽,若神仙之仿佛。⒀

注①集解郭璞曰:“曼姬謂鄧曼。姬,婦人之總稱。”正義文穎雲:“鄭國出好女。曼者,其色理曼澤也。”如淳雲:“鄭女,夏姬也。曼姬,楚武王夫人鄧曼。”

注②集解漢書音義曰:“阿,細繒也。錫,布也。”正義按:東阿出繒也。

注③集解徐廣曰:“揄音臾。”正義揄,曳也。韋昭雲:“紵之色若縞也。”

顏雲:“紵,織紵也。縞,鮮支也。”

注④集解郭璞曰:“言細如霧,垂以覆頭。”

注⑤集解漢書音義曰:“襞積,簡齰也。褰,縮也。縐,裁也。其縐中文理,茀鬱噺曲,有似於溪穀也。”索隱小顏雲:“襞積,今之裙彝,古謂之素積。”

蘇林曰“褰縐,縮蹙之”是也。縐音側救反。齰音叉革反。裁音在代反。鬱橈溪穀,孟康曰“其縐中文理,茀鬱噺曲,有似於溪穀也”。噺,字林音丘亦反。

注⑥索隱郭璞雲:“衣長貌。”正義上芳雲反,下方非反。

注⑦集解徐廣曰:“袘音迤,衣袖也。”駰案:漢書音義曰“恤削,裁製貌也”。

索隱揚袘戌削。張晏曰:“揚,舉也。袘,衣袖也。戌削,裁製貌也。”

注⑧集解徐廣曰:“纖音芟。”駰案:郭璞雲“纖,簹衣飾;髾,髻髾也”。

注⑨集解郭璞曰:“淮南所謂‘曾折摩地,扶與猗委’也。”正義輿音餘。猗,於綺反。謂鄭女曼姬侍從王者,扶其車輿而猗靡。

注⑩集解漢書音義曰:“羫呷,衣裳張起也。萃蔡,衣聲也。”索隱孟康曰:

“羫呷,衣起張也。”韋昭雲:“呷音呼甲反。”萃□,孟康雲“萃□,衣聲也”。

郭璞曰“萃□猶璀樫也”。正義呷,火甲反。萃音翠。蔡,千賄反。

注⑾集解徐廣曰:“錯音措。或作‘錯粉翠蕤’。”

注⑿集解郭璞曰:“綏,所執以登車。”正義顏雲:“下摩蘭蕙,謂垂髾也。

上拂羽蓋,謂飛襳也。玉綏,以玉飾綏也。”言飛襳垂髾,錯籃翡翠之旌幡,或繞玉綏也。張揖雲:“翡翠大小一如雀,雄赤曰翡,雌青曰翠。”博物誌雲:

“翡身通黑,唯胸前背上翼後有赤毛。翠身通青黃,唯六翮上毛長寸餘青。其飛則羽鳴翠翡翠翡然,因以為名也。”

注⒀正義仿佛,言似神仙也。戰國策雲:“鄭之美女粉白黛黑而立於衢,不知者謂之神仙。”

“‘於是乃相與獠於蕙圃,①媻珊勃窣②上金堤,揜翡翠,射鈁幤,③微矰出,纖繳施,④弋白鵠,連駕鵝,⑤雙鶬下,玄鶴加。⑥怠而後發,遊於清池;浮文鷁,⑦揚桂枻,⑧張翠帷,建羽蓋,罔檋瑁,釣紫貝;⑨摐金鼓,吹鳴籟,⑩榜人歌,⑾聲流喝,⑿水蟲駭,波鴻沸,湧泉起,奔揚會,礧石相擊,硠硠糝糝,若賴霆之聲,聞乎數百裏之外。

注①集解郭璞曰:“獠,獵也。音遼。”索隱爾雅雲:“宵獵曰獠。”郭璞曰:

“獠,獵也。又音遼也。”

注②索隱盤銯勃猝。韋昭曰:“盤銯,匍匐上下也。”猝音素忽反。

注③集解漢書音義曰:“鈁幤,鳥,似鳳也。”索隱司馬彪雲:“鈁幤,山雞也。”許慎雲:“鷩鳥也。”郭璞曰:“似鳳,有光彩。音浚宜。”李彤雲:“鈁幤,神鳥,飛光竟天也。”

注④集解徐廣曰:“繳音斫。”

注⑤集解郭璞曰:“野鵝也。駕音加。”索隱駕鵝。爾雅雲:“舒鴈,鵝也。”

郭璞曰:“野鵝也。”正義鵠,水烏也。駕鵝連謂兼獲也。抱樸子雲:“千歲之鵠純白,能登於木。”

注⑥集解郭璞曰:“詩雲‘弋言加之’是也。”正義司馬彪雲:“鶬似鴈而黑,亦呼為鶬括。韓詩外傳雲胎生也。”相鶴經雲:“鶴壽二百六十歲則色純黑。”

案:弋雙鶬既下,又加玄鶴之上也。

注⑦集解漢書音義曰:“鷁,水鳥也。畫其象於船首。淮南子曰‘龍舟鷁首,天子之乘也’。”

注⑧集解徐廣曰:“音曳。”駰案:韋昭曰“枻,璙也”。

注⑨集解郭璞曰:“紫質黑文也。”正義毛詩蟲魚疏雲:“貝,水之介蟲。大者蚢,音下郎反。小者為貝,其白質如玉,紫點為文,皆成行列。當大者徑一尺,小者七八寸。今九真﹑交址以為杯盤實物也。”貨殖傳雲“貝寶龜”是也。

注⑩集解漢書音義曰:“摐,撞也。籟,簫也。”

注⑾集解郭璞曰:“唱棹歌也。榜,船也,音謗。”

注⑿集解徐廣曰:“烏邁反。”

“‘將息獠者,擊靈鼓,①起烽燧,車案行,騎就隊,纚乎淫淫,班乎裔裔。

②於是楚王乃登陽雲之台,③泊乎無為,澹乎自持,勺藥之和具而後禦之。

④不若大王終日馳騁而不下輿,脟割輪淬,自以為娛。⑤臣竊觀之,齊殆不如。’於是王默然無以應仆也。”

注①集解郭璞曰:“靈鼓,六麵也。”

注②集解郭璞曰:“皆髃行貌也。”

注③集解徐廣曰:“宋玉雲楚王遊於陽雲之台。”駰案:郭璞曰“在雲夢之中”。

注④集解郭璞曰:“勺藥,五味也。”

注⑤集解徐廣曰:“淬,千內反。”駰案:郭璞曰“脟,膊;淬,染也。脟音臠也”。

烏有先生曰:“是何言之過也!足下不遠千裏,來況齊國,①王悉發境內之士,而備車騎之觽,以出田,乃欲暞力致獲,以娛左右也,何名為誇哉!問楚地之有無者,願聞大國之風烈,先生之餘論也。今足下不稱楚王之德厚,而盛推雲夢以為高,奢言淫樂而顯侈靡,竊為足下不取也。必若所言,固非楚國之美也。有而言之,是章君之惡;無而言之,是害足下之信。章君之惡而傷私義,二者無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輕於齊而累於楚矣。且齊東陼巨海,②南有琅邪,③觀乎成山,④射乎之罘,⑤浮勃澥,⑥遊孟諸,⑦邪與肅慎為鄰,⑧右以湯穀為界,⑨秋田乎青丘,⑩傍偟乎海外,吞若雲夢者八九,其於胸中曾不蔕芥。⑾若乃俶儻瑰偉,異方殊類,珍怪鳥獸,萬端鱗萃,充仞其中者,不可勝記,禹不能名,契不能計。⑿然在諸侯之位,不敢言遊戲之樂,苑囿之大;先生⒀又見客,⒁是以王辭而不複,⒂何為無用應哉!”

注①集解郭璞曰:“言有惠況也。”

注②索隱陼,蘇林音渚。小洲曰陼。謂東有大海之陼也。

注③集解郭璞曰:“山名,在琅邪縣界。”正義山名,在密州東南百三十裏。

琅邪台在山上。

注④集解徐廣曰:“在東萊不夜縣。”索隱張揖雲:“觀,闕也。於山上築宮闕。”郭璞雲:“言在山下遊觀,音館也。”正義封禪書雲“成山鬥入海”,言上山觀也。括地誌雲:“成山在萊州文登縣東北百八十裏也。”

注⑤集解漢書音義曰:“之罘山在牟平縣。射獵其上也。”正義括地誌雲:“罘山在萊州文登縣西北百九十裏。”言射獵其上也。罘音浮。

注⑥集解漢書音義曰:“海別枝名也。”索隱案:齊都賦雲“海傍曰勃,斷水曰澥”也。

注⑦集解郭璞曰:“宋之藪澤名。”正義周禮職方氏“青州藪曰望諸”,鄭玄雲“望諸,孟瀦也”。

注⑧正義邪謂東北接之。括地誌雲:“靺鞨國,古肅慎也,亦曰挹婁,在京東北八千四百裏,南去扶餘千五百裏,東及北各抵大海也。”

注⑨正義言右者,北向天子也。海外經雲:“湯穀在黑齒北,上有扶桑木,水中十日所浴。”張揖雲:“日所出也。”許慎雲:“熱如湯。”

注⑩集解郭璞曰:“青丘,山名。亦有田,出九尾狐,在海外矣。”索隱郭璞雲:“山名。出九尾狐也。”正義服虔雲:“青丘國在海東三百裏。”郭璞雲:

“青丘,山名。上有田,亦有國,出九尾狐,在海外。”

注⑾索隱張揖曰:“刺鯁也。”郭璞雲:“言不覺有也。”

注⑿正義禹為堯司空,辨九州土地山川草木禽獸。契為司徒,敷五教,主四方會計。言二人猶不能名計其數。

注⒀索隱指子虛也。

注⒁索隱如淳曰:“見賓客禮待故也。”李善曰:“言見先生是*(賓)*客*(之)*也。”

注⒂索隱郭璞曰:“複,答也。”

無是公聽然而笑①曰:“楚則失矣,齊亦未為得也。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②封疆畫界者,非為守禦,所以禁淫也。③今齊列為東藩,而外私肅慎,捐國踰限,越海而田,其於義故未可也。且二君之論,不務明君臣之義而正諸侯之禮,徒事爭遊獵之樂,苑囿之大,欲以奢侈相勝,荒淫相越,此不可以揚名發譽,而適足以貶君自損也。且夫齊楚之事又焉足道邪!

君未睹夫巨麗也,獨不聞天子之上林乎?

注①集解郭璞曰:“聽,笑貌也。”索隱說文雲:“聽,笑蝄。”

注②集解郭璞曰:“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言述所職。見孟子。”

注③集解郭璞曰:“禁絕淫放也。”

“左蒼梧,右西極,①丹水更其南,②紫淵徑其北;③終始霸滻,出入涇渭;④酆鄗⑤潦潏⑥,紆餘委蛇,經營乎其內。蕩蕩兮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⑦東西南北,馳騖往來,出乎椒丘之闕,行乎洲淤之浦,⑧徑乎桂林之中,⑨過乎泱莽之野。⑩汨乎渾流,順阿而下,⑾赴隘陝之口。觸穹石,激堆埼,⑿沸乎暴怒,洶湧滂垊,⒀滭浡滵汩,⒁湢測泌瀄,⒂橫流逆折,轉騰潎洌,⒃澎濞沆瀣,⒄穹隆雲撓,[一八]蜿灗膠戾,⒆踰波趨浥,[二0]騳騳下瀨,[二一]批壧嚰壅,[二二]礶揚滯沛,[二三]臨坻注壑,[二四]瀺灂[二五]霣墜,[二六]湛湛[二七]隱隱,砰磅訇糝,[二八]潏潏淈淈,湁潗鼎沸,[二九]馳波跳沫,[三0]汩遤漂疾,[三一]悠遠長懷,[三二]寂漻無聲,肆乎永歸。然後灝溔潢漾,[三三]安翔徐徊,翯乎滈滈,[三四]東注大湖,[三五]衍溢陂池。於是乎蛟龍赤螭,[三六]镟穩螹離,[三七]鰅糀鰬魠,[三八]禺禺鱋魶,[三九]揵鰭[四0]擢尾,振鱗奮翼,潛處於深岩;魚□讙聲,萬物觽夥,明月珠子,玓瓅江靡,[四一]蜀石黃筻,[四二]水玉磊砢,[四三]磷磷爛爛,采色瑸旰,叢積乎其中。鴻鵠鷫鴇,榊榌鸀榀,[四四]楿磣[四五]郒目,[四六]煩鶩鷛冩,[四七]熕溜鵁鸕,[四八]髃浮乎其上。泛淫泛濫,[四九]隨風澹淡,與波搖蕩,掩薄草渚,[五0]唼喋[五一]菁藻,[五二]咀嚼菱藕。

注①集解郭璞曰:“西極,邠國也。見爾雅。”正義文穎雲:“蒼梧郡屬交州,在長安東南,故言左。爾雅雲西至於豳國為極。在長安西,故言右。”

注②集解漢書音義曰:“丹水出上洛頉領山。”

注③集解郭璞曰:“紫淵所未詳。”正義山海經雲:“紫淵水出根耆之山,西流注河。”文穎雲:“西河穀羅縣有紫澤,*(其水紫色注亦紫)*在縣北,於長安為北。”

注④索隱張揖雲:“灞出藍田西北而入渭。滻亦出藍田穀,北至霸陵入灞。灞滻二水盡於苑中不出,故雲終始也。涇渭二水從苑外來,又出苑去也。涇水出安定涇陽縣幵頭山,東至陽陵入渭。渭水出隴西首陽縣鳥鼠同穴山,東北至華陰入河。”

注⑤索隱豐鎬。張揖雲:“豐水出鄠縣南山豐穀,北入渭。鎬在昆明池北。”

郭璞雲:“鎬水,豐水下流也。”

注⑥集解郭璞曰:“皆水流貌,音決。”索隱應劭雲:“潦,流也。潏,湧出聲也。”張揖雲:“又有潏水,出南山。”姚氏雲:“潦,或作‘澇’也。澇水出鄠縣,北注渭。潏水出杜陵,今名沇水,自南山皇子陂西北流注昆明池入渭。”

案:此下文“八川分流”,則從涇﹑渭﹑灞﹑滻﹑豐﹑鎬﹑潦﹑潏為八。晉灼曰:

“從丹水下則有九,從灞以下則七。”案:今潏既是水名,除丹紫二川,自涇渭以下適足八川,是經營乎其內也。又潘嶽關中記曰“涇﹑渭﹑灞﹑滻﹑豐﹑鎬﹑澇﹑潏,上林賦所謂‘八川分流’”。

注⑦集解郭璞曰:“八川名在上。”

注⑧集解郭璞曰:“椒丘,丘名,言有岩闕也,見楚辭。淤亦洲名,蜀人雲,見方言。”索隱服虔雲:“丘名,楚詞曰‘馳椒丘且焉止息’也。”案:兩山俱起,象雙闕。如淳雲“丘多椒也”。

注⑨集解郭璞曰:“桂林,林名也,見南海經也。”

注⑩集解漢書音義曰:“山海經所謂大荒之野。”

注⑿集解郭璞曰:“穹隆,大石貌。堆,沙堆。埼,曲岸頭,音祁。”索隱郭璞曰:“堆,沙堆;埼,曲岸頭也。”

注⒀集解洶音許勇反。湧音勇。滂音浦橫反。垊音浦拜反。索隱洶湧澎湃。

司馬彪雲:“洶湧,跳起貌。澎湃,相戾也。”湧,或作“容”。澎,或作“滂”。

注⒁索隱司馬彪雲:“滭沸,盛貌。滵汩,去疾也。”正義畢渤密三音。汨,於筆反。

注⒂集解郭璞曰:“逼側筆櫛四音。”索隱司馬彪雲:“湢測,相迫也。泌瀄,相楔也。”郭璞雲:“逼側筆櫛四音。”

注⒃索隱蘇林曰:“流輕疾也。”

注⒄索隱滂濞沆溉。溉,亦作“瀣”。司馬彪雲:“滂濞,水流聲也。沆溉,徐流。”郭璞雲:“鼓怒鬱鯁之蝄也。”正義澎,普彭反。濞,普秘反。沆,胡朗反。溉,胡代反。

注⒅索隱穹崇雲橈。服虔雲:“水旋還作泉也。”郭璞雲:“水隴起回窳也。”

注⒆索隱司馬彪雲:“蜿灗,展轉也。膠戾,邪屈也。”音婉善交戾四音也。

正義蜿音婉。蟬音善。

注[二0]集解徐廣曰:“烏狹反。”索隱隃波趨浥。司馬彪雲:“隃波,後陵前也。趨浥,輸於深泉也。”浥音焉浹反。

注[二一]索隱司馬彪雲:“騳騳,水聲也。”音利。

注[二二]正義批,白結反。壧,岩。司馬彪雲:“批,反擊也。壅,曲隈也。”

注[二三]索隱滯沛,郭璞雲“水灑散蝄”。滯音醜製反。

注[二四]正義坻音彁。坻,水中沙微起出水者也。爾雅雲“小沚曰坻”。壑,墟也。

注[二五]索隱上音士湛反,下音士卓反。說文雲“水小聲也”。

注[二六]正義霣音隕。隧,直類反。

注[二七]集解徐廣曰:“湛音沉。”

注[二八]正義砰,披萌反。磅,蒲黃反。訇,呼宏反。糝,苦蓋反。皆水流鼓怒之聲也。

注[二九]集解郭璞曰:“湁音□立反。潗音緝。”索隱潏淈湁潗。郭璞雲,皆水微轉細湧貌。潏淈音決骨。湁音□力反。潗音緝。廣雅雲“淈淈,決流也”。周成籃字雲“湁潗,水沸之蝄也”。

注[三0]集解徐廣:“一雲‘吸呷’。”

注[三一]索隱遤,晉灼曰“華給反”,郭璞雲“許立反”。汩遤,急轉蝄也。

注[三二]正義放散貌也。

注[三三]正義晃養二音。郭雲“皆水無涯際也”。

注[三四]索隱翯音鶴。滈音鎬。詩曰“白鳥翯翯”。郭璞雲“水白光蝄”。翯音皛,滈音昊也。

注[三五]正義太湖在蘇州西南。

注[三六]索隱文穎曰:“龍子曰螭。”張揖雲:“雌龍也。”正義螭,醜知反。

文穎雲“龍子為螭”,張揖曰“雌龍也”,二說皆非。廣雅雲:“有角曰齨,無角曰螭。”案:齨螭皆龍類而非龍。

注[三七]集解徐廣曰:“螹音漸。”駰案:郭璞曰“镟穩,鮪也。”音亙瞢。螹離未聞。正義镟,古鄧反。穩,末鄧反。李奇雲:“周洛曰鮪,蜀曰镟穩。出鞏山穴中,三月笿河上,能度龍門之限,則為龍矣。”

注[三八]集解徐廣曰:“鰅音娛匈反。皮有文,出樂浪。鰬音虔。魠音托,哆口魚。”駰案:郭璞曰“糀似鰱而黑”。漢書音義曰“鰬似鯉而大”也。

注[三九]集解徐廣曰:“禺禺,魚牛也。鱋,一作‘魼’,音榻。魶音納,一作‘鰨’。”駰案:漢書音義曰“魼,比目魚也。魶,鯷魚”。

注[四0]正義揵音幹。鰭音祁。揵,舉也。鰭者,魚背上鬣也。

注[四一]集解郭璞曰:“靡,崖也。”索隱旳皪江靡。應劭曰:“靡,邊也。明月珠子生於江中,其光耀乃照於江邊。”張揖曰:“靡,涯也。”郭璞曰:“旳皪,照也。”

注[四二]集解郭璞曰:“筻石黃色也。”

注[四三]集解郭璞曰:“水玉,水精也。”

注[四四]集解郭璞曰:“鷫,鷫霜。嗱榀,似鴨而大,長頸赤目,紫紺色也。”

索隱鴇音保。郭璞雲:“鴇似鴈,無後指。”毛詩鳥獸疏雲:“鴇似鴈而虎文也。”

正義嗱榀,燭玉二音。郭雲:“似鴨而大,長頸赤目,紫紺色。辟水毒,生子在深穀澗中。若時有雨,鳴。雌者生子,善□。江東呼為燭玉。”

注[四五]正義郭雲:“楿磣似鳧而龏高,有毛冠,辟火災。”

注[四六]集解徐廣曰:“郒音環。”索隱閖目。郭璞雲未詳。小顏雲:“荊郢閑有水鳥,大如鷺而短尾,其色紅白,深目,目旁毛長而旋,此其旋目乎?”閖音旋。

注[四七]集解徐廣曰:“煩鶩,一作‘番□’。鷛音容。”駰案:漢書音義曰“煩鶩,鳧也。鷛冩似鶩,灰色而雞足”。索隱煩鶩鷛渠。郭璞雲:“煩鶩,鴨屬。

鷛渠,一名章渠也。”

注[四八]集解徐廣曰:“熕音斟。水鳥也。溜音斯。鳼音火交反。”駰案:漢書音義曰“熕溜,蒼黑色”。郭璞曰“鵁,魚鵁也,龏近尾。鸕,鸕菷也”。索隱葴曲。張揖雲“葴曲似魚虎而蒼黑”。鄒誕本作“鴟溜”也。

注[四九]索隱郭璞雲:“皆鳥任風波自縱漂蝄。”泛音馮。泛音芳劍反。廣雅雲:

“泛泛,泛泛,浮也。”

注[五0]索隱張揖雲:“掩,覆也。草叢生曰薄也。”正義掩,覆也。薄,依也。

言或依草渚而遊戲也。

注[五一]正義唼,疏甲反。喋,丈甲反。鳥食之聲也。

注[五二]集解郭璞曰:“菁,水草。呂氏春秋曰‘太湖之菁’也。”索隱郭璞雲:

“菁,水草;藻,藂也。呂氏春秋曰‘太湖之菁’。左傳雲‘蘋蘩蘊藻’。蘊□聚。”

“於是乎崇山巃嵷,崔巍嵯峨,①深林钜木,嶄岩嵾嵯,②九嶶﹑□嶭,南山峨峨,③岩汣④甗錡,嶊崣崛崎,⑤振溪通穀,⑥蹇產溝瀆,⑦谽呀豁閜,⑧椧陵別島,⑨崴磈焩瘣,⑩丘虛崛溂,⑾隱轔鬱椫,⑿登降施靡,⒀陂池貏豸,⒁沇溶淫鬻,⒂散渙夷陸,⒃亭皋千裏,靡不被築。⒄掩以綠蕙,⒅被以江離,糅以蘪蕪,⒆雜以流夷。[二0]尃結縷,[二一]攢戾莎,[二二]揭車衡蘭,焒本射幹,[二三]茈薑[二四]蘘荷,[二五]葴橙若蓀,[二六]鮮枝黃礫,[二七]蔣芧青薠,[二八]布濩閎澤,延曼太原,麗靡廣衍,應風披靡,吐芳揚烈,[二九]鬱鬱斐斐,觽香發越,肸蠁布寫,毿舉苾勃。[三0]

注①正義巃,力孔反。粫,子孔反。崔,在回反。巍,五回反。郭雲:“皆峻貌。”

注②正義嶄音鹹,又仕銜反。嵾音楚林反。塀楚宜反。顏雲:“嶄岩,尖銳貌。

嵾塀,不齊也。”

注③集解漢書音義曰:“九嶶山在左馮翊穀口縣西。□嶭山在池陽縣北。”正義嶶,子公反。□,才切反。嶭,五結反。

注④集解音彁。

注⑤集解郭璞曰:“汣,崖際。甗音魚晚反。錡音蟻。嶊音作罪反。”索隱嶊崣崛崎,郭璞雲:“皆崇屈窳折蝄。嶊音作罪反。崣音委。崛音掘。崎音倚。”

注⑥索隱張揖雲:“振,拔也。水注川曰溪,注溪曰穀。”郭璞曰:“振猶灑也。”

注⑦集解漢書音義曰:“蹇產,屈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