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心理 41.老舍家訓:勤奮是做人的根本(2 / 2)

人世間,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作家,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是勤奮的人。

勞動創造了人,勞動能使人更接近完美的層次,不勞動,則使人朝相反的方向退化。

孩子也是這樣。聰明而勤奮的孩子,會變得更聰明,更愛學習,更愛勞動,更正直;聰明而不勤奮或過去勤奮後來懶惰的孩子,會變得自私,貪婪,作弊,會產生許多不勞而獲的愚蠢的想法,以後還可能走上犯罪道路;不聰明而又懶惰的孩子,必然成為家庭的負擔,將來到社會上便是社會的負擔。

華羅庚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一個人想要自由自在,輕輕鬆鬆,不勤奮,不付出艱苦的努力,是永遠成不了才的。有的孩子老長不大,有的孩子長大了也未成人,主要原因就在於此。

宋代王安石寫過《傷仲永》,那是一個典型的不進則退的故事。天賦、天資、素質上超過常人,隻是具備了比較好的接受知識、增長才幹的基礎和條件,如果從此不再勤奮努力,智力也會衰退,神童也會變愚蠢。

世界著名科學家牛頓,很少在二三點鍾以前睡過覺,為完成實驗,常常徹夜不眠。被人們譽為“書聖”的王羲之,幾十年如一日,刻苦練筆,從不間斷,竟然將紹興蘭亭旁的一池清水變成“墨池”。孩子,請記住:時間是最公平最合理的,它從不會多給誰一分,勤奮者能叫時間留給他一串串果實,懶惰者隻能被時間毫不留情地留給他一頭白發,兩手空空。

上學階段是人生機會最公平、最均等的階段。不管家境多麼貧寒的孩子,隻要他春天辛勤耕耘,秋天就能成為學問上的富翁。反過來,任你是總統、首相、億萬富翁的兒子,春天不耕耘,不勞作,秋天照樣做學問上的窮人,學問上的乞丐,學問上的小偷。

我們要讓自己的孩子做人,我們絕不能上隻會吃喝玩樂的“豬鴨”們的當。我們要向自己的孩子大聲疾呼:勤奮是做人的根本。

科學家們說:

天才出於勤奮,聰明在於積累。

成功等於99分汗水加1分靈感。

可以找一些名人論勤奮的名句告訴孩子們。

勤奮是做人的根本,吃喝玩樂隻是做人的樹葉。父母也要告誡孩子們,勤奮才是做人的根本。

“勤奮生智慧,勤奮造天才。”知識的海洋是廣闊無垠的,一個渴望得到真正知識的人必須勤奮努力,練就堅持不懈的頑強毅力,向愚笨索取智慧,向平庸奪得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