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心理 39.坎普拉德家訓:我相信你(1 / 2)

第五章心理 39.坎普拉德家訓:我相信你

英格瓦·坎普拉德是宜家家居的創始人。瑞典《商業周刊》2005年4月曾經報道說,由於美元貶值,坎普拉德的個人財富已經超過比爾·蓋茨,躍居全球首位。這條消息引起一時轟動。盡管宜家公司後來出麵稱,宜家所有資產並非坎普拉德一人所有,因此全球首富之說並不屬實,但他富甲一方,是無可爭辯的。在2004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坎普拉德的個人淨資產為185億美元,列第13位。

1986年,坎普拉德辭去宜家公司總裁職務,擔任公司高級顧問。自此他在宜家公司露麵的機會大為減少。他將公司大權移交給了自己的三個兒子,同時將公司資產拆成三份,對兒子們改變公司的行為做出限製,以確保任何子女都無法動搖公司的根基。而每遇公司有重大決策,他的孩子們仍要請他拿主意。直到2002年,坎普拉德才正式宣布離開宜家,到瑞士過起半隱居的養老生活。

1931年,5歲的坎普拉德看到莊園周圍人家的火柴用量很大,而且非常短缺,便靈機一動,求他的嬸嬸代他從集市上花88歐元買回了100盒。

坎普拉德懷抱著火柴,先蹦蹦跳跳地找到他的奶奶,向她推銷自己的商品。奶奶摸著孫子的頭說:“你是個聰明的孩子,我相信你,你一定能賺很多錢的。”稱讚完坎普拉德頭腦機靈後,奶奶還特意買下幾盒火柴。初次嚐到謀取商品利潤滋味的坎普拉德又滿懷信心地將火柴推銷給左鄰右舍。不到一天時間,他就把火柴全部賣了出去,從中賺了100歐元。

看著到手的100歐元,坎普拉德異常興奮,這種興奮促使著他樂此不疲,先後推銷過聖誕卡和牆帷,還騎著自行車滿鎮子穿梭,兜售新抓到的魚。

出生於商人家庭的坎普拉德骨子裏顯然有經商的“基因”。他說,從年幼時開始,他就有著強烈的掙錢願望,打定主意今後要做個商人。

而他的這個願望之所以能夠實現,還與家人對待他的行為方式分不開。

自從那次買過火柴之後,奶奶便成為他忠實的顧客。不論需要與否,她都會從孫子的手中買下各類小商品,盡管數量不多,但總是給了小坎普拉德繼續經銷的勇氣。

像成年人一樣被信任也是坎普拉德能不斷進步與成功的原因之一。

在10歲那年,坎普拉德向父親借了90克朗。這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父親還是坦然將錢交給兒子,並說:“孩子,你去幹吧,我相信你。”他相信坎普拉德的經營能力,結果,他沒有辜負父親的厚望。

1943年春天,坎普拉德決定在去哥德堡商學院上學前創辦自己的公司,而由於隻有17歲,申辦公司必須首先得到監護人的許可。於是,他求助於叔叔。

叔叔沒有認為他的舉止可笑,沒有嘲笑他癡心妄想,而是停下手中的活計,將坎普拉德引進家中的廚房,先給他倒上一杯咖啡,然後坐在桌子旁說:“孩子,你仔細講一講,你究竟想辦個什麼樣的公司。”當坎普拉德將心中的計劃全部講一遍後,叔叔沉思了一會,同意了他的請求。

這個公司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宜家。

坎普拉德的父親培養孩子的信條就是:給孩子最大的自由,讓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他所做的就是尊重孩子個性的發展及陪孩子做他們喜歡做的事。這充分表現了作為父母,不能遏製孩子的天性和興趣,並且還要幫助孩子培養自己的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興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家教實踐中,挖掘並培養孩子的興趣是很重要的任務。

我們千萬不能小看孩子的興趣與愛好的作用。它們像火種,能燃起孩子對未來希望的火焰,並激勵著他們不斷地探索與實踐。對許多成才經驗的調查表明,青年在事業上的成功大多是在幼年時的興趣基點上發展起來的。父母不能眼睛隻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從而忽視了孩子的興趣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