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物與回憶 (二)人物與回憶後篇(3 / 3)

1949年的陽曆11月初,黎民覺先生化裝成一個買木耳的商人從四川成都來到了青木川。通過交談,知道他是專程來做魏輔唐的策反工作的,這真使我們喜出望外,覺得做這一工作,又增添了一個很大的力量。劉甲三先生當時對我介紹說:民覺帶過兵,打過仗,曾在馮玉祥部隊任過旅長,一直反對蔣介石,思想很進步。”過去我在漢中上學時,就認識黎先生,但不十分熟悉。這次他來到青木川,住在輔仁中學,與我們朝夕相處,同桌吃飯,很能談得來,彼此感到十分親切。有一次白崇禧部下的一位操甘肅口音的旅長(姓名記不起了)帶了七八個副官來青木川拉攏魏輔唐,企圖長期埋伏,伺機頑抗,妄圖利用魏的兵力阻擊南下的解放軍。當時,魏輔唐設宴為此人接風,並請劉先生、黎先生、李炳盛老師和我赴宴作陪。這位國民黨旅長聲稱要魏輔唐和他認成幹親家(即魏輔唐的兒子拜寄給他),企圖在青木川長期隱蔽,東山再起。我們示意魏輔唐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認幹親家可以,搞別的不行,更不能讓他潛伏下來,左右兵權,貽害地方。因此,那位旅長呆了不多久,便離開了青木川。國民黨的騎兵第二旅進駐青木川街道不久,我等便建議魏輔唐與其搞好關係,要求他們對地方不侵擾,對農民生產不破壞,對商賈買賣不幹預。並請外地串鄉的秦劇團在輔仁中學禮堂給其官兵演了一場戲,以表示友好。結果市麵秩序尚好,農民照常生產,商販安心買賣。有一天,輔仁中學來了兩位下級軍官,在一位老師的房裏,拉二胡,唱京戲。我便去和他們一同唱並閑聊,通過接觸交談,了解該部隊的兵力部署,武器裝備,特別是官兵士氣。他們說話比較直率,流露厭惡內戰,感到危在旦夕,前途渺茫,自身難保!

青木川魏輔唐的這支地主武裝,既被共產黨重視,進步人士想爭取在手,使它變成一支起義或投誠的部隊,為解放大軍南下人川開辟道路,同時,也被國民黨看重,如白崇禧派人來;又如漢中十八綏靖區署和寧強縣政府又相繼派青幫頭子薑森等人來。薑來到青木川後便張揚遊說:上麵委派他擔任忠義救國軍的總司令,要拉魏輔唐人夥。經我等建議,由劉甲三先生對魏分析說:“薑森是個封建把頭,地方上的青幫頭子,他沒有什麼政治遠見,雖然有許多徒弟夥,但都是烏合之眾,並沒有什麼槍枝彈藥,隻是國民黨想利用他,給他一個空頭銜,憑藉他散布在各處的徒弟夥,到處招搖撞騙,眼看就要樹倒糊孫散了,他能起什麼作用呢寧你比他有力量,不能聽他的。”薑森等雖然費盡心思,反複遊說,見魏沒什麼表示,呆了很短時間便離去了。寧強剛一解放,魏輔唐就帶著他的團隊武裝來縣城接受整編,收到了預期的策反效果。這與劉、黎2位先生的膽識過人,多謀善斷,不畏艱險的苦心動員和我等的積極配合是分不開的。[注]騎二旅共有4個團:甘肅省碧口一帶駐紮1個團,姚渡一帶1個團,秦家婭、青木川街、韓家婭1個團,玉泉壩、廣坪、安樂河1個團。

(原載《寧強文史資料》第5輯)

我在輔中教書時的一點回憶

李炳盛

寧西地方武裝力量向為一般人所注目,故在1949年六七月間,全國解放前夕,當胡宗南部隊退駐漢中時,曾召見魏輔唐、王文軒、成連音等團隊頭目去漢中,給加官封爵,贈送槍支彈藥,予以安撫,結為腹心,並讓其參觀飛機場,加強信心。9月裏,又有一位聲稱旅長的軍官(操甘肅口音)到青木川,親自拜見魏輔唐,加強聯係,委任重職,並認魏的兒子為幹兒,以幹親家的關係,進行拉攏,為他們後來進駐青木川打前哨。10月又有國民黨反共救國軍司令青幫頭子薑森,親自帶領一幫人到青木川,對魏輔唐進行遊說。所以魏輔唐之受拉攏,中毒是很深的。

在1949年10月正值解放戰爭在全國範圍內全麵勝利,胡宗南部全部從西北向西南潰退的時候,該軍除經由川陝公路南下外,其在隴南一帶的兵力,迫不及待地便從小路:一支由文縣白龍江,經碧口、姚渡南下人川;一支從康縣經陽壩、安樂河,順河南下人川。兵馬蜂擁而行,日夜兼程。青木川正夾在這兩路之間,駐有胡軍騎兵第二旅一個團,其任務是坐鎮看住魏輔唐,以維護左右兩條通路。正在這時,黎民覺先生隻身深入虎穴,來到青木川,會見劉甲三校長,商討策動寧西一帶地方團隊武裝力量起義,截擊匪軍,為革命助一臂之力。按當時情況,此舉正當其時。此事,除黎民覺、劉校長及王金義老師早已胸有成竹外,這時劉校長也轉告王新民老師和我得知,我們對之都很讚同,極力支持。一方麵讓黎先生留居學校,予以掩護;一方麵進行了解各方麵情況。適有駐軍一排長,來學校遊玩,和另一王老師閑聊,拉胡琴唱京戲,王金義老師就便前往,也夥同拉唱,與之交談,以了解其官兵的軍心士氣和動向。

這裏劉校長便約同黎先生,會見魏輔唐,疏通來意,進行說服教育。由於魏的階級本性所限,中毒太深,對反擊過境胡軍一事,顧慮重重,僅口頭約定了五項默契。

黎先生認為不宜久待,便轉往中壩至陽平關,見到與他素來就很熟識的漢中益漢火柴廠陽平關分廠經理盧承先,駐陽平關寧西獨立自衛第三大隊長成連音是盧妹夫,經盧介紹,策動了成連音,於不幾日後起義,即在陽平關下麵麻溝口河壩裏,截擊了由略陽順嘉陵江南下潰逃四川的國民黨反共救國軍司令略陽縣長常立亭帶著的一支武裝和縣政府人員約兩三百人,繳獲了電台和槍枝彈藥。俘獲了縣長常立亭等人,凱旋而歸。

此次策動魏輔唐截擊南下胡軍雖未得成,但對以後不動一刀一槍解放青木川,卻奠定了基礎,鋪平了道路。到12月中旬,全縣解放後,魏輔唐看到大勢已去,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總算尚有條路可循。故經黎民覺先生再次前往一說,好似水到渠成,就順利地解決了問題,促使魏輔唐親自帶隊攜槍來縣投誠,不似廣坪李叔敏頑匪那樣負隅頑抗。雖然李匪終被徹底消滅,但地方人民遭殃,解放軍剿匪部隊也受了,一定的損失,較之不為無功。

青木川地處川、陝、甘三省交界處,在這一三不管地區,曆來地方武裝勢力很多,擁有上千餘槍枝,如青木川的魏輔唐,姚渡的杜禮堂,陽壩的魏成第,太平川的唐彌地(俗稱唐麼輩人),王家壩的周富銀,碧口的許發生,中廟的趙子後,喬莊的楊伯行,白水的曹子泰、陳伯英、郭大潤,三堆壩的郭鳳鳴等,其他小焉者未計其數。雖然平常各據一方,都有其勢力範圍,但因地域相連相互結盟,魏輔唐為川陝甘三省九縣聯防辦事處副處長。他與國民黨政府高級軍政當局都有勾結,勢力最大,對各地頗有影響力,平常都唯他馬首是瞻,看其行事。而且魏輔唐與多處團隊頭目又有姻親關係,如唐麼輩人是魏的嶽父,與杜禮堂是兒女親家,其二女兒又嫁給郭鳳鳴的弟弟,他二哥的女兒嫁給許發生的弟弟,曹子泰又是他母親楊家的親戚,還和魏成第認為同宗,其他各家也都是多年知交朋友。因彼此利害相關,互有牽連,故魏輔唐的投誠,無疑對於動搖、瓦解所謂川、陝、甘九縣聯防,企圖負隅頑抗的妄想,均具有相當的作用。

(原載《寧強文史資料》第5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