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物與回憶 (一)人物與回憶前篇(3 / 3)

1950年1月,黎民覺按照寧強新政權首任縣長薛懷文的安排,第三次赴青木川,鼓動魏輔唐投誠。魏輔唐給予了積極配合。為了進一步堅定其投誠信心,黎民覺對魏輔唐說:“隻要你把槍、人馬都交給政府,就證明你聽共產黨的話,我們會保證你的生命安全,也有可能把你的人馬帶些回來,繼續維護地方安全。”“你是起義投誠的,不會有什麼危險,你應該相信人民解放軍的‘約法八章’。”黎民覺的耐心、真誠,最終說服了魏輔唐。魏輔唐當即帶領警衛隊同黎民覺到寧強縣城,同縣長、公安局長和駐地部隊負責人等商談了交槍、整編、學習培訓等事宜。隨後,魏輔唐接受整編,按要求交出了大量武器和其他軍事裝備。

魏輔唐被殺後,黎民覺的處境十分尷尬、複雜。20世紀80年代,他呼籲複查魏輔唐案件。他為組織提供的翔實的、事實清楚的證明材料,對糾正魏輔唐案發揮了重要作用。1984年5月1日,他在給中共寧強縣委落實政策調查組的證明材料中寫道:

我記得對這些起義投誠的人舉行過一次歡迎宴會,地點設在寧強縣公路邊上的一個飯館內,參加的有部隊師長張複振同誌和參謀長姬雲峰、縣委書記朱助周、縣長薛懷文和我。從當時看,寧強黨政軍領導思想上對這些人是屬於起義投誠的,政策界限是明確的,歡宴他們也可以說明這些武裝力量屬於什麼性質的。我再次向組織提出證明成連音、魏輔唐、王文軒是屬於起義投誠部隊,理由是:

(第一和第三略—編者)

第二,魏輔唐當時在寧強武裝團隊中是比較大的,他又聯合的有三省交界處的姚渡、碧口、三堆壩的武裝團隊,因此工作比較難做。但在寧強解放後,他就接受了起義投誠的條件。……這些要求他基本做到了。寧強解放後,他隨同我們帶領他的團隊武裝,從約有三百裏路的山區開到寧強接受整訓。

參考資料:

中共寧強縣委落實政策調查組《關於寧西人民自衛總隊投誠問題的調查情況報劫(1985年4月8日);黎民覺:恤明材黝(1984年圖5月1日);寧強縣地方誌編幕委員會:《寧強縣誌-人物誌-劉甲助,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2月;趙天佑:伽懷黎民覺先生》(載《寧強縣文史資料》第9輯)。

(孫啟祥-撰稿)

葉廣琴鍾情青木川

賈連友

(2001年)11月8日至15日,國內知名女作家、剛剛以中篇小說(v也何曾到謝橋》榮登第二屆魯迅文學獎榜首的葉廣揮女士,專程到漢中各縣區采風體驗生活。在寧強縣青木川鎮,葉廣琴被當地古老的建築和傳奇故事深深吸引,表示要用文學作品把這塊鮮為人知的地方介紹給外界。

青木川位於寧強縣西約百公裏的陝甘川三省交界地帶。青山環抱之間鳥鵲歡唱,沿川道流淌的金溪河,纏繞著長約一公裏的古老小街。踏上吱呀響的老木橋,漫步在放有百年風車的小街,聽當地老人講述解放前搞地方自治20多年的魏輔唐的功過是非,遊覽魏輔唐留下的用巨石古木雕刻建成的洋行、學堂、老宅,葉廣答的目光和思緒鎖定了這處神奇的地方。她說:在秦嶺深處保留了這麼多民國年間的建築,對陝西旅遊開發和民俗建築研究很有價值。無論是這裏現存的四川北部的“旱船式”建築或是中西結合的“洋房子”,在地域過渡中都融合了陝南漢中地方建築特色。……青木川的曆史與現實是相吻合的。因為有了那段曆史,才更有保存價值,如果作為旅遊景點開發,可以遊覽山水,觀賞建築,考察民俗,研究曆史,滿足不同層次遊客的需求。她希望當地政府采取措施,對老街老房子加以保護。

葉廣答將把青木川寫進曆史小說,還計劃寫一部影視劇,放在青木川來拍攝。她說,影視劇拍攝最缺的就是現成的建築,而青木川的許多地方都是可以利用的。她還觀察起了當地可以入劇的演員人物。葉廣答有個心願,就是通過影視劇的宣傳,讓青木川也和許多年前的佚蓉鋤一樣火起來。

葉廣答是慈禧葉赫那拉氏的後裔,著有長篇小說《乾清門內》、《戰爭孤j嶸,家庭係列小說《采桑子》以及影視作品茂老西j吩、雄工燈停綠燈千)等數十部作品。她現任西安市文聯主席,為體驗生活掛職周至縣委副書記,反映秦巴山區的曆史故事和生態保護將是她今後幾年的寫作重點。

(據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