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珍視女人,巾幗並不讓須眉 8.相濡以沫,佳偶天成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最負盛略的女詞人,她與丈夫恩愛有加,共同促進,在中國曆史上一直被傳為一段佳話。男人能找到如此賢妻,實則是一大幸事。李清照18歲時,嫁太學生趙明誠,趙明誠是丞相趙挺之子,對經籍、文學特別是金石學很有研究。他們結婚以後,感情融洽,誌趣相投,互相切磋詩詞文章,共同研砥鍾鼎碑石。經常會有新奇的感悟和發現。為了搜集名人書畫和古董奇器,李清照用度力求節儉,“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無明珠翡翠之飾,室無塗金刺繡之具。”每逢初一和十五,他們總要到都城開封的相國寺一帶的市場上去尋訪金石書畫,然後傾囊買回家裏。如此幾年,積少成多,他們的書齋“歸來堂”,單是鍾鼎碑碣之文書竟有兩千卷之多。趙明誠編纂《金石錄》的時候,李清照也為此全力以赴。她博聞強記,每當丈夫對材料出處有所遺忘疑惑時,她能很快說出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夫妻之間,常常以誰說得準說得快以決勝負,作為飲茶先後,中者往往舉杯大笑,致使茶傾覆在衣衫上,反而喝不上。他們相互鼓勵,樂在其中,共同進步。有一年的中秋佳節,她們在歸來堂飲酒賞菊,興猶未了。於是,李清照又提議下圍棋取樂。按照往常慣例,輸棋的要當場罰酒一杯,填詞一首。李清照棋藝高超,又是詞壇聖手,奕棋時常操勝券。可是,這次李清照偶敗一局,隻好當場認罰,並填詞一首,《醉花陰》。正在這時,趙明誠的好友陸德夫等人來訪。李清照來不及將新作的詞藏起,隻好順手將它夾入丈夫的詞作之中。陸德夫向李清照施過禮後,轉身笑問趙明誠:“趙兄,近日又有幾首佳作,能否拿出讓大家一飽眼福?”趙明誠於是將夾有李清照剛填好的詞的十幾篇近作遞給好友們,謙遜地說:“這些全是拙作,請諸君看過,不吝賜教。”大家傳換閱讀,吟哦品味。忽然,隻聽陸德夫拍案叫道:“好一首《醉花陰》,真可謂千古絕唱。”於是,他高聲吟唱道: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眾人聽罷,也都齊聲叫好,紛紛評論說:“《醉花陰》果然是上乘之作,特別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三句更是妙極了。”這時,趙明誠又是高興,又是慚愧,他望著夫人李清照,隻見夫人含笑地瞟了一眼。他隻好承認這一闕實為夫人所作,並當著眾人的麵拜夫人為老師。他們在這樣互相激勵與學習的日子裏,共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李清照與趙明誠之所以能在各自的領域裏創造出非凡的成績,與二人能夠互相學習、互為補充有著至關重要的聯係。以你的愛人為師,在互相欣賞、互相肯定的同時,既彌補了自身能力的不足,又給對方以真誠的鼓舞,激發出各自更多的潛能。兩個人相互尊重與愛慕的同時,也讓你們以更積極的心態去麵對各自的事業,取得非凡的成就。男人若能找到如此佳偶,也算是一種福氣和緣份,會對自己的事業有著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