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第八 仲尼相魯景公患之晏子對以勿憂第六(1 / 1)

外篇第八 仲尼相魯景公患之晏子對以勿憂第六

[原文]

仲尼相魯①,景公患之,謂晏子曰:“鄰國有聖人,敵國之憂也。今孔子相魯若何?”晏子對曰:“君其勿憂。彼魯君,弱主也;孔子,聖相②也。君不如陰重孔子,設以相齊,孔子強諫而不聽,必驕魯而有齊③,君勿納也。夫絕於魯,無主於齊,孔子困矣。”居期年,孔子去魯之齊,景公不納,故困於陳、蔡之間。

[注釋]

①仲尼相魯:孔子任魯國宰相。按:孔子任魯國宰相在魯定公十四年,此時晏子已死去4年了,豈有再為齊君出謀,暗算孔子之理?此為後人依傳說而為,與史不符。②聖相:德行才智超凡的宰相。③驕魯:以魯為驕,認為魯君驕橫。

[譯文]

孔子任魯國相國,景公很害怕,對晏子說:“鄰國有聖人,這是敵對國家的憂患了。如今孔子當了魯國相國怎麼辦?”晏子回答說:“君王不用憂慮。那魯國的君主,是個昏庸軟弱的君主;孔子,是德行才智超凡的相國。國君不如私下表示對孔子的尊崇,暗自許諾他作齊國的相國,孔子強行勸諫而魯君不聽從,一定會認為魯君驕橫而到齊國來,君王不要接納他。這樣,自絕於魯國,又不能被齊國任用,孔子就窘迫了。”過了一年,孔子離開魯國來到齊國,景公不接納,所以孔子就困厄在陳國、蔡國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