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眾“牛”之中舍我其誰(1 / 3)

正文 第八章、眾“牛”之中舍我其誰

永遠也不要等待機會,機會需要你自己主動地去尋找。而許多時候,機會其實是與你的自信連在一起的。當你經過了脫胎換骨的洗禮之後,你已經不再是一頭普通的“老黃牛”了。當提拔的日子到來時,大聲地告訴你的“主人”:眾“牛”之中舍我其誰!

老黃牛必有出頭日

你的身上本來就有許多吸引人的特質,再加上所學過的知識,隻要靈活地加以應用,你就是一頭精明幹練的“老黃牛”,也必定會有自己的出頭之日。

獲得“頭牛”的賞識

我們知道,職場就如同一個小社會,它遠不像學校那樣單純。更何況,它還是由無數個小團體組合而成的。想一想,你是否曾經說過“我不喜歡這個上司,能不能幫我換個部門”、“我和他合不來,我覺得他好煩”之類的話?如果有,結果可能不妙。“和你的頂頭上司搞好關係”永遠是每個職場“老黃牛”必須熟記的生存法則。提職也好,加薪也罷,你的前途和命運有絕大部分的“股份”握在頂頭上司的手裏。

其實你和你的頂頭上司是“一根線上的螞蚱”,要想成功就得同舟共濟。那麼怎樣保證你們的工作關係富有成效並使你能夠從他那兒獲益多多呢?

作為一頭新時代的“老黃牛”,你有責任也應該為領導當好助手和參謀,盡最大努力為領導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要有不選擇頂頭上司的覺悟,無論頂頭上司與自己的思想、性格、作風等方麵有多少差異,都應該尊重頂頭上司,並心悅誠服地接受其領導和管理。這裏有幾個問題值得注意:一是不要當眾開頂頭上司的玩笑,使他下不了台。這種玩笑隻要有一次,頂頭上司可能就永遠不會忘記你。二是不要在背後議論頂頭上司,特別是在與別人交談時,不要有意抬高自己,貶低頂頭上司。作為一名好員工,不僅要做到不在背後議論頂頭上司,而且要多向別人介紹頂頭上司的長處和政績,以樹立頂頭上司的威信。三是要努力為頂頭上司爭光,能夠在適當場合給頂頭上司的臉上貼金。這樣,你肯定能夠得到頂頭上司的認可與提拔。

你一定要弄明白,你的頂頭上司是個隻願把握大局的人,還是個事無巨細皆不放鬆的人。如果你向一個隻願把握大局的人彙報上一大通細枝末節,那麼他很快就會厭煩的。你也許會認為你對某項工作是如此地殫精竭慮,而你的頂頭上司卻漠不關心,其實這樣想就錯了。一位隻願把握大局的頂頭上司會認為你該把所有基礎工作都做好,否則他就不會信任你。你的頂頭上司可能隻注重結果。如果你早些了解頂頭上司的個性,你倆的合作就會愉快得多。

頂頭上司是否知道你幹什麼工作,並對你有較高的評價呢?許多人都認為,如果他們表現好,工作好,遲早會傳到掌權人物耳中的。可是,情況一般不是這樣,很可能你工作相當出色,可別人卻不知道。在這方麵處置得當的員工總是設法表現出自己很稱職,設法讓別人看到自己做的事情,爭取得到一個工作幹得好的名聲。頂頭上司往往把這樣的人看做是嶄露頭角的優秀領導者和能人,“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獲得頂頭上司的賞識和信任是你成功的第一步,因為沒有建立在充分信任的基礎上的合作,是絕對不可能長久的。

“牛”意不可違

在現代社會裏,憑借單個人的力量成功是很難做到的,魯濱孫的時代早就過去了。一個在職場裏成功的人,他的成功與他所在的團隊是分不開的。積極健康的人際關係,愉快的工作環境,能有效地促進你事業的發展和成功。具有合作精神、輕鬆愉快地與他人交談,和諧地與人相處,往往是你廣結良緣,或成為團體領導者的先決條件。用微笑敲門,用讚美溝通,你便擁有了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

JR人才調查中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每100位頭腦出眾、業務過硬的人士中,就有67位因人際關係不暢而在事業中嚴重受挫,難以成功。他們共同的心理障礙是:難以啟齒讚美別人。”

英國《名人》雜誌是舉世皆知的名刊,它下屬的名人研究會對英國500位薪水較高的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300名政界人士進行的調查表明:其中93.7%的人認為人際關係順暢是事業成功的最關鍵因素。

不過“百姓心裏有杆秤”,“民心不可欺”,“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作為一個領導者,凡事不應違背民意。

某公司的部門經理張女士,因為一絲不苟、堅持原則而獲得公司高層的一致好評。本來,這些做法不能算是缺點。但在手下眾多員工的眼裏,該經理的做法與其他部門經理卻非常不協調,與公司的整體氛圍也嚴重不合拍。大家得出結論:這個部門經理太苛刻了。最後,大家聯名給老板寫信,要求撤換該經理。其他部門經理,也默許此建議。最後的結果是,眾怒難犯。人事部門一測評,她的稱職票還不夠半數,公司高層經討論後,撤了張女士的部門經理職務。

你要想在公司這個圈子裏取得更大的進步,就必須得處理好自己與同事的關係。在公司裏,與同事即使合不來,也必須繼續一起工作下去,因為它是公司,而不是學校,有它的遊戲規則。因此不要太本位主義,隻相信自己的看法。任何意見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要經過切磋琢磨,才能去蕪存菁,得出較為理想的結果。

作為基層領導者要幫助人們在能充分展示自我的環境裏高效工作。你需要依靠他們創造經濟效益,你也需要和大家分擔責任,製定業務計劃,把總目標當做自己的目標。你為部門製定計劃時,也應引導他們共同達到總目標。你隻有充分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贏得了大家的認可,有了深厚的群眾基礎,建立了群眾威信,才能達到晉升的目的。獲得大家的支持是你獲得晉升和加薪的關鍵,為此,你要尋求能夠提建議並對你有所幫助的人以促使你不斷地進步。走到這一步,你在職場上可以算得上是如魚得水了,離你進入公司高層也就不遠了。

“主人”重用你的前兆

很多事情在發生之前,都是有先兆的,比如從螞蟻搬家等種種跡象中得出要下雨的結論。事實上,職場上的變化發生之前,細微的征兆就已經出現了。而此時所有的“職場指南”隻指示給你在這種情況下從何種角度回避職場風險、危機、不安。不要為此敏感多疑煩惱不安,相反,好運將至的你要把握好這不可多得的機會。

征兆一:老板讓你陪同出行的機會增多

玲在某谘詢公司工作了兩年了,平時她的工作很平淡。可是最近她的上司在出差或會議場合總是帶她同行。頻繁的臨時決定打亂了玲工作的節奏,玲不明白,為什麼秘書就可以搞定的工作卻一定要由她去做。而且,玲也沒有很多的興趣在酒會上認識一些據說與公司業務息息相關的重要人物。雖然玲有點怨言,但她還是隱隱感到上司這麼做一定有他的道理,作為下屬,隻要與上司密切配合就算圓滿完成任務。很快,玲在不久之後的對她的任命當中,得到了問題的答案:由於她的出色表現,使得上司很希望她在公關部經理的位置上得到更多的曆練。

不論是商務會議,還是以聯絡感情為主的晚宴Party,老板開始要求你在他的身邊,他會將一些重要人物介紹給你,告訴你與之相關的業務聯係。這是一個好兆頭,至少他開始信任你,並且認為在一些非常重要的場合你必須在場,這說明他已經確認你可以在合適的時間代表公司或他,發表一些意見或建議。在職場中,女性良好的修養和細膩的溝通能力是一道很好的黏合劑,如果你的公關技巧在此時此刻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就能獲得來自上司更多的肯定。這是做有用功的好時機,要好好把握哦!

征兆二:逐步加壓

紅是某重點財經院校的研究生,一畢業就進入公司做財務工作,一直以來都是很順手的。可是後來老板丟來了一個燙手的山芋——作為會計師,她除了把分內的企業財務工作完成好,還要兼一份分公司財務的做賬任務。總公司財務部的人員評價這個兼差時,都很同情她:這是一份費力不討好的工作,出了差錯你要負全責,但做好了也沒什麼額外的獎勵,每3個月才有一份微薄的補助。紅雖然也覺得它太占用自己的時間,但既然接下了任務,還是全力地做好它。每月兩份成堆的報表無法挑戰她的細致和周密。時間過得很快,半年之後,公司總部的一個升職任命書幾乎讓所有的人都想不到:紅從一個普通的會計師被破格晉升為分公司財務部的經理。

老板總是明察秋毫的,而且他們總是想給自己看好的下屬以更多的曆練機會,以便在各種狀態下觀察你的表現。一段時間以來,你發現自己案頭的工作量與日俱增時,你應該感到慶幸:也許你馬上就會麵臨一個提升自我的機會。當你的工作漸漸從實務性的內容向全局性過渡時,你的職場含金量也會不斷地提升。在這個瓶頸階段,越來越多的工作讓你焦頭爛額純屬正常,當你把這一切頭緒都理順之後,恭喜你,等著人力資源部的升職通報吧!

征兆三:老板越來越看重你的建議

身為電子通訊產品市場推廣專員的趙龍,最近將自己的促銷策劃方案連續推出並使其實施。無論專櫃銷售的形象布置,還是他在公司網站上大膽嚐試的傑作:基於產品的Flash動畫形象推廣,都在會上順利通過並付諸實施。其實,每一個策劃案背後都凝聚了趙龍大量的心血,他馬不停蹄地進行市場調研及同類產品的比較分析,在盡可能短的時間裏,拿出的總是最詳細並適合市場需要的方案。這一點,從精確的數據和方案的可行性上都得到了體現,上司看在眼裏,滿意在心中。當趙龍第四季度的推廣方案放在上司的案頭上時,他在公司內的位置也發生了改變:市場部策劃經理。從職業含金量上來看新職位比一名市場專員要多得多,趙龍憑借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職業生涯的第一步攀升。

無論如何,當一名產品負責人對產品的策劃總可以被公司和上司首肯,除了對自身創意和效率的認可外,更應該感激公司對你的信賴。從文字方案的通過到市場、銷售、終端等幾大環節共同努力,使得計劃付諸實施是一個夢想成真的過程。當公司提供一切支持,事實上,是幫助策劃人承擔了包括方向錯誤、市場的認可度不理想、利潤虧損等所有風險來奠定個人業績積累的。如果上司不是看到你是可塑之材,是不會搭上這樣的時間和耐心給一個扶不上牆的阿鬥的。

征兆四:給你一個平台,便大膽去做

王克是一名優秀的網站運營人員,他隻是想著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從沒有奢望過做什麼領導。可就在王克所在的網絡公司接下了一著名企業的網站建設及解決方案的項目時,出人意料地任命王克為這個項目的負責人。他雖然對網站運營很熟悉,但是他並沒有獨立出任過任何項目的負責人,他的核心能力一度讓周邊的人們有所懷疑,但上司的堅持讓此事最終確定下來。當項目正式啟動之後,王克表現出了非凡的組織、協調能力,從強化團隊的向心力做起,把技術支持、客戶談判、公關滲透等節點做起來,受到同事和客戶的推崇。這個項目圓滿結束後,王克又得到了一個更大的讓他始料不及的任務:出任項目部副經理。雖然王克自己沒想過要升職,但這次他已經在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眼中成為廣受認可的領袖級人物了。

也許你知道自己是個在專業領域裏有所作為的人,但你無法帶領一個團隊工作,並不是說你不具備一個領導者的能力,而是在此之前,你並沒有往這方麵嚐試而已。如果上司對你的工作評價很高,希望你晉升中層的管理層,更好地為公司服務時,通常他會將一個不大不小的項目交給你,並由你組成一個團隊,在項目運營時,判斷你操控全局的能力,觀察實際的獨立運作能力和團隊建議。不要怕失敗,珍惜眼前的機會,說不定你會比王克做得更好。

征兆五:你成為會議上的亮點

洪峰做秘書工作已經很久了,因為工作習慣,他在會議上總是以旁觀者的姿態出現,把用手中的筆記錄的文字和大家的意見彙集成文件,再印發給各個部門的與會者。但近一個月以來,由於公司內部人員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許多職位調動頻繁,有的青黃不接。洪峰作為一名資深員工,更多的是需要在會議時間發言,向大家介紹公司情況、人員結構,以及公司的經營狀況。會議上,老板很重視他的發言,並就某個問題專門請他向大家解釋,洪峰堅持自己的風格把一切詳盡說明,娓娓道來。漸漸地,他成為主持工作和處理問題的重要人物。他長時間的不懈努力證明:他是一個合適的管理者。不久,時機成熟了,老板就讓洪峰坐到了行政經理的位置。

在會議上,你再不是拿著本子、埋頭記錄別人指示的人了,你可以越來越多地獲得表述的時間——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這次的會議上,你可能獲得10分鍾,在下一次的會議上,你也許會就個案的具體部署來個一攬子的陳述性報告。會議上,屬於你的時間和你受重視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在這個關鍵時刻,你可不要再做“老黃牛”了,該說的就得說,該做的就得做,否則的話,升職的機會就會從你的身邊飛走!

吃得苦中苦,方為“牛”上“牛”

旅行是要有花費的。其實人生就像是一次旅行,辛勞和苦難其實就是我們不能不花的旅費。而在這個旅途過程中,我們可以嚐試到不同的事物,也就會得到不同的體驗。當我們痛苦的時候,可以當做那是我們在旅途中涉水跋山、走狹路、過險橋;而當我們快樂的時候,其實就是我們到達了風光明媚的處所,卸下了行裝,洗去了風塵,在留連欣賞。正如旅行一樣,我們不能總在某個風景勝地常住;住一陣之後,我們就又該背起行囊去尋覓另一個佳境。

做生意順利的時候,財源滾滾而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那是順境;一旦遇上風險,路子不對了,就又要過一過節衣縮食的苦日子。想不開的人,逆境來臨時就會急著想提早結束這次旅行,到那茫茫不可知的地方去;但假如我們想得開的話,就該明白,我們就是為經曆這些風險而來的。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有環境不好、遭遇坎坷、工作辛苦的時候,說得嚴重一點,我們每個人從降生到這個世界時,就注定要背起經曆各種困難折磨的命運。人間的苦苦樂樂,我們都應該把它看做理所當然。

懂得旅行樂趣的人,往往對平坦好走、容易達到的地方沒有興趣,而偏偏喜歡去找那些險峻的山、未開發的林或沒有人煙的島。他們認為旅行的樂趣在於克服那些途中的困難,在於到達別人所不易到達的地方,在於發現新的佳境。做一個像樣的旅行家需要勇氣,也唯有有勇氣承擔旅途風險的人才可以到達人生的佳境,才可以享受到一般人所領略不到的“化險為夷”、“夜盡天明”、“臘盡春回”等等的樂趣。

懂得人生的人們也是一樣。他們往往不喜歡平穩庸碌的生活,多半有膽量去嚐試一些困難的、冒險的但有內容有意義的生活。因為他們知道,當困難克服了,險境過去了,他們才會嚐到一些人生的真味,才會懂得人生的苦是怎樣的苦法,樂又是怎樣的樂法,貧窮的滋味怎樣,失戀的滋味如何,而他們最大的收獲卻往往是成功的快樂。因此,每逢逆境時,要忍一忍,熬一熬,多拿出一份勇敢和信心;不要隻看旅途的艱辛,而要把希望的燈點亮,去照見那些你想要去的地方。

在職場裏,你、我,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受到環境壓力的時候。但是在這時候,與其悲傷流淚,倒不如利用自己既有的條件去慢慢耕耘。一旦機會來臨,自己也有了足夠的條件去應對,境遇就好轉了。許多事實表明,一個人的生活需要可以降低到最小限度,而照樣可以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情。隻要你不讓自己消沉頹廢,環境是不能把你怎樣的。

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所謂“人上人”,並不是一般功利的想法,而是說,可以在生活中比一般人較為豁達開通,眼光遠大,做起事來可以得心應手。如果我們從小就安安穩穩、無風無浪地像花朵一樣生活在暖房裏,我們所見的天日就隻有那一點點,所能適應的溫度也就隻有那一點點,那還有什麼意思呢?

職場上的“老黃牛”也是如此,相信自己必有出頭之日,你就一定會有出頭之日。

不是“頭牛”,酷似“頭牛”

做牛,切不可隻有忘我的精神。要等待時機,隨時準備充當頭牛。

用“頭牛”的方式思維

有一個成功的公式是這樣的:熱情×思維方式×能力=工作成果。

其中,列在第一位的是熱情,它是日後全部工作成果的原動力。工作熱情相對感性化一些,跟你本身的成長曆程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排在第二位的是思維方式,因為它決定你會把自己的才華和精力奉獻給哪一個領域的工作,決定你走哪一條路。思維方式最終取決於一個人的自身素質,大部分是靠後天學來的,是學而知之的東西。所以建立正確的思維方式也就成了員工之間形成個體差異的重要手段。位於第三位的就是個體的能力了,而工作能力實際上是隨著經驗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