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做一頭有口碑的老黃牛(3 / 3)

見到長輩要謙虛

常聽到長輩教育晚輩時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老年人雖然接受的新知識比你少,可是無論怎樣,他的經驗比你豐富得多。因此在你與他談話時,必須保持謙虛的態度。

職場裏的“老牛”們不喜歡別人說自己年紀大,落伍了。他們喜歡顯得比他自己的真實年齡更年輕,努力獲得一個青年人的活力和朝氣,這並非說他們企圖隱瞞自己的年齡,事實上他們或許是因為能生活得很健康而感到驕傲。所以你在與一位前輩談話時,先不必直接提起他的年紀,你隻提起他所幹的事情,這樣你的話語就能溫暖他的心,而使他覺得你是一個非常令人喜歡的人。

一般而言,他們較之常人更易情緒激動。在他們的一生中,都曾成就過許多值得驕傲的事情,而他們就喜歡談論這些。他們常喜歡人家來求教於自己和聽自己的勸告,喜歡人家尊敬自己。因此,你不能使用與年輕朋友談話時所用的那些習慣語。

其實與他們談話是很容易的,因為他們很喜歡交流。他們說話常滔滔不絕,你要是打斷他們,他們會覺得你粗魯無禮。因此,有時與他們談話很費時間,可是,隻要你用心聽,你就能從他們那一代“老牛”那裏學到很多經驗。

以女性為中心

女人在思考時,較之男人更為個性化。男人開始談起一件事物,能一直談到完結而不出題外。女人們談論事物,會不知不覺談到某人的長短上去;男人們能一般地談論人們,而女人們則隻談論幾個特別的人物。男人談到其他的人時隻談論他,可是當女人在討論他人時,常把自己也談進去。

因此,如果你在職場裏與女性談話時,話題要以她為中心。采取一種可使對方興趣增加的談話的口氣、態度和方式,那麼,你與她之間的交流就能很順利而愉悅地進行下去。女人大都喜歡談她自己、她的家庭以及她的癖好,喜歡發表她的意見,喜歡告訴人家她是一個多麼好的人,所以她需要一個好的聽話者。假使你想用談話來吸引女人的話,那麼你就不要有輕視她的態度。待她們至少要像對待一個與你有同等智力的人一樣。不要以為她們知道得比你少,或她們的意見毫無價值。這樣,就能迎合她們自重的天性,而使她們覺得與你談話十分快樂。

和女人談話時,你得先開個頭,然後她就會接下去。你可以詢問天氣,詢問她的一個親戚的健康,詢問書籍、金魚、花草或其他種種事物。總之,隻要是她所感興趣的,她會一直滔滔不絕,說個沒完沒了,而且會把你當做是她最貼心的知己。能使你們之間的談話繼續不輟,這絕對是對你的能力的一種確認。當然,你有一定的思想和觀念,可能在她麵前你是個智者,但是不要表現出你很強大,因為你跟她交流的目的不是來顯示你的強大,而是想通過談話博得對方對自己的認同。

沉穩地對待年輕人

比你年幼的人,有些思想太超前,有些則知識不及你。在前一種情形下,你和他們談話是毫不覺得困難的。你隻需保持深沉的慎重的態度就行,不要降低你自己的身份。假如你不這樣的話,那麼,你再要把他拉回來,就很困難了。還要注意不要給他們機會直呼你名,那是很不好的。不要同他們辯論,也不要堅持你的權利。你隻要讓他們都知道,你是希望他們對你有適當的尊敬的。你要知道,人們總是因為你自己看重自己才尊重你的,尤其是那些年輕於你的人們。他們之所以找你交流,就是因為在職場裏,他們認為你是頭比較出色的“老黃牛”。他們對你是有些崇敬之情的。

因為他們的年輕,你同他們交談會覺得相當愉快,他們也會給你帶來一些新的東西。你可以談一些他也很感興趣的事物,讓他相信你是從他的立場來觀察事物的,讓他能明了你也有與他一樣年輕的觀念,這樣你們的談話就能很順利地進行下去。你也許已經觀察出,青年人是較之老年人更偏執的。那些崇拜明星、英雄的青年們常會詢問你對於某些事物的看法,而對這些事物的意見你或許並不比別人高明,那麼你就得仔細應付了。不要打破他們的幻想,不要太直率,不要使自己的話出乎自己掌握的知識範圍。一句話,他們是能拆穿你的西洋鏡的。寧可講他們感興趣的事,不要講你自己感興趣的事。

莊重地對待下屬

如果你現在是職場裏的“頭牛”的話,你就會感覺到和一個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談話比和一個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談話容易得多,可要談得好,那就不見得容易了。因為你有機會和他談話時,你會談得太多或太漫不經心,因為你覺得和他談話太簡單,不用多費腦筋,所以你的話會使他產生隨隨便便的印象。可是,他們隻是處於你屬下的地位罷了,他們並不見得能力比你弱。所以,在與你的屬下談話時,你應使他覺得你正對他所說的話感興趣,而且你願意聽他說話。你必須顯得很和藹可親,以樹立你的平易近人的“頭牛”形象。與自己的下屬員工談話時要莊重、有禮、和藹,避免采取一種統治者的態度;讚美他一切完美的工作;講話不得太多;不要顯得太親密;不要以你自己優越的地位來阻止他。

因人而宜的談話方式不僅表現了你的素質修養,更能讓對方在與你的談話中得到尊重與信任。我們不可不知,不可不學。

有時需要話裏“投機”

並非絕招

麵對形形色色的人,要根據不同的對象表達各種各樣的感情,因而不可能會有事先被固定好的格式。所謂“會說話”,並不是掌握了什麼絕招,而是深諳因人而異、“隨話而變”的技巧,也就是人們常說到的“小花招”。

花招不是絕招,無論在何種場合和任何人對話,人們對成功者充其量也隻稱其有巧言妙語之類,而不能恭之以有“絕”。因為語言本身是活的,所以說話是沒有絕招的。即使世界上最著名的人際關係大師戴爾·卡耐基在其出版的任何一本書中,也未曾把自己的觀點吹成是“絕招”。因為“絕招”這個詞是不能隨便亂用的,亂用了會誤人子弟。

如果在關鍵時刻不會耍點語言小花招,是不能真正在職場裏展開人脈戰略攻勢的。所謂小花招,並不是教你如何與他人詭辯,也不是教你如何去挖苦他人,而是教你如何用智慧的語言去擺脫來自職場的各種語言陷阱。發生在職場上的語言陷阱數不勝數,很多人陷入此種困境後無力自拔,要麼撒潑,要麼沉默,要麼失去理智以拳相向,這些都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因為你吃了一回虧後,很可能會被一些不懷好意者認為你好欺負,以至於以你做“樂子”的語言陷阱會越來越多,愈演愈烈,你將如何是好?

常備花招

為避免可能的語言陷阱在你身上重複發生,最好自己要常備一些有針對性的小花招,這樣你掉入陷阱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地減少。下麵的小例子,你可以舉一反三加以借鑒和利用。

有一個旅行社導遊帶團到某一曆史名城參觀。遊客問:“請問有什麼大人物誕生在這個城市嗎?”導遊一下子茫然了,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但他靈機一動,非常機敏地耍了個小花招,說:“先生,這個城市裏誕生的都是嬰兒。”旅遊團的成員哈哈大笑。

身為一個導遊,陪同參觀團參觀古城,卻連古城曆史上有哪些名人都不知道,這本來是一件很難堪的事情,但這位導遊卻耍了個語言小花招,則從另一個方麵表現出他巧轉話鋒的智慧。

正如人不會十全十美一樣,口才再好的人,也不可能每回都成為贏家。俗話說,馬也有失蹄之時。語失、口誤,這是在職場中常常會碰到的事,有的人遇到詰難時搜腸刮肚也找不到合適的答案。碰到這類情況,最好的辦法是以調侃方式巧轉話鋒。也就是在和對方對話時,對一些看似簡單卻不易回答的問題,以“動腦筋、急轉彎”等手法進行似是而非的迂回性語言應對。運用巧妙地調換概念的方法,就可以使你從窘態中得以自我解脫,即使遇到一些你無法回答的難題,你也可以巧換話題,分散和瓦解對方的注意力和攻擊力。

某公司經理習慣於別人稱他為“頭兒”。一天,公司招來一位新雇員,他對這位新雇員訓話時說道:“在公司裏我是頭兒,所以,你以後隻管叫我‘頭兒’即可。”他隻管說得痛快,不料,平常極少出現在公司的董事長偏巧在這個時候走進辦公室裏來,他顯然覺得有些“不對味”。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這位新雇員偏不識好歹地將了他一軍,問道:“你是頭兒,那麼你還有上級嗎?”經理看看董事長,又看看雇員,立即改口道:“當然有啦,那就是頭兒的脖子——董事長!”

新雇員這才附和:“當頭需要轉動的時候,它確實是必須服從脖子啊。”

這個例子中的經理的初衷是為了吹噓自己,如果不遇到別的因素的幹擾,他的吹噓自然沒有改口的必要,可他卻偏偏遇到了比自己還要厲害的董事長。為了不使自己丟盡臉麵,又能讓上司心滿意足,他采用吹此又捧彼的語言小花招,圓滿地收場了。

你肯定聽到過有些人發出類似的感慨:在職場說話不能說得太絕,說得太絕,沒了餘地,那是給自己斷了後路。說話留點餘地,一旦遇到突如其來的情況,要改口也就不那麼困難了。當你忘乎所以地隻顧把自己吹得天花亂墜時,可別忘了身邊隨時會有人聽了心裏不平衡而站出來向你發難。如果你在吹完自己後再繼續吹捧他的話,那麼他的心理就會平衡了,你也就容易過關了。

裝傻充愣。在職場的“老黃牛”遇上難以解答的事是很正常的,甚至有時候還會讓你猝不及防。而這時候,明知問題本身就是陷阱,你該做什麼選擇呢?耍耍小花招吧——王顧左右而言他。

某公司市場助理付小姐遇到老板這樣的問話:“你覺得薪水夠用嗎?”她不知老板的用意何在,於是張嘴就是一句“慌不擇舌”的真話:“我不敢說不夠用……”

身處市場、公關這種花錢的部門,老板自然會擔心你大手大腳。他看似不經意的一問,卻是在“考驗”你的理財觀。有些老板喜歡聽手下說薪水不夠,因為他以為抓住了你的“軟肋”,對你施以小恩小惠你就會甘當馬前走狗。但有的老板則會由此想開去:“不對嘛,一個小姑娘,開銷這麼大?花自己的錢都這樣,花公司的錢不就更……”這個付小姐事後頗有感觸地說:“遇到此類事,最好是王顧左右而言他。”

某城市汽車站候車室內,有個男青年一口飛痰吐在潔白的牆壁上,車站管理員見狀,便上前指責說:“喂,同誌,‘請勿隨地吐痰’的標語你看到了嗎?”那青年道:“看到了,但我的痰是吐在牆上,不是吐在地上啊。”管理員說:“照你這種說法,那麼我有痰就可以吐到你的衣服上了,因為衣服也不是地上啊。”男青年啞口無言。

對於這樣的青年,你和他講道理顯然是徒勞的,你耍個小花招,借對方的荒唐邏輯來以牙還牙,即先假定對方的論點是正確的,推導出“有痰可以吐到你的衣服上”的同樣“正確”,從而準確而有力地駁倒對方的詭辯。

使用這種方法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夠人道,但社會現實和人際關係的日趨複雜,使得許多經典的說教淪於迂腐,甚至已經變得毫無意義。行使職場上的權力進行語言上的類比製謬,蓋因對方無理挑事而不得已而為之。準確地抓住他的語言破綻,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這種即時的以牙還牙術隻要用得貼切入理,是不會受到太多非議的。

既要會報喜也要會報憂

你的勞動不能白費,應該讓你的領導看到你的付出。當你數年如一日,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結果卻突然發現,盡管自己累得半死,別人卻好像熟視無睹,尤其是老板,似乎從未當麵誇獎過你。這時,你可能怨天尤人,牢騷滿腹。但你一定要懂得,這不完全是老板的過錯。試想,公司上上下下,裏裏外外,有多少人要老板操心過問,你的被忽略也是情有可原的。那麼問題出在哪裏了呢?

做一頭現代的合格的“老黃牛”,並不是要你成為昔日的那種“老黃牛”,默默工作的小職員。那些人屬於默默耕耘者,他們把事情做好不願意出風頭。這種美德不能否定,但現實點來看,這些人在競爭的社會裏是比較吃虧的。你願意一直甘心久居人下嗎?不願意吧。所以你應該適時把自己的工作業績呈現出來,讓上司知道你的付出,從而重用提拔你,這其實也是每一位慢慢升遷的職員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在信息社會,光會做事已經遠遠不夠,還應該讓老板知道你做了什麼,否則,縱使你累得半死,也很難獲得加薪、升遷的機會。對此,台灣作家黃明堅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做完蛋糕要記得裱花。有很多做好的蛋糕,因為看起來不夠漂亮,所以賣不出去。但是在上麵塗滿奶油,裱上美麗的花朵,人們自然就會喜歡來買。”做完蛋糕要想到裱花,有了美麗的奶油花朵,蛋糕就自然贏得了人們的青睞。隨時不忘報告老板,就是在自己做的蛋糕上裱花,讓老板為你喝彩。除非你打算繼續坐冷板凳,否則,每當做完自認為圓滿的工作時,要記得向老板、同事報告,別怕人看見你的光亮。要在職場裏生存,就得學會向你的“主子”彙報工作。當然,不可能什麼事情都是那麼順利的,有喜必有憂。怎麼做才能恰到好處呢,這裏麵也是有竅門的。

單刀直入,直接告訴老板你的工作結果。

不要把時間和精力用來完整地描述你做的事。他很忙,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去處理呢,你應該用有限的時間,報告老板最關心的事,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利益銷售法”。然後呢,看情況而定,如果時間允許,再進一步詳細說明過程。報告內容盡可能簡明扼要,並且記住要先感謝別人,再提自己的功勞。如果你的工作彙報是以書麵的形式呈上去的,報告一定要署上自己的名字,不要洋洋灑灑,下筆千言,卻忘了加上自己的名字。或者把直屬主管、老板的名字統統寫了上去,卻唯獨漏了自己,豈不“功虧一簣”。工作報告完了,切勿立刻求賞,隻要給老板留下好印象即可。否則,老板可能會覺得你太急功近利。隻要你一次次地贏得老板的肯定,升遷晉級總會有你的份,所謂功到自然成就是如此。別忘了,在向老板報告時,最好同時把好消息告訴你的同事、部屬,讓他們分享喜悅。這樣,既鼓舞了士氣,又造了“輿論”,讓別人覺察到你的“閃光點”。

你要能主動把你做的事讓你的上司知道,不僅需要有表達能力,也需要一些方法上的技巧,如可以通過一些非常規的途徑來向上司傳達信號。

對於現在,最簡單快捷的方式莫過於電子郵件了。至於如何讓總經理等級的高層看到你的表現,有一個很好的管道,大家常常忽略的就是E-mail。如果有個項目完成了、有個成果出來了,都可以利用E-mail溝通。除了寄給自己的直屬長官外,也可以寄副本給更上麵的長官,作用在於告知大家這件工作完成了。不能忽略的是,很多職場裏的領導還是很注重辦公室倫理的,在這種情況下,你就得先跟自己的直接上司說明一下:“你介不介意我把這也寄一份給總經理?”隻要有個正確的方式,當這樣說時,相信很多直屬長官不會拒絕,這就要看想要表現的“老黃牛”所用的方法對不對。成功通常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很多激進的精英忽略了人和,往往還沒長大就夭折了,一切的努力又得重來。如果你想發E-mail讓更多的人知道,不妨對直屬主管說:“我們花那麼多心思,做了這些事,您覺得我們是不是應該發揚光大一下?您介不介意把這些東西寄給相關部門甚至總經理?”這種往自己臉上貼金的事,相信聰明的主管不會拒絕。

記住,當你完成了一件很棘手的任務時,要在第一時間向你的老板彙報,讓他知道你的工作能力是很出色的。

報喜的時候很簡單,這個工作幾乎沒有人不願意去做,但是與它相對立的就是報憂了。

報憂比較巧妙的辦法就是在召開全體員工大會的時候積極發言。很多公司都會有員工大會、誓師大會等,不管總經理有沒有這個心,也都會說:大家有任何疑問可以提出來,如果不是當下,也可以通過E-mail或總經理意見箱等。但有沒有人真的去用這些渠道?有些“老黃牛”會恃才而傲,認為你“看不到”我,是自己眼力的問題。其實利用這些場合說出來,或在適當場合問一些問題,你就馬上可以在眾多“老黃牛”中脫穎而出。

如果對公司有批評、建議,提出問題的人應該采用正確的方法。很多人會說,希望公司如何如何,但公司是從管理階層到基層員工組成的,如果公司不好,大家都有責任。如果提出批評的人的出發點是和公司榮辱與共,那麼他的話絕對不會讓人聽了不舒服。批評永遠比建議要容易得多,不要隻批評,不但要提出這個地方不好,還應該指出有什麼改進的辦法。公司老總知道你是為了公司好,他肯定是願意去嚐試的。當然,公司也有責任提供暢所欲言的環境,不能讓“老黃牛”們有秋後算賬的恐懼。

記住,做老板的都喜歡能幹的下屬,如果你一貫是精明幹練的,那即便你一時有了麻煩,老板也能夠寬大為懷,予以諒解。最怕的是等出了問題才想到去找他,你每次向他報告的都是失敗的消息,天長日久,你在他心目中就隻能是個“常敗將軍”了。

千萬別鑽牛角尖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老板也有說錯話的時候,因為老板畢竟也是人,不是神。至於當老板說錯話的時候,作為“老黃牛”的你該怎麼辦,當然不能搞一刀切,按照一個方式來處理。怎麼應對才好,要看老板的脾氣秉性、說錯話的場合、說的錯話可能造成的影響等諸方麵的因素,然後來決定你該采取的方法,當然,在考慮應對方法的時候,你在公司裏的地位及與老板的關係也是你應該考慮的因素。

如果老板說錯了話而並不影響你的利益以及你所負責的工作,你都可以采取裝聾作啞的方法,也就是說你可以裝作沒聽見或沒聽明白。這是一種揣著明白裝糊塗的辦法,它可以讓你避免一些是非,也避免讓老板處於尷尬和困窘的地位。當然,你也可以采取聽見了,但感到一頭霧水那樣不明究竟的困頓,做出這樣的表情與疑問來,要求老板做更清楚的說明與解釋。這其實是在提醒老板,他可以通過對你沒弄明白的事進行說明解釋,對自己說錯的話做出糾正。這也可以說是給老板架一個梯子或提一個醒的辦法。

不管在什麼場合,老板說錯了話,身為“老黃牛”的你都不能鑽牛角尖,耿直地直接給他指出來。即使是隻有“自家人”而沒有“外人”的場合,你也不能揪住老板說錯話的小辮子不放,而應該巧妙地把它提出來,然後開一個玩笑,這樣,也能幽上老板一默。因為,生活是需要幽默的,幽默能寬鬆緊張的氛圍,幽默也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當然這時候,要看準場合和老板的情緒,要避免踩上地雷和觸上“黴頭”,否則,可要自討沒趣了。最不應該做的事,當然是當眾讓身為職場領袖的老板丟麵子,也不能在事後對同事談論老板的錯誤,用嘲弄的口吻讓流言四散傳播,並用貶損老板的話來證明自己的聰明和警悟,這種傳言遲早會反饋到老板那裏,對你的聲譽和前途造成危害。

如果你正在和顧客談一筆至關重要的生意,而你的老板在中間插了幾句不該說的話,這些話可能影響生意的成功,你該怎麼應對呢?這可能是你在工作中遇到的一道棘手的難題。一方麵老板決定著你在公司的職位升降和收入高低,而生意的成功與否又直接影響著你的工作績效和收益,所以你必須權衡分量,決定應對策略。但從另一方麵看,老板說了錯話,你能夠巧妙處理,為公司拾遺補缺挽回損失,這也為你提供了良機。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最直接的就是立刻插話說明,借解釋進行必需的糾正,但是這種方式包含有對公司老板指揮能力懷疑的嫌疑,所以一般情況下不要用。再就是給老板寫條子、使眼色,以此來暗示他,這時應該注意的是不要讓客戶發現。如果實在不行,那就隻能事後處理了。事後提醒他,然後再等待他的“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