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煞費“牛”機 揣摩上意(1 / 3)

正文 第五章、煞費“牛”機 揣摩上意

在官場中,誰能夠把上司的意思揣摩透了,那這個人的官場生涯就可以暢通無阻了。同樣,在職場上,哪頭“老黃牛”能夠揣摩上意,把自己的“頭牛”和“主人”的心思猜透,那這頭“老黃牛”就可以說是整個職場實質上的勝者了。

你的“頭牛”屬於哪一類

在職場裏混的“老黃牛”們,你的“頭牛”是哪個類型的?要想在職場站住腳,就得分清他是哪類“牛”!

全方位了解“頭牛”

明白“頭牛”的作風

給上司分類,從不同的角度分類的結果是不同的。如果從上司的作風來分類的話,可以把上司分為三種類型,即專製型、民主型和放任型。要求員工對自己的命令指示絕對的服從,在工作中經常發號施令,表現出雷厲風行的作風的上司,這種是屬於專製型的。注重發揮集體智慧,重大事情由集體民主決定,誠懇地歡迎下級員工提一些建設性的意見,注重公司內的人際和諧的上司,這種類型的上司是屬於民主型的。而放任型的上司則是喜歡把權力分散下去,盡量調動廣大下屬的積極性,給眾人一個隨和、不拘原則的印象,情緒表現不熱烈,沒有多少喜怒哀樂的極端表現。

一般來說,當你一接觸上司,從他言談舉止上就可以得到比較準確的判斷。比如喜歡在說話時手舞足蹈、借助強有力的手勢者,一定具有專製的特征,因為他要麼是習慣動作,要麼就是在你這個下屬麵前故作聲勢;如果說話時總是平易近人、親切和藹者,他本身就沒有在你麵前擺上司的架子,一定是一個民主型的上司,你若是在這樣的上司麵前不注意說話的方式,自高自大,那你就必敗無疑。

知道“頭牛”關心的對象

如果從上司的行為所關心的對象來分,可以把上司分為重工作、重組織和重關心員工三種類型。關心工作和組織的上司在談話中也較多地談到公司的工作事務,在這種上司麵前,你就得盡量表現出自己對待工作、事業熱忱,並且有著良好的專業素質與專業能力。而關心下屬的上司一般希望公司內上下級關係融洽,團結協作,那麼你必須給你的上司一個具有合作精神、尊重他人尤其是尊重上司、不計較個人得失、寬以待人的良好印象。以關心員工為主的上司,他們的心思是比較細的,對待自己的下級員工也是比較熱心的,他會詳細地詢問你的生活情況,了解你生活中的困難。當然,這對你來說就是一條判斷他是什麼類型的上司的重要線索了。

了解“頭牛”的真正需求

上司的需求包括兩個層次。從客觀上來說,上司作為一個公司的家長,他要考慮根據公司的需要來選擇員工。比如處在逆境中的公司,它需要的是能應付外界強大的競爭壓力的下屬,因而比較注重精英人才的專業素養;力求平穩發展的公司,它可能最需要的是公司內部的人際關係和諧,不希望有破壞性的因素滲入。此外,不同部門、不同崗位,都可能有不同的需求。從微觀上來說,上司自身的喜好、利益需求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擇人標準。如有的上司會找一個互補型的助手,有的上司選擇一個同類型的下屬作為“知己”等等。

明白“頭牛”的好惡

無論是誰,都會喜歡聽一些話,而討厭聽另一些話,喜歡聽的就容易聽進去,心理上就會覺得舒服。你的上司也不可能擺脫這種情緒。作為下屬的你要掌握上司的特點,倘若在彙報中插入一些上司平素喜歡使用的詞語,就會讓他對你另眼相看。

此外,對上司的工作習慣、業餘愛好等都要有所了解。如果你的上司是一個象棋愛好者,你就不應在他與老友“廝殺”連連敗北後,去請示問題。能夠了解你的上司,並能預知他的願望與心情,這樣的下屬才是受上司歡迎的。

真正了解“頭牛”的需要

上司的意圖有時不會直截了當地表達出來,需要下屬仔細去揣摩。原因是多方麵的,有一種情況是,上司礙於自己的地位,不便隨便表態,但傾向性意見已不難忖度,這時你應該比較乖巧,不能強迫上司明確表態;另一種情況是,上司需要助手幫腔,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台戲才能演好,這時你就不能附和,與上司保持一個調子;還有一種情況是,上司還沒有拿定主意,但迫於形勢隻好模棱兩可地敷衍幾句,這時你就得穩重,私下找上司商量,不要貿然行事。總之,你在平時就得深入觀察,仔細揣摩,熟諳上司的習性,這樣才能正確地理解上司的意圖。否則你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就會發生很大偏差,甚至南轅北轍。在思想上與你的上司完全不一致,他就會把你排除在自己的圈子之外,那你就“死”定了。

想把“頭牛”搞掂,要掌握他的心理,投其所好,對症下藥,管保他被你拿下。

做一頭精明的“牛”

既然在公司工作,就要珍惜你與“頭牛”之間的緣分,因為不管你是否願意,他都存在於你的職場生涯中(除非你自己設立公司)。了解“頭牛”的為人,盡快掌握他喜歡的工作方式,主動成為“頭牛”最好的助手,才是一頭真正精明的“老黃牛”。

讚揚你的“頭牛”

工作要做到實處,無用的事情不要去做。想做一頭精明“牛”,就要認清你的“頭牛”。那麼,認識你的“頭牛”,就要從很小的細微處發現、進而分析他。這樣才有助於你認清他,使自己成為精明“牛”。怎麼做呢?

老是躲著上司並不是辦法。為了緩和氣氛,你可以對他適當地拍一拍。其實,拍上司的馬屁並不需要太大的智慧,以你的才能、幹練,把他拿下就像是關公吃豆芽——小菜一碟。體現在具體的地方就是讓佩服的眼神總是在他麵前顯示,因為佩服的眼神比說出來的語言要更有價值。在上司發表言論時,有意無意地露出佩服的樣子,微微點頭,再加上其他適當的反應,上司就會知道你很有誠意。其實,你根本用不著用令人肉麻的話語來表示自己的態度。

不是所有的上司都是充滿自信、好大喜功的,假如碰到自信心不足的上司,你盲目地向他表示欽佩,隻能讓他感到你是在奉承他。這種上司對自己自信心不足,而且容易出現自卑的感覺。不過,基於一種自卑感,他卻需要更多的尊重,因而你應當在多尊重他這方麵注意。至於如何填補他那失落的自尊,則不是輕易就能做到的,非要有技巧不可。有時候,一些表示懷疑的態度,或者一些建議,反而能使上司更加了解你所具有的潛質。

還有,就是讚揚要有原因、有道理。不要無緣無故地去讚美你的上司。他也是凡人,他對自己的優缺點比你更清楚,如果有公司裏的員工胡亂奉承,他也不會胡亂接受。即使表麵上接受了,而實際上他能夠分辨出誰在胡言亂語,誰是忠誠踏實。如果他本身就深諳這種技巧的話,那你最好在他麵前少用。

不要損害“頭牛”利益

做一頭精明“牛”,就不能損害“頭牛”的利益,你要把自己的位置適當放低。不要為了突出你的才能和潛質,在上司麵前一味地自誇,這樣做不僅不能使上司讚賞,反而可能使他對你失去了安全感。適當地自我推銷雖然是必要的,但關鍵在於真實這兩個字,假如掌握不好推銷的火候,讓他感到你對他有威脅,把推銷工作做過了頭,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這個問題比較好解決,平日要在公司裏讓上司知道你對他的忠誠。要記住,時刻保持對上司應有的效忠程度,不要在自己被捧得飄飄然時,連上司的尊嚴也不顧了。必須懂得用畢恭畢敬的態度來對待上司,在上司麵前,保持高水平的謙虛,將有助你順利踏上青雲路。

前麵的鋪墊工作都做好了以後,還要在工作中下工夫,要有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對待一個很小的問題,也要用認真的態度去處理。這樣的員工是上司所喜歡的。那種忖測、估計、姑且一試的作風不會讓上司放心。如果發現工作基本做完了,那也不能停下來,要沒事找事,主動去做掃尾善後的事。上司不喜歡看見自己的員工處於停工狀態,有時候,你剛剛完成了某項工作,稍微停頓下來歇息,卻被上司撞見了,這隻能算你倒黴。在上司心目中,他手下的員工是不能在辦公時間停下來的,他們有責任去發掘工作,而不應該讓工作去找他們。不過,上司也不會喜歡他的手下經常走到他麵前,要他頻繁發出工作指令,此舉幾乎等於證明上司領導無方,不能發揮手下的積極性、主動性。

要做一頭被“頭牛”賞識的“老黃牛”,除了上麵這些,還要在平時對“頭牛”的講話和任務的分配進行認真地聆聽和記錄。“頭牛”有高度的尊嚴,在他發出指令時,喜歡看見他的“老黃牛”邊聽邊用筆將之記下。當然,如果這是簡單的一項指令,就用不著鄭重其事地記錄,否則也會讓“頭牛”反感。

最後,不要惹火上身。有關“頭牛”的隱私和其他秘密,奉送給你的格言是;切勿讓“頭牛”知道你了解他,尤其是秘密。假如不可避免地碰巧被你撞見了,你一定要顯得神清氣定,裝作毫不知情,簡直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給“頭牛”歸類

一般情況下,頭牛的類型不外乎下麵幾種:

特別能幹型

這種類型的上司,是最容易對付的了。當你的上司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的時候,比較明智的做法就是向上司進行虛心的請教,你可以恭恭敬敬地掏出筆記本和鋼筆,真心誠意地請他指出你應該如何努力,也可以談論他值得驕傲的東西向他取經,如果你這樣做的話就會引起他的好感。

能力平平型

有些上司,雖然坐到了那個位置,但是看起來他確是能力平平,沒有任何過人之處。但是,你切不可因此就認為這樣的人就是不中用的廢物,他一定有某種優點,所以你的公司老板才會提拔他坐這個位置。這種類型的人有一種很強的虛榮心,他會強烈地希望得到下屬的擁護。如果下屬們能夠對外宣傳他的優點,這一旦傳到他的耳中,他就會非常欣慰,會更嚴格地要求自己,更加關心部下。因此,對於這類“頭牛”就要更加賣力地在外界給他造勢,對他進行擁護尊重。

少年得誌型

俗語說得好:“少年得誌大不幸。”的確,年紀輕輕就平步青雲的年輕主管,最容易步入驕傲自大的陷阱中。在驕傲的小“頭牛”的頭腦中,隻認定自己是職場“老大”,自恃甚高,目空一切。他不會接受別人的忠告,因為他認為自己最能幹。隻有你對他奉承恭維,他才對你比較放心。

自恃聰明型

有些上司自恃頭腦聰明、才高八鬥、交際廣泛、背景深厚,常常認定自己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目空一切,飛揚跋扈。由於他們喜歡旁人對他歌功頌德,反感對其批評指責,甚至厭惡那些對他們的“功”“德”毫無反映的人,所以,對付這種上司的辦法要掌握好,對他們的恭維要適度,否則他們就會對你采取措施了。因此,在對這類上司進行恭維時,要找準確實需要增光添彩的“閃光點”,最好鄭重地講給第三者聽,從側麵來反映他的“光輝曆史”,以求達到預期目的。

欺下瞞上型

這類上司嘴上說的比唱的還好聽,但是卻會搶去你所有的功勞,而他所做的錯的決定,卻會要你去承擔責任。這種人往往是老板眼中的紅人,讓老板以為沒有了他地球都轉不了,孰料他隻是利用部下,蹬著別人肩膀往上爬,然後對上級奉承拍馬,竭力鞏固自己的地位,真是可惡至極!

冷漠無情型

這一類上司,總是覺得“年輕人應該吃一點苦”,所以對於你的挫折感不聞不問,反而袖手旁觀。他們多半對自己有過分的自信,也喜歡看別人吃苦。當部下受苦時,這種上司反而沾沾自喜,幸災樂禍。

陰晴不定型

這種上司心情好時什麼都好,心情不好時對你百般挑剔。對下屬而言,這種上司很難在他麵前討好。因為他們都屬於“懷才不遇”的典型,總感覺自己沒受到公司的重視,心情隨之上下起伏,做他們的下屬,會比較困難。

家庭模範型

這種類型的上司可能經常讓他的小孩到他的辦公室玩耍,標榜自己是個好父親。他不喜歡下屬搞辦公室戀情,更不喜歡那些私生活混亂的人。在他麵前,你最好表現得規規矩矩,使他對你有信心。

好大喜功型

這類上司最愛麵子,他可以容忍下屬的工作不出色,卻絕不會原諒一個當眾令他丟臉的人。當他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績的時候,圍繞在他周圍的是讚美聲和一張張笑臉。作為下屬的你如果也這麼做,卻不會引起他的特別注意。對待這類上司,你必須經常提及他的長處,使他的尊嚴越築越堅,這樣他就會注意到你對他的尊重。

永不知足型

這是對員工嚴格、嚴酷的一類。這類上司認為下屬做得好是天經地義,做得不好是十惡不赦,在他的心中,永遠沒有失敗二字。麵對這種對下屬缺乏理解、體諒的上司,你不可抱太大的希望,因為你隻有不出錯才能站得住腳。要成為核心人物,才會引起他的注意。

對於職場裏各類上司進行了一番細致的分析後,相信你對形形色色的上司已經有了比較全麵的了解,能夠熟練地將你的現任直接上司分門別類,對號入座,以便采取適當策略,伺機而動,得到上司的歡心,創造職場生涯的光明前景!

你的“頭牛”是明主嗎

梁馨本是某外企的人力資源總監。3個月前,她辭職到一家著名的經營電腦的公司擔任行政部經理,待遇翻了幾番。然而,半年還不到,她卻自願放棄了這份普通人不敢奢望的工作崗位,離開了這家公司。對於這種不被常人理解的行為,她的解釋是:“我的運氣不好,遇上了一位極端自私、狹隘的上司,與他共事如同被打入十八層地獄。”

一個人的工作環境是天堂還是地獄,有時僅僅取決於你的上司、老板。選擇工作時,多數人會把薪酬作為決定因素。可是,當你真正麵對工作上的壓力與事業的艱辛時,你會突然發現上司的影響力正在急速飆升。但是,好上司偏偏不常見,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可以看到英才充斥滿眼,卻似乎個個懷才不遇。挑選一位好上司好像挑選一位如意郎君。挑選一位如意郎君需要和他進行一次長途旅行才可以判定好壞,在鬆弛的氛圍中,一般人都會剝離偽裝,流露本性。同樣,這個道理放在職場上也是很準確的。在公司的正常運轉中,上司的態度無論怎樣,他們都是帶著維護自身美好形象的假麵具的。但是,也有特殊的時候,在這個時候,你的上司就不得不摘下麵具,把他的本來麵目還原於真實了。

得勢時

你們公司參加了一個利潤豐厚的項目的投標,參與競標的公司強手如林,所以你們便隻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去準備方案。可是,好像是被上天眷顧,最後你們竟然成為唯一的中標者,簽下一份空前的巨額合同。出乎意料的成果,會令你的上司情緒高昂。

“明主”的表現是:

即使他處於春風得意之中,也不會忘記給予那些全力付出的下屬以適當的回報與感激,雖然他是接受這一榮譽的當然人選。

“庸主”的表現是:

在公開的場合,他所提到的都是自己多麼英明偉大,能夠留意一些細節而保全公司的利益,或是誇耀自己在談判過程中如何籌劃算計,讓對方讓步。卻全然忘記了這段時間裏與自己一起衝刺的下屬,忘記了他們為了準備完美的競標方案通宵熬夜的辛苦。

如果一個上司自私自利,隻知道看重自己的辛苦,而不管他下屬的死活,就可以想象你在他手下的境遇了。俗語說:同甘容易共苦難。一個連同甘都做不到的上司,盡早離開他是明智的決定。

失勢時

最近公司花大價錢製作了一則電視廣告,但由於風格過於前衛,播出後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受到多方批評。但是,這則廣告原本是由你負責監製的,當初也是得到了上司的高度讚揚的。

“明主”的表現是:

他不會因為一時的過失而一蹶不振,他能夠讓自己冷靜下來,去尋找失敗的根源。他仍會與你並肩作戰,共同應對來自四麵八方的責難。風波過後,他仍會一如既往地信任你,因為他明白一個敢於嚐試但犯了錯誤的下屬,遠比無功也無過的平庸員工更寶貴。

“庸主”的表現是:

他在陷入困境的時候,便會信心銳減,懊悔惱怒,對於平日很多篤定的事物開始重新評價,甚至觀念動搖。此刻,讒言最容易在他心裏紮根,因為他的判斷能力已經被沮喪的情緒殺傷。他的第一個反應很可能就是把你找來臭罵一頓,把失敗的責任通通歸咎到你身上,並且從此完全喪失了對你的信任,這時你恐怕將要被無條件地打入冷宮。甚或是他聽信那些嫉賢妒能者的讒言,相信你在廣告製作過程中吃了回扣,還會悄悄安排人對你進行審查。

一個不懂得承擔錯誤、不敢麵對失敗的上司,這樣的上司是不適合坐這個位置的,他不具備上司應該具有的素質,那麼你在他手底下也不會有出頭之日,不要再浪費時間了,盡早作打算吧。

繁忙時

客戶部承攬下一宗回報率高、但時間緊迫的大項目。公司將這個項目分派給你們部門完成,但是此時你們部門每個人都已經承擔著滿負荷的工作。

“明主”的表現是:

他能根據所掌握的完整資訊迅速做出判斷,預測到“繁忙期”何時會來,所以他會事先做好一些準備工作,而不是事到臨頭再胡亂抓人來處理。當公司開始與客戶接觸時,他就已對勝算做過估計,在心裏準備了一張應對緊急項目的“救火隊員名單”,有意識地給他們安排一些不很緊急的任務,便於他們隨時抽身。而且,即使當他和下屬們都忙得不可開交時,他仍然能保持著良好的風度,並且隨時給疲憊不堪的下屬們打氣。

“庸主”的表現是:

他一旦忙碌起來就立刻發狂,脾氣也變得像火藥筒,一觸即發,不是跳腳罵人,就是到處抱怨。他隻會因為自己很忙,就一定要把辦公室裏的所有人都搞得一刻不得閑,好像這樣心裏才能平衡。而且,當他忙碌的時候,他絕不能容忍他人清閑。他不去思考那些下屬目前並不太忙是因為前期的準備工作尚未完成,任務還沒傳遞到他手裏;或是目前處於背景資料收集階段,尚在“預熱期”。

一個臨危大亂且以“獨忙不如眾忙”為己任的上司,實在是有些虐待狂的傾向。對這種有近似變態心理的上司,要注意敬而遠之。

閑暇時

由於種種原因,公司近來生意十分清淡,營運狀況十分慘淡。

“明主”的表現是:

他會立即檢查公司的營運方向與策略是否有需要修改或調整的地方,探討當初做決策時十分樂觀,卻沒有實現的原因,甚至從自身出發,查找是否是由於自身存在領導失誤的問題。他態度開明,允許甚至鼓勵下屬利用閑時“充電”,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庸主”的表現是:

他不知檢討自己,反而先拿當初參與決策的下屬開刀,動不動就大發雷霆,拿一些過去並不重要的小事為難下屬。或者還沒到迫不得已的地步,他就已經開始削減你的薪金。而且,他容不得自己的下屬有片刻的喘息時間,恨不得他們上班的八個小時內的工作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下班後超時工作也不用付額外的報酬。

如果一個處在領導地位的上司經不起任何的挫折,無法麵對危機和困難,隻知道在失敗來臨時刻薄下屬的話,那麼他也絕對不可能與下屬分享成功,這樣的上司實在不值得你托付終身。

人常說:“辦公室就是一個小社會。”

沒錯,職場大了,什麼“牛”都可能混進來,保證血統的純正那是不可能的。“老黃牛”有很多種,“頭牛”也有很多種。根據上麵描繪的“頭牛”眾生相,你應該知道自己的“頭牛”是不是“明主”了吧。

領會“頭牛”的潛台詞

上司的有些話是不方便明說的,比如……這時候就需要“老黃牛”開動腦筋好好想想了。

“愣頭青”的下場

在某公司,每當夏季來臨時員工們就非常煩躁,待在辦公室裏不一會兒就會汗流浹背,又悶又熱,因為公司裏沒有安裝空調。於是,一位富有正義感的員工寫了封信給老板,希望公司能添購冷氣設備,但因為不了解老板的脾氣如何,便沒有署名。沒想到,老板很快就為每個辦公室安裝了空調,同事們對老板的善解人意十分感謝,給老板寫信的那個員工在心中更是竊喜自己遇上一個肯聽諫言的好老板。幾天後,這個員工再次匿名上書給他自認為賢明的老板,反映公司的洗手間應當檢修更換,特別是水管太陳舊,應該換新的。老板接到信後,心裏暗自想道:“這個家夥到底是誰?三番兩次地給我製造麻煩,牢騷那麼多,他是個刺兒頭,要是聚眾鬧事,那還了得。非得把他弄出來不可!”

於是,老板暗自調查員工的筆跡,想找出寫信者,同時安排人積極整修了洗手間,更換了水管。部屬們暗自議論:“這老家夥怎麼突然發起善心來了,以前可是鐵公雞一毛不拔、嚴苛又吝嗇得要命,現在怎麼這麼大手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老板畢竟是老板,他的耳目眾多,這些話怎麼能不被他的心腹聽到。私底下員工們的議論終於傳到了他的耳朵裏,他覺得這些善舉籠絡了人心,匿名者的功勞不小,就想把這件事放下,不把這個人趕走了。偏偏就在這個時候,這個憨憨的有點冒傻氣的“老黃牛”以為他的老板真的是能廣納意見的賢明之君,在一次閑聊時把事情的真相全部講了出來。不幸的是,就在他向同事誇耀自己的功勞時,恰巧被他的老板聽見,雖然他表麵不動聲色,心裏卻恨得牙癢癢,一度淡化的懲處之心又強烈了起來。於是,老板召集員工們開一次會議,要求大家對公司和他本人提出意見。這個死到臨頭的“老黃牛”到現在還不知道是老板設的一計,便侃侃而談,將平日裏員工們的意見如獎金太少、加班時間太長、老板太過專製等當眾提了出來。他本以為老板這次要對他“加官晉爵”,殊不知,老板意在殺一儆百,這頭“憨牛”得到的當然是辭退通知書了。

想想,這頭“牛”為什麼被趕出了職場?因為他沒能看透“主人”的心思,沒有看清“主人”微妙而又複雜的內心世界。不會看老板臉色行事,還總是給老板添麻煩,要你做什麼?

“主人”的四種心理類型

在美國曆史上,許多人都覺得伍德羅·威爾遜總統有才能、自負、非常固執,他聽不進去任何新鮮的有見地的意見。對別人的意見往往瞧不起,要麼不采納,要麼根本不予理睬。但是,有一個人是獨一無二的例外,這個人就是他的助理豪斯。為什麼威爾遜給予豪斯特殊待遇呢?

據豪斯自己說,有一次他被威爾遜單獨召見,他明明知道威爾遜不容易接受別人的建議,但還是盡自己所能,清楚明了地陳述了一種政治方案。因為他精心研究過,自認為相當切實可行,所以說得理直氣壯。然而同樣的,威爾遜沒有作任何接納豪斯意見的表示,隻是說:“在我願意聽廢話的時候,我會再次請你光臨。”但是數天之後,在一次宴會上,豪斯很吃驚地聽到威爾遜正在把他數天前的建議作為總統自己的見解公開發表。這件事,使豪斯恍然大悟,懂得了向總統提意見的最好方法:避免第三人在場,悄悄地把自己的意見“移植”到總統的大腦中,使總統不知不覺地感到興趣,然後使這個計劃可以作為總統自己的“天才構思”而公之於眾。最後使總統堅定不移地相信是他本人想出了這個好主意。這樣,他的計劃就能順利地被總統采納。豪斯的意見能被威爾遜采納,就是因為他掌握了“老板”威爾遜的微妙心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在職場中衝殺也是一樣的。作為“老黃牛”,你對你的“主人”了解嗎?他的能力怎麼樣?他有什麼樣的優點和缺點?他喜歡什麼樣的“老黃牛”?他的工作經曆是怎樣的?他的工作作風如何?他是用才如神、體恤民情的典範“主人”,還是爭功諉過、欺詐下屬的惡毒老財?他的奮鬥目標是什麼?所有這些都是職場中的你應該了解的,因為這些東西都關係到你的前途命運。

作為在職場裏衝殺的“老黃牛”,要學會應付各種性情的“主人”,確保自己的尊嚴不受侵犯,同時能夠贏得他對自己的好印象,這就需要學會一些技巧。首先,你要觀察你的“頭牛”,看他有什麼樣的心理。

有些老板對自己的下屬不信任,整天懷疑他們偷懶不幹活,時常窺視他們的一舉一動。對付這類老板最好的辦法是經常向他彙報,多和他交流,明確告訴他你幹了些什麼、結果如何,以此使他放心;有些老板精力過剩,熱衷於發展自己的公司事業,但對打工仔們很苛刻,碰到這種工作狂,最佳對策是甘拜下風,不斷向他請教,使他感到你在他的英明領導下努力工作,這樣把他抬高了,反而可以得到他的賞識。

有的老板的工作能力不強,老是擔心下屬會超過他,搶了他的風頭。這時你就要收斂起自己的鋒芒,做到謙虛和謹慎,這樣自然會博得老板的信任和賞識,以消除他的戒心。比如在工作會議上,對自己已經想好的遠見卓識有意打點埋伏,留下空間讓他做總結。當然,在平時要堅持經常向老板請示彙報,不擅自作主,特別是一些決策性的工作,要等他表態。另外不要老把眼光盯在老板不足的方麵,應該去嚐試找他的閃光點。畢竟,你是否能在這個公司裏待下去,他可是有關鍵的一票的。

有的老板非常嚴謹,當他總是批評你、提醒你的過失時,其實也是對你的留意和關心。這時你要聽得進去,在人才濟濟的大公司裏,能被老板留意不容易啊,如果你不能用斐然的成績吸引老板的青睞,那就應盡量減少失誤。先要培養自己的耐心,麵對老板的批評,你應該有心理上的厚度和韌性,並積極地去解決問題,爭取好印象。當你麵對的老板是一個非常鎮定的人時,他不會大笑大鬧,而是始終保持常態。你和他打交道就應該盡量保持和他相同的風格。對於你的一切工作計劃,不要自作主張,等到計劃決定後,你隻管執行就行了。在執行的過程中,應該有詳細的記載,不能有疏忽。事情成功後向他報告,最好不要使用誇張的語氣,盡量使用平靜的口氣,以使自己與老板的風格保持一致,讓他感覺到你是“自己人”。

當你的老板是一個權威型的人物時,這時的你也不用自卑,工作時要拿出最慎重和一絲不苟的態度與良好的專業知識,做事前在短時間內精心作好準備。在整個工作的過程中,你要展示你的才華和智慧,使出渾身解數,為老板贏得主動、贏得利益、贏得所有人的稱讚。工作結束後,如果老板問你:“你在工作上還有什麼理想?”你千萬別直接說:“我想升職。”但可以不失時機地給他一個暗示:“如果有更大的挑戰,我會有更多的創造。”這樣的話,在不久的將來,必定是有重任要讓你去承擔了。

知道了掌握“頭牛”和“主人”心理的絕招對於你職業發展的好處,下一步就要付諸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