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的工作過程當中,你為了避免與老板爭執,往往傾向於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去迎合老板的需要,這樣一來就很可能喪失自己的立場和利益。而一旦發現自己的立場和利益在不知不覺的過程中喪失、受損時,又會產生上當受騙的感覺,進而情緒沮喪,對老板不滿,這時才想到要“管理”好老板,就不太容易了。
要想讓你的老板聽你的,首先要了解老板,了解他的目標、壓力和優缺點。你的老板在公司裏的工作目標是什麼?他自身私下的目標是什麼?他有些什麼壓力?“管理”老板的過程是建立一種既能適合自己、又能適合老板的工作方式的過程。在實際工作中,每個人都傳統地傾向於服從老板,都自覺不自覺地認為老板比自己,或者應該比自己高明,每個老板也都自覺不自覺地認為自己應該比他手下的員工更強。
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你可以與你的老板討論所有工作上的事情的先後次序,如果有需要的話就要求協助,將計劃分得細致一些,先易後難,不要因為找不到頭緒就厭棄一切,因為世上的事都是從無序到有序的,所以你必須好好地去解決。為了避免受到幹擾,你可以選擇適當的時間找一處清靜的地方安頓自己,記住:千萬不要鑽牛角尖。你可以觀察他的優缺點分別是什麼?他的工作方式是什麼樣的?他希望別人的工作方式是什麼?你的工作方式是什麼樣的?你和他有什麼差距?有了這些基本的了解,同老板打交道時你就不會是一頭霧水、不知何去何從了。或許你還可以因勢利導,與老板相互取長補短,從而避免衝突、誤解和問題的發生。
話又說回來,“管理”好老板並不等於控製、擺布老板。如果你覺得你的老板是個白癡,沒能力,沒水平,你可以糊弄他、控製他、指責他,那你首先就是個白癡,因為任何一個老板都不會容忍他的手下對自己的不尊敬。“管理”好老板更不等於討好、諂媚老板,即使你能用一些不高尚的手段贏得老板的青睞,讓他對你信任有加,言聽計從,即使這樣,在他的眼裏充其量你也不過是一個可憐蟲或一頭“憨牛”而已。“管理”好老板就是在老板和自己之間建立起一種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依賴的積極、健康的工作關係。
讓你的老板聽你的,不但要了解你的老板,你對自己的認識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麵,並且是更主動的方麵。不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嗎!你要知道自己的需求、優缺點和個人風格。你不能改變自己的基本個性,更不能改變也不能期望改變你老板的基本個性,但你可以有意識地運用自己的優勢,克服自己的劣勢去幫助老板將工作做好,使自己與老板的關係變得積極主動。在與老板意見有分歧時千萬不要爭執,更不要動怒或很不情願地服從,而要以積極的態度,依靠有說服力的事實或數據誠懇地進行解釋。與老板交談討論時要不卑不亢,善於、敢於說“不”。要有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思想,讓他感覺到你有獨立見解。
“管理”好老板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己與老板的工作關係建立在符合雙方的需要和期望的基礎之上,而雙方的需要和期望又必須順應公司的利益。要始終把老板當成公司的一分子,你自己也是公司的一分子(最好不要一開始就想,或幹脆將與老板的關係變成朋友關係),你和老板之間的關係是明確的工作關係,這種關係健康發展的基礎是相互信賴、誠摯和有效的溝通。
作為“老黃牛”,還要認識到自己的“青蛙”老板往往有許多“老黃牛”,在工作中他能用在自己身上的時間、精力、所需要的信息是有限的。因此,要有技巧、有策略甚至有時政治化地充分運用“青蛙”老板的時間,抓住他的精力,給他提供合適的信息,讓“青蛙”老板覺得你不斷地在給予他幫助。同時你自己也覺得不斷地得到了他的支持,這樣你和“青蛙”老板之間的關係才能真正地進入了雙贏的狀態,也應該說是想達到的目的:真正地讓你的“青蛙”老板聽你的。
適時亮出你自己
在現代的職場中,默默無聞、埋頭苦幹的“老黃牛”並不像以前那樣吃得開了。一頭精明的“老黃牛”,不僅要會做事,還要會亮出自己,這樣才有機會有出頭之日。絕大多數的“老黃牛”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但是職場的第一步是必須學會醒目地亮出自己,為自己創造機會。說到底,這是一種觀念:是主動出擊還是被動選擇?其實,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你的成功與否。
不要被“頭牛”忽視
在職場中常有這樣的情況:有些“老黃牛”做了很多,但被提拔、加“料”的往往不是他;有的“老黃牛”雖然做得不是很多,但卻引來“主人”的讚賞與同事的羨慕,加薪等好事自然也尾隨而至……相信每個人都想做後者而不想做前者,那麼如何讓別人看到你所做的?如何讓“主人”關注你呢?
如果領導看不到自己的工作業績,確實是件相當鬱悶的事情。但總體說來,身在職場,人們的表現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老黃牛”非常自信,認為隻要自己努力工作總有一天領導會明白;有的“老黃牛”選擇隨遇而安,並不是很介意;有的“老黃牛”則比較消極,甚至有了破罐破摔的想法。其實,這三種想法都是不對的。有第一種想法的“老黃牛”是純粹的老式“老黃牛”,如果他不適時表現自己,恐怕他到“退耕”也等不到“頭牛”的賞識;有第二種想法的“老黃牛”是屬於比較隨意型的,給他點“草料”,他就給“主人”拉車,說白了就是沒有追求;有第三種想法的“老黃牛”就不用說了,把自己當成破罐子,害人害己。
在領導遲遲未能看到自己的成績時,你可能會選擇離開本職場;你也可能抱著“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像有第一種想法的“老黃牛”那樣的信念繼續積極工作;隻有真正聰明的“老黃牛”會主動尋求良機與“頭牛”進行溝通。以中國三大城市為例,北京人和上海人除把跳槽當做第一選擇外,選擇與領導溝通的比例也比較高;而廣東人更願意選擇繼續積極工作這種方法。工作經驗不同的“老黃牛”對此事的反應也不一樣。剛開始工作的“老黃牛”會有一大部分首選離開原職場,也有繼續工作的,但主動與領導溝通的就少了。隨著工作閱曆的豐富,“老黃牛”開始明白與領導溝通的重要性,工作五年後就會有一部分的“老黃牛”選擇找機會與領導溝通,而選擇繼續積極工作等待領導來發現的就會變少。要想讓“主人”注意你的成績,首先要明白“主人”對你工作的要求,正所謂“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在開始工作之前,好好想想“主人”讓你工作的目的是什麼,他想得到什麼。如果你一開始就明白了“主人”的要求,那麼對你以後在職場裏的發展會很有利。
要與“主人”達到良好的溝通,必須站在“主人”的角度和立場來思考一些問題。假定自己這樣做,“主人”的反應會是什麼?他會不會接受?這樣的換位思考是十分必要的。你可以正式和“主人”麵談,或定期發E-mail,向“主人”彙報自己的工作進程及成果;還可以在會議中適當發言表述自己的工作成績。不過,利用戰術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如果你想在職場有所發展,消極等待與一味地默默工作都是不可取的,努力找機會讓“主人”明白你的想法,知道你工作的成果,才是積極的做法。
時常和“主人”交流
進入職場幾年的你,在工作方麵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對職場裏的很多內幕也了解了不少,與“主人”交談的時間也越來越多,不再是初入門時,見了“主人”一低頭走過去的新“牛”了。可是你仍然躊躇:是否該討好領導,該不該給“主人”提忠告?是該事無巨細都一一彙報,還是努力幹活隻彙報成果?辦公室政治上演時,你是將忠心和盤托出,還是打太極、做變色龍?
一般來講,“主人”都喜歡積極向自己做彙報的“老黃牛”,更看重那種不訴苦能承受工作壓力的“老黃牛”。這就造成兩種情況:活潑機靈知道訴苦的“老黃牛”,“主人”會更容易知道他實力有限,從而給出相對靈活的工作安排;而後一種“老黃牛”,“主人”會認為你是能者多勞,把更多不容易解決的事情派給你。所以及時、準確、有效地溝通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把自己麵臨的困難和需要“主人”協助解決的問題一一列出,這絕對不是表示你能力不夠,而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否則,你的能力固然被發揮到極限,情緒和體力上的壓力也達到極點,一旦被觸發,將會造成可怕的崩潰,這絕對不是長久、持續性的職場生存之道。
作為上司,平時他坐在辦公室裏給你發命令、作指示,顯得威風無比,而事實上他也非常想了解你的工作進度,尤其是當他把一件重要工作或項目交給你時,因為他需要由此來確定宏觀大局的進度。與上司經常進行富有藝術性的“彙報式”的溝通,可以幫你建立一個融洽和諧的工作環境,這也是事業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當然,在彙報工作時,你要確定你的彙報是準確、有效的,要避免囉嗦、情緒化的抱怨。
木不鑽不透,話不說不明。溝通有時能起到預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職場裏的上下級之間有了誤解甚至隔閡的時候,而這時溝通的藝術性就顯得非常重要。麵對領導的冷淡態度,你千萬不可意氣用事,橫眉冷對或無動於衷。積極的態度應當是心平氣和地找領導進行溝通。注意,一定要找個適合談心的場所,並選擇好時機,在整個談話過程中營造出隨意自然的氣氛。另外,如果領導找你談的話可以公開,你可以對你的直接領導講明談話內容。
自己的工作業績得到職場肯定和表揚時,應該真心感謝領導的幫助和栽培,這不是奉承,事實肯定也是如此。讓領導明白:你是真心真意感謝他,你不是一頭忘恩負義的“老黃牛”,你的每一點進步,都與他的培養密不可分。然後,你要誠懇地指出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希望領導能繼續對你嚴格要求,幫助你改掉缺點。從內心裏講,每個人都有想幫助別人來顯示自己被需要的感覺,所以,你把你的領導放在一個幫助你的位置上,他就會盡其所能,為你創造機會。為此他很容易看到你的進步與他是分不開的,並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這樣你的進步就會更快,你的業績也就會更為顯著了。
上下溝通無障礙
有的“老黃牛”認為,勤於向領導彙報工作作為職場生涯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小題大做,其實他們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千萬不要低估了彙報的重要性,身在職場裏的“老黃牛”,你如果還想在職場裏待下去,就要把這一條作為你在職場一生的行事信條去實踐。
重視彙報
許多“老黃牛”不懂社會交往的規矩,往往在不該說話的時候隨便說話、不該做主的時候隨意做主,從而給領導留下了極壞的印象。
有一位客戶想做一個大的燈箱廣告,便打電話給一家廣告公司的經理,經理恰好不在,是一位小姐接的。“麻煩你轉告經理,我們這裏需要設計一個燈箱廣告。”“這個啊,沒問題!你派人過來和我們洽談一些具體操作事宜就可以了。”小姐爽快地說。
這位客戶剛要動身去廣告公司,就接到廣告公司經理的電話:“對不起!你來電話的時候我不在,你是要做燈箱廣告嗎?我將派人到你那裏去,將你的詳細需求帶回來。”停了一下,這位經理又說:“可是,對不起啊,我想知道是哪位小姐說叫你派人來我們公司的。”這位客戶愣了一下,說:“有問題嗎?”“當然沒有問題,我隻是想知道,到底是誰自作主張。”盡管這位客戶沒有告訴這位小姐是誰,據說經理還是查出來了,並對她作了嚴肅的處分。
所以,職場裏的“老黃牛”們必須知道,無論你幫領導負責了多少事情,也無論領導多糊塗,甚至依賴你到了你不在,他連電話都不會撥的程度,他畢竟還是你的領導,畢竟還得由領導來做主。有些事情你是不能無視他的存在而擅自主張的,否則的話,等待你的將是“猛烈的皮鞭”。
這個故事表麵看是對自己工作權限認識不清楚,自作主張的問題,但實質上是一個典型的關於彙報問題的案例。從效果上來說這位小姐的安排與廣告公司經理的安排並不會造成多大的不同,她的問題頂多也就是處理方式不符合企業的習慣而已,企業期望她向自己的領導彙報後再決定具體的處理方式。由於沒有養成彙報的習慣,她付出了代價。
像這樣直接影響到各項決策的執行進度的事情幾乎每個職場都有,工作的彙報一直就是職場溝通領域中解決得最不好的環節之一。各層的領導最害怕的就是工作一項項安排下去後,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杳無音信。如果碰到這樣的下屬,工作是最累的,每天腦子裏的弦繃得緊緊的,但由於要麵對幾個下屬,事情還是難免發生紕漏。為解決這個問題,管理界想了一係列的方法。如海爾設計了“日清日畢,日清日高”模式,要求員工每天下班時把當天完成的工作、明天要做的工作、當天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交給領導,領導將自己的意見批複下來返給員工。該模式的實質就是通過這樣一個管理表格將彙報工作程序化。在市麵上曾經紅火一時的《A管理模式》一書中,劉光起先生提出了“四小時複命製”的原則,領導安排工作後四小時,無論工作完成與否,下屬必須向領導彙報。雖然程序非常地死板,但是它也確實解決了很多現實存在的下級“老黃牛”不及時彙報的問題。由此也可以看出下級“老黃牛”對領導彙報工作的重要性。
你有這些心理障礙嗎
最常見的心態是怕見領導。“老黃牛”往往都會經過這樣一個時期,剛剛投入新的工作崗位,臉皮薄,總是想方設法躲著領導。如果進領導辦公室,往往都是被叫進去挨批評,這樣時間長了就會形成心理障礙。這樣做是非常不應該的。領導與下屬的關係可以比作人的頭腦與雙手之間的關係。如果雙手與大腦之間的關係若即若離,事情會怎麼樣呢?一個下屬不能與自己的領導很隨意很和氣的相處,他也就不可能取得自己領導完全的支持與信任,他開展工作的難度會更大。
再一個是“老黃牛”認為自己的工作領導都知道,也沒有什麼好溝通的,領導又很忙,去麻煩他很不好意思。這種心態也是錯誤的。領導對你的工作可能知道,但是否從你這裏再把信息確認過,這對領導來說,意義是不一樣的。許多時候領導本身也是下屬,設想一下,他的領導如果有一天問他一項你在直接負責的工作完成得怎麼樣了,一個是你彙報給他的進度,一個是他認為的進度,你想這時候他該怎麼評價你的彙報工作呢?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剛剛進入單位,對各項工作事項都不太熟悉,因此工作效率就很低,總是不能如期完成工作,所以不敢見自己的領導。這種情況下沒有其他好辦法,必須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不能把工作如期完成的下屬無論彙報與否,都不會被領導認可的。
這些障礙都是人之常情,關鍵是從觀念上重視起來,克服的辦法也就很簡單,那就是逼自己去做,為自己訂個規定,定下彙報的頻率,堅持做下去,不久你就會發現這件事情並不難。就如同開口約自己心儀的女孩去喝咖啡一樣,可能你做過無數遍的演習,無數次話到嘴邊又咽下,而你真正去做的時候就會發現女孩就是女孩,不是老虎。
不尊重其他人的權限,喜歡自作主張,這也是工作彙報做得不好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是這個原因的話,就很危險了。許多“老黃牛”有這樣的毛病,非常重麵子,從不喜歡在同事、客戶或供應商麵前說自己處理不了這樣的事情,不能拒絕其他人,結果就會給自己釀了很多苦酒。
王經理以前有個行政助理就是這種類型的“老黃牛”。一次單位組織去某地參加桃花節,王經理把現場組織工作全部委托給了這個行政助理。結果到報銷這次活動票據時發現許多項目的支出與以前簽訂的合同不一致,租車費用提高了400元,還列支了一筆100元的司機加班費,最令王經理哭笑不得的是竟然還有一筆門票稅費。這位行政助理向經理解釋各項費用的開支理由:租車費的增加是因為當時租車公司對實際的路程估計有誤,門票稅費是因為接待他們的度假村提供了額外的服務而支付的費用。由於合同是王經理簽訂的,對各項費用非常清楚,而且經理也參加了這次桃花節的活動,對他這種擅作主張、為了長自己麵子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非常惱火,勒令他追回所有額外支付的費用,並對他進行了嚴肅的批評。但這是他長期建立起來的不良習慣,不是一時能改好的。過了不多久,公司一批營銷骨幹培訓,周日安排一次市內觀光,總經理沒與他們一起活動。在活動完畢後,讓他組織大家回下榻的賓館休息,並交代他給大家安排一下晚餐就行了,不允許在賓館內安排其他娛樂活動。結果晚飯後業務人員要求參加娛樂活動,他為了顯示自己在單位的影響和地位,答應給他們買單。沒有不透風的牆,後來在報銷費用的時候這件事情終於浮出水麵。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不光是多開支,當天業務人員在賓館還幹了一些有損企業形象的事情。這大大激怒了王經理,堅決要求開除他。
為了一時的麵子,把自己在公司裏的前程折騰進去,真是太不值得了。
如何跟“主人”彙報
領導的時間是有限的,許多你能力範圍內可以處理的陳穀子爛芝麻、程序既定的工作,處理了就處理了,所以在彙報的內容方麵要彙報領導所關心的工作。事無巨細,統統彙報,也有邀功之嫌。比如一個負責行政的,對完成的車輛派用等彙報就沒多少價值,對一些與通常情況下不一樣的處理倒是有必要彙報一下的。接上麵的例子,如果因為情況緊急,你用領導的專車去執行其他公務了,這樣的事情就有彙報的必要了。
彙報工作最重要的是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而不是簡單地提出問題。要記住,彙報問題的實質是求得領導對你的方案的批準,而不是問你的領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否則事事領導拿主意,要下屬還有什麼意義呢?你去找領導彙報工作時要準備多套方案,並將它的利弊了然於胸,必要時向領導闡述明白,並提出自己的主張,然後爭取領導批準你的主張,這是彙報的標準版本。如果你進行的總是這樣的彙報,相信你離晉升已經不遙遠了。
彙報要注意合適的時機,這是不言而喻的,你最好給領導建立一個自己定期彙報的預期,使每次的彙報程序化,從而減少突兀的感覺。
在職場裏,一個成功的領導必然有善於彙報工作的習慣,因為他的善於彙報而總是得到領導的及時正確的指導,也正是因為他的及時彙報,也就跟他的領導建立起了牢固的信任關係。這些也正是你應該學習的,學會了這些彙報技巧,何愁不能提升。
讓“主人”看到你的成績
你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但是老板卻沒有看到,這個問題究竟應該怪誰?這是誰的錯?如果老板看不到你的成績你會怎樣?這些問題由國內領先的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做了一次關於“讓老板看到你的成績”的調查,有38%的受訪者表示,老板主動看到了自己的工作成績;27%的員工認為是經過暗示和提醒老板才看到成績;而有35%的員工認為老板根本不注意自己的成績。
“前程無憂”的專家認為,要想讓老板注意你的成績,首先就要明白老板對你工作的要求。不要指望老板有時間和每一頭“老黃牛”進行溝通,這是不現實的。老板也是人,不是神,不可能對每件事、每個人了如指掌,如果你想在職場有所發展,消極等待與默默工作都是不可取的,努力找機會讓老板明白你的想法,知道你工作的結果,才是積極的做法。
很多時候,職場裏的“老黃牛”在做事情時隻注重事物的客觀道理,而往往容易忽視處理方法,可是人與人之間的思維方式、性格等是有差異的,這就需要溝通來達到求同存異。大部分時候,人與人處於不同的溝通平台,比如老板與“老黃牛”,如果每個人都想著自己的道理,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與對方溝通,往往會產生對方不滿意的結果。因此,想要與老板達到良好的溝通,必須站在老板的角度和立場來思考一些問題,假定自己這樣做,老板的反應會是什麼?他會不會接受?這樣的換位思考是十分有效的。
想好了以後,就得跟你的老板去溝通。溝通其實並不難,前提條件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要讓老板看到你的成績,首先你要對自己的成績有一本賬:自己到底做了些什麼?哪些是符合職場要求的?哪些是老板最需要你去做的?溝通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能力,在職場中溝通技巧的高低往往決定了你的職場生涯最終能達到的境界。溝通技巧是需要你在平日的工作時與“主人”相處的過程中慢慢練就的,這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學會的。在職場裏奮鬥的“老黃牛”們必須牢牢記住。
沒有機會就要創造機會
在職場裏辛勤工作的你是非常勤懇的,對領導的各項指示也都是嚴格按照他的“旨意”去做的,非但如此,你還每晚都超時的工作,甚至周末也從不放鬆,能快捷及冷靜地處事,但是,你做出了這麼多,別的人都晉升了,唯獨你依然在原地踏步,為什麼?
現在的這個時代,早已不是勤懇實在就可以被提拔的時代了,那你該怎麼辦呢?
為自己製造傳言,讓同事、助手,總之是讓愛竊竊私語的人助你扶搖直上、平步青雲。因為這就等於間接地炫耀你的成就。但切忌吹牛,萬一被戳穿了便會“千年道行一朝喪盡”。你隻需播下種子,他們就會盡力、高效地傳播開去。
第一種傳言:“他被很多獵頭職場覷中。”這就如男女關係一樣:“瘦田沒‘牛’耕,耕開有‘牛’爭。”如果你被另一家公司垂青,身價自然倍升,你隻需對你的同事簡單地說:“我接到某某公司某先生的電話,你認識他嗎?”對方自然會問你關於某公司的事,你可以照直說出來。假若沒有其他公司向你垂青又怎樣辦?那你可盡量增加與其他公司的朋友或工作夥伴約會。就算隻是吃午餐,也別忘記做悉心的打扮,這樣便像是“獵頭”者的對象了。
第二種傳言:“他認識很多權威人士。”你若希望在行業內扶搖直上,你就應了解公司的高層,以及這行業的全國以至世界各地的權威人士。
讓你了解他們並不代表讓你去跟這些重要人物約會,你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了解他們的近況,比如看看雜誌,關於他們的專題采訪等等,這樣可以使自己盡快地熟悉他們。然後就可以向你的同事提及這些重要人物的背景和軼事,在適當的時機便可接觸這些人物,那時別忘記把握讚賞領導的機會。在旁人眼中,是不易分辨你和這些重要人物的關係是否密切的,最重要的是你與重要人物的名字扯在一起,成為辦公室中的話題。
下一步是懂得挑選合適的時機和態度,如果你常常提及那些重要人物,很可能被你旁邊的人識破,甚至覺得你很討厭。所以要注意讓你身邊的人覺得你是謙虛的,例如指出能和某某先生合作真是幸運,並能從他身上學到很多東西。當編輯的李平就曾在一次麵試時提及她曾與著名的某某編輯共同工作,令她得到不少寶貴的經驗。而事實上,她隻是實習編輯,與某某先生的共同工作隻是跟他見過一麵而已,但就是因為李平有與某某著名編輯共同工作的經曆而被錄用。
第三種傳言:“他是多才多藝的。”當別人知道你有多方麵的才藝,會覺得你是一頭全能的“老黃牛”,例如在美術、運動、社會服務方麵的表現可塑造你的形象:創作力豐富、專注和有愛心。25歲的行政部主任王寶在書法方麵的造詣為他的工作帶來了機會。當他的領導接到公司總部要舉行書法比賽而他的領導還沒有合適的人選時,王寶的及時出現為領導解了燃眉之急。這件事情讓領導對王寶大加讚賞。
其實,每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你也可以將你的才藝展示於辦公室,以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如果你夠幸運的話,這可能是公司高層與你展開對話的機會。謹記同事可能要求你當場表演,這便要有心理準備了,不要因為私下的娛樂而影響了大家的工作任務,否則的話,引來領導對你的不滿,那麼你的一切努力都將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