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精力大把投進去,卻像掉進了宇宙黑洞,無聲無息。既不會給你的業績增加良好記錄,也不會得到領導同事的讚許,相反,多半有可能換來各方的責難。下麵選擇四種典型情景,教你如何識別、躲避、解決職場中的爛尾工作。
多人經手,死無對證
胡傑出道三年,剛剛跳槽到了這家行業第一的公關公司,正是大展宏圖的好時候,此時接受這個大客戶項目簡直是天賜良機,為此他興奮到失眠。要知道這個客戶是行內數一數二的品牌,不少同事都啃過的硬骨頭,雖然結果都是知難而退,但是胡傑這種初生牛犢,要的就是挑戰和刺激。
整個上午下來,胡傑打了無數個電話,方才找到與自己接口的負責人,對方因為人事變動、部門合並等等原因,早已物是人非。負責人的口氣冷淡,語含諷刺:喲,你們這裏是不是全公司的人都撲在這個項目上啊,我過來不久,已經有三個人找過我了,坦白說,有點煩啊。
為了弄清楚事情交接的頭緒,胡傑再分別找了那幾位轉手項目的同事,得到的答複一概是:我不很清楚,你找焦健吧——什麼,這件事情還沒有解決?我是一年前經手的啊——笑話,我怎麼可能保留一年前的信?——對方真的說這件事情是我當時接手的?我自己都不記得了……半個月後,胡傑終於在電話和郵件的迷魂陣中崩潰!
太多人介入同一個項目,往往會導致時間和程序都變得異常複雜和拖遝,這時候最忌諱的就是為了摸清楚頭緒去把所有的環節都重新理一遍,不但會越理越亂,還容易得罪人;要當機立斷,把這樣的項目當成新項目去做,先拋開中間各路經手人不理,做到牽涉到各方利益時,別人自然會來找你,這樣化被動為主動,局麵就有利多了。
偏聽則暗,兼聽則明。不要隻聽一麵之詞,人多說法也多,你要盡量客觀公正地去看待項目的各種變化,先把發生變化的原因都找出來,把頭緒理清楚,這樣的話你的報告就會很好做了。
“頭牛”決策方向錯誤
倘若是外人的不合作把生意泡湯了,還算是情有可原,如果是自己上司也跟著出問題,那真是有問題了。唐偉想不通,為什麼上司的腦子跟常人的總是不一樣,很普通的一個客戶,他心急火燎地催手下出計劃書,做方案,拿上去人家還不稀罕,等真正的重頭單子來了,他會揮揮手說放一放吧,這一放就把生意放到對手那邊去了。業績平平,他還總安慰大家:無功無過就好。
眼看著又遇到一個長期客戶,唐偉做的企劃案無微不至,就等他審批後遞給人家。結果他龜縮起來,一聲“先放放吧”把事情推給手下。客戶急了過來問,上司在唐偉提交上來的方案上遊移不定,是這個還是那個呢?嗯,等我想想……這個吧,OK,就這個!好,見了客戶,定了時間表,等做了快一半的時候上司忽然改主意了,不成,唐偉啊,還是那個保險些……
幾次反複下來唐偉欲哭無淚。上司的優柔寡斷搞得手中的項目成了爛攤子,但是誰敢責備老板呢?當然就是你辦事不力嘍。
不能害怕與老板在工作上發生“衝突”!常常是你悶頭做事,缺乏溝通,導致領導在缺乏一線信息的情況下,主意一天三變,要溫柔地堅定地把項目進展情況最迅速地彙報給他,讓他知道你是個做事非常快的人,這樣他在做決定前,會預估一下人力投入的成本。要培養領導對自己決定負責的習慣。養成與領導書麵確認批示的習慣,往來的信件最好打印出來,請他看一眼。不要為了個電話或者短信就忙著去推翻自己以前的努力。他若再想有變,大可拿出證據來告訴他:這已經是你第12次推翻自己前麵的決定了。
實在不行的話,你隻能越級反映情況了。你不可能總是為上司的失誤遮遮掩掩,當然在越級上報的時候要謹慎認真,不要讓人覺得你是在公報私仇。
一拖再拖,無法挽回
這個季度的工作進度統計時間馬上就到了,傑知道自己確實無法完成本季度的銷售任務了,其實這本身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跨越多個部門,需要各方神仙層層審批,還有對方的負責人總是處於出差狀態,國內國外神出鬼沒,再就是他自己家事纏身,也確實沒有那麼多的額外時間來為這份出力不討好的工作加班。其實任務本身就失敗在一個“拖”字上,配合部門拖,對手拖,自己被拖的精疲力竭,也不知不覺地跟著拖起來。
時間是轉眼就過,自己擬訂的時間表一天天地勾下去,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焦慮……怎麼辦?如何跟上司解釋?如何再跟客戶聯絡跟進?這一份季度末報告,好難下筆。
這種問題在職場裏也是比較常見的,想把問題解決好,首先你要誠懇地描述事實,不能對自己的失誤有所偏袒。即使是一個不成功的事例,老板也喜歡看到清晰明確的解釋,而不是急赤白臉地為自己辯護;將你的時間表細化到每一階段具體的事情,標注出是因為誰的原因而無法完成進度,譬如當對方負責人忽然決定去巴厘島度假,這其中耽擱的15天當然不能算在自己的賬上;明確下一階段的解決辦法:如何解決此項目,最大可能地執行補救工作。
死在小人陷阱裏
高新與楊蓮本來是同一批進入公司的員工,在新員工培訓會上認識,沒幾天就好得同進同出,連周末都約在一起shopping。楊蓮為了爭取總經理助理的職位蓄謀已久,瞞著上司報了EMBA的培訓班,跟同事隻說去學車,其實卻是去上課。沒想到高新心直口快,在午飯的時候無意說了楊蓮最近上課的事。頓時,楊蓮上司的臉就拉下來了。
楊蓮挨了一頓批,同時被勒令不許再以任何借口擅自請假出去。楊蓮破釜沉舟,索性直接發信給自己的大老板,申明前因後果,大老板很賞識她的勇氣和好學精神,果然提拔她做了自己的助理。棋行險招,反而勝出,楊蓮意得誌滿,直接上司灰頭土臉。可是對高新來說,苦難的日子開始了。
高新雖然是人事骨幹,但是對於別人故意的刁難也是無能為力,平時的小事刁難也就不必說了,趕上年終總結更是忙得不可開交。楊蓮硬是有本事傳老板的命令,抽調高新去做年會籌備活動,那500多份員工的績效表格,高新足足加了10天的夜班才做完。心急難免出錯,被老板點名批評。結果年會馬上就要到了,但是因為人手不夠,布置工作還是沒有做到位。高新很想找老板理論,楊蓮笑吟吟地看著她,目光分明是:哼,你出賣我在先,如今要你的好看。
職場裏,什麼人都有,你不要期待別人都像你這麼高尚、坦蕩,小人也是隨處可見的。如果工作上有具體的某個人針對你,你必須要先麵對這個人與你之間的恩怨,不能跳過這些不談,直接去梳理事情的是非。治標先治本,要先與這個人去交涉,做好一切理順關係的準備。不要回避矛盾,也不要怕別人知道你們之間的問題,尤其是老板,不要以為鬧人事糾紛總是會給老板留下負麵的印象。要知道,在評判某事對錯的時候,如果加上一句“某與某不和”,那麼最終的責罰,誰也逃脫不了——也就是說,別人固然能整你在先,但是想全身而退,也沒那麼容易;把你的工作困境跟上司申訴清楚,不要忘記適當地提一兩句自己與對方的新仇舊恨,請上司代你做主,與更上一層解釋此事。
沒有人願意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但是人在職場,身不由己,當你需要解決它們的時候,你最好先冷靜地想一想,或許這件事情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麻煩,不要輕易地放棄。
不待揚鞭自奮蹄
倘若條件允許,你可以幫主人計劃一下,先耕哪塊地好。早耕完早收工,何必再死耗時間呢。
主動出擊抓商機
有一位在美國標準石油公司工作過的小職員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館的時候,總是在自己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字樣,在書信及收據上也不例外,簽了名,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沒有人叫了。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知道這件事後說:“竟有職員如此努力宣揚公司的聲譽,我要見見他。”於是,阿基勃特被洛克菲勒邀請共進晚餐。後來,洛克菲勒卸任,董事長的寶座就傳給了這個小職員阿基勃特。
在簽名的時候署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老板洛克菲勒並沒有交代這樣的任務,但阿基勃特卻主動地做了。也許在他看來,身為標準石油公司的職員,無論職務高低,都有為公司的產品做宣傳的責任和義務。這就是在平時的工作中為“主人”分憂,為“主人”創造商機。
和阿基勃特一樣,在職場混飯吃的“老黃牛”們,有些事是不必“主人”親自交代的。如果“主人”說:“給我編一本前往法國用的密碼電報小冊子。”主動的“老黃牛”聽到“主人”的要求後,會轉身就去尋找密碼電報資料,並設身處地為“主人”著想,認為把小冊子做得便於攜帶、容易查詢是必要的,於是用電腦清晰地打出來,編成一本小小的書,甚至用膠裝訂好。而被動地工作的“老黃牛”,他們聽到“主人”的要求,會滿臉狐疑地提出一個或數個問題:從哪兒能找到密碼電報?哪些圖書館會有這樣的密碼電報資料?這是我的工作嗎?為什麼不讓王強去做呢?急不急?然後,他會隨便簡單地找幾張紙,完成任務即可。如果你是老板,你必定會對那個滿臉狐疑的“老黃牛”隨後交來的幾張皺巴巴的密碼電報紙不放心,必定會經過仔細地核對和確認後,才敢在飛往法國前把它放入自己的公文包。
一個做事主動的人,知道自己的工作意義和責任,並隨時準備把握機會,展示超乎尋常人的工作能力。現實存在的情況是:除了處在最高層的老板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領導。如果你隻知道埋頭做自己的事情,卻沒有替領導挑擔子,那讓你離開的日子也就不遠了。普通的“老黃牛”一般很少在工作中投入自己的熱情和智慧,而隻是被動地應付工作任務。
這些事情不必老板交代
有這樣一個故事,兩個年齡相當的小夥子李鋒和周永,都在一家店鋪裏幹活,當然得到的薪酬也是一樣的。過了一段時間後,李鋒平步青雲,而周永卻仍在原地踏步。周永很不滿意老板對他的不平等待遇。終於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兒發起牢騷來了。老板一邊耐心地聽著他的抱怨,一邊在心裏盤算著怎樣向他解釋清楚他和李鋒之間的差別。
“那好,”老板開口說話了,“你現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都有賣什麼的。”周永從集市上回來向老板彙報說:“今早集市上隻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西紅柿在賣。”“有多少?”老板問。周永趕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市上,然後回來告訴老板一共40袋西紅柿。“價格是多少?”周永又第三次跑到集上問來了價錢。
“好吧,”老板對他說,“現在請你坐到這把椅子上一句話也不要說,看看他是怎麼做的。”老板交代給李鋒同樣的事情讓他去辦。李鋒很快就從集市上回來了,並彙報說,到現在為止隻有一個農民在賣西紅柿,一共40袋,每斤1.50元,西紅柿質量很不錯,他還帶回來一個讓老板看看。昨天那個農民鋪子裏的西紅柿賣得很快,庫存已經不多了。他想這麼便宜的西紅柿老板肯定會要進一些的,所以他不僅帶回了一個西紅柿做樣品,而且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麵等回話呢。此時老板轉向了周永,說:“你現在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在上麵的故事中,像周永那樣隻做“主人”交代的事的“牛”,他們不但不會主動去做“主人”沒有交代的工作,甚至“主人”交代的工作也要一再督促才能勉強做好。這種被動的態度自然會導致積極性和工作效率下降。久而久之,即使是交代甚至是一再交代給他們的工作也未必能把它做好。
工作需要一種積極的態度、主動的精神。主動地工作的“老黃牛”將獲得“主人”所給予的更多的獎賞。無論是“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還是向“主人”詳盡地彙報西紅柿的市場信息,這些事看似簡單,但都要求“老黃牛”們必須具備一種腳踏實地的務實態度,一種主動的責任心,一種為“主人”細心考慮的忠誠。也正是這些,讓他們在各種各樣的工作中找到超越其他“牛”的機會。
聰明的“老黃牛”要想在現代職場裏出人頭地,就要會辦事,辦好事,尤其是為“主人”分擔一些任務。“老黃牛”不要指望“主人”告訴你需要做什麼事情,這都靠你自己主動思考,在主動地工作的背後,需要你付出的是比別的“牛”多得多的智慧、熱情、責任、想象力和創造力。當你清楚地了解單位的發展規劃和你的工作職責,就能預知該做些什麼,然後立刻著手去做,不必等到“主人”的交代。即使麵對缺乏挑戰或毫無樂趣的工作,當你養成這種主動的習慣時,你就以行動證明自己是一頭勇於承擔責任、值得信賴的“老黃牛”,一頭有可能成為“頭牛”的“老黃牛”了。
這樣幫助“主人”最有效
做什麼事都是需要講方法的,方法得當,事半功倍;方法不當,全都白費。幫助“主人”解決困難也是需要講究策略的,以下的幾點小建議可供“老黃牛”們參考一下。
主動彙報工作進程
在現代社會,雖然聽命行事的能力相當重要,但個人的主動進取更受到重視。許多單位都努力把自己的員工培養成主動工作的“老黃牛”。主動,就是在沒有任何人監督的情況下,你能自覺而且出色地做好你需要做的事情。
作為下級,你有多少次主動向領導報告你的工作進度?領導的心中往往有些疑慮:下屬每天好像都很忙,但又不知道他們在忙些什麼,又不好意思經常去問。須知,經常地向領導報告,讓領導知道你的工作進度,讓他放心,才能讓他繼而對你產生好感。對領導來說,管理學上有句名言:下屬對我們的報告永遠少於我們的期望。可見,領導都是希望從下屬那裏得到更多的報告。因此,做下屬的越早養成這個習慣越好,領導一定會喜歡你向他報告的。所以做下屬的一定要主動報告自己的工作進度,讓領導放心,不要等事情做完了再講。有時小小的一點錯誤,發展到後麵就會變得很大,所以最好早早地向領導彙報你的工作進度,一旦有錯誤,他可以及時地糾正你,避免犯大錯誤。
回答問題要完滿
如果領導問你話,一定要有問必答,最好還是問一句,答三句,讓領導清楚地了解情況。你回答的比領導問的要多,可以讓領導放心;若你回答的比領導的問話還要少,則會讓領導疑慮,這不是一頭“老黃牛”聰明的做法。
許多“老黃牛”在回答領導問題時不太注意回答方式,一些回答方式可能讓領導暗地裏覺得受不了。“張小姐,昨天下午說過的那個報表今天一定要交給我。”“知——道——了,老——總,你沒看到我在寫嗎?”如果下屬這樣回答領導的問題,領導可能當時不說,但一定會非常地不喜歡,並導致他對你心生厭惡。
回答領導的問題時,一定要認真、恭敬。領導進來問話時,立即站起來回答,這是基本的禮貌。很多人沒有這種習慣,領導問話時依然穩坐釣魚台。這一點,日本的公司員工做得很到位。日本領導在問下屬問題時,下屬通通都是馬上站起來回答。通常我們中國的“老黃牛”對領導講話不夠禮貌,更不要說有問必答而且回答得很清楚了。這雖然是個小細節,但想要讓領導喜歡你,滿意你,在這上麵是不能隨便的。
學習其能力,了解其語言
你的“牛腦筋”會不會轉得比你的“頭牛”快?做下屬的,“牛腦筋”要轉得快,要跟得上“頭牛”的思維。
今天他能有資格當你的領導,肯定有他自己的一套方法,有比你厲害的地方。因此,你不僅要努力地學習知識技能,還要向你的領導學習,這樣才會聽得懂領導的言語。當他說出一句話時,你能知道他的下一句話要講什麼嗎?這就需要你知道他的言語,能夠跟得上他的思維。若不努力地學習領導的優點,那當你的領導已想到十年之後的發展宏圖,你才看到下個月的計劃時,你跟他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此時,想要他重用你、提拔你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做下屬的想超越領導是非常可貴的精神。“老黃牛”想要超越自己的“主人”並非易事,想要超越自己的“主人”,首先要學會“主人”的本事,然後再談超越。你若連“頭牛”的那一套都沒有學會,何談超越“主人”呢?因此,一頭優秀的“老黃牛”要不斷地學習,學習你的“頭牛”,不斷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獲得“頭牛”的賞識和提拔,天長日久,才有望超越“主人”。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日本一家經營電器的公司準備物色一個去完成一項重要任務的人,公司老板在對眾多的應聘者進行篩選時,隻問了一個問題:“在你以往的工作中,你犯過多少次錯誤?”他最終把工作交給了一個犯過多次錯誤的人。開始工作前,他交給這名員工一本《錯誤備忘錄》,囑咐道:“你犯過的錯誤都屬於你的工作成績,但是你要記住,同樣的錯誤屬於你的隻有一次。”
這說明,領導會給下屬犯錯的機會,但不希望下屬犯同樣的錯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不論多麼優秀的人也肯定是要犯錯誤的,隻有無所事事的人才不會犯錯。聰明人的可貴之處是能在每次犯錯誤之後,接受教訓,及時總結經驗,同樣的錯誤絕不犯第二次。但一個人要真正做到不犯二次過錯,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一個人犯第一次錯誤叫不知道,第二次叫不小心,第三次叫故意。不要以不小心作為犯錯誤的借口,更不能故意去犯錯誤。如果你能對你的領導說:“您放心,這是我第一次犯這個錯誤,也是最後一次。”那你就非常不簡單了。不過你能夠說到做到嗎?如果能,那你的領導會相信你的毅力,認同你的素質,進一步地賞識你。
了解“頭牛”的處境,盡力相助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你犯錯、失敗的時候,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勸慰,而不是冷嘲熱諷甚至落井下石,你的“頭牛”也是如此。“頭牛”在工作中出現失誤時,千萬不要持幸災樂禍或冷眼旁觀的態度,這會令他極為寒心。此時的你應該幫他總結教訓,多加勸慰,如果你能體諒“頭牛”的處境,並且在他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的話,你定會得到“頭牛”的信任,以後也會對你另眼相看。
無怨無悔地對待任務
最完整的人事規章製度,最詳細的職務說明書,都不可能把人應做的每件事都講得清清楚楚,有時會臨時跳出一些事來,下屬會臨時接受一個工作任務。假如單位一位重要的客戶要過來,為表誠意,公司要派人去接他。這是臨時的事情,職務說明書裏是不會有的。那麼被派的人如果說:“憑什麼要我去?我已經下班了,當時我來這裏工作時,你們有沒有講過要這樣做?”如果你這樣斤斤計較,你在單位是很難出頭的。臨時的事是一定要有人做的,你要一口答應,一肩挑起。最難的是:要毫無怨言。如果你毫無怨言地去做,你的領導會非常地感激你,他即使當時不說,也會利用另外的機會表揚你、獎勵你、回報你。
主動提出改善自己的工作
這是最難做到的事情。如果你的領導說:“各位,我們來研究一下,工作流程是否可以改善一下?”其實,這個問題應該由你主動提出。每過一段時間,你應該想一下,工作流程有沒有改善的可能?如果你一直堅持這樣做,為單位節省成本,提高效益,領導還會不賞識你嗎?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要為老板分憂,還要從細微處做起。身在職場裏的“老黃牛”們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手頭的工作任務都已經做不完了,老板又分派了新任務,實在是太沒有道理了。但是,你實在應當考慮一下,問題有沒有可能是出在你自己身上?你有沒有適當地反映真實的情況?如果你想得到老板的支持,你的反映或建議必須清楚、直接而且簡明扼要。舉例來說,如果你希望老板支持你的提案,你應該先理清已經完成的工作項目,而後提出未來30到60天之內需要老板協助的事項:例如,他可能要參加哪些會議、參加會議的成員有哪些、他需要公開向所有員工宣布哪些事項等等。這些事情都做好了,會省去很多麻煩。他雖然是老板,但也是最需要被提醒的。你想,在他的公司裏有那麼多的員工那麼多的事,他能記得那麼清楚嗎?所以,你作為一頭與眾不同的“老黃牛”,是應該及時提醒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