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間 篇 二、要點精析
無所不用間
三軍之事,莫親於間,賞莫厚於間,事莫密於間。非聖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
“無所不用間”是孫子在《用間篇》中提出的一項重要的軍事謀略。孫子在《用間篇》中透徹地論證了明君賢將知敵之法(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和用間的種類(鄉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後,闡述了用間的原則和用間者的基本素質。他說:“在軍隊的各項事務中,用人沒有比間諜更親近的,獎賞沒有比間諜更優厚的,行動沒有比間諜更隱秘的。不是聖智聰穎的人,不能使用間諜;不是仁義慷慨的人,不能使用間諜;不是精審善斷的人,不能分辨間諜提供情報的真偽。”最後感歎道:“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即微妙呀!微妙呀!無時無處不使用間諜。
“無所不用間”首先強調了用間的重要。古往今來,兵家指揮作戰,不用間就無法得知敵情,不知敵情,也就難以正確製定戰略、戰術。《百戰奇法·間戰》雲:“凡欲征戰,先用間諜,觀敵之眾寡、虛實、動靜,然後興師,則大功可立,戰無不勝。”意為:大凡要出兵進攻敵人,必須事先派遣間諜秘密探明敵軍人數之多少,力量之虛實,部隊之行止,然後再出兵進攻,就能大功告成,戰無不勝。可見,用間的目的在於知敵,準確判斷敵情,戰而勝之。如果不注意用間,則白白地“日費千金”、“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用間篇》)根本就不夠資格勝任將帥。
其次,“無所不用間”強調了用間的廣泛性和普遍性,正因為用間重要和有效,因此,不僅在軍事鬥爭中需要用間,在政治鬥爭、外交鬥爭和社會經濟領域也普遍存在著用間現象。與古代相比,現代社會用間的手段更加詭秘,用間的方式千奇百怪。尤其在商業領域,用間已成為一種重要的競爭謀略。各種類型的經濟間諜,披著合法的和不合法的外衣,使用現代的間諜工具和技術,采取公開的和非公開的方式,大量地搜集經濟情報,從而贏得競爭主動權。“無所不用間”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大特征,對此我們要保持清醒的認識。
間諜在軍事上的作用是獨特的。據史料記載,中國古代最早使用間諜的是夏朝。夏朝為了滅掉過國和戈國,曾派女艾到過國和戈國搜集情報。後來,商、周二朝也都使用過間諜。傳說商族領袖商湯為了探察夏朝的內部虛實,曾派伊摯到夏朝去。伊摯目睹夏朝政治的黑暗和醜惡,急不可待地返回商國與商湯一起製定了滅夏大計。周朝的開國功臣薑子牙,年輕時在商朝都城屠牛賣肉,又在孟津賣過酒。後來被周文王請去做了軍師。他根據自己對商朝政治的了解,為文王出謀劃策,在“翦商”事業中立下大功。以上智為間
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
孫子說:“從前商朝的興起,是由於重用了在夏朝為間的伊摯;周朝的興起,是由於重用了在商朝為臣的薑子牙。所以,明智的國君,賢能的將帥能用智慧超群的人做間諜,就一定能建樹大的功業。這是用兵中非常重要的謀略,整修軍隊都要依靠間諜所得來的情報來決定軍事行動。”
孫子在這裏提出了“以上智為間”。上智,指具有很高智謀的人。選拔間諜,不是什麼人都能勝任的,他必須具備高超的智慧。這是因為間諜要打入敵方內部,或在敵國搜集情報,充滿了危險,稍有不慎,便會暴露。這就要求間諜智慧超群,能經受各種挫折與磨難,能善於機變,否則就不能完成間諜的使命。其次,敵我雙方都在使用間諜搜集情報。己方用間,敵方也會以反間計愚弄自己。如果不是出類拔萃者充任間諜,就容易受敵方擺布,誤傳敵情,從而使統兵的將帥判斷失誤。
“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孫子為此舉了兩個例子:一是商朝開國功臣伊尹,一是周朝開國元勳薑子牙,他們都是曆史上有名的賢相,但他們又是出色的間諜。早年深居敵營,探知敵方底細,連敵軍統帥的個人品性嗜好也了如指掌,所以他們才能細致入微地全麵分析敵情,製定相應的作戰方案,為“滅夏”、“翦商”立下了大功。他們所做的一切,是普通間諜根本無法勝任的。
“以上智為間”著重強調間諜本身的素質。現代社會,對間諜人員的選擇標準更高,要求更嚴。美國和前蘇聯,它們擁有世界上其他國家不可比擬的間諜力量,對選拔和造就間諜人才,形成了獨特的體係。
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中央情報局,擁有雇員一萬多人。其中不乏精通武藝的彪形大漢,更有各門學科的專家。中央情報局在物色工作人員時,把目光投向各高等學府。先從低年級學生中進行挑選,幾年後再去回訪那些通過考察的人,若再被選中,則對他們進行特別的智力測驗,然後由總局的鑒定小組對他們進行各方麵的審查,從生理、品德一直到在牙醫手術椅上的表現,他是個臨難退縮的人嗎?還要進行測謊器試驗。經過逐層剔除後,剩下來的人才被總局試用,進行專門技術的訓練。
中央情報局的雇員分成兩類:“黑色人員”和“白色人員。”“黑色人員”是地道的“鬥篷與匕首”式的特務,他們精通使用各種武器,掌握暗殺技術,還學會了各種保護自己的方法等。“白色人員”則是學有所長的專家,他們中不少人就是冶金學家、化學家、律師、心理學家、核子科學家和語言學家、政治學家、地理學家等,每天分析研究從世界各地湧來的各種情報,提出方案與對策,是一批真正的智慧超群者。